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测评 | 赖声川的首部网剧《王子富愁记》,算不算砸了招牌?
2018/1/16 传媒1号

    

     著名戏剧导演赖声川的首部网剧《王子富愁记》,筹备了一年后,终于上线了。

     《王子富愁记》的幕后班底十分强大,赖声川担纲总编剧、总导演,夫人丁乃竺出任制作人,曾获艾美奖的好莱坞情景喜剧导演陈发中任现场导演,黄磊监制并有众多明星友情出演。

     然而,《王子富愁记》上线至今,单集播放量增长缓慢,豆瓣至今仍无评分,仅有的34条短评中好评者寥寥,播出平台优酷的评论区也是一片质疑之声。为数不多的弹幕里,反复刷过这样的评论:“说是赖声川的剧,我真的不信!”

    

     《王子富愁记》,到底哪儿出了问题?

     是导演赖声川的问题?

     《王子富愁记》遭到的冷遇,是总导演赖声川的问题吗?

     假如有一本“文青修炼手册”,赖声川和他所执导的一系列舞台剧,必然会册上有名。《暗恋桃花源》长演多年不辍,川流不息的大戏《如梦之梦》,用卞之琳的诗说,又装饰了多少人的梦。

     从1984年创立剧团表演工作坊至今,赖声川被誉为“亚洲剧场之翘楚”,已是当之无愧的舞台剧大师。

     但到了电视剧这个领域,相信有不少人会投以怀疑的目光:舞台剧做得好,不等于任何跨艺术领域都能干好。执导剧集,这是赖声川的头一遭吗?

     这话其实不对。早在上世纪90年代,赖声川就已是非常杰出的电视制作人。

     网剧是以播出形式、播出平台来定义的一种剧集类型,归结到其剧集性质与本质,《王子富愁记》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情景喜剧,只不过放到视频网站上播出而已。

     而赖声川早有深度接触情景喜剧的经验。1995年至1998年,赖声川率领表演工作坊,在台湾超级电视台制作了一部情景喜剧《我们一家都是人》,颇受观众好评,最后创下连续播出600集的记录。

     一部情景喜剧播了600集,可以算是观众对该剧的最大褒奖。《王子富愁记》是赖声川第二次操刀情景喜剧,从90年代到现在,历经多年的艺术创作实践,该剧的艺术表现和技术纯属度似乎应该更上一台阶吧?

     可事实是,《王子富愁记》却遭遇了强烈的水土不服。

     是新型表演形式的锅?

     此次的《王子富愁记》,采用了“剧场+网剧”的新型表演形式,边拍边播。与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合作,《王子富愁记》在赖声川的上剧场售票演出,同时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剪辑后即在优酷上线播出,赖声川说,播出期间甚至考虑无剪辑直播。

     将剧场表演带入电视,《王子富愁记》并不是第一次。

     《我们一家都是人》就已作了这样的新尝试,演员于早上10点进入摄影棚排练,剧本是对当时的新闻时事动态加以改编,晚上9点(后改为8点)演员在剧场登台演出,电视现场直播。

     在《我们一家都是人》的基础之上,《王子富愁记》往前再进了一步,将剧场表演带入网络情景喜剧领域。

     去年,优酷出品的网剧《春风十里不如你》、《白夜追凶》等获得了巨大成功,而优酷也早早在制作情景喜剧方面进行了布局。彼时杨伟东尚任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总裁,在他的几番热情邀约下,最终与赖声川达成了合作。

    

     从左至右为:丁乃竺、赖声川、杨伟东

     对于想尝试通过“互联网+”做大戏剧影响力的赖声川而言,双方可谓是不谋而合。“《王子富愁记》是通过不一样的平台对这个世界说话”,赖声川希望更多的年轻观众能够从《王子富愁记》中“了解什么是现场演出,什么是艺术”。“我们一直期待,通过互联网平台,我们真的能够把现场、剧场、戏剧的魅力散播到全国各地,让大家看到这些演员,并对话剧感兴趣。”

     无论是舞台剧还是网剧,其本质都是故事。要把《王子富愁记》的遇冷归过于“剧场+网剧”这种边排边播的形式,似乎也说不过去。

     首播测评:先抑后扬

     说实话,在我写这篇测评的时候,内心感受有点纠结。

     首先,一部剧的质量、制作的用心程度是可以用多种维度来衡量和评价的,但是一部剧好不好看,有没有触动到你,却是十分主观和私人的一件事。彼之砒霜,我之蜜糖。尤其是对一部先锋气息明显的剧作来说,更是如此。

