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为病人冒风险,但前提是家属不能扯皮!"
2016/12/30 医学界

    

     导语:在我的行医生涯中,我是愿意为病人承担风险的,一些被别人认为不能做的手术,只要有希望,我都乐于接受,但前提是家属理解,不与医院发生纠纷。

     作者 | 纪光伟

     来源 | "医学界"微信号

     2016年12月7日下午15点多,病房内的病人不多,也快到下班的时间了,我在外二病区准备查看一下病房,整理医疗文书。

     突然接到外一护士的电话,病房收治了一例急诊的嵌顿疝病人。这是一位77岁的老年男性病人,主诉排尿困难三天,泌外医生在准备导尿时发现,病人的左侧腹股沟区有一个包块。

     询问病史得知病人诉左侧腹股沟区包块不能还呐三天,体检发现:腹肌稍紧张,左侧腹部压痛阳性,反跳痛阴性,肝脾肋下未及,墨菲氏征阴性,左侧腹股沟区可及3×4厘米大小的包块,不能还纳,肠鸣音活跃。

     我考虑病人是嵌顿疝,但对于病人提供的包块嵌顿三天的病史,似乎与临床不相符,是否老人年纪大了,表述不清楚?经过术前准备,与家属谈话,告知病情和手术方案,并告知如果发生肠穿孔,则可能需要做两个切口,在家属签字同意后,我们于下午16点多急诊手术,手术取左侧腹股沟包块处切口,切开后见包块周围结构不清,仔细分离切开疝囊,见疝囊内有大量脓性液体流出,肠管表面有明显的脓苔,考虑病人已经发生肠穿孔了,由于无法探查腹腔内的情况,我立即夹闭疝囊;用活力碘纱布填塞创面。

     手术中与家属谈话,交待病情后,另取左下腹经腹直肌切口,探查腹腔内有约2000毫升粪水样液体,回肠距离回盲部约200厘米处可见一个直径约1厘米大小的穿孔,周围有约直径3厘米的炎性区域,上端肠管高度扩张,直径达5厘米,肠管内有大量的肠内容物,穿孔下段的肠管空虚,结肠和直肠内可见大量坚硬的粪便;肠管表面可见大量的脓苔;盆腔及左侧腹腔内可见大量脓苔紧密附着,降结肠周围见脓苔几乎包绕肠管。

     我意识到这是从医33年来遇到的最严重的一例腹膜炎病人,腹腔内的感染极为严重,肠壁和腹膜后的脓苔像“地板胶”一样紧紧地黏附在肠壁、腹膜后和盆底,肠管与盆底和腹膜后已经形成了较为致密的粘连了,分离十分困难,根据以往的经验,这类病人手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将是十分缓慢的;由于病人需要做回肠部分切除术,为了让病人肠道功能能够尽快恢复,排空肠内容物是十分必要的,切断肠管后,将病人的肠内容物分次挤出,用碗盘接了5盘大便,手术室内臭不可闻。

     由于专业的原因,在手术中为病人“挤”大便是我经常要做的事情,由于挤得多了,在手术室的护士戏称我是“玩大便”的医生,或许明天大家又会说我“玩大便”了。

     挤空肠管内的液体和大便后,切除了部分回肠,做了回肠吻合术。吻合后,严重的腹腔污染怎么办?按常规应该清除肠壁上附着的脓苔,以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在手术中用湿纱布轻轻的一擦,脓苔就会擦掉,但这个病人不行,我们改用干纱布擦,仍然无法擦掉,最后只有用手和血管钳“揭”,才能揭掉少许的脓苔,腹膜后和盆地的脓苔更是无法祛除了。

     由于病人年纪大,病情重,不能“恋战”了,要尽快结束手术。我们用了大量的活力碘盐水冲洗腹腔,在腹腔内放置了4根引流管,腹腔内放置防止粘连的药物,清点纱布器械后,准备关腹了,考虑到如此严重的腹腔污染,切口完全无法保护,看来切口的感染是无法避免了。为了防止病人的切口裂开,关腹前我们用10号线做了5针减张缝合,切口用双氧水和活力碘冲洗后,缝合了切口。

     再次消毒后,我们去除了腹股沟区切口的纱布,打开疝囊,封闭了疝囊,剪去了多余的疝囊组织,用4号线连续缝合加固。该病人的腹膜前间隙十分宽大,是否放置疝补片?这个问题让我十分纠结,按照原则,这样严重的污染的切口是不能放置疝片的,但病人可能面临着第二次手术修补,因此,不放疝补片是符合医疗原则的,我也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放置了疝补片,一旦病人发生切口感染,就需要长期换药,甚至需要再次手术取出疝补片,手术后的工作量也会增加不少,而且还可能引发纠纷,怎么办?

