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全失效了可咋办?现在就得行动!
2017/2/21 医学界消化频道

    

     为什么要让病人沦落到无药可用,或只能选毒副作用大的药物?守住碳青霉烯类治这道防线,不是更好!

     来源 | “医学界”微信公众号

     作者 | 燕小六

     “中国面临抗生素耐药的主要问题,不在mcr-1或是耐多粘菌素。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保障耐碳青霉烯类药物不失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医院感染管理部部长宗志勇教授目光炯炯地,告诉“医学界”记者。

     此次采访源于近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感染性疾病》(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连发两文,直指“中国尚未临床使用多粘菌素,但已经存在耐药问题。”

     多粘菌素发现于1959年。因其肾毒性大,在诞生后的大部分时间里,极少用于临床。因此,细菌没能发展出足够的抗药性。

     近几年,多种耐药基因在全球蔓延、武装细菌,导致有效药物越来越少。于是,多粘菌素成为临床仅剩的选择之一。但mcr-1基因的发现,使得多粘菌素岌岌可危:mcr-1阳性,会致其耐药。

     “但为什么要让病人沦落到无药可用,或只能选毒副作用大的药物?守住碳青霉烯类治这道防线,不是更好!”宗志勇教授强调。

     目前 mcr-1阳性菌株并非临床感染治疗上的最紧迫难题

     宗志勇教授分析了《柳叶刀-感染性疾病》的两篇论文。他认为,至少在目前的中国,mcr-1阳性菌株在临床感染治疗方面,尚不是最紧要的难题。

     第一,mcr-1阳性导致的多粘菌素是低水平耐药。在我国多粘菌素尚未在临床中大规模使用。这意味着,在理论上,我们有可能通过调整药物用法或剂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治疗效用。

     第二,从已发表的论文看,mcr-1存在于动物体内已有较长时间。尽管其对多粘菌素耐药,但并非一定是多重耐药。在很多情况下,仍对其他一些药物保持敏感。

     第三,大多数mcr-1阳性细菌并不属于高致病性的菌株类型。

     宗志勇曾和同事,在华西医院内展开mcr-1筛查。目前仅在医院污水中筛出mcr-1。“在1毫升的污水样本中,我们发现很多种含有mcr-1的细菌。同一种细菌中,也有多个不同菌株都检出mcr-1。医院有污水消毒处理的设备。在出水口的抽样中,我们没有发现mcr-1阳性菌株,没有造成环境污染。这对我们有两个提示。一方面,医院污水是耐药细菌汇集地,需要密切关注;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污水的消毒操作,避免人为失误。”

     耐碳青霉烯类 更“让人头疼”

     多粘菌素恢复临床使用,不是多好的消息。“这一药物毒性大,而且剂量调整常难以掌握。”宗志勇教授说,正是因为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升高,才会造成“临床呼唤多粘菌素回归”的压力。将“防线前移”,势在必行。

     近年来,国际普遍关注的“超级”耐药菌,主要是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以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为例。《2015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显示,在中国,这类耐药菌的检出率逐年增加。从全国范围看,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7.6%。各省耐药率为0.5%—20.0%。其中上海市最高,为 20.0%。

     “迄今为止,我们尚未搞清楚,我国碳青霉烯耐药迅速上升的确切、关键原因。从文献报道看,可以推测,首先,这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量呈正相关。这类药物在沿海地区使用较多,造成的选择性压力就较大。”宗志勇教授说。

     其次,与医院感染防控滞后有关。在宗志勇等人进行的分子水平调查中,发现不少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来自同一个克隆,有患者之间传播的情况。“但我们还缺乏非常好的大规模数据,来支撑这些患者间传播在碳青霉烯耐药迅速上升中,所起的确切作用。”

     培养到细菌或真菌 就是感染吗?

     华西医院感染科的部分医生,专业就是细菌真菌感染,与抗菌药物密切相关。作为其中之一,宗志勇教授经常参与各科疑难病例会诊。

     在会诊中,他回答最多的是:是不是感染?必须用抗菌药物吗?用什么?

     “感染的复杂性在于病原体种类多,加上很多病原体难以检测或培养出来。这就难以做到针对性治疗。此外,有些病原体即使培养出来,却对常用的抗菌药物都耐药。这些情况下,都需要感染科专业医生协助。”宗志勇教授介绍,我们了解更多有效的检测方法,懂得更多和感染相关的知识,用药经验更丰富。

     反思会诊种种,宗志勇教授认为,医生容易在微生物培养上,“误入歧途”。培养到了细菌和真菌,不代表一定是感染(也可能是污染或定植),不代表一定需要针对其使用抗菌药物。比如,鲍曼不动杆菌容易在环境中生存,易在痰培养中被检出。但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真正的致病菌。

     “这个时候,医生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在取样时,患者有没有出现和这一细菌感染相关的疾病和症状体征?第二个,有没有其他病原体可以解释本次感染?第三个,目前治疗有效吗?”宗志勇教授解释,如果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为否,或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就说明培养出来的细菌、真菌往往不具有临床意义。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代表不一定需要根据培养结果,更换抗菌药物。

     宗志勇教授认为,医疗不完全是科学。往往搀杂一些经验判断,需结合病人的治疗反应和临床表现来推断。

     警惕从滥用到怕用

     以前提到抗生素,说的是“限用”。如今说“合理使用”。宗志勇教授觉得,“这个提法还不够明确”。

     “限用”给人的感受是“禁止”,语意明确、容易理解。但经过前几年的宣传,有些患者出现误解,抵触抗菌药物,该用的时候不用。宗志勇教授已经看到了这样极端的例子。

     “合理使用”这个词更中性。但老百姓,甚至很多医生,难以把握合理与不合理之间的度。

     在宣传中,“相关卫生部门可以分批次,每一次就说清楚一个目标。比如,今年就宣传‘能口服就不输液’。明年可以说‘感冒不用抗生素’。这样大家都比较好理解。”宗志勇教授指出。

     资料:

     http://www.carss.cn/Sys/res/file/201512/20151220130134_7741_482f3b7ae95841998a37898e2ab2fa87_2015%E5%B9%B4%E7%9B%91%E6%B5%8B%E6%8A%A5%E5%91%8A.pdf

     (本文为“医学界”微信号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在文前显要位置标注作者和来源。)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消化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