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治艾丨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
2018/3/14 云南中医

     本公众号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本文为《云南中医,防艾治艾》专栏第36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艾滋病,人人闻之色变。仿佛得了艾滋病就意味着已经宣判了死刑。对于艾滋病病人来说,不仅要承受死亡的威胁和身体的病痛,还要承受公众对他们的偏见,艾滋病病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能真正和普通病人一样被看待。在对待艾滋病人的问题上,我们不能进行道德批判,也不能侮辱感染者,把责任归咎于他们。“不要歧视和厌恶我们,我们已经用我们的生命做了代价。更何况我们中有很多人是无辜的,就是为了挽留生命的一次输血或是一次意外的医疗事故。”这是一位艾滋病患者的心声。

    

     作为一名从事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临床工作近8年的“老人”,从初出校门对艾滋病的一无所知,到现在能从容不迫应对各种治疗咨询、心理疏导甚至和一些老病人成为了朋友,诊疗间歇和他们拉拉家常,我的内心经历了由“恐艾”、“歧艾”到“与艾滋病患者打交道,其实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可怕”的转变。期间收治过不少艾滋病患者,他们中间有10多岁还显稚嫩就已辍学的学生,有20多岁刚结婚不久的妇女,有60多岁曾是白衣天使的大爷,也有让人唏嘘的年轻海归。

    

     印象最深的是一名25岁左右的男青年,同性接触史,就诊时即被诊断为艾滋病期,患者皮肤稍微碰触便有溃破,他是家中独子,有一个姐姐,姐姐家和父母家均是普通的工薪家庭。从得知弟弟患了艾滋病姐姐就把他和父母接到了自己家,一起照顾这个不“懂事”的弟弟,一日三餐饭来张口,甚至连内衣、内裤都由母亲为清洗,常常听到他母亲说的话就是“我们知道他心理压力大,无论如何家人都不会抛弃他的。”当时的我觉得这个男生,太自私了,作为父母唯一的希望,自己把自己的人生糟蹋成这样,怎对得起自己年迈的父母和这一次仅有的难得的生命?

    

     然而,在半年后我第一次见到他后才知道是自己还没有真正走进患者的内心世界。这位患者向我诉说了确诊艾滋病后遭受的种种歧视,女朋友的离开,工作没有了,除了父母和姐姐一家外,其他亲戚都如同躲瘟疫般远离他及家人。作为一名奋战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我知道他们也想积极地生活在阳光下,但人们对于艾滋病的认识还停留在恐惧的状态,随之而生的自然是偏见和歧视。

    

     在人们的眼里艾滋病是无法治疗的,是“超级癌症”。因此人们才会对艾滋病感到特别的害怕。庆幸的是,如今艾滋病已然不再是无药可治的绝症,正朝着慢性疾病的方向慢慢转变。已经实现了带HIV病毒生存,可以像慢性病一样管理,患者能跟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是的,HIV病毒我们算是控制住了,但对它的歧视我们似乎仍然有点束手无策。歧视带来对社会和谐破坏的后果,远远比一种传染病来得严重得多。

    

     近年来随着国家“四免一关怀”、《艾滋病防治条例》政策法规的实施,在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艾滋病防治在防艾知识宣传、检测、治疗、预防母婴传播以及预防干预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疫情得到遏制。人们对艾滋病从不认识到认识,对艾滋病患者及家庭从歧视、恐惧逐渐转变为理解、包容,为艾滋病患者和家庭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我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总有一天我们能够打赢艾滋病防治的战争。“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

     相关阅读

     告各位艾滋患者,云南12州市可接受免费中医药治疗

     艾滋病的传播与预防

     治疗艾滋病的几种OTC中成药

     说说你对艾滋病的几大误解

     作者/李钦(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总 编/张小贝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