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学术|刘畅:新闻传播与事实思维
2018/1/23 传媒1号

    

     1号按:这篇文,是南开大学刘畅教授根据多年教学积淀下来的课件资料梳理而成的一篇关于新闻传播专业的大文。刘畅教授的此番探索,让传媒1号(id:zcfhxy)看到,这可能是1号学术所可以承载的教育价值——一门好的课程,若仅在一个教室之中,受惠的仅有这个教室中的学子;而当一门好的课程,若通过1号学术的传播,受惠的可能就是全中国传媒专业的学子们以及亟待充电的业内人士了!1号期待,更多中国杰出的传媒专业教授能以此种形式为1号学术赐稿,让更多学子、更多业者,受教于您的启蒙。

    

     刘 畅 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教授

     导言:问题的提出

    

     如果问,新闻传播人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如果有,它又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须先从新闻的定义谈起。

     什么是新闻?新闻的定义是什么?百年来,中外新闻界争论不休,几乎百人百义。但是,综观所有定义,都离不开“事实”这一要素。李大钊《在北大记者同志会上的演说词》中提出:“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邵飘萍在《新闻学总论》中提出:“新闻者,最近时间内所发生的,认识一切关系社会人生的兴味实益之事物现象也。”萨空了在《科学的新闻学概论》中提出:“凡世界上新发生的新发现的与人类生存有关的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李公凡在《基础新闻学》中提出:“所谓新闻,就是在最近的期间所发生而被认识的,并能影响及社会,正确地报告出来的事实。”当过《申报》董事长的潘公展在《新闻概说》中提出:“最近发生的事实,能引起多数读者兴味,能给予读者以实益,方是新闻。”徐宝璜在《新闻学》中提出:“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胡乔木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中提出的定义是:“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范长江在《记者工作随想》中提出:“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未知的重要事实。”英国学者型记者蒂莫西?加顿艾什在《事实即颠覆》中也指出:“历史学家和记者的首要工作是寻找事实:不是唯一的工作,或许也不是最重要的,但是首要的。事实像鹅卵石,有了它们,我们才能铺就分析之路;事实像马赛克瓷砖,我们将它们拼在一起,拼出过去和未来的画面。对于道路通向何方,以及马赛克画面披露的现实或真相,人们会有分歧。事实本身必须接受所有现有证据的考验。”表述虽不同,但无一例外都强调了新闻的本质是事实。

     以上引述,对于思考、分析新闻传播人的职业素养和思维方式至关重要。简单地说,新闻传播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就是“事实思维”。所谓事实思维,就是“即基于事实的思维”,就是“围绕、运用事实来进行思维”,即把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个个“事实”作为“阅读文本”单位,及基本的思考对象,来进行思维活动。这是介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思维活动。根据教科书的思维分类,除了凭借实际动作来解决问题的动作思维之外,人的思维形式可分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抽象)思维,分别被人脑的右半球和左半球所控制。形象思维借助形象和“图画”来认识和反映世界,它重直觉、讲顿悟、善联想,多跳跃;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惟,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借助概念、判断、推理来认识世界,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

     一 “印证式新闻”:用“事实”去判断

    

     “印证式新闻”,是“事实思维”大家族的重要成员。

     顾名思义,所谓“印证式新闻”,就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来印证自己或他人以前的固有印象和结论的一种新闻形式。它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以往头脑中的固有印象及观念。二、记者现场的亲身经历、体验。三、对以往固有印象的印证或纠偏。第三点,含有纠正以往印象认知偏差的“反转”因素,是“印证式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看第一步骤:以往头脑中的固有印象及观念。这种印象及观念基本是来自间接的、二手的材料和文本,主要是由媒体“拟态环境”所塑造、所形成的。而由于新闻偏爱小概率和冲突性事件,因而其报道往往具有夸大倾向。例如,某媒体曾就中资企业投资以色列“到底安不安全”这一问题采访以色列前议员艾娜特?维尔芙(Einat Wilf),回答是:“请你一定告诉这些中国企业,忽略掉那些顾虑,以色列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以色列目前早就和约旦、埃及签署了和平协议,沙特对以色列的态度也有所缓和,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虽然还有冲突,但也比以往有了更多的默契。只不过媒体总喜欢报道冲突,这些报道并不符合事实的全貌。”如俗语所云,要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方法是到那里去体验。

