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获得过诺贝尔奖的记者
2015/10/9 传媒1号

     点击上方蓝字,订阅“传媒1号”

     本文为学院整理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8日下午1时,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荣获该奖项。

    

     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女,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记者,散文作家,擅长纪实性文学作品。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已出版的著作有:《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等。其著作相继获得1998年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9年法国国家电台“世界见证人”奖、2006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等奖项。

     当这些消息刷屏的同时,各位传媒人,你们知道有多少记者获得过诺贝尔奖吗?下面是小编知道的几个获奖者,你还知不知道更多?

     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凯尔泰斯·伊姆雷

    

     凯尔泰斯·伊姆雷

     凯尔泰斯·伊姆雷(Kertész Imre,1929年11月9日-),匈牙利犹太作家,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凯尔泰斯1929年11月9日生于布达佩凯尔泰斯,1944年被纳粹投入奥斯维辛集中营,1945年获得解救。

     1949年在布达佩斯《火花》报社开始了最初的记者生涯,1953年开始自由撰稿人的写作生涯。1975年,他的首部小说《无形的命运》(Sorstalanság,台湾译"非关命运")出版,以他在集中营生活为背景。2002年因该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划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

     198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JaroslavSeifert,1901—1986),是当代捷克斯洛伐克最重要的诗人。1901年9月23日生于布拉格日什科夫区一个工人家庭。中学还未毕业,塞弗尔特就步入社会,投身于新闻工作和文学创作活动。先在<红色权利报>任职,后到布尔诺的<平等报>任编辑,并为<人民权利> 、<六月> 、 <树干>等报刊撰稿。除诗歌外,他还撰写了有关文学、戏剧、电影和美术的评论文章及小品杂文。1984年,因展现出"人类不屈不挠的解放形象"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

    

     海明威

     提到海明威就会立刻想起《老人与海》,但我不会告诉你他曾经也是一名记者。海明威的写作生涯从初中学报社开始,高中的他已经是学报的编辑,有时他会使用“Ring Lardner Jr.”这笔名写作,以纪念他心目中的文学英雄拉德纳(RingLardner)。

     海明威是一个充满新闻理想的记者,18岁的他放弃上大学而成为了《堪城星报》的记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为深入了解战斗情况才辞掉了记者一职。1920年,海明威迁往多伦多,在《多伦多星报》担任记者,成为了自由作家和海外特派员。1920至1921年间,海明威为芝加哥哥北部的一所小报社工作。后来在巴黎安顿的海明威,又给星报进行关于稀土战争的采访。

     1937年至1938年,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波于西班牙内战前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记者随军行动,并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在此期间,海明威写的散文《告发》出版。

     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纽约时报》评论说:“海明威本人及其笔下的人物影响了整整一代甚至几代美国人,人们争相仿效他和他作品中的人物,他就是美国精神的化身。”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莫言

     众所周知,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但同时,他也曾是一名记者,在《检查日报》度过10年的记者生涯。

     1997年10月,莫言办完转业手续,成为检察日报社一员。2007年10月,从报社调到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

     莫言在《在检察日报的日子》中撰文回忆:“在《检察日报》工作的十年,是我一生中难以忘记的黄金岁月。尽管我的档案已经不在报社,但我的心还在报社。报社的大小事情我都关心,夜里做梦经常梦到与报社的同事一起出差,谈到《检察日报》,我总是习惯地说:我们报社。”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

    

     高行健

     高行健是中国首位获得诺奖的华语作家,曾在1975年担任过《中国建设》杂志社法文组组长。1979年5月,他以翻译的身份陪同巴金等中国作家访问巴黎,回国后高行健发表了《巴金在巴黎》。

     高行健的作品经历很有趣:1983年《车站》被禁演,1986年《彼岸》被禁演,1990年《逃亡》被禁演,并因作品触犯当局,被开除党籍、公职。1997年退出中国国籍加入法国国籍,2000年因《灵山》,《一个人的圣经》等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为诺奖得主,高行健年轻时的理想可不是写作,而是与作家完全没关系的物理学家或数学家,甚至还想过考戏剧学院,但都因为不符合条件作罢。于是,他的理想转向了作家。如他所追求的,最终他成为了一位“全方位的作家”,是“最有活力的灵魂”。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生于马格达莱纳省阿拉卡塔卡镇。父亲是个电报报务员兼顺势疗法医生。他自小在外祖父家中长大。外祖父当过上校军官,性格善良、倔强,思想比较激进;外祖母博古通今,善讲神话传说及鬼怪故事,这对作家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13岁时,他迁居首都波哥大,就读于教会学校。18岁进国立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加入自由党。

     1948年,哥伦比亚发生内战,中途辍学。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同时从事文学创作。1954年起,任该报驻欧洲记者。1961年起,任古巴拉丁社记者。1961年至1967年侨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197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称号,1972年获拉美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斯坦贝克

    

