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手脚冰凉,为何治起来不一样
2020/8/5 6:30:00 云南中医

     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病证,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型的各异,病机的变化,以及用药过程中正邪消长等差异,治疗时采取不同的治法。同病异治是中医的治疗原则之一,对疾病辨证、立法方药及预后转归十分重要。今天带来3个医案,我们一起来看看王邦才教授是如何将同病异治运用于临证中。

     案1

     李某,女,47岁,初诊2014年2月8日。

     四肢冰冷,关节麻木疼痛伴口眼干燥反复数年。

     刻见形寒怕冷,神疲乏力,脘腹时作胀,头晕目糊,纳谷欠佳,腰背酸痛,大便稍干,小便调,面色少华,舌红苔中剥,脉沉细。查ENA(+),抗SSA(+),抗SSB(+)。

     西医诊断:干燥综合征。

     中医诊断:燥痹。证属阴津亏耗,脾肾亏虚,络脉痹阻。

     治宜补益脾肾,蠲痹通络。

     处方:山药、生地黄各60g,山茱萸、肉苁蓉、当归、炒麦芽、柏子仁各20g,桃仁、苏梗、炙甘草各10g,巴戟天、鸡内金各15g,制附子6g(先煎)。

     患者以上方为主连服药3个月余,口眼干燥明显减轻,双下肢时有抽筋,仍形寒怕冷,肢体关节疼痛依然,纳谷尚可,大便偏稀,舌淡紫苔中剥,脉细。治宜温柔通补。

     处方:鹿角片10g(先煎),制附子(先煎)、杜仲各15g,菟丝子、巴戟天、肉苁蓉、沙苑子、当归各20g,熟地黄、生地黄、生牡蛎(先煎)、炒白芍各30g。

    

     7月26日复诊:双下肢抽筋、口眼干燥已愈,肢体关节冰凉疼痛明显好转,二便尚调,效不更方,继守原方加味,加地龙10g,制附子改为30g(先煎),继续服药,临床随访,病情稳定。

     按:干燥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口、眼干燥和关节痛,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肝肾阴精亏虚,精血不足,阴津亏耗,不能濡润脏腑、四肢百骸,或因情志失调,肝郁化火,火热伤津成燥,用药多甘寒凉润之品。然王师认为证型不可截然划分。王师强调临证最忌刻舟求剑,生搬硬套。要知病有殊变,证可兼夹,型可分合。临床辨治要因人而异,因证而异,或一法独用,或两法兼施。患者以四肢冰冷、关节麻木疼痛伴口眼干燥反复数年为主诉,干燥综合征固然有阴津亏耗,燥热内生,然伴肢寒怕冷症状,王师认为有阴损及阳之病机,故在大队滋阴润燥药中配伍附子,遵“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之理,取“阳生阴长”之妙,用药注意阴阳协调。考虑后期患者以肢体冰凉麻木为主,故治疗改予通补下焦固本调治。

     案2

     朱某,男,57岁,初诊2014年8月13日。

     四肢冰凉10余年,阑尾炎术后加重数周。

     刻见神疲乏力,形寒怕冷,夏季仍需穿棉花衣裤,入睡需盖厚被,夜寐欠安,口干喜饮,夜尿频多,纳谷尚可,舌红苔黄腻,脉弦细。

     西医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

     中医诊断:虚劳。证属枢机不畅,外寒内热,营卫失调。

     治宜疏调气机,清宣郁热,调和营卫。

     方用柴胡桂枝汤合栀子豉汤加味。

     处方:柴胡12g,黄芩、党参、桂枝、生栀子、淡豆豉各10g,半夏15g,炒白芍20g,炙甘草3g,红枣5枚,煅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30g,7剂。

     服药后,口干、小便好转,形寒怕冷,神疲乏力,大便调,舌红苔薄,脉弦细。上方减去生栀子、淡豆豉,加制附子10g(先煎),7剂。

    

     复诊(9月6日):以上方为主服用两周后,口干而燥已愈,形寒怕冷、小便偏多仍存,舌红苔薄,脉细数。思患者内热已解,现以脾肾阳虚为主导证型,故治疗改用补益脾肾,通阳化气。

