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不要死在病房里
2016/1/5 医学界消化频道

    

     如果可以选择,在生命的末期,我宁可放弃痛苦的医疗抢救延缓那么几十个小时的无意义生命,也要让灵魂最后自由轻快的飞翔。

     来源:新浪微博@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

     最近看了一篇很热的文章,关于讨论什么是最合理的临终关怀,不由得想起了同学老瑜的父亲。

     老瑜是高中班级里学习最好的同学之一,也是班级里家庭条件最差的。家里是低保户,当时的低保只是每月两三百块,勉强维持生活而已。他的父亲偶尔给家边上一个小企业打更值夜班。一家三口生活在沈阳的一个老旧小区,只有十几个平方的老房子里。

     2004年的12月初,老瑜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他的父亲突然被检查出晚期肝癌。医生的判断是活不过八个月。说起来老瑜自己读大学都是贷款来的,全家的存款加一起只有几千块。对于他家来说,确实没有钱支付化疗等一系列医疗费用。据说当时有个特效药叫灵芝宝,他家买不起也不可能选择。他只吃了一些简单的止疼药。

     他选择了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和家人在一起旅游来度过。

     一位亲属赞助了老瑜的父亲一万块钱,来年春季转暖后,他们一家三口去了北京,用半个多月时间逛遍了故宫等所有北京的名胜古迹,品尝了最地道的北京名吃。

     那是老瑜的父亲第一次去北京,老瑜回忆,父亲高兴的不得了,好多在北京工作的高中同学轮流陪着这一家人逛,有时自己累的走不动了,父亲仍然兴致盎然。

     回到家里休息一个月后,一家人又去了大连,去海边,去山上,去游乐场,一家人用当时最便宜的照相机,留下了少有的珍贵合影。

     七月末的时候,老瑜的父亲越发的瘦,逐渐在床上起不来了,常常昏睡不醒。邻居来看了看提醒老瑜,人大概要走了。于是,一家人去了医院,医生给打了杜冷丁止痛,没有切开喉管,没有胃管,没有化疗。

     在临走前的几个小时,老瑜的父亲突然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坐了起来,嗓子眼里嘟囔些声音,指着枕头不知在说什么。老瑜的母亲对着父亲说,知道了,家里枕头下面别人来慰问给的钱,留给孩子读书用。说完这些,老人躺了回去,两天后,在亲人的陪伴下,他平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尾言:

     今年的十月末,我的一位朋友父亲到医大二院eicu病房里,初步诊断是肺癌晚期,朋友是外地人,家里挺富有的,托我找找关系能否照顾一下。我去了eicu病房里,几十张床排在一个巨大的房间里,24小时进进出出无数的濒死病患,他的父亲非常恐惧,浑身也插了很多管子,彻夜难以入睡。

     尽管我做了很多努力,但也无法帮他转入呼吸科icu,因为那里排队的人太多了。而呼吸科也仅仅是他临时的中转站而已。

     当我从北京做完手术后归来,朋友告诉我,她的父亲已经去世,在eicu病房里去世,临终前的一个月,没有睡上一个安稳觉。大部分时间里他只能和eicu允许的一个陪护家属在一起,望着病房里24小时不熄灭的灯光,耳边伴随着无数哀嚎声音,在无数痛苦的而绝望的医疗抢救中,老人走完了生命的最后旅程。

     我认为生命是值得珍惜的,绝不赞成讳疾忌医,我也并不考虑医疗的花费多少。但我深深以为,真正的生命在于质量,而不是长度。

     如果可以选择,在生命的末期,我宁可放弃痛苦的医疗抢救延缓那么几十个小时的无意义生命,也要让灵魂最后自由轻快的飞翔。

     昨天恰好跟一位协和医院高年资的医生聊天,他说他刚工作时特别信仰医学,但现在见得多了,他信命,真的,他信命。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liushiyi@yxj.org.cn 来稿邮件主题为:【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微信:choudan110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消化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