     约翰·斯坦贝克

     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02年2月27-1968年12月20日),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在成名以后曾任《纽约日报》和巴黎几家报刊的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写的欧洲战场通讯,汇集为《从前打过一场战争》,于1958年出版。1940年他与好友海洋生物学家爱德华.里基茨在加利福尼亚海湾一起采集海洋生物标本,次年发表两人合写的报道《科尔特兹之海》,其中包括斯坦贝克对生活的许多看法。1947年游历苏联,次年发表《俄罗斯纪行》。1960年在美国游历,1962年发表《和查利同游考察美国》。斯坦贝克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1964年获得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68年12月20日因心脏病死于纽约。

     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温斯顿·丘吉尔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演说家、军事家和作家,曾于1940年至1945年出任英国首相,任期内领导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联合美国等国家对抗德国,并取得了最终胜利,1945年5月23日,丘吉尔辞职,1951年至1955年再度出任英国首相。

     此外,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曾先后为《加尔各答先驱报》、《每日纪事报》、《每日电讯报》和《晨邮报》担任记者。主要作品《马拉坎德远征史》、《河上战争》等,成名之后他的著作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6卷)、《英语民族史》(4卷)、《世界危机》(4卷)、《马尔巴罗的生平与时代》(4卷)等。凭借《不需要的战争》曾于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

    

     赛珍珠

     赛珍珠(原名Pearl Sydenstricker 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直译珀尔·巴克,美国作家。1932年籍其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女性;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1935年与约翰·戴公司总经理、《亚细亚》杂志主编理查·沃尔什结婚,因而进入约翰·戴公司任编辑。以后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农庄里从事写作。

     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俄语:Ива?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нин,1870年10月10日-1953年11月8日)俄国作家。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祖传的地主庄园里度过的。由于家道中落,他15岁就辍学,19岁外出谋生。曾当过校对员、统计员、图书管理员、报社记者。《米佳的爱》让他获得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

     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乔治·伯纳德·肖

    

     乔治·伯纳德·肖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直译为乔治·伯纳德·肖,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为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喜剧作品《卖花女》(Pygmalion)因被好莱坞改编为卖座电影《窈窕淑女》(My Fair Lady)而家喻户晓。

     乔治·伯纳德·肖出生在爱尔兰的都柏林。父亲是法院小官吏﹐後经商破产,酗酒成癖,母亲带同他离家出走去伦敦教授音乐。受到母亲的薰陶,乔治·伯纳德·肖从小就爱好音乐和绘画。中学毕业後,15岁便当了抄写员,後又任会计,并在报章写剧评和乐评、从事新闻工作。刻苦自学期间,他会浏览伦敦美术馆及国家画廊﹐又去大英博物馆图书室读书,在那儿读到马克思的《资本论》。1884年他加入费边社﹐为该社编小册子及演说﹐以社会改良为己任。

     191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卡尔·施皮特勒

    

     卡尔·施皮特勒

     卡尔·施皮特勒(Carl Spitteler,1845-1924)瑞士诗人、小说家。生于瑞士里斯塔尔一个高级官吏家庭,1863年就读于苏黎世大学法律系。1865至1870年间转而研究神学。1871年获得牧师职位,随即放弃,应聘到圣彼得堡任讲师。1881年回瑞士,在伯尔尼一家女子学校任教,与一位来自荷兰的女子结婚。此后,辗转数外任教和写作。1885至1892年任报刊编辑,为《巴塞尔新闻》、《新苏黎世报》等报刊工作。1892年继承了岳父家遗产,从此带有妻子、女儿和母亲迁居卢塞恩的别墅,成为一名职业作家。

     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1865年12月31日-1936年1月18日),英国小说家、诗人。1907年吉卜林凭借作品《基姆》获诺贝尔文学奖 ,当时年仅42岁,是至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理由: “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出生于印度孟买,父亲曾是孟买艺术学校教师,后任拉合尔艺术学校校长和博物馆馆长。吉卜林6岁时被送往英国,在一家儿童寄养所住了5年,后来他把那里的可怕情景写进了《黑羊咩咩》(1888)。接着他又进了一所低劣的寄宿学校,那里的情况后来被写进《斯托基公司》(1899)。1882年17岁中学毕业返回印度,父亲为他在拉合尔找了份工作,担任拉合尔市《军民报》副编辑。他敏锐地观察印度的风土人情,把见闻写成小品文和轻快诗,发在他为之工作的报纸上。1889年返回英国,一年之内就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散文作家之一。

     1892年结婚后迁居美国,在美期间发表了《消失的光芒》、《勇敢的船长们》(1897)和被认为是儿童读物的经典著作《基姆》、《丛林之书》和《丛林之书续篇》。后将后两篇故事集中的8篇毛葛利故事加上1893出版的名为《许多发明》的短篇集中的一片毛葛利故事–《在保护林里》从三个小说集中抽出来,于1933年编成《毛葛利故事集》。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1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