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总结-DNA的复制
2018/7/5 10:44:35 医学资料库

    

     DNA的复制

     半保留复制:Semi -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

     把生物体的复制单位称为复制子,一个复制子只含一个复制起始点。

     归纳起来,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复制起点是固定的,表现为固定的序列,并识别参与复制起始的特殊蛋白质。复制叉移动的方向和速度虽是多种多样的,但以双向等速方式为主。

     复制的几种主要方式

     双链DNA的复制大都以半保留复制方式进行的,通过“眼”型、θ型、滚环型或D-环型等以复制叉的形式进行。

     1、线性DNA双链进行双向复制时,由于已知的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只能从5’到3’移动,所以,复制叉呈眼型;

     2、环状双链DNA复制可分为θ型、滚环型和D-环形几种类型

     Ⅰ、θ型,大肠杆菌染色体DNA是环状双链DNA,它的复制是典型的θ型复制,从一个起点开始,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复制,当两个复制叉相遇时,复制就停止

     Ⅱ、滚环型,是单向复制的一种特殊方式,在噬菌体中很常见。DNA的合成由对正链原点的专一切割开始,所形成的自由5’端被从双链环中置换出来并为单链DNA结合蛋白所覆盖,使其3’-OH端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不断延伸

     Ⅲ、D-环形,也是单向复制的一种特殊方式,双链环在固定点解开进行复制,但两条链的合成是高度不对称的,最初仅以一条母链作为新链合成的模板,迅速合成出互补链,另一条链则称为游离的单链环。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

     原核生物DNA复制特点

     DNA双螺旋的解旋

     拓扑异构酶(DNA topoisomerase):

     消除解链造成的正超螺旋的堆积,消除阻碍解链继续进行的这种压力,使复制得以延伸。拓扑异构酶Ⅰ,催化DNA链的断裂和重新连接,每次只作用于一条链,不需要辅助因子如ATP等;拓扑异构酶Ⅱ能同时断裂和连接两条DNA链,通常需要辅助因子。

     DNA解链酶(DNA helicase):

     解开双链DNA(DnaB蛋白:解螺旋酶;DnaA蛋白:辨认复制起始点;DnaC蛋白:辅助DnaB在起始点上结合并打开双链)

     单链结合蛋白(SSB):

     保证被解链酶解开的单链在复制完成前能保持单链结构

     DNA复制的引发

     所有的DNA复制都是从一个固定起点开始的,而且目前所知的DNA聚合酶都只能延长DNA链而不能从头合成DNA链。DNA复制时,往往先由RNA聚合酶在DNA模板上合成一段RNA引物,再由DNA聚合酶从RNA引物3’末端开始合成新的DNA链。

     DNA聚合酶

     功能

     DNA聚合酶Ⅰ

     DNA聚合酶Ⅱ(修复)

     DNA聚合酶Ⅲ

     聚合作用5’→3’

     有

     有

     有

     外切酶活性5’→3’

     有

     无

     无

     外切酶活性3’→5’

     有

     有

     有

     生物学活性

     1

     0.05

     15

     聚合酶Ⅲ部分亚基的功能

     α:聚合活性

     ε:3’→5’核酸外切酶活性

     θ:组建核心酶

     β:两个β亚基形成滑动夹子,提高酶的持续合成能力

     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

     真核生物DNA复制与原核生物DNA复制有很多不同,例如,真核生物每条染色体上可以有多个复制起点,而原核生物只有一个复制起点;真核生物DNA的复制只能在分裂期进行,原核细胞在整个细胞周期都能进行;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在全部完成复制前,各个起点上DNA不能再开始,而在快速生长的原核生物中,复制起点可以连续开始新的DNA复制,表现虽然只有一个复制单元,但却可有多个复制叉。真核生物DNA复制叉的移动速度不到大肠杆菌的1/20,因此,人类DNA中每隔30000~300000个碱基就有一个复制起始点;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15种以上,大肠杆菌中存在的聚合酶有5种

