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只是手机上观看的视频?5大思路解读5G时代短视频的演化
2019/7/30 21:09:39尹琦 传媒1号

    

     根据工信部相关资料,截至2020年底,全国9省将完成95738个5G基站的建设。

     5G时代已经到来,但是我们对5G的理解,大多数还停留在表面上传输速率的提升。对于未来媒体发展,这样的理解无疑是扁平化的。

    

     5G技术的革新成为了昙花一现的奇观,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社会的进程。

     从深层上讲,这是片面地理解了技术之于媒体的作用。

     从本质上讲,5G技术所带来的最大变革,并不在于能更好地实现诸多8K之类的技术奇观,而在于让从属于媒体行业的“短视频+”有了演变为从属于整个社会的“+短视频”的可能。

     从媒体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每一种媒介形式从诞生之时起,必然经历从承载到被承载,即从被哺到反哺的过程。“传媒+”演变到最后必然变为“+传媒”。

     当下5G带宽的增加,让原本只能承载文字体量的媒介有了视频化承载的可能;让原本只能承载单一屏幕视频容量的媒介有了多屏呈现的可能。

     人类对一件事物的解释,从二维平面空间进入了三维场空间,进入万物即媒介的世界。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在传媒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无物不传媒

    

     随着传输带宽的增加,虚拟与真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短视频“短”的概念,将随着这一股万物即媒介的浪潮,从时间上的“短”,进入时空交错的“短”,进而变为一种“碎片化”的衍生概念,覆盖未来各行各业

     以二更为例,二更从一个原创短视频平台,率先向平台化的战略方向布局。通过“短视频”融合一切,如今已经成为覆盖了传媒、教育、影视、文创、云平台等多领域的融媒体。

     但当下一般理解的局限性,人们一般将“短视频”理解为手机上观看的视频。而未来真正的“短视频”应该分两部分理解。

     一是,“短”是构建未来虚拟社会的基础单元;二是,“视频”是泛指一切将真实静态影像捕捉、纪录、重现的技术形式,这其中自然包括VR、全息等等新的影像“纪录-重现”方式。

     所以,本文从媒体发展的本质规律,以5G时代5个重要媒体关键词为抓手,总结出5条发展思路。对这5个思路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从“短视频+”到“+短视频”的演化过程。

     “碎片化”与“短视频”

     毋庸置疑,无论一些学者多么反对“碎片化”的生活、学习,“碎片化”时代已经到来。人们的生活在手机的引导下,已经被解构成了各个“碎片化”部分。

     在4G时代,因为带宽的限制,“碎片化”只能完成从单一元叙事角度解构某一人、事、物的功能。元叙事所需要的带宽可以在“碎片化”过程中被分解为多个平行的、并联的“碎片化”单元。这样,4G时代带宽的限制其实在这种并联式“碎片化”结构中被消解了。

    

     但是,“碎片化”提出的同时,也要求在解构之后,能完成对元叙事的重构。

     如果我们要从“碎片化”重构为一个完整的元叙事,那么,在重构过程中,这样的“碎片化”单元将变为串联结构,也就是说,“碎片化”单元的整体带宽,将是所有“碎片化”单元带宽的总和。5G所提供的带宽实现了这种宏大体量“碎片化”叙事重构的可能性。

     所以说,5G时代的到来,将让媒体进入真正的“碎片化”生产空间。

     由此可见,短视频概念的兴起,正是对应着填补由“碎片化”形成的诸多支离、细小空间。

    

     “碎片化”最大弊端,在于由于知识传播的不连贯性,产生的一系列表述层面的不合法性。受众在“碎片化”空间所接收的知识,很难由其本身还原为一个完整的表述。

     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下,受众如果直接赤裸裸地面对不加修饰的海量知识,尚不论其理解能力,光是接收这一庞大体量就十分吃力。这与传统时代,本身就蕴含逻辑体系的书本知识形成截然不同的对比。

     任何一本书都有目录,目录的作用就在于辅助接收者,更有逻辑、高效率地接收信息。而短视频的创作者就犹如书本时代的“目录”,在受众接收信息之前,自己先消化一遍信息,再通过自己的叙事学体系,化繁为简地为受众重构出一套新的理解。

     可以说,如果5G时代缺少短视频创作者这一重要角色,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将陷入一片茫然。

    

     以二更学院的“761课程”为例,即通过“理论+实践”7天6晚创作一部短视频的方式全方位学习短视频全流程制作方法,产出属于自己的“二更体”短视频。通过对5G时代的短视频创作者进行培训来达到对新媒体转型的助力。

     “全媒体”与“短视频”

