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吃东西是脾坏了,吃了东西难受是胃坏了
2019/10/18 7:30:00 云南中医

     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大人孩子都该常有微饿感

     有没有一个感觉,年纪越大,胃口却变小了,越来越少有饿的感觉了,吃完饭就觉得食物顶到喉咙了,偶尔饿得肚子咕咕叫,就觉得真好真舒服。

     人应该常保持一种微微饿的状态,无论是对于知识还是美食。保持一种,一到饭点就想吃的状态。这个微微饿的感觉就是胃气,这个胃气就是一种健康的标准。

    

     微饿,是胃气强盛,气血充足

     胃就像仓库,主接纳和消化。容易饿说明消化食物快 ,脾胃功能强盛,是年轻化的一种表现,而胃气弱的人,消化食物速度慢,人就很容易感到饱腹难消。容易饿还说明气血相对旺盛。气血,由我们的食物精微生化而来。并不是说吃进去的东西都能变成气血,这里还有一个“化”的过程。同样的一餐饭,有的人吃了,一上午就饿了;而有的人,到了中午还没有饿的感觉。

     看起来是吃了同样的东西,但是气血的转化率完全不同,显然,容易饿的人气血转化的要更充分一些。

     那么感觉不到饿,转化不了的食物去,大部分会变成痰湿,积淤在身体里面,日积月累就变成了肥肉泳圈。

     胃是女人美容经,胃好不易老

     《黄帝内经》记载 “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是指女子35岁左右,阳明经脉开始衰败,不重保养,皮肤会开始松弛、暗淡,头发脱落。

     足阳明胃经是最多气多血的,好比长江般滋养中国大地,胃经滋养女人容颜。它行于整个面部,一旦脉气虚衰,面部便得不到足够气血滋养。许多胃病病人,大都面部萎黄无泽也是这个原因。

     胃还是五脏之本,主受纳,我们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要依靠胃吸收食物的营养。一般我们判断人身体好不好,吃不吃得下饭是金标准。如果无力进食,就无法创造新鲜的气血,身体就难以健康。

     中医里面有一句话,叫做,“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里的“生”与“死”,所对应的并不是“活着”与“死亡”。“生”——指的是,健康、有活力、气血充足、年轻的一种状态。“死”——则指的是,气血虚弱、衰老、失精失神的一种状态。

     胃气弱,不易饿的人咋整?

     不易饿、饱腹难消、消化不良、脾胃运化能力差,中医里有位药能治,就是焦三仙,而且全是食材组合,好吃还好用。

     焦三仙是由三种炒焦的食材组成,分别是: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

     山楂健脾消食, 麦芽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神曲跟我们做酒用的酒曲很类似,是用面和麸皮,加点杏仁粉、赤小豆粉,加上一点点青蒿等药物的汁液,然后发酵而成。 把这三样都炒一炒,性质变得温和一些,就是一道美味的消食药了

     身体自带健胃消食药 按摩取穴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采取相应的穴位。胃虚、脘腹胀满、食不消化、腹鸣等,可按胃腧、脾俞、中脘穴、足三里穴,温中散寒,和胃止痛,理气消滞 。

     脾俞、胃腧:取其补脾作用,固护补益脾胃。

    

     中脘穴:温胃止呕、散寒止痛,和胃健脾

    

     足三里: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但胃酸过多,空腹时烧心者,不宜按足三里,可以按其邻近处的阳陵泉。

    

     注意,胃强脾弱也易饿。

     还有一种不正常的易饿,就是越吃越瘦,咋吃不胖,吃完却发胀、没力气,这就是能消不能化,胃强脾弱,胃强有热,身体消瘦,脾弱无法吸收。他们还有个典型特征:大便不成形或经常便秘(前干后稀)。

     别再羡慕这种人了。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弱则气血不足,“女人以血为本”,气血不足会直接导致早衰。这种应该健脾,按摩脾俞、太白,更要清胃火,按摩内庭,大陵穴。

    

     另外给大家拓展下:脾主思,有意愿,我们说“想不想吃饭是脾的问题”,胃主纳受,通行即可,不想吃东西是脾坏了,吃了东西难受是胃坏了。

     1、知道饿、想吃却吃不下,或吃一点点就饱了、甚至反胃的人:胃不能消,脾强胃弱。

     2、不能吃也不想吃,吃一点点就饱了的瘦子;以及少食而肥的胖子:脾胃两虚。

     3、食饮之后隐隐腹痛,饿、累、冷的时候还会加重一些的人:脾胃虚寒。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中医界+,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丨陈思思 排版丨自唯唯

    

    

    戳“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