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需医疗服务价格进一步放开,争议不断
2021/4/15 21:37:40 医学界

    

    这次会落地吗?

     有关放开北京特需医疗服务价格的详细文件出台了。

     4月12日,北京市卫健委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北京市公立医疗机构特需医疗和国际医疗服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宣布将放开北京公立医疗机构特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并在规模、管理、监管等方面对特需医疗服务进行了详细规范。

     这是继2016年3月16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放开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之后的第二次官方表态。

     “医学界”从北京卫健委了解到,此次《通知》是对2016年文件的进一步规范,对于新项目或新内容,需要结合北京实际和百姓的多样需求稳步、有序推进,才能保证相关工作的落地。

    

    官网截图

     放开特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同时进行多方限制

     《通知》首先明确,允许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特需医疗服务、设置和发展国际医疗部,是为了“满足对外开放和建设国际交往中心需要,满足国内外患者多层次医疗需求”。

     其次,为防止医院出于赢利需求盲目扩大特需医疗服务规模,或医生为了收入一味追求出诊特需门诊,《通知》从服务规模、绩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种种限定:

     1.除特需夜门诊和特需节假日门诊外,医师特需门诊的出诊单元数量不超过医疗机构出诊单元总量的10%;用于特需医疗服务的床位数不得超过登记床位总数的10%;

     2.在政府委托的涉外医疗服务任务之外,国际医疗部为社会提供的医疗服务属于特需医疗服务,服务总量包含在全院10%控制范围内;

     3.一级和二级公立医疗机构原则上不得开展特需医疗服务,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在基本医疗服务量减少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得增加提供特需医疗服务的规模;

     4.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未完成基本医疗服务任务的,医疗机构不得安排其在特需医疗部提供诊疗服务;

     5.医疗机构应确定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从事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的比例,鼓励退休医生从事普通专家门诊;

     6.公立医疗机构应改革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制订有效措施,鼓励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优先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7.管理部门将特需医疗服务开展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发现公立医疗机构擅自扩大特需医疗服务规模的要及时处理,并降低考核等次。

     此外,针对特需门诊同时可能提供的优先检查等服务,《通知》提出,特需医疗服务应设立挂号、治疗、药房、收费等独立区域,并设置区别于基本医疗服务区域的明显标识。

     公立医疗机构不得在特需医疗服务区域以外提供特需医疗服务,特需医疗服务患者不得在基本医疗服务区域享受优先检查、优先手术等服务。

     北京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严格限定特需医疗服务比例、严格出诊管理、严格医师管理等规定,维护了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的办医导向,为防止特需医疗无序发展、挤压基本医疗资源,确保人民群众公平可及地获得医疗服务提供了保障。

     特需服务价格>黄牛挂号价格+时间成本

     目前,北京市各医院特需门诊的医事服务费固定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元/次,主任医师(教授、知名专家)300元/次,仅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级别医师才可开特需门诊。

     据“医学界”不完全统计,开设国际医疗部的医院多为国家健康委委属医院,主治医师也可出诊,且不同医院的医事服务费稍有不同。

     如北京协和医院的国际医疗部,主治医师的医事服务费为300元/次;副教授600元/次(晚间、周末为900元/次),教授和知名专家900元/次(晚间、周末为1200元/次)。

     在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主治医师出诊的为“国际部普通号”,医事服务费为200元/次;“副主任医师号”的医事服务费则300元/次,“主任医师号”500元/次;周末均不开诊。

     与此相比,以三级医院为例,普通门诊的医事服务费确实低了不少:普通门诊50元/次,副主任医师60元/次,主任医师80元/次,知名专家100元/次,急诊医事服务费70元/次。

     但价格差异还是带来了明显的不同:普通门诊挂号基本靠抢,特需门诊和国际门诊的专家号则可以轻易挂到。这一点,在知名医院的优势科室表现得更加明显。

     “说实话,尤其是一些优势科室,病人挂号还是蛮困难的”,北京某三甲医院主任医师王林(化名)告诉“医学界”。由于需求太大,有病人看病时向她“诉苦”,花了几百块钱才从黄牛那里“搞到”她的普通门诊号。

     但病人如果挂特需门诊,一来可以在“京医通”微信公众号上自主挂号,无需通过黄牛;二来检查也可优先,大部分报告当日就可拿给医师查看诊断结果,节约了时间成本。

     而且,由于特需门诊的收费较高,医师也会控制号源的数量。比如,同是一个半天,她在普通专家门诊大概要接诊25位病人左右,多的时候病人数会超过30,“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中午12点30,才有空休息吃饭”。

     而在她所在医院的特需门诊,这个数字被固定为10。医师的时间不再那么“拥挤”,加上特需门诊更加良好的环境,患者的感受普遍较好。

     问及医事服务费带来的具体收入,她透露,医师从中拿到的钱,特需门诊是普通专家门诊的6倍左右。

     对医院来说也是同样。据此前媒体报道,刘佳等学者发表的《大型公立医院开展特需医疗服务的思考》里,记录了一些公立医院特需医疗的营收状况。

     比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从2000年开展特需医疗服务,到2003年,其业务总收入从6130.4万元增至10229.85万元,增幅达66.87%。

     与此同时,财政拨款连年缩水。国家卫健委发布不久的2021年部门预算显示,2021年公立医院的中央财政拨款减少约33.02%。

     再加上医保从严、药品加成被取消、肩负公益性的公立医院面临运营困境……多重原因的作用下,近年来各地纷纷放开特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如2017年10月,青岛正式放开公立医疗机构特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8年1月,安徽省放开特需医疗服务价格。

     质疑声一直不断

     据悉,特需门诊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最早用于高级别干部病房,内容包括点名手术、家庭病床、正高专家出诊等个性化高级医疗服务项目,后来才逐渐发展成普通百姓也可以接触到的服务。

     由于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属性,舆论对特需服务的质疑声一直不断,政府对特需医疗服务规模的控制也从未间断。

     早在2006年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时任卫生部部长高强就提出,“用于特需医疗服务的病床数不得超过总床位数的10%”“公立医院从事特需医疗服务取得的收入,除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外,应建立医疗救助基金,用于解决弱势人群的特殊困难”。

     由此次《通知》可见,10%的规模控制一直沿用至今。但对于特需医疗服务,仍有人持保留意见,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贺滨。

     他认为,享有诸多政策优势的公立医院应与医保任务类似,负责提供“基本医疗保障”,而不是满足奢侈需求;如果要提供“多层次医疗服务,满足市场多层次需求”,就应该开放准入,公平竞争,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否则有失公允。

     陕西省山阳县卫健局副局长徐毓才也认同这种观点。他觉得,放开公立医院的特需服务并不是一个好做法,不但影响公立医院名声,而且挤压社会办医生存空间。

     “公立医院拿着国家补助,还自己搞特需服务挣钱,必然面临道德风险和公益性风险。”他说。

     参考来源:[1]界面新闻: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是该取消了吗?

    

     来源:医学界智库作者:田为责编:田栋梁校对:臧恒佳

     制版:潘颖

     点击左下角“原文阅读”,报名参加2021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医院运营实战训练营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