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我们终于救活他了!
2017/7/8 医学界呼吸频道

    

     这位胸部被小货车碾压的患者胸骨多处骨折,肺部破裂,心脏损伤···到达省人民医院后,病人出现了白肺现象,医院紧急用ECMO稳住病人情况,终于,医院要准备解决他身体中最大的炸弹“主动脉夹层”了···(原文阅读:①小货车从他胸口碾过,肺部破裂,心脏损伤……②必须转院,这个患者我们真救不了!)

     作者 | 殳儆(shu jing)

     来源 | “医学界”微信号

     我是一个ICU医生。

     从沈洪(化名)收进来的那天起,早晨一上班,套好衣服,几个高年资的医生会不约而同先到他的病床前去看一眼,望望监护仪的数据,瞄一眼呼吸机参数,一眼扫过密密麻麻的大监护单。

     ICU医生都有这样的习惯,哪个病人最疑难最危重,心思就担得越重。亲眼确认病人又安然度过了一个夜晚,才放心开始一天的交班。

     重症病房没有“夜晚”。同样高强度的监护工作量,靠夜班的医务人员,无间隙地执行守护工作,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往前进。像跑马拉松的,日日夜夜没有松口气的时候,突发的抢救,就像马拉松途中,不定时地来个百米冲刺。体力精力消耗殆尽的时刻,还需要时时镇定心神,面对或崩溃,或怀疑,或祈求,各种各样极端情绪的家属。这种累,别说常人难以体会,医生中,也是数一数二的艰苦。

     沈洪十多天前,在车祸中被货车碾过胸部。

     呼吸机支持,胸腔引流,输血,ECMO,气道支架…用了所有的手段,见招拆招,还靠了点运气,坚持到现在。人的自愈能力是惊人的,足够长的时间,肺和心脏的挫伤都在慢慢好转。

     马上他就要上手术台,去处理最危险的主动脉夹层。轮胎在胸口皮肤上碾出的清晰印痕已经慢慢消失,每天吸出的痰液中,有铁锈色的陈旧血块。微观世界里,细胞在逐渐新生和自愈。水肿的肺泡,破损的心包,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慢慢修复愈合,那是生命本身具备的力量。心肌损伤的指标慢慢下降到接近正常。

     医生要解决他回到正常生活的最后一处致命危机:巨大的暴力下,主动脉出现了一个损而未破的薄弱点,如果意外破裂,瞬间就会死亡。病人经过10天的调整,身体已经有了承受手术的能力。--胸外科医生就象拆弹专家,去拆一颗暂时没有爆炸的地雷,高难度而且危险。

     镇静剂在慢慢调整和耐受,有时候,他会睁开眼睛,迷茫地看着天花板。那种大梦忽醒,迷惑,却又灵活的眼神,属于一个脑部没有受损的病人。将来,如果他能重回温暖的人世间,他不会知道所有经历的一切,镇静剂,会把所有“坏记忆”都抹去。他只是做了一个漫长的梦。

     我顺着他的眼睛看向天花板,那里有一个不太明显的水迹。曾经有个回访的痊愈后的病人告诉我,他的记忆里一直有一个奇怪的形状,直到有一次碰巧来ICU找我咨询,才发现,那个奇怪的形状是他躺过的病床上方,天花板的一个斑点。

     呵呵,奇怪的,顽强的生命,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内容。遥远的未来,回看眼前的医学一定十分粗浅,就象我们看古埃及的医术;但是眼下,医生要齐聚现代医学的力量去改变他的命运。

     要上手术台了,这将是一个“杂交”手术:开胸,在体外循环下,用人造血管接通损伤的血管。然后到导管室,在血管腔内置入支架。病人血管破损的位置,在几根重要血管交界的“三叉路口”上,操作的难度不言而喻。手术结束的时候,胸外科医生还会“顺便”用钢板固定他骨折多处的肋骨。

     ICU医生不需要参与手术,生命体征的监护职责交接给麻醉医生。血管外科团队和体外循环,麻醉科团队接手几个小时的手术。

    

     一个多小时后,我在导管室的操作台前,看最后一个步骤的支架植入和造影。

     主动脉的薄弱点被支架加固完毕,又是“天桥”又是“隧道”,把结构复杂的“三叉路口”再造完成。造影剂通畅地显示出再造完毕的血管结构。

     “喔”轮到我嘘一口气,感叹一声。厉害,厉害!