     处方:巴戟天、菟丝子、仙灵脾、补骨脂各20g,黄芪、山药、熟地黄、淮小麦各30g,杜仲15g,制附子(先煎)、陈皮各10g,以上方加减调理1个月余,肢体冰凉愈,症状均平。

     按:慢性疲劳综合征并不是体内某脏器的实质性损伤,而是协调人体内部整体状态能力的失常。对于本病的病因可归纳为劳役过度、情志失调及外感邪毒。王师认为,本病的发病与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有关,主要是肝、脾、肾功能。本病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治疗宜疏调气血、扶正祛邪为主。患者以四肢冰凉10余年、阑尾切除术后加重为主诉,虽怕冷严重,但口干喜饮,夜寐欠安,舌红苔黄腻,乃素体亏虚,久病正气受损,枢机不畅,郁而化生内热,营卫失调,而致外寒内热,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方中小柴胡汤疏调气机,栀子豉汤清宣郁热,桂枝汤调和营卫,待内热清解后,仅存四肢冰凉、小便多等脾肾阳虚症状,后续以补益脾肾、通阳化气调治其本虚之证。

     案3

     金某,男,52岁,初诊2014年8月18日。

     双下肢冰凉伴腰背疼痛1年。

     刻见双下肢冰凉,腰酸背痛,活动受影响,神疲乏力,面色少华,气短,易汗出,纳谷一般,二便尚调,舌淡红苔薄,脉细。

     中医诊断:血痹。证属气虚血瘀,经络痹阻。

     治宜益气和营,通阳行痹。

     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处方:黄芪、熟地各30g,桂枝、制附子(先煎)、鹿角片(先煎)、细辛、地鳖虫各10g,炒白芍20g,牛膝、当归、杜仲各15g,7剂。

    

     服药后,双下肢发冷减轻,腰背部略僵硬不适,纳谷尚可,舌淡红苔薄,脉细。上方减去地鳖虫,加地龙10g,巴戟天20g,附子、鹿角片各改为15g(先煎),当归改为20g。再服药7剂后,双下肢发冷好转,腰背部僵硬疼痛减轻,原方既效,守方有恒,继续上方加减调治1个月,诸症均平。

    

     血痹一病,首见于《灵枢·九针论》,乃邪入血分而成的痹证。由气血虚弱,当风睡卧,或因劳汗出,风邪趁虚侵入,使血气闭阻不通所致。《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言:“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答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患者症见双下肢发冷,腰背酸痛乏力,活动受限,气短,易汗出,舌淡红苔薄,脉细。患者年过半百,乃素体气血不足,腠理疏空,邪气乘虚入侵,流注于筋骨血脉,而成气虚血瘀、经络痹阻之血痹。方中桂枝合白芍调和营卫,黄芪合当归生化气血,细辛、地鳖虫搜风通络,熟地黄、牛膝、杜仲补肾壮腰,附子、鹿角片通阳行痹,全方共奏益气和营、通阳行痹之功。

    

     讨论

     王师常教导学生:“医道在乎识证、立法、方药。此为三大关键,一有草率,不堪为医矣,然三者之中,识证又尤为重要。”法之所定,决于证候。证者,乃病因、病机、病位、体质、气质、气候诸因素之高度整合也,具有多元本质的特性。中医治病的治则,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证型的区别。同病异治,既决定于病因病机,更决定于病证,关键在于识别同种疾病及同种疾病不同阶段所属的证型,证型不相同则采用不同的治法。以上述验案为例,其主诉症状均有四肢冰凉,或伴口干喜饮,苔黄,或以肢体麻木不仁偏重,甚则怕冷症状持续长达十余年之久。因均有怕冷症状,根据其不同的临床兼证表现及发病时间长久,可判断怕冷的病机证型各不相同,故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是重要的治疗原则之一,同病异治是其具体运用,然当今医疗实践中拘泥于方成为普遍现象,故注重同病异治有现实而迫切的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悦读中医,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丨杨政瑞 排版 | 陈思思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