     其次,剧集和能一次看完的电影不同,大部分剧集在播出几集后,应该就能给出一个差不多公允的评价,但不排除一些剧,后期会有过山车式的评价反转。所以,首播测评,评的不仅是初步观感,还包含了观察者对该剧潜力的预测。

     于我个人,对于赖声川的这部新剧,刚开始的反应与大部分网友一样,看了第一集就想弃剧,尽管一集只有短短二十来分钟。本着探究而非观赏的态度,我又接着看了目前放出的全部8集,不知是否因为期待值降低的原因,竟然咂摸出一点趣味来。

     《王子富愁记》讲述了一个富二代王子(“王子”是他的名字)联合一群小伙伴要保住上公馆这座老洋房并重振家业的故事。

     王子是个富二代,他和他的朋友们是在艺术院校就读的大四学生。第一集就是他们排练毕业大戏——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场景。

    

    

     一代戏剧经典《哈姆雷特》,被这群学生演绎成了嘻哈音乐剧。而莎翁的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之问,也在表演中被改成了“牛逼还是不牛逼,这才是问题”。

     坐在台下观看的老师们面色铁青,而学生们却鼓掌欢呼。

    

     等这伙“嘻哈王子帮”在酒吧庆功之时,王子接到了来自父亲的神秘短信,等到回到上公馆一看,人去楼空,父亲(由黄磊饰演)在全息投影中浮现,告知他们家中突遇巨变,叮嘱王子一定要保住上公馆这座洋楼,里面有能重振旗鼓的线索。

    

     阴差阳错下,王子和他的一群小伙伴们搬进了上公馆。为了保住这座洋楼,查明事情的真相,王子和他的伙伴们需要在年底前赚到一亿,否则洋楼就要被收走……

     《王子富愁记》的前两集介绍了故事的因果缘起。就在这短短的两集内,出现了很多对于当下的网剧而言略显过时的因素。

     老套的流行语。这群人在搭计程车时满嘴说着的“老司机,带带我”,要合力赚钱还债时大喊的“为了联盟,人在塔在”以及手势,这些过时的网络流行语和不合时宜的滥用,让人看得不适。

    

     尴尬的罐头笑声。早年间,情景喜剧加事先录好的模拟笑声(也叫罐头笑声)是业内惯例,作用大致类似于,指示观众:“此处应有笑声。”罐头笑声的存在,诱导观众受群体氛围影响而增加发笑频率,但也一直饱受诟病。在本剧中,由于前两集实在是莫名与无聊,导致罐头笑声响起的时候,你完全不想跟着笑,反倒会在心里嘀咕:神经病啊,这有什么好笑的。

     主创人员与观众的笑点不在一根弦上,或者说,主创人员铺排和设计的笑点根本就不对网友的胃口,这对情景喜剧来说,真是个要命的问题。

     对本剧这种无以名状的观感,在第三集之后有了改观,能体会到一种导演想传达的反叛与解构,比如剧首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挑战,比如夜夜笙歌的富二代一夜之间沦落成要还巨债的讽刺与无稽。

     以及,细细看来,该剧的片头颇有深意,后续台词也慢慢出来了戏剧的韵味,场景设计、道具、演员表演都称得上用心。

    

     片头闪过的画面,沙发上是披头士乐队的吉他

    

    片头闪过的画面,电视上方是达利的画《记忆的永恒》

     赖声川的首部网剧,目前看来反响平平。它所面临的观众冷遇,我认为,并非主创不用心创作所致,根本就不是有些网友所说的“连话剧导演都向资本投降了”。我觉得根本问题在于,主创团队的喜剧概念与年轻网友的笑点不匹配,主创团队没有掌握好“网感”这回事,以及,高估了网友的耐心。

     另一方面,对这部舞台剧意味如此之浓的网剧而言,即使获得了一部分拥趸,可能也将只是小圈子、小范围内的狂欢与自赏,而不能成为大众流行。

     “剧场+网剧”之路,道阻且长。

    

    

     欢迎加入“1号社群”,

     每日获取《1号新闻》;

     每月获取《1号月刊》;

     每季获取《1号蓝皮书》!

    

     【入群方式】

    

    


     1号小编——扫码进群

     推送列表

     【头条】首档“日记体”节目——小切口遇见“大人生”!

     【二条】预见2018传媒产业大趋势之市场格局篇|中视传媒总经理王钧:电视,在市场环境中当然还有机会,但是产业运作必须依靠企业主体

     【三条】1号测评 | 赖声川的首部网剧《王子富愁记》,算不算砸了招牌?

     【四条】1号力荐|《1号月刊(2018年1月 总第3期)》

     【五条】1号招聘 | 传媒1号/传媒少数派 恒顿传媒 中知知识互联 网易财经 腾讯视频娱乐频道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1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