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笔记-球菌
2018/6/13 21:30:00 医学资料库

    

     G+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

     G-球菌:奈瑟菌

     第一节葡萄球菌属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生物性状

     1、颜色和染色

     无芽胞,无鞭毛

     2、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培养营养要求不高。属内不同菌种可产生金黄色、白色、柠檬色等脂溶性色素并使菌落着色。

     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呈金黄色,于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后在菌落周围还可见完全透明溶血环(B溶血)。

     3、生化反应:

     ①多数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

     ②致病性菌株能分解甘露醇,产酸。

     ③触酶(过氧化氢酶)阳性,可与链球菌相区分。

     4、抗原:

     ⑴葡萄球菌A蛋白(SPA):存在于细胞壁上的表面抗原,可与IgG的Fc段结合,可进行协同凝集,并具有抗吞噬等生物学活性。

     ⑵荚膜多糖:有利于黏附和抗吞噬。

     ⑶多糖抗原:具有群特异性,存在于细胞壁。

     5、分类:

     ⑴按DNA相关性分: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⑵按有无凝固酶(血浆凝固酶)分:凝固酶阳性菌、凝固酶阴性菌。

     6、抵抗力:

     ①葡萄球菌对外界抵抗力强。

     ②对碱性染料(龙胆紫)较敏感。

     ③对青霉素、金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链霉素中度敏感,对磺胺、氯霉素敏感性较差。

     ④易产生耐药性,尤其对青霉素。

     (二)致病性

     葡萄球菌中毒性最强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1、致病物质

     ⑴酶

     ■血浆凝固酶:鉴定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重要指标,包括游离凝血酶和结合凝血酶。

     其致病机理:

     ①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和细胞内消化作用。

     ②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

     ③引起周围纤维蛋白沉积和凝固使感染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

     ■耐热核酸酶:

     由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耐热,能较强的降解DNA和RNA。耐热核酸酶是测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纤维蛋白溶酶(葡激酶):

     激活纤维蛋白酶原使之成为纤维蛋白酶,导致血浆纤维蛋白的溶解,有利于病菌的扩散。

     ■透明质酸(扩散因子):

     降解结缔组织的透明质酸。

     ■脂酶:分解脂肪。

     ■触酶:分解过氧化氢。

     ⑵毒素

     ■葡萄球菌溶素:

     破坏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溶解,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主要为a溶素。

     ■杀白细胞素(PV):

     分快(F)慢(S)两种组分,两者必须协同才能有作用。攻击中性粒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强侵袭力。

     ■肠毒素:

     一组热稳定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抵抗胃液中的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刺激呕吐中枢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胃肠炎,即食物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属于超抗原,即不经过抗原递呈细胞的处理能非特异性刺激T细胞增值并释放过量细胞因子致病。

     ■表皮剥脱毒素(表皮溶解毒素):

     有两个血清型,A型耐热,B型不耐热。引起表皮脱落性皮炎。

     ■毒素休克综合症毒素-1:

     引起多器官。多系统的功能紊乱,超抗原作用。

     ⑶细胞表面结构蛋白:荚膜、肽聚糖、磷酸壁、蛋白A

     2、所致疾病

     ⑴侵袭性疾病:以脓肿形式为主的化脓性炎症。①皮肤化脓性炎症:浓汁金黄而粘稠,病灶界限清楚,多为局限性。

     ⑵毒素性疾病:由外毒素引起的中毒性疾病。①食物中毒;②烫伤样皮肤综合症;③毒性休克综合症(TSS)。

     (三)免疫性:

     人类对葡萄球菌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

     (四)微生物检查法

     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依据:

     ①能产生金黄色色素;

     ②有溶血性;

     ③凝固酶实验阳性;

     ④耐热核酸酶试验阳性;

     ⑤能分解甘露醇产酸。

     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㈠生物学性状

     CNS为G+菌,最常见的是表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

     ㈡致病性

     ①泌尿系统感染:

     ②细菌性内膜炎:

     ③败血症:

     ④术后及植入医用器械引起的感染:

     第二节链球菌属

     链球菌属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A群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1、分类

     按溶血现象

     溶血现象

     性质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

     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

     多为机会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菌落周围有2~4mm宽的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

     致病力强

     丙型溶血性链球菌(不溶血性链球菌)

     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

     一般不致病

     2、对人致病的链球菌90%左右属A群,且对人致病的A群链球菌多呈现乙型溶血。

     3、需氧、兼性厌氧链球菌对人有致病性。

     一、A群链球菌

     A群链球菌主要有化脓性链球菌或β-溶血性链球菌,是人类常见的感染细菌,也是链球菌中对人类致病作用最强的细菌。

     ㈠生物学性状

     1、培养特性:多数菌株兼性厌氧。营养要求较高,多数菌株周围易形成较宽的透明溶血环。

     2、生化反应:①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②链球菌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可用来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链球菌不产生触酶。

     3、抗原:①多糖抗原(C抗原);②表面抗原(蛋白质抗原);③核蛋白抗原(P抗原)

     4、抵抗力:一般链球菌均可在60℃被杀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

     ㈡致病性

     1、致病物质

     ⑴细胞壁成分:

     ①黏附素:包括脂磷壁酸和F蛋白

     ②M蛋白:A群链球菌主要的致病因子。含M蛋白的链球菌具有抗吞噬和抵抗吞噬细胞内杀菌作用的能力。

     ③肽聚糖:A群链球菌的肽聚糖具有致热、溶解血小板、提高血管通透性、诱发实验性关节炎等作用。

     ⑵外毒素:

     ①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猩红热毒素):由携带溶原性噬菌体的A群链球菌产生,具有超抗原作用。

     ②链球菌溶素:有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

     ⑶侵袭性酶类:

     ①透明质酸酶:分解细胞间质,促进细菌扩;

     ②链激酶(溶纤维蛋白酶):溶解血块、阻止血浆凝固,促细菌扩散;

     ③链道酶(DNA酶):溶解脓汁中DNA,降低其粘稠度,促细菌扩散,主要有A,C,G群链球菌产生。

     2、所致疾病:

     ⑴化脓性感染:如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丹毒、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痈、脓疱疮等)和其它系统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咽炎、鼻窦炎、中耳炎及产褥热等)。

     ⑵中毒性感染:如猩红热、链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

     ⑶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㈢免疫性:

     链球菌型别多,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力,故常可反复感染。

     二、肺炎链球菌(肺炎球菌)

     肺炎链球菌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腔中,多数不致病或致病力弱,仅有少数致病力。是细菌性大叶肺炎、脑膜炎、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菌。

     ㈠生物学性状

     ①属G+球菌,营养要求较高,兼性厌氧。在血平板上的菌落细小、形成草绿色a溶血环。

     ②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产酸不产气。

     ③可靠的鉴别法是胆汁溶菌实验。

     ④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㈡致病性

     1、致病物质

     荚膜、脂磷壁酸、肺炎链球菌溶素O、神经氟酸酶

     2、所致疾病

     人类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

     ㈢免疫性:

     感染红藕可建立较牢固的特异性免疫

     (四)微生物检查法

     血琼脂平板上的肺炎链球菌菌落周围有草绿色a溶血环。肺炎链球菌主要应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鉴别,方法:胆汁容菌试验、菊糖发酵试验、荚膜肿胀试验。

     三、其他医学相关链球菌

     ●B群链球菌(GBS)——无乳链球菌

     GBS正常寄居阴道与直肠,带菌率30%

     新生儿感染(经产道或呼吸道)败血症及脑膜炎死亡率高。

     ●D群链球菌——肠球菌

     条件致病菌,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常见尿路感染。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是口腔和上呼吸道部位的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变异链球菌与龋齿发病有关。

     第四节奈瑟菌属

     奈瑟菌属是G-菌,专性需氧,能产生氧化酶和触酶,产酸不产气。

     人类是奈瑟菌属的天然宿主,对人类致病的只有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

     一、脑膜炎奈瑟菌

     ㈠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肾形或豆形双球菌,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中,形态典型。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专性需氧,在5%二氧化碳下生长更佳,培养基色似巧克力,故名巧克力培养基。

     3、生化反应:

     大多数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

     4、抗原结构和分类:

     ⑴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以C群致病力最强

     ⑵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根据细胞外膜蛋白组分的不同划分,A群外膜蛋白均相同

     ⑶脂寡糖抗原: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

     5、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对干燥、热力、消毒剂等敏感。

     ㈡致病性

     1、致病物质:

     ⑴荚膜:抗吞噬作用

     ⑵菌毛:

     ⑶IgA1蛋白酶:

     ⑷LOS:主要致病物质

     2、所致疾病:

     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脑的病原菌,人类是唯一易感宿主,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病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方式侵入人体鼻咽部。

     ㈢免疫性:

     以体液免疫为主。成人抵抗力较强。6个月大的婴儿可通过母体获得抗体,产生自然被动免疫。

     (四)微生物检查法

     采集病人的脑脊液、血液或刺破出血斑取出的渗出物,直接涂片染色后镜检,如发现中性粒细胞内、外有G-阴性双球菌,可做出初步诊断。

     二、淋病奈瑟菌(淋球菌)

     引起人类泌尿生殖系统粘膜化脓性感染的病原菌,也是我国目前流行的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人体是其唯一宿主。

     ㈠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常呈双排列,浓汁标本中大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2、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在巧克力血琼脂平板上适宜。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3、抗原结构与分类:

     ⑴菌毛蛋白抗原:

     ⑵脂寡糖抗原:

     ⑶外膜蛋白抗原:

     ㈡致病性

     1、致病物质

     ⑴菌毛:有菌毛的细菌可粘附在人体尿道粘膜上,抗吞噬作用明显。

     ⑵外膜蛋白:

     ⑶脂寡糖:

     ⑷IgA1蛋白酶:

     2、所致疾病

     人类是淋病奈瑟菌的唯一宿主。

     ㈢免疫性:

     人类无天然抵抗力,且免疫不持久。

     (四)微生物检查法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分泌物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在中性粒细胞内发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有诊断价值。青霉素,头孢三嗪治疗有效。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资料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