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生儿肠道耐受,RTF喂养凸显优势
2015/9/25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来源:品牌推广

     重要提示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应对孕妇和新生儿母亲就母乳喂养的好处和优越性,尤其是母乳能为婴儿提供最好的营养和保护进行指导。另外还应指导母亲如何准备并维持母乳喂养,特别要注重孕期和产后的均衡膳食,不应鼓励不必要的增加部分人工喂养或添加其他食品和饮料,因为这会对母乳喂养带来不良影响;同时应警告母亲,要改变最初不母乳喂养的决定是很困难的。 在向母亲建议选用婴儿配方奶粉之前,应先向她解释她的决定会带来的社会经济后果,例如,完全人工喂养的婴儿,每星期可能需要400克以上的婴儿配方奶粉,所以应考虑家庭条件及经济状况,提醒母亲,母乳不仅是最好的也是最经济的食品。 如决定使用婴儿配方奶粉,最重要的是提供正确的冲调方法指导,强调未经煮沸的水、奶瓶或不恰当的浓度,会导致婴儿生病。*见1981年5月22日第34届世界卫生大会决议通过的《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新生儿出生后,营养的摄取由胎盘转换为胃肠道,但其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作为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肠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新生儿肠道特点

     新生儿肠道相对地比成人长,肠壁肌层较薄,尤以纵肌更薄,粘膜富于血管和细胞,粘膜下组织脆弱,弹力纤维不发达。新生儿小肠吸收能力强,通透性高,分泌及蠕动功能易于紊乱。婴儿乙状结肠和直肠相对较长,是造成小儿便秘的原因之一。婴儿肠壁屏蔽功能相对较差,微生物、毒素以及过敏物质可能渗入肠壁进入血液循环而致病。

     新生儿常见肠道不适表现

     哭闹、烦躁与腹胀:哭闹和烦躁是宝宝早期常见且特有的症状,婴儿通过哭闹表达自己,饥饿、不适、疼痛都是引发的原因。一些婴儿长时间哭闹和烦躁可能是食物不耐受所致。另一方面,肠道内出现气体过多时,可出现烦躁、腹胀等情况,喂养技巧不当或乳糖不耐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便秘:宝宝便秘的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或排便时间间隔较久,饮食不足或食物成分不当是常见原因。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而致大便减少、变稠。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蛋白质比例高而碳水化合物不足,肠道菌群的发酵作用减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如食物中钙化酪蛋白多,大便中含大量不能溶解的钙皂,便便量多,且易便秘。通常母乳喂养儿较少出现便秘,而人工喂养儿便秘几率相对较高。

     腹泻: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表现为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病因主要分为:

     1)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因为喂养不当而造成新生儿腹泻。由于新生儿的胃肠管道比较娇嫩,其功能发育不够成熟,加之消化酶较成年人少,因而,在喂养的过程中,次数过多、量较多、营养成分比例不当、过热过冷等都有可能造成患儿腹泻。

     2)感染性腹泻:母乳喂养时母亲的乳头或者是内衣不够卫生、手不干净,人工喂养时所使用的杯子勺子不干净等,将细菌病毒带入新生儿的体内从而引起腹泻。在护理的过程中,成人身体上的细菌间接性的传染给新生儿。

     3)消化道脏器发生病变。

     我们可以看到,新生儿因为异于年长儿、成人的肠道特点,易发生肠道不适。腹胀、便秘、腹泻的发生,喂养不当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食品,在母婴具有喂养禁忌征的情况下,婴儿配方奶是一种可选择的替代方式。目前婴儿配方奶主要有两种类型:PIF(婴儿配方奶粉)和RTF(婴儿液态配方奶)。从肠道耐受的角度来看,新生儿使用RTF喂养具有较大优势。

     RTF的安全性优势

     RTF在绝对无菌环境中生产,最大限度减少分装、冲调带来的污染风险;RTF离开生产工厂后,全程恒温冷链运送,确保安全性。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RTF配方奶受到污染的危险系数远远低于PIF:病床边奶粉配制受到污染的风险远远高于在准备室的配制,而且RTF受污染的风险低于PIF,在制备室配制时几乎是零污染的。

    

     同时RTF配方奶喂养可预防婴儿阪崎肠杆菌感染:阪崎肠杆菌能感染健康足月儿(不仅仅只是住院早产儿),其造成的感染疾病虽然稀少,但危害严重。

    

     FAO/WHO建议,条件允许,对新生儿和两月以内婴儿应使用商业上无菌可以即食的婴儿配方乳液(如RTF)。

     RTF的专业性优势

     RTF在从配方的研发到产品生产,均考虑到每个环节对营养素带来的可能影响。RTF预混均匀,浓度精准,为初生婴儿提供更精确的营养,避免配方奶粉冲调过程中出现的浓度不准、奶量过多或过少可能造成的婴儿便秘、腹泻等情况。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汪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25.

     [2] 武庆斌.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1):1-6.

     [3] 雷金娣.朱秀玲.全科护理.2011;08:3687-3688.

     [4] Steele C. J Am Diet Assoc. 2008;108(10):1700-3.

     [5] FAO/WHO.安全制备、贮存和操作婴儿配方奶粉指导原则(2007).

     [6] Steele C. J Am Diet Assoc. 2008;108(10):1700-3.

     [7] Jason J. Pediatrics.2012;130(5):e1076-84.

     仅供医务人员参考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呵护、陪伴、帮助母乳喂养,保障母婴安康!

    

     (扫一扫二维码,立即参与“向母乳致敬”活动!)

     想和超过20万的同行分享您的行医故事、临床经验、经典病例及专业知识吗?还等什么,速来投稿吧!投稿邮箱yxj-fck@yxj.org.cn,文章发表即有稿酬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