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翘二郎腿的你,骨盆还好吗?
2020/2/11 7:33:00 云南中医

     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跷二郎腿这个习惯,和抠鼻子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养成了。如果仔细观察,很多人一坐下,就会不自觉地跷起二郎腿。

    

     如果要问跷二郎腿有什么好处,那就是一个字:爽!!!

     只要坐下来超过十秒,双腿就会不自觉地架在一起,伴随着有节奏的抖动,更是爽到飞起!!

     那么问题来了,跷二郎腿为什么会让大家觉得爽呢???

    

     身体本能地追求舒适、放松的姿势

     跷二郎腿和葛优瘫一样,是身体本能追求舒服姿势的表现。人是一种喜欢折腾的动物,喜欢不断变换姿势来维持肌肉的张力,跷二郎腿时,能放松一条腿的肌肉群,并让腿部和足底肌肉更轻松一点。

    

     此外,当人们坐下时,跷二郎腿可以调节中心,感觉坐起来更稳当。

     缓解下肢肌肉群的不适感

     从专业角度来看,二郎腿的动作是更多的屈髋和髋部外旋。这反应出髋短外旋肌、屈髋肌(髂腰肌和股直肌)紧张、更容易激活。尤其是髂腰肌损伤时,往往会进一步屈髋和外旋,减轻牵拉造成的疼痛不适感。

     就算是躺着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跷二郎腿。

    

     维持身体稳定的需要

     现代人普遍核心肌群较弱。特别是在坐姿不端正的情况下,核心肌群往往很难保持上半身的平衡稳定。通过翘起二郎腿,可以调整人重心,使自己的坐姿更加端正稳重。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男性、精英人士在现场喜欢翘起二郎腿谈笑风生。这样坐着,确实更稳更潇洒更有范!

     跷二郎腿虽然爽,还是有隐患的

     1危害1

     加重下肢静脉曲张或血栓塞 跷二郎腿时可能会压迫下肢血管,容易影响下肢血液回流。对于健康大众,只要注意不要长时间的保持跷二郎腿的姿势,是不容易患上静脉曲张的。

    

     不过对于已经出现静脉曲张或水肿的人,跷二郎腿会使有的静脉区域性受到更强烈的压迫,出现静脉血液迴流的不畅,进一步加重静脉曲张或出现血栓塞等。因此,这类人还是不要跷二郎腿最好,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

     2危害2

     导致脊椎变形,引起下背疼 人体正常脊椎呈「S」形,而跷二郎腿时由于两侧骨盆受力不均,脊柱会发生代偿性的左右侧弯,同时由于身体前倾脊柱会向后凸。

    

     姿势维持长时间之后,使原本正常位置的腰椎间盘受力不均匀。应力高的部位就容易产生椎间盘的退化、损伤,当纤维软骨环断裂之后,就会使其中的髓核突出,形成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压迫神经而产生腰部、臀部、下肢疼痛。这就是常见的椎间盘突出病。

    

     3危害3

     提早出现退化性关节炎 。

    

     跷二郎腿虽不会使你马上得骨关节炎,但是由于增加了膝关节内部结构的压力,使软骨的营养障碍、磨损增加,对软骨结构已经有不同程度退化的老年人来说,会增加患骨关节炎的风险。

     同时,位于膝关节外侧的「腓侧副韧带」受到持续牵拉,使其松弛,可能在已有骨关节炎的基础上形成膝关节半脱位(膝关节两端骨面中心的错位>3mm),外表看起来就形成了O型腿。

    

     4危害四

     影响生殖系统。

     人体一些器官在骨盆里 ,比如子宫、阴道、膀胱、直肠等,骨盆是这些人体器官必须的天然保护屏障。跷二郎腿严重可导致骨盆歪斜,骨盆一旦发生不正会使这些器官受到压迫、移位和损伤,给内脏器官带来不好的影响。

     另外,女性骨盆是胎儿阴道娩出时必经的骨性产道,其大小、形态对分娩有直接影响。

    

     已经出现了问题怎么办?

     1激活臀部肌肉

     动作一:脚后跟臀桥

     双脚分开,脚后跟钉在地上,背部离开地面,靠肩膀支撑上半身,下半身向上发力,并在顶端夹紧臀部。

     3组动作,每组12次。

    

     动作二:俯身后蹬腿

     俯身跪在垫子上,腿成90度向天花板发力,保持腰部不要反弓。

     3组动作,每组12~15次。

    

     2腹内压训练

     仰卧位平躺在瑜伽垫上,将脚呈90°放在椅子上(核心比较强的老师可以脚悬空),头部、肩膀、脊椎、骨盆在中立的位置,横膈膜与骨盆相对。

     吸气时,采取腹式呼吸,保持住腹内压,然后进行正常的呼吸。

    

     在仰卧的姿势下呼吸几次之后,吐气吐到完全没气,让肋骨往骨盆的方向下降、放松,呼吸的时候感受肌肉的张力。

     二郎腿一时翘一时爽,一直翘……还是不要翘比较好。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针灸推拿培训,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丨陈思思 排版丨高菁徽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