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1名医生走了,产科宣布业务暂停!
2017/8/24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基层医疗医务人员本就因为“待遇低”“发展空间有限”“编制数量少”等原因一直难以招到合适的年轻医护而后劲不足,而上述的乡镇卫生院产科所出现的因没有医生不得不停业的现象则更具典型意义,背后原因让人深思。

     作者 | 罗拉

     来源 | “医学界”微信号

     近日,一则惠州乡镇卫生院产科因3名医生全部走了而不得不宣布业务暂停,基层医疗人手短缺的话题又一次引起了各方热议。

     据《南方日报》报道,该院产科一共有3名医生:主任(男)、副主任(女)以及一名前年刚入职的年轻女医生。2016年年中的时候副主任因为怀了二胎,请了产假,接下来主任因为妻子也怀上了二胎申请了休假陪产,因为“他的妻子在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吃了大苦头,身体一直很虚弱,如今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夫妇俩都紧张得不得了。”于是,整个卫生院产科只剩下了一个年轻医生,独自挑大梁。

     “她前年刚刚被招聘到我们医院,在那之前,听说她一直都在念书。”该院产科的一名护士表示。年轻医生缺乏经验,产科这根大梁挑起来很费劲,因为产科是一个很需要临床经验的科室,而年轻医生遇到的第一位产妇就给她来了一个下马威。

     这位产妇高龄,入院时身材比较臃肿,明显缺乏运动,却选择了难度很大的顺产,结果3个小时孩子还没有出来,遇上了难产,年轻医生吓坏了,主任立即回来帮忙,决定剖宫,孩子这才顺利地诞生。但是这次经历也让年轻医生多少留下了阴影,没多久就选择了辞职。

     基层医疗医务人员本就因为“待遇低”“发展空间有限”“编制数量少”等原因一直难以招到合适的年轻医护而后劲不足,而上述的乡镇卫生院产科所出现的因没有医生不得不停业的现象则更具典型意义,背后原因让人深思。

     1、我国迎来20年来最大人口增长率

     国家二胎政策放开后,基层妇产科迎来前所未有的生育高峰,压力空前。

     据《腾讯财经》报道,2016年“二胎政策”放开后,导致2016年的新生儿数量比上年增加了130多万,达到了1780万,创造了20年来最大的年增长率;总人口增长率5.86‰,创下近10年的新高。其中,二孩及以上占出生人口比重超45%。这也直接导致了第二个因素:加大对医务人员的挑战。

     2、二胎妊娠对基层医护提出更高的挑战

     二胎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在第一胎剖宫产的基础上继续生育,高龄、瘢痕子宫····这些都将增加了妊娠过程中出现意外的风险,对基层医务人员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上述案例中高龄产妇因难产,3个小时都没有顺产成功,这种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年轻医生还需请主任出马,主任当机立断实行剖宫产,才最后确保了母子平安。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产科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能胜任,但是年轻医生在入职2年之后就不得不独立接诊,压力巨大,最后产妇母子平安却也多多少少影响了这位年轻医生的离职决定,须知,现在不少基层医疗机构甚至招不到年轻医生,一名从事基层医疗20多年的主治医生就曾经感慨:20年后,谁来给乡亲们看病?这家医院招人是招到了,却因缺少带教的前辈失去了一名年轻员工,是件多么可惜的事情!

     3、医护们响应号召加入二胎队伍

     如上述案例中,3个产科医生因为“二胎政策”的影响,一下子走了2个,力量一下子削减了66.7%,本就捉襟见肘的乡镇卫生院人手更不够用了。

     据《广州日报》2016年10月报道,二胎政策推行10个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就已有100多名医护人员怀孕,占临床女职工的10%以上,其中七成多都是护士,而全院员工一共才1300多人,而高埗医院25个产科医生有两个怀了第二胎,不到20个助产士有6个已经怀了第二胎,更让医院头疼的是“关键是在她们休5个月产假期间,还会有人怀孕,接下来这个问题的影响肯定会持续,而且会更严重。”高埗医院医务股一名负责人这样表示。

     惠州这家乡镇卫生院产科停诊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基层医疗机构表现,却也反映出大环境下基层医护人员,尤其是基层产科医护人员的生存现状: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人手不够、学习带教机会缺乏···该如何竭力避免出现下一家因没有医生而不得不停诊的医院?该如何留住基层年轻的医务人员,让乡亲们20年后还有人看病?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 欢迎留言区分享观点

     投稿邮箱 |yxj-fck@yxj.org.cn

     商务合作 |021-58545118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