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访谈节目的气质命题
2019/4/28 20:36:19Miss C. 传媒1号

    

     从三年前《超级访问》和《康熙来了》两档金牌谈话性娱乐节目决定停播后,访谈类节目一直遭到业内外的普遍唱衰。有人称,在已经关闭灯光的摄影棚中,蔡康永和小S含泪牵手向观众道再见的剪影被电视定格,好似一个时代的落幕。

    

     访谈节目式微背后,是整体综艺大环境的变迁——国综战场正在被真人秀统治,泛娱乐化内容疯狂抢夺年轻受众的关注,「专业型流量」明星日益稀缺,多平台竞争下雷同的节目形态将走向同质化的终结……愈加趋向产业化和资本化的市场发展态势下,访谈类节目似乎失去了其拔新领异之处,亦或称为「气质」的迷失。

     而2018年《奇遇人生》的刷屏,让市场在纪录片与综艺真人秀的形式结合之下,重新开始审视访谈节目的底色,也重新开始思考访谈节目可以有的气质。在呼吁冷静的综艺市场下,纪录式表达寻求娱乐泡沫的弱化,更加重视内心与思考等人文元素的挖掘,回归最初访谈类节目吸引受众的本心。同时2019年Q1《立场》的良好口碑,是否也再一次印证了深度访谈节目的市场潜力以及纪录片元素的形式出路?

     时间节点下,笔者重新开始梳理与思考访谈节目的气质命题,其中由谁来扮演决定性角色?

     混搭本无罪

     首当其冲需要认清的是,访谈类节目并非真的式微。李静在《超级访问》停播时曾坚定明确地表示,「未来谈话节目还会大行其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只看真人秀,谈话类节目未来一定会好起来,因为人们需要说话的节目」。蔡康永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总结访谈类节目的魅力所在,「人与人之间最本身的交流其实最有魅力,我们靠语言确认彼此的存在。」

     这一点笔者非常认同。面对日益白热化的竞争,不同类型的综艺节目之间此消彼长是发展轨迹的必然和合理存在,但同时市场也需要丰富多彩的节目。当下综艺市场,垂直品类正流行。避免落入小众怪圈的元素与题材,与缺乏有力突破的传统模式框架,二者结合似乎有着天然的合理性。尤其选择对被采嘉宾特别有意义的元素与访谈本身相结合时,这在对话之外为节目增添了仪式感,也会激发嘉宾在特定环境下展开更加卸下防备的真实表达。

     元素混搭,因而成为了传统访谈类节目为跳脱固有限制和拉近与市场主流的距离而为自己找到的出路。这其中既有《今晚九点见》《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为代表的走出摄影棚外、融入纪录片元素的「纪实访谈类节目」,《世界青年说》《非首脑会谈》等「议题讨论访谈节目」,也有《饭局的诱惑》这类打通游戏和综艺之间场景环境的「游戏化访谈节目」,而《和陌生人说话》则迎合移动时代的用户观看习惯,实验式地采用了竖屏播放的方式。

    

     笔者曾注意到有人评论元素混搭正在吞噬着访谈类节目本身冷淡克制的气质,但对此观点不甚苟同。访谈类节目的气质本身,不在建立距离,而在促进交互理解。节目创作内核应是尊重镜头下的人物,不论是否是明星艺人,「这种尊重不是猎奇,不是消费他们身上的经历,而是发自内心地平视对方。」更多混搭元素的结合,本意既有综艺市场的内容生产逻辑,也有为被采嘉宾营造更好表达环境的考量。毕竟,如今愿意通过参加深度访谈节目更完整地向观众分享自我思考的明星艺人越来越少了。

     因此元素混搭的趋势,是一次对访谈类节目本身定义和思维逻辑的拓宽。这并非仅局限于发生形态变化的「非传统」访谈类节目本身。站在被采明星艺人的角度,特别是对于需要稳固人设的流量型艺人,每一次举起麦克风所接受的大大小小的访问,也都在向屏幕前的观众分享自己,《娱乐日爆社》等视频栏目以及很多短视频平台策划的短小对话,都可以纳入广义层面上的访谈类视频节目,只是后者对话感有所降低,被采者的状态更多是介绍和分享,而非重新认识和反思。

    

     跳脱出传统范畴的访谈类节目,可以有着更为宽泛的界定。

     年轻受众的作用力

     自然地,毋庸置疑,受众属性的改变是传统访谈类节目式微的主要原因之一。年轻受众作为综艺节目的主流目标群体,掌握着网络舆论风向标,同时具有着强大的消费能力,某种程度上娓娓道来、循循善诱的传统访谈节目远远无法满足群体本身求新猎奇的口味。同时伴随着短视频的兴起,由年轻群体决定作用效果的营销传播,也需要传统访谈类节目破局思考。