     我再次到手术室门口与家属谈话,告知两种方法的利弊,如果家属同意放置疝补片,我愿意为病人冒风险,但前提是家属不能扯皮。家属同意术后补签字,在取得了病人家属的谅解和同意后,我将腹股沟的切口进行了反复的消毒处理,采用“三明治”的方法对疝补片进行处理,即在疝片的下方放置负压引流管,在疝片的上方放置橡皮引流片,以确保疝片能够充分引流,预防感染的发生。手术到晚上21点结束,这时手术已经进行了5个小时。

     手术顺利下台了,家属非常高兴,手术后,我跟家属进行了医患沟通谈话,告知了病情非常危重,目前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病人还面临着能否救活,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肠道功能的恢复、切口感染和疝补片感染等五道关,真可谓过“五关斩六将”,“九死一生”,听到病人可能有生命危险,有一位家属表示不能理解,我认真地跟家属做了解释,最后获得了家属的理解,顺利地完成了医患沟通的谈话签字。

     谈话结束后,家属执意要请我们吃饭,我们才想到还没有吃饭,面对家属的盛情,我们推辞不掉,加上确实没有什么东西吃了,更重要的是通过吃饭可以和家属进行更好的沟通。晚饭时与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家属也对病情和可能发生的危险有了充分的了解。

     回到医院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想到病人病情太严重,随时可能出现问题,一旦病人出现死亡就可能出现纠纷,就面临着家属封存病历的可能。最终决定不回家了,留在医院,一方面可以即刻完成所有的医疗文书,同时也可以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到第二天凌晨1点终于处理完所有事物,病人病情还算平稳,我才到值班室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7点查看病人,得知病人手术后近十个小时一直无尿,我的头“翁”的一下“炸”开了,肾功能衰竭?这意味着“多米诺牌”要启动了,我立即安排给病人抽血,同时加大输液量,应用利尿剂。

     早上8点,我请了内科会诊,如果按照程序走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最后我干脆拿着会诊单下楼直接找到Z主任。Z主任也迅速放下手中事情来协助我处理。

     急查的结果显示,尿素氮21.15mmol/L,肌酐236.6umol/L,钾5.90mmol/l,综合考虑我们还是认为这个病人是肾前性的。在Z主任的指导下,我们加快输液速度,应用激化液,正好当天外二也有一个危重的病人,我只有不停的两边奔波,到了中午11点,病人终于有了小便,我紧张的神经终于有了一丝松弛。

     在以后的几天内,我们病人出现了水、电、酸碱平衡的紊乱,我每天数次的查房,每晚几次电话了解病人病情,经过大家的努力,病人的情况有了好转,手术关、肾功能这两关过去了。但术后第三天,病人的两处切口均出现了红肿,腹胀,肛门一直没有排气,给予扩肛和灌肠没有任何的效果,术后第四天,我只有带着手套将病人直肠里的大便抠出,但手指只有7厘米长,最多也只能抠出距离肛门8厘米处的粪便,再深处的粪便我只能可“望”而不可及了。

     怎么办,大家一起想了许多办法,开始用灌肠的方法,但灌肠没有灌出大便来,护士小G还是经验丰富,硬是将肛管插入坚硬的大便中,灌出了部分大便,但以后的灌肠就没有大便了,我发现是肛管在直肠内“打转”,无法深入远处的肠管,注入的石蜡油全部聚集在直肠内,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看着病人一天天的腹胀,怎么办?和我一起上台的P医生提出能不能用从胃管内注入食用油?真是一个好办法,可以起到润滑肠道软化大便的作用,我立即让家属准备食物油。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马上解决问题,能否在肠镜的引导下,通过器械将坚硬的大便钳夹出来?