     试以《巴黎“暴力街区”不暴力》一文为例。本文开篇就说:“在不少媒体描绘中,位于法国首都巴黎近郊的93省是‘治安混乱、不可接近’的代名词。甚至有人说,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执导的电影《暴力街区13》就是以93省为原型。实情究竟如何?记者只身探访93省中人口最多的圣丹尼市。实地寻觅所谓的‘暴力街区’之后,却深深感到,现实总在想象之外。” 那么,之前媒体对巴黎“巴黎街区”的报道状态如何呢?

     试看:“据法国媒体报道,2010年6月1日晚,一名翁姓华人在巴黎美丽城大酒楼举行婚宴。宴会结束时,酒楼门外一群多为北非裔和黑人的歹徒持械对客人大肆抢劫,气焰十分嚣张。宾客中有一名法国警察局官员,试图阻止歹徒时也被打伤。这时,一名钟姓华人被迫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枪对天开枪,以示警告,但歹徒仗着人多势众,不仅不退反而持械向他冲来。钟姓华人无奈只好对准歹徒头目开枪,击中其臀部和腿部。最后在众人帮助下,一些没有逃离的歹徒被抓。此事在法国华人圈引起强烈反应,很多华人社团酝酿进行游行抗议,以引起法国社会对华人区治安状况恶劣的关注。在‘新欧洲’论坛上也出现不少号召留学生参加游行的帖子。在华人酝酿抗议的同时,有消息称,一些针对华人犯罪的黑帮已经放出话来,威胁对华人见一个抢一个。有当地媒体称,最近几天,针对华人的暴力抢劫案在巴黎北部地区大增,引起巴黎华人的再次恐慌。”

    

     本文作者就是带着这样的印象和恐惧心理逐步走向巴黎“暴力街区”的 ——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为了提防扒手,背包放在胸前,一只手揣进兜里紧紧攥着手机,充满戒备和好奇地边走边打量着这个法兰西岛大区中外来移民最为集中的街区之一。起初的印象和想象完全一样:街道十分脏乱,地上到处是烟头、碎纸、痰迹,甚至还有扔掉的拖鞋,一堆堆狗粪不时可见,走路时需要小心“地雷”。轻轨站台上,列车到站时,上下车人群挤成一团。街道旁楼面颜色陈旧,不知道为何,巴黎别处的旧楼让人感觉到古朴优雅,这里却只让人感受到破败和落魄。第一印象,这就是不少电影展现的“遗弃之地”,都不需要重新装饰布景,摄像机一架,就是如此。空气里弥漫着失序和荒凉。

     再看第二步骤:记者现场的亲身经历。本小节题为“改变错觉”,显示了一种印象的转折,以下段落也可以称为“转折段”,而转折的关键是作者自己在所谓“暴力街区”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错觉的改变却是从一家小酒馆开始。在一个街角处,走累的记者要了一瓶橙汁,喝完后跟老板攀谈起来。他看起来四十多岁,阿尔及利亚裔,已经在当地开了12年的小酒馆。他热情的态度、直爽的话语,让人对这一街区生出不少亲切。“我们这里乱不乱?哦,我的朋友,这里从来没发生过什么吓人的大事。小偷小摸,甚至抢劫,的确有,可是纽约、马德里难道没有?巴黎其他街区难道没有?就说皮加勒吧,那里可就比不上这里。”皮加勒在8区和19区,是巴黎的一个观光区,也是治安颇让巴黎警察头疼的一个区。“移民隔阂?哈哈,大家相处得挺好的,大家都是外来的,不会计较那么多,好多外国公司都在这里设办事处,或者驻在这里。为什么?这里物价便宜啊!我们圣丹尼市场可是巴黎最有名的市场之一哦!”“安全?尽管放心,等会儿你多走一走,保证没问题。当然,别把手机拿在手里边走边玩。大家为什么害怕这里?还不是电视上看的,报纸上说的,哪有这么可怕!”总之,在他看来,圣丹尼并不完美,但绝不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地方。

    