     如前所述,“碎片化”对空间分隔意味着以短视频为主的全媒体时代真正来临。

     传统媒体已经意识到,短视频将在未来产生不可限量的作用。众多一线主流传统媒体开始纷纷向短视频创作转型。

     例如,2019年4月至5月为全面建设全媒型人才队伍,新华社教育培训中心委托二更学院开展了短视频系列专项培训班。

    

     从适应媒体深度融合、提升视频生产效能、增强视频供稿能力等角度,二更学院对新华社短视频业务负责人、一线采编人员进行了“训战结合”式培训。

     此次培训之所以通过“训战结合”的模式,是为了让大家全方位、全流程融入短视频的生产与运营,导演带队分组实战出作品,提升大家的影像化思维能力,进一步掌握短视频制作方法,增强全媒报道能力。

    

     正是因为当下媒体融合的大环境,新媒体报道理念、技术、技巧、手段等显得尤为重要。

     由此,比起形式上的转变,这种主流媒体管理者思想上的转变尤为重要。从精于一类的“窄而深”,转变为覆盖全类的“宽而广”短视频创作看似小道,但却四两拨千斤,让传统媒体可以用最少的成本,完成庞大的整体转型。

     4K、环绕声与“短视频”

     传统媒体时代,因为带宽的限制,人类视听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了被局限的“视”上。小到清晰率、码流,大到单屏、多屏、无屏,媒体的进化都被“视”的空间深深限制。

     5G+短视频,首先解决的就是这一重“视”的问题。

     在传统媒体里,4K、环绕声技术因为传统传媒本身概念的局限,几乎变为一种打着创新旗号的噱头。这并不是说这些技术不重要,而是它们没有在恰当的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杀鸡焉用牛刀,在传统媒体中,4K、8K成了同质化“牛刀”,对受众而言无论采用哪种清晰度似乎都不影响对传播内容的理解。

     创作者将受众视点集中在了屏幕框架内,并用8K的技术对这一区域进行极高清展示,有时这种做法甚至会降低审美愉悦度,起到相反作用。

     而短视频的出现,恰恰是从横向角度消解了这种垂直加深的负面影响。对于5G+短视频而言,屏幕限制的解除,意味着受众主观能动性的提升。

     这种交互式体验的出现,正好给了4K+环绕声用武之地:就像听觉中的鸡尾酒效应一样,受众需要在众多清晰度极高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信息。

    

     信息的清晰度越高,逼真度就越高,交互式体验就越强,人类对虚拟空间的沉浸式体验就越真实,“短视频+”就越可能演化为“+短视频”,让受众逐渐忘却媒体的存在。

     但需要注意的是,短视频当下发展在人类感官上仍有很大缺陷。如果忽视其他感官,视听的增强反而会变成形成受众整体感官支离的一种障碍。这也是当下大多数虚拟现实技术所忽视的问题。

     只有将4K与环绕声视为一个完整个体,甚至在未来进一步考虑触觉、嗅觉、味觉等更多主要感官(例如可植入式设备),才能真正将人类在虚拟世界中的视听从人机交互转变为自然交互。

     “短视频”与交互

     从“短视频+”到“+短视频”,技术上的创新能让受众的交互体验越强,沉浸的可能性越高。

     但不得不注意的是,这背后存在一个重大理论隐患。如前所述,我们对媒介新技术的认知,要么停留在生物学领域,要么驻足于体验美学。

    

    


     这两者分属生物学、美学领域,缺乏一个两者统一的共同体,也即是从营造艺境的角度着手,从艺术创作本体出发,结合人体感官与美学赏析,形成一个“短视频”创作研究综合体。

     简而言之,现阶段对短视频研究,大多停留在了叙事学表面。短视频所独具的交互功能,被传统叙事学所湮灭。

     “短视频”与虚拟

     从“短视频+”到“+短视频”,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人类对虚拟与真实的界限产生模糊。

     第4点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全媒体短视频所带来的效应,最终将在短视频营造的艺境中得到最大体现。

     艺境营造能力越高,虚拟的逼真性越强。也就是说,目前的短视频助力,最终将不仅限于某一行业的发展,而是完成对整个真实社会的的虚拟改造,使受众能从一块屏幕的二维世界,进入到多屏构成的三维世界,进入虚拟的场域。

     到那时,真实空间中的“短视频+”将逐步变为虚拟空间中的“+短视频”。

     人类在“碎片化”的背景下,逐步由现实进入混合现实,短视频本体的进化将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关键性作用。

     *本文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研究生。

     8月课程预告

     了解课程请扫描二维码

    

    

     点「阅读原文」

     直达「1号微店」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媒1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