生活处处有辐射,这些东西致癌吗?
2020/11/2 12:55:00 开放科学

    

     辐射被很多人当作危害人体的有害物质,但如果说,我们其实生活在辐射中,你会觉得意外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很多东西都有辐射,辐射本身无色无味 ,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仪器测量它,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甚至人体都存在放射性。比如手机辐射、微波炉的电磁辐射、拍X光所受辐射、乘坐飞机的辐射、香烟中的辐射、核技术的应用、X射线行李包检测仪的辐射...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的同时,手机、微波炉、X射线等在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谣言也让人不禁产生担忧 :功能强大的它们,是否会对人体致癌?真相是什么样?下面让我们分别看看手机、微波炉和X射线是否致癌。1. 手机会致癌吗?

    

     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新闻、视频等内容丰富性,手机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分隔的一部分,但关于手机致癌的谣言却一直流传于互联网江湖,从未消失。实际上,辐射有两种,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它们的区别是:前者能量高到足以破坏DNA和产生基因突变,后者能量较低,不足以引起基因突变,而癌症主要源于基因突变。手机属于不会引起基因突变的非电离辐射,并没有任何可信的科学依据能够证明手机微弱的射频信号会对人体造成伤害。Wifi上网是手机用户最常使用的功能场景之一,Wifi致癌也曾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谣言风。Wifi与自然界中的光一样,在广义上都属于非电离辐射,根据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制定的安全上限,人体承受的安全辐射范围为10瓦/平方米,常见的无线路由器的功率,也就是0.03~0.5瓦之间,这几十到几百倍的差距,可以忽略Wifi的辐射了。WHO下属机构IAR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11年把电磁辐射(手机信号)归类为“可能致癌物”,而这被很多媒体误认为是手机致癌,引起了不少恐慌。可能致癌物指的是,导致人类癌症的证据不明确的物质,简单说就是,有致癌的可能性但是也不一定致癌!再看看美国相关数据,1985~2010年,美国手机持有数量从24万涨到3亿,1000倍的涨幅,但是美国神经胶质瘤(脑瘤的一种)患者人数却没有太多变化。如果手机辐射真的致癌,神经胶质瘤患者的数量应该逐年增加,但事实并非如此,而很多其他国家也得出了如此结论。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想想,为了保证安全性,手机、Wifi在投入市场前,都是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和监管,如果手机和Wifi真的能广泛致癌,又怎么会允许大规模使用、几乎人手一台手机呢?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手机辐射强度与手机的信号强度有关,如果在手机信号只有一格的情况下打电话,手机的辐射强度有可能是平时的1000倍,所以我们尽量不要在信号微弱的情况下频繁打手机。2. 微波炉加热会产生致癌物吗?

    

     人们的日常生活早已离不开微波炉,只需要把冷饭冷菜放入微波炉几分钟,人们就可以重新享受到热腾腾的饭菜,便捷生活的同时,微波炉也无可避免遭到了谣言攻击。微波炉加热时主要以水分子作为导热介质,大量水分让加热温度不超过100℃。只有在200℃以上时,蛋白质类才容易产生杂环胺类致癌物,脂肪类会产生多环芳烃类致癌物。当加热到300℃以上时,将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所以降低烹饪温度可以控制致癌物的产生,微波炉的烹饪温度不足以产生致癌物,大家可放心加热,但需要注意的是,需要选择有质量保证的微波炉品牌。此外,有研究发现,使用微波炉蒸大米饭,其丙烯酰胺产生量是普通饭锅的数倍。虽然该数量仍然远低于煎炸食品中的量,但也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关注。如果非常担心的话,可以用微波炉加热冷饭冷菜,少用微波炉蒸米饭吧。3. X射线致癌吗?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用X射线已经广泛在全国各大医院应用,据统计,临床上有一半以上的疾病都要依靠DR、CT等X射线设备诊断。但也引起不少患者及其家属的担忧,都说X射线带有辐射,辐射又是致癌的因素之一,那经常做X射线检查会不会致癌?不幸的是,X射线属于能产生基因突变的电离辐射。但是...莫慌!所谓量变引起质变,一切脱离剂量谈致癌都是耍流氓!目前,普通X线、低剂量CT、普通CT是医院最常用的X射线检查装置。以单次肺部检查为例:

    

     人类在自然界收到的辐射量大约是3mSv/年,而做一次肺部检查带来的辐射剂量很小,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医生也会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安排检查次数,只要合理规范使用X射线,大可不必担心辐射致癌的问题。此外,我们从另一方面思考,如果医院射线检查真的致癌性很大,那放射科的医生也早已是癌症患者了,毕竟他们对X线设备的接触频率比普通人高的多~最后,给大家科普真正的致癌的电离辐射,一是核污染,日本核弹爆炸、乌克兰核电站泄露都造成了大批癌症患者。二是大自然存在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比如镭-226、钍-232等,广泛存在于石头、土壤和空气中,所以很多装修性的石材都有放射性,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测其中的放射性元素,确保安全。远离这些电离辐射,并采取保护措施,那么致癌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信息微信搜索:创新医学网

     欢迎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

     【征稿】一个粉丝十万微信公众号向您抛出橄榄枝

     所有转载仅做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开放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