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长斑是肝胆不好,嘴唇长斑是肾不好,脸上长斑是什么?
2018/11/25 7:30:00 云南中医

    

     长在两颧部

    

     长在这个部位的斑点要小心了,因为两颧部中央是我们人体小肠经循行的部位,两颧外侧是肾的对应区,上部是三焦经循行部位。

     颧骨部位的黄褐斑多伴有气短乏力、心慌、胸闷、消化功能减退,甚至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是消化系统和心脏功能减弱的表现。两颧部至耳前及上方有黄褐斑或老年斑提示肾气虚、三焦气机不畅、脂代谢紊乱。

     长在外眼角下

    

     外眼角下对应的是颈肩、上肢,此处出现黄褐斑,提示肩关节受风寒侵袭或颈肩肌肉劳损,常有颈肩僵硬、酸痛的症状,须警惕颈肩部疾患。

     长在额头两侧及太阳穴

    

     此处是两侧胆经的循行部位,若有黄褐斑,常为肝胆功能失调、肝郁气滞所致,常有消化功能减弱、失眠多梦的症状。

     长在下颌外侧

    

     如果你的下颌长有斑点或者是痘痘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是暗示你脾肾气虚了。因为外侧对应的是下肢、胃经、大肠经、小肠经循行处。此处有黄褐斑提示下肢血液循环不良,是脾肾气虚的征兆,常有下肢酸痛、腰膝酸软、手足寒凉、消化功能减弱。

     上唇长斑

     上唇是大肠经的循行部位,对应的是泌尿生殖器官。此处长黄褐斑是肾气不足、大肠虚寒的征兆,常伴有便秘、月经不调等症状,应警惕子宫、卵巢疾患。

     长在鼻梁中间

    

     鼻梁中部对应的是肝胆。面色青黄,鼻中部出现黄褐斑,多与肝气郁结、情志不遂或精神压力大有关,提示肝失疏泄,肝胆郁滞,须警惕脂肪肝、肝胆疾患。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般长斑的人大多都是女人,而女人之所以容易长斑,与女性体质密切相关,女性属阴多体寒、女人性格内向多气滞、女人不常运动阳气不易升发——而这些,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血淤、毒淤。

     1、血淤,在脸上是斑!

     中医认为,多数色斑为痰、淤、湿、毒等邪气以及血液在表皮淤积所致,其中,最常见的是黄褐斑。黄褐斑也叫肝斑,主要为鼻梁两侧、两颊或前额淡黄色到深褐色的成片色斑。

    

     中医则将黄褐斑分为脾虚、气滞、血淤、寒凝等多种类型。其中,血淤又是最最常见,女性多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多血块等,因此也有“无淤不成斑”之说。艾灸把经络给疏通了,就能从源头上祛斑养颜。

     之前很多灸友留言“艾灸能不能祛斑、艾灸如何祛斑”,关于艾灸祛斑,我们见过的例子太多了。有的是奔着祛斑而艾灸的,坚持下来,果然斑没了。还有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调理妇科的同时,脸上的斑自己没了。究其原因,都是因为艾灸活血化瘀效果太强了。

     2、血淤,在身上是病!

     寒则凝,凝则淤,淤则堵。艾灸治病,多半在于化瘀!人类的疾病,大多都与经络有关。人体经络是人的生命线,它维系着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中医处病之根本,而“调虚实”即是治病养生之关键。

    

     经络堵塞,经气运行不起来,就会导致血瘀,从而形成各种疾病。《普济方》:人之一身不离乎气血,凡病经多日疗治不痊,须为之调血。说的是,人的一身离不开气血,如果病了很长时间却治不好的话,就必须为她活血化瘀了。

     并且专属女性的疾病,大多属于慢性病,而慢性多数血瘀的症状,换一个说法,慢性病多由血瘀引起,因果也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化淤是防治妇科病的根本!

     3、艾灸活血化瘀,治病又祛斑!

     关于艾草,我们永远要记住一个点——艾草是唯一的纯阳之草!其它植物都是阴阳同体,只有艾草,只有阳,没有阴,所以我们叫艾草之阳为纯阳。它是秉太阳真火而生的,拥有最切合人体的阳气。

     故而,艾灸能激发人体自我调节功能,具有双向调节气血作用,即可以止血,又可以活血:

     当你淤血,瘀滞,寒凝,气滞的时候,艾灸可以帮助你疏通,帮助你消融淤堵;当你需要温养的时候,如宫寒不孕,心腹冷痛的时候,艾灸可以帮助你温经散寒,消炎止痛。

     化瘀通络、祛斑活血、艾灸穴位:1、印堂、颧髎(想祛斑多灸这两个穴位)

    

     2、阿是穴(身体痛点、气血於堵点)

     3、肝俞

    

     4、期门

    

     5、合谷

    

     6、血海、三阴交(二选一,循环灸)

     7、太冲(同时灸合谷,可疏通四肢气血)

    

     想要祛斑,首先就要灸颧髎、阿是穴(经络於堵点、人体痛点),每次20-30分钟,以疏通局部的淤堵,并缓解症状的不适,解燃眉之急。

     然后兼顾的灸其它穴位,肢体每穴15-20分钟,躯干每穴30-50分钟,以激活全身气血循环。

     要注意的是,艾灸频率频率要把握好,一个礼拜需休息1-2天,然后随着适应了艾灸,单次艾灸时间可慢慢延长。

     这几个穴位大家都很熟悉,在艾灸中经常接触到,从手到足,行于下肢外侧,它们之间是相互衔接的,与内脏存在着密切关系,反映全身的血管、神经功能。

     因此,经常艾灸以上几个穴位,可疏通十二经脉,活动四肢关节,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活血化瘀,防治全身关节炎及其各种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网络,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