     没有汗湿脊背的惊心动魄的紧张,只有衷心的佩服和感慨。

     医生都不觉得自己那个行当有什么了不起,哪怕是把ECMO这样起死回生的“神器”操作得非常熟练,我看看别的专业,会觉得,唉!医学有这么多庞大复杂的学科,每一个都很“好玩”。

     此生,我将是一个ICU医生。

     病人安全地送回ICU。继续连上呼吸机,继续在那个病床上。但是,此刻,接到他的心情,不再是小心翼翼,不再是焦灼而揪心。所有关键性的操作都已经完成,治疗还在继续,他还在麻醉剂的镇静中。呼吸机的撤除要等待时间,评估条件。但是,已经就在眼前了,破茧而出的一刻。

     早晨上班,直奔沈洪的床前。

     他醒来了。外伤2个星期来,他从镇静剂造成的混沌和无痛的茧中,挣脱出来。大梦忽醒,迷惑的状态。

     刘医生把手术后的胸片递到我眼前:“看,金刚狼哈。”

     两侧的肺膨胀正常,胸水已经引流干净,和正常人的胸片不同,他的气管内有支架,肋骨靠钢板支撑,主动脉内有支架的影子,胸口一排,胸外科手术缝合胸骨的钢丝。

    

     两个星期来的治疗,在他身体里支撑了这许多金属,把货车碾过的巨大暴力造成的损伤一一修复,这张胸片看上去十分“黑色幽默”—人类医学造成的奇观。看到胸片的几个医生都笑了。

     仔细查看一大堆化验报告,评估拔管的条件。沈洪在慢慢醒来,40多岁壮年状态的身体,恢复能力良好。一天后,呼吸机停用,拔除气管插管。停止了所有生命支持的手段,他的生命已经无需借助机器可以延续下去了。

     大功告成的酣畅淋漓。

     “拔管了!”前来查看胸腔引流的胸外科医生非常高兴,做一个OK的手势,那是他的杰作之一。

     “拔管了!”微信发给敢于挑战难点的呼吸科团队,回过来一连串的笑脸。那是他的杰作之一。

     “拔管了!”微信发给当地医院抢救的ICU团队,回过来一连串的欢呼。小心维护的开头,寄托无限信任的转运,才有现在的破茧而出的恢复。

     “拔管了!”在ECMO小组的群里,发个喜讯,让夜休,考试,下乡,各种状态各种忙的弟兄们第一时间分享大功告成的酣畅淋漓。群里一阵活蹦乱跳,东倒西歪的卡通表情。

     我没有第一时间去告诉家属,我是一个ICU医生。危重病人有种种不确定因素,按照严谨的临床评估,拔管后至少24个小时能够平平稳稳,我才能告诉他们拔管成功,治疗接近成功。尽管已经很有把握,但是医生所需要的严谨判断,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被情绪左右,必须坚持到底。

     这是我们的合影。

    

     一天后,他可以起床了,距离那个可怕的车祸2周,距离艰难地转运到我的手中7天,距离ECMO和气道支架手术5天,距离开胸手术2天。

     ICU医生的职责已经结束,病人即将转出ICU病房,移交给胸外科医生继续,未来的康复会我很乐观,沈洪会重回这个温暖的人世间,也许不久回到以往的工作中去。

     我会不会和他成为朋友?不会!我会很快忘记沈洪。

     但是我不会忘记这个病例,整个过程需要好好总结,专业交流。经验越丰富,越能准确判断;

     同时ICU医生需要不断地放下以往,心越简单,越能承受重压。

     生命总是展示给我们很多奇迹。那是上天给医生的礼物。

     余生,我都会践行我们重症医学的专科精神:

     生命是一个奇迹,治疗要不断往前。

     人是一个整体,团队是一个整体。

     共同创造奇迹的是:浙江省人民医院和解放军117医院机场路院区。向台前幕后共同努力的医务人员致敬。

     come on!征稿啦!

     投稿邮箱:hx@yxj.org.cn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呼吸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