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肺部常见影像学征象,高度怀疑其为恶性!
2016/7/29 医学界呼吸频道

    

    


     影像学检查所见到的肺结节, 出现下面这几种征象时,高度怀疑其为恶性。建议收藏!

     作者:张明明

     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我们从影像学检查所见到的肺结节,其恶性程度均不能仅从其大小来判断。很多时候,恶性程度较高的肺结节在转变为恶性病变的过程中,都会暴露出一系列的影像学特点,我们来就其中主要的征象做一总结。

     毛刺征

     肺结节的边界是否光滑是判断其良恶性及恶性程度的重要依据。据统计,边缘光滑的肺结节相比,边缘有毛刺的肺结节的恶性概率增加5倍。“毛刺”常由以下因素形成:

     (1)病灶周围的小叶间隔水肿;

     (2)病灶外周的小血管、小淋巴管或小支气管周围有炎性或癌性浸润;

     (3)小血管、小淋巴管及小支气管阻塞或伴阻塞后扩张。

     当CT所见肺结节边缘为短细毛刺放射状排列者,多为小肺癌表现;而部分边缘呈梳状向一个方向排列的毛刺多为结核瘤的CT表现。

     CT血管造影征

     该征象用来描述大叶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是肿瘤沿肺泡壁生长浸润尚未完全破坏的肺泡间隔。肺泡壁增厚或邻近肺泡内有分泌物,部分肺泡内仍含气,形成肺炎型改变,增强时可见病变中穿行血流强化,多见于肺泡癌。

     肺血管进入结节或终止于结节时,血管常狭窄、堵塞、截断等,CT血管造影征曾被认为是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特异性征象。随着研究深入,此征象也见于良性病变或其他恶性肿瘤引发的肺部表现。

     分叶征

     肺结节周围有凹凸不平的分叶状轮廓,会考虑是否有周围性肺癌的可能。分叶形成的机制主要见于:

     (1)肿瘤生长速度;

     (2)肿瘤受周围组织或器官的限制程度;

     (3)肿瘤突破小叶间隔向外扩展并和邻近组织相互合并进而形成更大的分叶。

     分叶征有深分叶、中分叶及浅分叶之分,具体衡量方法为以弦弧距和弦长之比为考量,比值≥0.4为深分叶,比值=0.3为中分叶,比值≤0.2为浅分叶。一般恶性肿瘤多为深分叶,分叶越多、越明显,其恶性程度越高。

     多结节聚集征

     此征常见的表现有花瓣状、桑葚样和葫芦状。

     (1)花瓣状聚集常被认为是周围性肺癌的早期表现,一般为2公分以下,纵膈窗见3~5个 1~5 mm 的小结节聚合而成,每个小结节之间有低密度分隔。

     (2)桑葚样多结节聚合征可能是由于小叶间隔纤维增生、肿瘤生长遇到阻力以致肺癌各部分生长不一,病灶多>2公分,由10个左右小结节聚合而成。

     (3)葫芦状多结节聚合征被认为是肿瘤组织以连续浸润的方式进行扩散,呈多个椭圆形堆砌排列,以胸膜侧的结节直径最大,而近肺门侧直径较小。这是由于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增大,从原发部位脱落下来的肿瘤细胞沿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等破坏正常组织并继续生长。

     血管集束征

     影像学上表现为肺结节周围一支或多支血管到达结节内部或边缘截断或穿过结节(瘤体)的现象。其形成机制为恶性肿瘤长生的细胞因子诱发肿瘤形成新生血管,由于其生长活跃。常导致肿瘤供血的血管增粗,肿瘤组织向血管支气管鞘或小叶间隔生长,瘤体内纤维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牵拉邻近血管向瘤体集中。

     此征象的出现与结节大小有关,通常<1 cm 的病灶较少出现。肺腺癌出现血管集束征的几率较高,因癌组织供血丰富,纤维化形成更明显。在观察此征时,应注意血管走形,这是因为若所见结节累及的血管为肺静脉,则强烈提示恶性。此外,单独一支血管与结节相连还可见于良性病变,如结核球、炎性假瘤或错构瘤。

     以上为几种常见的高度怀疑恶性的影像学征象,希望对大家的阅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张菁,马靖,王广发《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临床处理——ACCP最新肺结节诊疗指南简介》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zhaoying@yxj.org.cn

     稿费:100~1000元

     小编微信:zhaoy880805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呼吸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