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答丨老龄化、二胎、环境污染如何影响血液肿瘤?
2017/10/30 医学界肿瘤频道

     老龄化、环境污染、二胎政策影响着社会方方面面,对血液肿瘤亦是,如何看待利弊?来听听天津市肿瘤医院血液科及移植病房主任张翼鷟教授的解读。

     采访专家丨张翼鷟

     记者丨光啊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

     老龄化、环境污染、二胎政策等社会现象,

     是否对血液肿瘤的发生和治疗有影响?

     张翼鷟教授:

     这个问题非常好,的确,这三个方面对血液肿瘤专业的影响很大。

     二胎政策一方面提示儿童血液肿瘤患者可能增多,一方面它对血液肿瘤患者也是利好的。当患者需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还可考虑的供者是患者的兄弟姐妹。

     过去存在一个误区,大众认为血液肿瘤发病人群是青少年。其实血液肿瘤是老年性疾病,白血病患者以中老年(41-60岁)男性居多。随着人口老龄化,血液肿瘤发病率会明显升高。

     环境污染包括近年特别关注的空气污染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要知道体内的细胞每天都在经历增殖、凋亡,以维持机体处于稳态,可以说是一个“良性循环”。当污染的空气、水、食物进入机体,不断刺激,可能导致细胞突变,进入无限增殖的“恶性循环”中,这是肿瘤形成的机制之一,当然也包括血液肿瘤。

     有调查显示,约60%儿童血液肿瘤是因装修(甲醛超标)引起的。在此也呼吁大家尽量绿色出行,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包括血液肿瘤在内的所有肿瘤的发病率。

     血液肿瘤似乎很难让人联想到某特定器官,

     这个领域特殊在哪儿呢?

     张翼鷟教授:

     顾名思义,血液肿瘤起病部位包括血液、淋巴及免疫系统。有别于其他实体肿瘤,血液肿瘤看不见,摸不着,不是局灶病变或肿物,诊断起来非常抽象,需要更多的检测手段辅助诊断。

     正因其特殊性,血液肿瘤的诊疗及科研往往走在同行列最前沿,也给血液科医生更大的挑战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例如目前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方面提出的液态活检。《科学美国人》与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发布了2017年全球十大新兴技术,液态活检荣登2017年十大新型技术之首。

     理论上绝大多数B或T细胞淋巴瘤多有特征性的免疫球蛋白(IG)或T细胞受体重排序列,可作为肿瘤监测的分子指标,但目前多数淋巴瘤亚型并没有特异的肿瘤标志物。

     而淋巴瘤等血液肿瘤较其他实体肿瘤具有更易浸润骨髓,肿瘤细胞更易进入外周血循环的特点,液体活检应用于该肿瘤的辅助诊断和微小残留病灶监测等,有不同于其他实体肿瘤的特点和优势。

     在治疗周期和治疗方法上,血液肿瘤更注重全程管理。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肿瘤都有诱导、巩固、维持等阶段。治疗时更强调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及外科介入等多种方式综合,同时还要视具体病例保证个体化。

     血液肿瘤的诊疗有其特殊性,作为血液科医生需要一直不断学习、探索,也是一件其乐无穷的趣事。

     既然血液肿瘤需多种方式综合治疗,

     MDT模式是如何在此领域开展的?

     张翼鷟教授: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对血液肿瘤的规范化诊疗是必不可少的,以最常见的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为例。

     白血病虽发病凶险,但诊断基本靠实验室检测,从骨髓形态学、骨髓流式细胞检测、骨髓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或二代测序技术就能做出完整判断,再到预后的分层诊断以及指导治疗,不需要太多学科参与。

     多发性骨髓瘤则不是,它比较复杂,起病隐匿,症状也不典型,最初可能以骨痛、骨折在骨外科、骨肿瘤科首诊,外科医生手术治疗。若病理科回报患者为浆细胞肿瘤,就要怀疑是否与血液病有关,此时需要汇总检验科、影像科意见,通过M蛋白、免疫球蛋白、全身骨骼受累情况、骨破坏情况等得出结论。

