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货币”之忧
2014/1/6 瞭望智库

     美国美奇金(北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马修·洛温斯坦提出,中国面临银行承兑汇票(BAN)被用于投机活动的风险。他解释,理论上,银行承兑汇票是为支持贸易而发行的,但实际上它们帮助信贷从银行通过“影子银行家”流入了房地产及其他高收益、高风险行业。他认为,这一情况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而且很难监管。

     这篇题为《中国的影子货币》的文章发表于日本《外交学者》杂志上,文章担忧:银行承兑汇票正为中国一些省的大量投机活动提供资金,然而这种状况能维系多久?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在竭力维持增长率,最确切的迹象是银行票据影子市场已逐渐取代中国日益短缺的商品:现金。银行家在流通自己的代用货币,刺激了灰色贷款交易,而中国人民银行无力或不愿予以打击,“唯恐引起经济发展严重减速”,洛温斯坦警告,“当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必须采取流通期票的手段时,金融界就应当注意了”。

     BAN作为一张有银行担保的远期支票,如果买家能让他的支票有一个大型金融机构提供担保,就会变成优质票据。BAN因其免除了卖家评估买家信誉的必要,而有利于贸易。但在中国,洛温斯坦提出,这一平淡无奇的商业工具变成了一种影子货币,使储备不足的银行得以购买存款,刺激投机,削弱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若所有BAN都是为支持实际贸易而发行的,风险就非常小;但如果BAN只是被展期并作为第二货币流通,那它们就是银行对高风险行业负有的未偿付债务。“事实上,大多数BAN都不是用来支持实际交易的”,深圳一名影子银行家说。

     没有贸易背景的BAN被用于为投机活动融资。洛温斯坦举例,在银行家看来像是一笔在上海购买电视机或洗衣机的交易很可能最终是筹资在江苏买了房或为内蒙古煤炭债务展期。洛温斯坦强调,“最令人不安的是,银行作为担保人对BAN负有责任,担保却是不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债务”。

     因此,洛温斯坦提醒道,只要BAN被用于投机活动,它们就让银行受到监管部门、投资者乃至银行自身看不到的高风险活动的影响。

     文章着重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成为BAN的巨大市场这一现状。中国地方政府本身与项目和商业融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2008年以来,各地政府大力开展宏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项目。

     国家统计局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在为项目筹资过程中,积累了19万亿元人民币债务。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十分沉重,洛温斯坦认为,对于现今短缺的市县来说,最富吸引力的解决办法莫过于印制自己的通货。

     财政部的一份论坛文稿告诫道,债台高筑的地方政府控制着辖区内的银行,可以随心所欲地下令开立BAN,同时银行会很乐于在BAN到期时将其展期。简言之,LGFV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获得让他们用于支付、不计入债务且永远不必交现款的票据。

     文章还指出,地方政府自印通货导致了货币体系的部分破裂。“地方银行开立的BAN可能会在本省内得到认可,但其信用出了本省也许就会得不到承兑”,洛温斯坦解释说。

     “许多地方小银行印制的BAN超出其资产负债表的支撑能力,事实上,他们印制BAN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现金放贷”,某大型商业银行珠海分行的一名银行家说道。

     中国向LGFV开立的未偿付BAN总额难以估算,文章分析道,中国若要维护协调一致的财政和货币制度,它的LGFV债务就早晚必须消化掉,“要么偿付,要么减记”。

     据中国人民银行称,中国经济的货币基础是107万亿元人民币,流通中的BAN则接近9万亿元。“这个巨大的经济地下空间可以衡量出高度投机性投资在多大程度上超过了中国银行通过存款融资的能力”,洛温斯坦总结。

     《中国的影子货币》最后指出,BAN经济是单独存在的,无法与中国经济其他组成部分融为一体,并提出警醒的一问:“它能维系多久?”

     (以上摘编仅供参考,不代表瞭望智库的观点)

     浏览政策早研究精选内容,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犀牛财经网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瞭望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