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新冠疫苗的保护力如何?最新研究给出理论数据
2022/3/2 医学界

    

     “某种意义上来说,其他疫苗加强针的接种工作更应该加速推进。”

     撰文 | 十贰

     本周,两篇关于不同技术路线新冠疫苗保护力的最新研究,分别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和Elsevier期刊全文数据库上发表。

     前者由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参与,评估了mRNA疫苗BNT162b2与灭活疫苗CoronaVac接种后的抗体衰减情况。

     而另一篇则针对蒙古的新冠疫情感染情况,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蒙古相关医疗机构研究人员联合参与,对比了BNT162b2、腺病毒疫苗Vaxzevria、腺病毒疫苗Sputnik V和灭活疫苗Sinopharm接种后的抗体水平。

     半年后,BNT162b2仍在50%保护阈值以上

     港大医学院的研究招募了850名已完成两剂疫苗接种的健康献血者,其中593名接种了BNT162b2,257名接种了CoronaVac,两组中位年龄比为39岁:48岁。

    

     在收集到的所有样本中,根据完成两剂疫苗接种后的时间,研究者将志愿者分为0至6个月,共6组。

     首先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测试,该试验可检测针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的抗体。

     一般认为,检测结果中和抗体滴度大于≥0.5即为阳性合格。试验结果表明,接种mRNA疫苗后的阳性率人群,并未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明显变化。而灭活疫苗在接种后的第三个月,阳性率从79.2%降至47.8%。

     综合6个月的平均数据,两种疫苗的阳性率比为99.2%:73.2%。

     同时,针对ELISA阳性样本,研究人员使用了替代病毒中和试验(sVNT)进一步测试。该试验可测量抑制ACE-2人类细胞表面受体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RBD 之间相互作用的中和抗体。

     6个月内,mRNA疫苗与灭活疫苗的平均阳性率比为99%:70.4%。

    

     同时,研究人员设置的50%保护阈值为45.3%sVNT抑制水平。试验结果表明,6个月后mRNA疫苗的抗体水平仍远高于50%的保护阈值,而CoronaVac的抗体水平在2个月后便低于50%。

     研究者认为,计划不同疫苗的接种日程,应该考虑到相应抗体水平的衰减速度。

     抑制率比:90%、50%、30%和25%

     在蒙古进行的研究不仅对比了4种技术路线的疫苗,还分析了疫苗对于不同类型新冠病毒变体的活性差异。

     共有196名志愿者参与疫苗组的研究,血浆标本收集自2021年7月3日至2021年7月7日。

     试验结果表明,BNT162b2(mRNA疫苗)引发了最强的RBD-ACE2阻断抗体活性,其次是Vaxzevria(腺病毒疫苗)和Sputnik V(腺病毒疫苗),Sinopharm(灭活疫苗)的水平最低。

     抑制率比大约分别为90%、50%、30%和25%。

    

     同时相较于原始毒株,4种疫苗对变异毒株的RBD-ACE2阻断抗体活性均下降,其中Beta、Gamma和P.3变体的降低幅度最大。

     与Delta毒株在大多数国家流行不同,导致蒙古新冠疫情流行的优势毒株目前是Alpha变体,而蒙古主要接种的是Sinopharm灭活疫苗。因此研究人员专门分析了182份接种Sinopharm后,遭遇突破感染患者的鼻咽拭子。

     结果表明,上述患者主要感染来自于Alpha变异体,占测试病例的97.3%(177/182)。

     此前的一项研究显示,接种mRNA疫苗后,对Alpha变异体的保护力相比与原始毒株并未明显下降。因此此次研究者认为,蒙古发生Alpha变体突破感染的主要原因并非完全源于“变异”。

     此外,四种接受测试的疫苗接种者的血清学数据也都表明,相对BNT162b2,接种另外三种疫苗的人较容易遭受突破感染。

     两项研究的意义多大?

     上述两项研究对于不同类型疫苗功效的真实参考意义到底有多大?

     港大医学院在文中注明,该研究没有考虑到免疫保护的其他机制,如T细胞反应。同时也没有考虑变异株的影响。

     蒙古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样本量太少,同时采用的是已完成疫苗接种后的回顾性观察,没有将个体随机分配到不同疫苗组,另外缺乏疫苗接种前的血浆样本。

     文章还指出,对不同疫苗接种者突破性感染的数据,没有将病毒暴露程度、疫苗接种后的时间以及其他临床变量进行控制,因此并不能用于对四种疫苗的效力值下最终定论。

     此外,上述研究均为体外实验,不能完全等价于疫苗在真实世界中的有效率。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告诉“医学界”,虽然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它们的比对方法都过于单一,尤其是缺乏细胞免疫检测。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会产生细胞免疫,对抗新冠病毒感染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上述研究均不能完全用来评估疫苗的保护力。”常荣山说,“同时,蒙古的研究样本量实在太少,数据的实际意义值得商榷。”

     常荣山认为,疫苗接种后的时间推移、病毒的变异,都会导致感染风险增加。即便是目前各类数据最佳的mRNA疫苗,应对各类变异毒株免疫逃逸的能力也在下降。

     “相比与BNT162b2,其他技术路线的疫苗效力下降得更快。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他疫苗加强针的接种工作更应该加速推进。”常荣山说。

     来源:医学界责编:田栋梁校对:臧恒佳制版:薛娇

     往期精彩回顾

     中国有了首个新冠治疗药

     当选美国外科学院荣誉院士,他是中国大陆第五人

     为了成立国内首个罕见病区,她从上海去了杭州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