     因此从话语权和表达方式的变化,再到节目内核主题的更新,访谈类节目在从制作模式逻辑层面上不断试验变化。与其说更为年轻化的气质,不如说更具网生形态的内容展现。

     一如姜思达担任出品人和访谈主持人的《透明人》,用技术上的明快剪辑适应着网络时代的高频率节奏,摒弃传统节目中的情感铺垫,而是通过单刀直入式片段化短视频的拼接,将思维与观感之上密集的信息点完全展现出来,信息爆炸的呈现让思维运转敏捷的年轻观众大呼过瘾;

     再如融入狼人杀主题的《饭局的诱惑》,通过游戏化生存的策划逻辑,让本身熟悉狼人杀玩法的年轻受众沉浸于节目的叙事模式中,再配以「直播+点播」的播出形式,进而强化互动体验,更易获得共鸣;

    

     三如《今晚九点见》通过都市夜晚的场景搭建起采访者华少与被采嘉宾之间的朋友关系,进而配合播出平台矩阵搭建起短视频与话题传播机制,进一步地扩大影响力。

    

     年轻受众的观看习惯和新媒体的传播逻辑,不断丰富着访谈类节目的形态,敦促着制作方从节目流程、话题设置、话题走向、讨论点等方方面面的分析和策划寻求变化。但与此同时,应运而生的问题就是,充分了解受众需求是否等于完全迎合受众习惯?以及,年轻受众是否等于所有受众?年轻受众(粉丝群体)所关注的明星艺人是否应该成为访谈类节目受访对象的主体?

     在笔者看来,固然观众喜欢看明星访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满足对于公众人物隐私的窥探欲,尤其是粉丝群体。但是更为成熟和专业的访谈类节目,所应该搭建起的是被访对象与聆听者(泛指提问者与观众)之间平等了解和反思感悟的情感共鸣过程,而不应被年轻受众所绑架。对于访谈类节目而言,「出圈」不是追求,而是回归本心。

     提问者或是气质内核

     基于上述讨论,节目形态可宽泛理解,年轻受众需求不应一概而全,因此坐在或陪在受访者对面的提问者,或许是访谈类节目气质的内核。如何让受访者卸下人设防备,进而助力节目受众出圈,提问者的提问功力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对于本身是圈内明星的的提问者而言,节目所邀被采嘉宾会在配合节目大主题下展开,如朱丹《丹行线》和谢霆锋《锋味》,这一类节目通常需要提问者在自身节目气质搭建与节目标签化之间寻求到合理的平衡。观众在明星个人IP的搭建过程中,进行的是对提问者与受访者的双向了解。主持人在特定氛围下既是访谈者,也是参与者和观察者。节目展现的是所涉双方互相了解的过程,因此建立起这一类节目独有的优势——在一期一嘉宾的形式设置上建立起内在的逻辑关联,同时吸引到更多当红流量艺人的参加。

    

     与之相对的是深度访谈节目的升级,如《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以及笔者开篇提及、最近热评的《立场》。节目虽有纪录片的元素,邀请嘉宾离开演播室,回到他们社会角色所对应的环境中,从而进行更丰富的立题观察,但对立而坐的传统访谈仍是节目的内核,因此更加突显提问者本身高度、深度和敏感度对于受访者身上的深刻内容以及节目的气质。

     有人用「懂得是一种力量」来形容易立竞对《立场》节目气质塑造的作用。《立场》受访对象,如俞灏明或王珮瑜,大多不是走在粉丝应援前端的偶像,更多是愿意在易立竞的提问下愿意展示自己另一面的沉淀思考型艺人。节目也不以对明星的隐私曝光为卖点,不以对争议话题的夸大博眼球,而是通过观点的碰撞输送关于人生的思想养分,进而对访谈节目实现价值升格。因而易立竞本身的专业素养和不过分张扬、保持适当距离的个人风格,助力被采对象卸下防备,塑造了节目多维度人性剖析层面的气质。

    

    

     总结一句不太恰当的形容,深度访谈节目需要配合剪辑师后期的顺序调整和节奏过渡,做到内容大于形式本身的效果。

     1号结语

     不同的访谈类节目以其不同的气质,吸引着不同类型的受访艺人。但是从八卦周边介绍到自我反思锤炼的进阶和发展,是符合艺人年龄增长和市场转型逻辑的。因此在认清深度访谈节目的存在必要性后,笔者所呼吁的是提问者文化涵养的追求、采访功底的锤炼,以及对于行业角色职能的尊重,他们或是左右访谈类节目气质的内核,这亦是撰写本文的初衷。

    

     推荐阅读

     (点击下图跳转↓)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1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