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医生脑血管爆裂离世,怎样及时发现脑内炸弹?
2017/8/16 医学界肿瘤频道

    

     才两周,就有两位医生因为脑血管破裂去世……

     整理|寡人有疾

     来源|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注:文中“每3~5年做头颈CTA或MRA”内容来自清风老师的脑血管病预防与治疗,感谢授权

     就在前天(8月13日)晚上9点,上海青年医生,从事甲状腺核医学科的吴震宇医生因脑血管爆裂不幸离世……

    

     才两周之前(7月29日)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李光辉教授因意外跌跤,坚持去看病人后才去拍片检查,为腰椎骨折,随后颅内血管瘤破裂出血,经医治也未能挽回李教授生命……

    

     1

     脑血管疾病是潜在炸弹,人至中年,记得每3~5年做头颈CTA或MRA

     人到中年,十几二十年的奋斗,在社会上单位里总有一席之地,但也是承受压力最大的时候。我们可以自我安慰:自己坚持健身啊,每年都查体啊,指标都正常啊。但是目前国内体检很少涉及脑血管,其实在脑动脉狭窄之外,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瘤在正常人群中可以占到30%。颅内动脉瘤的发病可以没有任何危险因素,只是因为先天发育的缺陷。

     这些潜在的炸弹可以伴随我们终生而不产生危害,但也可能在家庭最需要你时夺走您的生命。“人到中年,记得每3~5年记得做个头颈CTA,尽量认识一位靠谱的脑血管医生”,这是上周朋友圈中广泛流传的一段话,来自北京宣武医院李桂林教授的感慨,也让身为中年,身为医生的我感同身受。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但因为突发一场疾病,疾病拿走你生命的全部,没有任何预兆,让你猝不及防,触目惊心。这类疾病中除了心血管病以外,另外一个重大的凶手,就是颅内动脉瘤。

    

     1. 颅内动脉瘤,常规体检能筛出来吗?

     目前的常规体检项目,更多的是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查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体检、血压、心电图、心脏超声、血常规、血脂、血糖、凝血、颈部血管超声;更加深度内容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颅CT/MR平扫。但对于发现头部病变,尤其是脑动脉瘤,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头颅CT/MR平扫只能发现比较大的动脉瘤,而对更常见的中等动脉瘤检出率几乎为零。颅内动脉瘤的筛查,目前只有头颅CTA和头颅MRA相对靠谱。

     2. 为什么常规体检内容中没有头颅CTA和头颅MRA(CT血管成像和MR血管成像)呢?

     因为颅内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往往很低,低到人们忽视它的存在。同时因为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较低,而这两项检查占用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同时费用稍高(头颅CTA和头颅MRA在公立医院价格为1000元左右),因此从经济学上考虑,常规体检项目中就不包括头颅CTA和头颅MRA。这是一般的解释。

     3. 这样做合理吗? 不合理!颅内动脉瘤的常规筛查,很有必要!

    

     颅内动脉瘤,简单地说是脑血管上的异常膨出,这是一种良性疾病,其发生原因第一位是先天性的(遗传),而高血压、动脉硬化、吸烟等可能是生长及破裂的触发因素。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潜在性,可能很多时间是静息的,与携带者和平共处,但它在某种条件下(紧张、便秘、劳累、血压增高)发生破裂,危害极大。

     高患病率:一般认为人群中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的患病率约为1%~8%。而我国的UIA患病率约为8.61%,这是国内上海李明华教授的一项基于上海社区调查的普通人群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流行病学研究报告。这就表明我国约有4千万颅内动脉瘤携带者。

     高破裂率、高死残率:颅内动脉瘤的破裂率约为每年1-2%,而颅内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致残致死率大约为30~40%。更严重的是,出过血的动脉瘤再次破裂的机会及危险程度均大大增加,大约有40~60%的病人会在动脉瘤出血后的一个月内再次发生破裂, 而第二次破裂后致残致死率约为60~80%。

     所以颅内动脉瘤就像是埋藏在人脑中的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有人提出定期做头部的MRA或CTA(建议3~5年一次),同时需要专业的医生阅片。当检查怀疑脑动脉瘤等血管性疾病时,必须做DSA,更准确地说是三维脑血管造影,3D-DSA是脑血管病精准诊断的基础。早期诊断,精准治疗,让这颗“不定时”炸弹变成一颗哑弹。

     2

     除了筛查,脑血管疾病重在预防

     1. 管住嘴:低油、低盐、低糖

     ①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蔬菜、水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还有钙、磷、钾、镁等矿物质,以及很多膳食纤维。常吃对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弹性、促进心肌酶代谢、保护脑血管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议每天吃的量,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4两。

     ②蛋白质不能少:推荐每星期吃2~3次鱼,尤其是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对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调节血压、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抑制血栓都有很好的作用。牛奶、豆腐也不错,尽量少吃动物内脏。

     ③一天不能吃太多太油:吃得太多,多余的食物会转化成血脂,使血脂升高,时间长了,会造成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④少吃盐:多盐饮食容易引起高血压,进而导致脑血管疾病,每天用盐量应该降到6克左右,一个啤酒瓶盖装满大概就是6克。

     ⑤少喝酒:喝酒会导致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脑的血流量增加,这是很多人酒后常出现急性脑溢血发作的原因。男性每天不超过1两白酒或1瓶啤酒,女性要减半,孕妇禁酒。

     ⑥少喝咖啡:咖啡有兴奋作用,还可以引起脑血管的收缩,大脑的血流量逐渐减少,导致脑缺血、头晕等,增加患病风险。

     2. 迈开腿:远离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

     吃完饭静卧20分钟,出门散步或打太极都可,身体较好的人,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都可。

     3. 注意天气变化:脑血管病发作和天气变化相关,夏季闷热,易胸闷、憋气,冬季天冷血管易收缩,过冷过热都会对脑血管产生不良刺激,诱发急性脑血管病。

     4.避免受到强烈刺激,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患者。

     3

     最后,医生朋友们,爱自己爱家人,然后爱世人

     如今,

     多少医生日夜颠倒,甚至不眠不休地工作?

     在高危、高风险、低收入的职业,如何能做到爱自己、爱家人?

     至少,

     按时吃饭,没吃上一定补上,

     定期体检,没时间也要抽空,

     先爱自己,爱家人,

     才有力量去爱世人!

    

     参考文献

     贾大成.救护车到来前,你能做什么?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肿瘤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