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至,万物生,调肝胆,健脾胃
2020/2/20 7:30:00 云南中医

     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本草纲目》有云:“春雨有生发之气,煮中气不足,清气不升之药事半功倍。”雨水后,天气回暖,养生重在肝,肝属木,木克脾土。

     此时,应少食酸味食品,如酸枣、梅子、柠檬、菠萝;多吃甜食,如大枣、山药、桂圆、地瓜、南瓜,补益脾土,肝胃相安。

    

     另外,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气温尚低,昼夜温差变化大,体弱的人易感冒。所以雨水养生应注意以下方面:

    

    春捂防寒

     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老人小孩要“春捂”,预防“倒春寒”。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洗完头要及时吹干。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不吃或慎吃辣椒、不喝或少喝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调养脾胃

     雨水后天气转暖,风多物燥,早晚较冷,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饮食上应少酸多甜,可选择韭菜、百合、山药、荸荠等。在精神调摄方面要静心寡欲、不妄作劳,以养元气。生活上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这样便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

    

     所以,今年雨水大家做好:

     1养好阳气

     春夏养阳是“养护好阳气!”养护阳气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要过度消耗阳气;而养护阳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早睡!

     晚上11点--凌晨3点正好是气血流注于胆、肝的时间,这时睡觉可以让人体阴阳交接,更是养肝血、心血的最佳时间。

     有的朋友,在这个时间段会醒,说明肝阴虚,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肝火大”,那么我们一直建议敲打腋窝左右各10分钟,祛除肝火,或者艾灸三阴交、太冲穴。

     2推腹

     以前的内容里讲过推腹,平时你是直上直下或者逆时针,顺时针交替推腹都可以。

     那么现在在推腹过程中,一定要揉揉膻中穴,搓两边的肋骨,如下图的红色部位。当然搓两肋你是直上直下的搓还是横着搓都好!

    

     搓这里会有很好的疏肝利胆的作用!

     因为《黄帝内经》里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发”指发散;“陈”指陈旧。立春之后,五脏淤积之气会生发出来,而现代人,大多脾胃不好,中焦脾胃肝胆瘀阻,造成上下阴阳不交,也就是所谓的上热下寒的情况。因此推腹是解决中焦不通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现代人因喜寒凉、过于喜食厚味,大多脾胃不好,身体寒湿重,加之雨水之后,外湿会越来越重,因为强健脾胃非常迫切!

    

     “今年庚子年风气强盛,人的肝气偏旺”,就会出现肝木克脾土的格,因为肝气旺了又会克制脾脏,因此春天我们不仅要做好疏肝理气的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强健脾胃的功夫。

     推腹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强健脾胃!

    

     3艾灸健脾

     祛湿、减肥、调经最好的办法就是健脾!

     健脾的主穴是中脘穴、足三里,艾灸中脘穴30分钟,足三里左右各20分钟,艾灸一周休息2天。肝火大的加上三阴交、太冲穴。

     健脾的辅助穴位:内关穴、公孙穴、太白穴。

     如果艾灸后喝碗小米粥培补脾气就太好了。

    

    调脾胃:山药芡实薏米

     雨水节气,虽然气温逐渐回升,但冷空气并未完全退去,会寒湿并存,人们容易“肝强脾弱”。

     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所以,这段时期首先应加强对脾胃的养护。

     孙思邈说“春时宜食粥”,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加入药材后,更能治疗慢性病,对身体有滋补作用。

     民间有“春天喝粥,胜似补药”的说法。想要补脾胃,有一味健脾胃的极品粥。常吃这碗山药芡实薏米粥可以补脾胃。

     山药芡实薏米粥的做法:

     食材:山药50克、大枣10枚、芡实30克、薏米60克、花生50克、大米适量。

     做法:把上面材料一起煮粥即可,每周吃两至三次。

     功效:

     山药,《本草纲目》说它有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等滋补功效。

     芡实,性味甘、涩、平。归脾、肾经。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等功效。

     薏米,在《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健脾益胃。

     经常食用山药芡实薏米粥有补脾胃的作用。

    

    

    防春寒:干洗脚

     雨水到了,一定要注意倒春寒。所以要适当春捂,不要过早脱棉衣,并根据气候变化添减衣物。这是古人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养生原则,以防风寒侵袭,引发疾病。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醒,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就是说,雨水节气,下身应多穿一些。中医养生谚语“寒从脚起,湿从下入”讲的也是关于下体腿脚的保暖。

     如果是 “风寒腿”,可以常做干洗脚这个动作,长期坚持,可起到腿部保暖的作用。

     干洗脚做法:

     用双手从大腿根部按摩至足踝,再从足踝按摩回大腿根部,重复10~15次。

    

    提阳气:阳池穴

     雨水到了,不要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以避免过度活动而损耗能量,损伤阳气。提好阳气能让我们像春天一样阳气勃发。助阳气勃发,可以艾灸阳池穴。

     阳池穴是三焦经的原穴,是这条经络的原气发出之点,灸阳池穴可以补下焦之气,培本肾元的作用很明显。

     阳池穴:补阳气

     阳池穴位置:位于手背腕横纹中点处。

     操作方法:用艾灸阳池穴,每次灸二十到三十分钟就好,只需灸一周即可。

    

    

    心平和:多听笑话,多看喜剧

     雨水到了,万物复苏,肝也主生发,此时节肝气正旺盛,如果调理不当,肝气就会失调。

     肝气失调容易导致脾气暴躁、失眠多梦,甚至食欲不振等不良症状。心气充沛,方能滋养脾脏,养脾得以健胃。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清心寡欲、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保持心境平和、舒畅。

     生活中可以多听笑话,多看喜剧,保持情绪通畅。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中医技术殿堂,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丨陈思思 排版丨高菁徽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