     在与肠镜室的沟通中,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在肠镜检查中,发现结肠内尽管有坚硬的大便,但并不是很多,但由于病人无法承受,肠镜只能进入60厘米左右,我们只有灌入甘露醇,等病人自己排出。

     后来我们又请了中医科会诊,用中药和针灸等方法,终于在术后12天病人自己排出了大便,病人又过了第三关。

     由于切口进行了认真地消毒、术后充分的引流,加上药物和物理治疗,切口的红肿也开始消退了。

     术后第十五天,拆除了减张线,切口没有感染,又过了第四关,我高兴的心情难以表达。

     今天,病人终于可以出院了,忐忑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可是,还有第五关,疝补片会不会发生感染?出院的时候,我向家属详细交待了注意事项,定期到医院复查彩超,如果有不适,随时到医院就诊……病人还需过第五关。

     一个非常严重的腹膜炎的病人如此顺利的出院了,这一奇迹的发生,让我,让医务人员,让家属,都非常的高兴。今天(28日)是老人出院的日子,他的子女和远在汉阳的妹妹都到医院接老人回家,病人和家属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老人的妹妹说:“我是今天早上5点从汉阳赶过来接哥哥出院的,感谢你们高超的技术。我们知道老人的病情重,我们没有想到能够救活他的……”

     看到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看到病人和家属感激的心情,我们作为医生,心情是非常高兴的。而同时我也在想,这例病人的成功救治,给我们带来什么思考呢?

     敢于为病人冒风险:在恶劣的医疗环境下,并非每个医生都敢于为病人冒风险的。如果手术失败随时可能引起医疗纠纷以及高额赔付。在什么情况下医生才敢为病人冒风险呢?家属对医生的理解和信任。

     注意保护自己:作为医生,为病人承担风险的前提是要保护好自己,充分与病人和家属进行沟通,充分说明潜在的风险。

     在我的行医生涯中,我是愿意为病人承担风险的,一些被别人认为不能做的手术,只要有希望,我都乐于接受,但前提是家属理解,不与医院发生纠纷,因此,我在这类病人的医患沟通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应该说多数病人是讲道理的,只要事先告知家属的风险,多数是可以理解的。这就要求医生有一个前瞻性的思维,充分预测到病情的发展。

     在这例病人中,我成功地与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将病人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了充分预测,事实上,这例病人治疗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事先我都进行了成功的预测,每一个问题的解决,也及时告知病人,风险已经释放了,正因为如此,才赢得了病人和家属的信任,也为病人的治疗创造了条件。看来,一个合格的医生,还要是一个“预言家”。

     自己动手、处处留心病情变化:在现有的环境下,我只有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谨小慎微,出不得半点的差错。由于医院人才的流失,三级医生很难配齐,因此,我现在是一个集三级医生为一体的“合体”医生,从病历书写、病房管理、手术、术后换药等所有的事情都得我亲自完成,以至于这个重病人手术后,我在交班会上一句话没有说,有位主任点名要我说,我的回答是:“算了,还是我自己扛吧。”其实,谁不想有一个帮手呢?多一个人就可能多一个主意。我们的P大夫不是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吗?

     五医疗收费如此廉价:我看了一下结账单,这个病人20天的住院费用只花了2.1万多元,看到这样的收费单据,我简直哭笑不得。抢救了一条生命只有2万元的医疗收入,这样看来,还真不如收治几个轻症的病人,吃点药,打点针,即有收入,又没有太大风险。如此廉价的医疗收费,既是对医生劳动的不尊重,也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五必须发扬团队精神:外科应该是一个团队作战,现代医学也强调多学科诊治,但限于我院的条件,难有整齐的团队,难有多学科的协作,这就需要个人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邀请多学科的专家协助治疗,事实上,我们通过内科,中医科和针灸科的团结协作,让病人取得了好的效果。

     不管怎么说,这么严重的病人顺利地出院了,我们都很高兴,我的20天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这种回报是精神层面的,是对自己职业行为的肯定。度过了艰难的20天,能有这样的回报,值!

     (本文为"医学界"微信号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yxjtougao@126.com

     业务合作:021-58545118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