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医不过二代"太悲观!
2016/11/12 医学界

    

     导读: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学习周期长、收入有限;医患矛盾尖锐……最近,我们常能听到“医不过二代”的悲观言论,那么事实呢?

     文:丹萌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医学界有一对著名的院士夫妻。

     这对夫妻,丈夫是中科院院士,曾任我国卫生部部长,叫陈竺;妻子是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研究所所长,叫陈赛娟。

     陈竺院士的父母,是我国内分泌代谢病方面的泰斗,陈家伦和许曼音。听说当年陈赛娟到陈竺家的时候,大家彼此没有感到丝毫生疏,好像“原来就是一家人”。

     在医学界,这样的“医学世家”不在少数:受到父母的影响而学医,找一名从医的配偶,下一代也继续从事医生……

     到底有多少医生走上行医之路与家庭有关?最近,医米调研进行了原生家庭对医生职业影响的调研,结果显示,有4成医生入行是受到家庭影响的。

     “用手术刀削铅笔”,17%的医生父母为医护人员

    

     在这份尽万名医生(9027名)参与的调研中,有15%的医生的父母至少一方为“医生”,这一数字仅次于“务农”;另有2%的医生父母之中至少有一方为护士。

     “从小用手术刀削铅笔”“刚上小学就自己试着清创”,这大概是许多从医者儿时的体验。

    

     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医生认为自己入行是受到家庭影响,是名副其实的医生“最主要”的入行原因,而在父母中有一人或两人为医生的情况下,有63%的调查者认为自己做医生是“受到家庭影响”。

     没毕业就遇到婚恋“黄金期”,学历越高越爱“同行配对”

     在对配偶职业的调查中,结果显示,有24%的医生另一半也是医生,而“医护家庭”的比例也高达14%,另有8%的医生配偶为非医护的医疗圈内人。

    

     这种高比例的“内部配对”可能与医生学习周期长、工作繁忙、社交活动较少、同行较能互相理解有关。

     此外,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医生学历越高,找“同行”的现象就越普遍,再加上规培的普及,导致医生群体常常“教育期撞上婚恋黄金期”,医学博士及以上学历的医生配偶同为医生的比例更是高达51%!

     医不过二代了?没你想的那么悲观!

     在受访的近万名医生中,有737名医生子女已就业,其中有21%的医生有子女选择行医,另有14%的医生子女虽没有做医生,但活跃在医疗行业内。

    

     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学习周期长、收入有限;医患矛盾尖锐……最近在新闻里,我们常常听到“不要让孩子学医”或是“医不过二代”的言论。

    

     但从结果来看,无论家长是否“强烈反对”子女从医,进入医疗圈的孩子似乎并不在少数。

     而另一组调查数据显示,这737名医生中有25%的医生父辈同为医生,三代人中有两代同为医生的比例高达36%,还有10%的受访者三代皆为医生。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句歌词或许能唱出许多医生的心声。

    

     投稿邮箱:yxjtougao@126.com

     业务合作:021-58545118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