     DNA复制的调控

     真核细胞中DNA复制有3个水平的调控:1、细胞生活水平调控,也称限制点调控,决定细胞停留在G1期还是进入S期;2、染色体水平调控;3、复制子水平调控,决定复制的起始与否。

     DNA的修复

     错配修复

     一旦复制通过复制起点,母链就会在开始DNA合成前的几秒至几分钟内被甲基化,此后只要两条DNA链上碱基配对出现错误,错配系统就会根据“保存母链,修正子链”的原则,找出错误碱基所在的DNA链,并在对应于母链甲基化腺苷酸上游鸟苷酸的5’位置切开子链,合成新的子链片段。

     切除修复

     切除修复是DNA损伤最为普遍的方式,主要分为碱基切除修复和核苷酸切除修复

     重组修复(复制后修复)

     先从同源DNA母链上将相应核苷酸序列片段移至子链缺口,然后再用新合成的序列补上母链空缺,主要作用是重新启动停滞的复制叉。

     DNA直接修复

     DNA直接修复不需要切除碱基或核苷酸,最常见的例子是DNA光解酶把在光下或经外线光照射形成的环丁烷胸腺嘧啶二体及6-4光化物还原成单体的过程。

     SOS反应

     细胞DNA受到损伤或复制系统受到抑制的紧急情况下,细胞为求生存而产生的一种应急措施,当DNA两条链的损伤邻近时,损伤不能被切除修复或重组修复,这时损伤处的DNA出现空缺,再随机加上核苷酸,容易造成突变。

     DNA的转座

     DNA的转座或称移位,是由可移位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重排的现象,频率很低。

     转座子(Tn)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移位的基本单位,原核生物的转座子包含4类:1、插入序列(IS);2、类转座子因子;3、复合转座子,两端由IS或类IS构成,带有某些抗药性基因或其他宿主基因,一旦形成复合式转座子,IS序列就不能再单独移动;4、TnA转座子家族,两端为IR,可编码转座酶,解离酶和抗性物质。

     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主要包括转座子和反转座子。玉米细胞内存在自主型和非自主型两类转座子,非自主型转座子单独存在时是稳定的,不能转座,当基因组同时含有属于同一家族的自主型转座子时,它才具备转座功能。转座子可分为复制型和非复制型,转座酶和解离酶分别作用于原始转座子和复制转座子。

     转座作用的遗传学效应

     1、引起插入突变;

     2、产生新的基因;

     3、产生染色体畸变(DNA重复、缺失或倒位);

     4、引起生物进化

     组蛋白的种类、修饰类型及其生物学意义

     根据电泳性质可以把组蛋白分为H1、H2A、H2B、H3、H4,这些组蛋白都含有大量赖氨酸和精氨酸。组蛋白的修饰作用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以及ADP核糖基化等。一般来说,组蛋白乙酰化能选择地使某些染色质区域的结构从紧密变的松弛,开放某些基因的转录,增强其表达水平;而组蛋白甲基化即可抑制也可增强基因表达,乙酰化修饰和甲基化修饰往往是相互排斥的。

     简述DNA聚合酶Ⅰ和Klenow的结构和功能

     占DNA聚合酶Ⅰ蛋白2/3的C端区域,相对分子质量68000,具有DNA聚合酶活性和3’→5’核酸外切酶活性,即可合成也可降解DNA,保证DNA复制的准确性;占DNA聚合酶Ⅰ蛋白1/3的N端区域,相对分子质量35000,具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可做用于双链DNA,又可水解5’端或距5’端几个核苷酸处的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Ⅰ在DNA直接修复、除去冈崎片段5’端RNA引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Klenow大片段是用蛋白酶水解DNA聚合酶Ⅰ所得的大片段区域,具有5’→3’聚合酶活性和3’→5’核酸外切酶活性,在基因工程中有广泛应用,主要有:修复反应、制备平末端;标记DNA3’突出末端;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DNA序列分析等。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资料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