     接着是第二步骤的延伸。本小节题为“很有好感”,是改变错觉的一种延伸体验 —— 孤证不立,一个“样本”或“数据”显得单薄,不能全部说明问题,于是作者开始接触更多的“暴力街区”居民:

     在酒馆老板的感染下,记者放松了不少。不过,他一个人的说辞还不足以改变先入为主的印象,当记者看到三个聚在一起的年轻人时,又主动搭讪聊起来。这三个年轻人中,有一个戴着耳钉,有一个神情略粗鲁,还有一个高高瘦瘦。三人凑在一起,容易给人“街头混混”的感觉。要想了解93省的乱,这样的人不正是最好的聊天对象吗?谁知,一搭讪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三个看起来混不吝的年轻人,讲起话来却满是乡下少年的腼腆和质朴。“对这儿感觉怎么样,乱不乱?”“什么,乱不乱?”三个人都愣了一下,似乎没想过这个问题。最后一个人说:“我们觉得挺好的啊!”言谈间,三个少年客客气气。随后记者采访了两名刚刚放学的中学生及两名中学老师。两名中学生一个来自阿尔及利亚,一个来自印度,都在当地待了三年。她们说街区很安静,商业中心有点乱,不过她们也只是听大人说,从来没遇到过麻烦。最有意思的是那两名老师,本来是站在街道上聊,聊着聊着他们就热情地把记者请进家里。这么热情的居民,让人对圣丹尼真是好感大增。两名老师对自己的街区也很有好感,说这里物价便宜。

    

     最后是第三步骤:对以往固有印象的印证或纠偏。本小节题为“亲切真实”,笔触扩展到描写街区全貌,

     当记者重新回到街道上,天色已晚。圣丹尼市中心商业区的步行街上已经摆满摊位,卖手机的,卖服装的,卖生活用品的,一应俱全。路两旁的店面低中高档都有,甚至有一家黄金饰品店。那种乱哄哄的热闹,特别具有集市的气质。当一辆警车往步行街开来,一些小贩兜起货物就跑,情形似曾相识。从圣丹尼回来,对于真实的“暴力街区”有了新的认识:这里的确不发达和整洁,可也绝不像许多当地媒体渲染的那样可怕。它只不过类似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鱼龙混杂,但不乏生机和可爱之处。在这样的地方行走,应该注意安全,却也不必草木皆兵,盲目的恐惧只会让人看不见真实。还要提一件让人难忘的事。那天回来的路上,对道路生疏的记者找不到停车场,问了两个行人,他们都好心地带着记者走了好远。这样的街区,离开的时候,感受真的很复杂。

     “印证式新闻”可以是对以往认知的正面认证,即符合原先印象;也可以是负面的,即颠覆以往的印象与认知,而后者又往往更符合新闻价值观中偏爱冲突和负面的本质属性。《巴黎“暴力街区”不暴力》就是如此,因为“颠覆”也是一种“冲突”。巴黎“暴力街区”到底暴不暴力?作者用自己的现场体验的一个个鲜活的“事实”做出了判断,给出了答案,纠正了以往认知的偏差。但对“印证式新闻”也要有分析,不可作为“终极事实”,因为这类新闻的作者毕竟只是在某一特定时间体验了特定空间,没有也不可能看到“全象”。故其真,只是局部之真。

     注释:

     1.刘洋:《以色列前议员:中国是人类的未来所在,去中国如同探访未来》,环球网,2017年10月18日。

     2.韩冰:《巴黎“暴力街区”不暴力》,《新民晚报》,2015年3月20日。

     3.《暴力街区?巴黎华人区成“三不管” 黑帮专抢中国人》,《环球时报》,2010年6月10日。

    

     推送列表

     【头条】2008-2018,传媒十年|网络平台篇:从新生到少年,终成搅动市场的“鲶鱼”

     【二条】从《三国机密》《天下长安》《凰权》《庆余年》看2018国产权谋剧的新玩法!

     【三条】2018:内容生产的风口与趋向

     【四条】1号学术|刘畅:新闻传播与事实思维

     【五条】1号招聘 | 传媒1号/传媒少数派 新浪娱乐 新快报 SMG东方广播中心 芒果TV田海工作室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1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