     如果证实为多发性骨髓瘤,我们用一线新药结合传统化疗药物(包括激素)治疗,患者若仍有不能改善的骨痛、髓外病变等需要放疗科给出意见,出现神经毒性等并发症则需要神经科医生帮助解决,以肾脏起病者可能需肾内科医生参与。

     这类复杂性疾病,单一科室无法面面俱到,甚至造成误诊漏诊率很高,影响患者病程和治疗。在引入MDT之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周期长达1年以上,引入MDT理念后,患者诊断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效率也提高了。

     我所在中心由血液肿瘤、骨科、放射科、影像科等临床、医技科室专家组建多发性骨髓瘤MDT团队,会定期举办MDT患者交流会,每周固定有多发性骨髓瘤的MDT联合门诊,对复杂多变的骨髓瘤患者进行多学科诊疗,共同制定最佳诊疗方案,并对患者实施全程跟踪监测,适时调整治疗策略。

     目前血液肿瘤的诊疗热点聚集在哪些方面?

     张翼鷟教授:

     诊断热点聚焦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微观方面除了前文提到的液态活检,还有二代测序技术。这周末我们举办的“第四届天津血液肿瘤高峰论坛”上会有详细讲解。

     随着淋巴瘤肿瘤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和二代测序技术的推广应用,以肿瘤特异性基因突变和IG/TCR序列多样性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液体活检技术将成为辅助淋巴瘤基因分型和疗效监测的重要补充工具。

     “宏观”的影像学方面,PET/CT在霍奇金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判断价值已经非常明确,而在多发性骨髓瘤等其他血液肿瘤患者的判断预后和监测微小残留病灶中有一定作用。

     全身低剂量CT(WBLDCT)在保留较高的敏感性和分辨率的同时,大大减低了辐射量(近似于X线),扫描时间明显短于X线,不需要含碘对比剂。

     WBLDCT能同时显示出多发性骨髓瘤的多种病变,如骨髓侵犯(尤其是四肢骨)、髓外病变、软组织浸润程度和溶骨性改变,还可发现多发性骨髓瘤以外的病变如肺感染和其他部位的肿瘤,有助于患者的综合治疗,对疾病分期、化疗方案的选择、手术和病理取材有指导意义。

     与X线、MRI、PET/CT相比,WBLDCT具有快速、可靠、敏感、综合性强、辐射小、费用少,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其在血液肿瘤的应用值得我们期待,相关的临床试验我们也在开展。

     治疗热点主要是新型靶向药物、免疫调节剂,及CAR-T等生物治疗方式的不断发展。

     若对可及的未来畅想,

     临床在血液科肿瘤上能实现什么?

     张翼鷟教授:

     随着新药不断出现及治疗手段的多样化,延长血液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对于某些血液肿瘤达到完全治愈都是可以预想的。

     例如多发性骨髓瘤,传统药物时代,患者的生存期只有3-5年。随着近年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大量新药的出现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成熟,患者的生存期可达10年以上。

     再例如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前基本是强化疗的挽救治疗,但效果往往不理想,现在可以选择CAR-T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很多患者因此获得了再次长生存的机会。

     会议预告

     11月3-5日,“第四届天津血液肿瘤高峰论坛”将在天津召开,大会主席张翼鷟教授称,论坛聚焦于当前血液肿瘤的诊疗热点,分析血液肿瘤基础及临床研究中面临的重点问题,促进血液肿瘤诊疗规范化、个体化、综合诊疗理念的发展。多名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将现场分享血液肿瘤最前沿、最有价值的学术热点。

     专家简介

    

     张翼鷟 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天津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副会长

     天津市肿瘤医院血液科及移植病房主任

     (本文为医学界肿瘤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和来源。)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肿瘤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