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邓小平》创作团队
2014/8/10 瞭望智库

     龙平平在看了中央电视台(下称央视)8月6日于黄金时段首度播出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预告片花后,激动不已。

     这位该剧总编剧、邓小平研究专家说:“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相信我们的剧真的要播出了,就在8月8日,就在央视一套。”

     该剧全长48集,起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止于1984年国庆阅兵,意在展现中国在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过程。

     从剧本到播出,《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前后历时5年。“这5年多来,我不敢说自己每天都在做这件事,但我敢说,我每天都在想这件事,想着怎样才能让这部剧更好看。”龙平平说。

     龙平平之所以渴望该剧在影响力和收视率上表现出众,源自他的信念:邓小平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是领导我们党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对这段实现伟大转折、决定中国前途命运、开辟新道路、展现邓小平同志丰功伟绩的历史,应该有一部厚重的、极具感染力的、高品质的影视作品来记录反映。这是我们当初创作这部电视剧的初衷。

     然而,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当前社会对改革开放却出现了不同声音,对邓小平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也出现了不同声音。

     龙平平说:“正因如此,所以我们想通过这部剧,告诉大家我们今天的新生活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来的,通过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凝聚社会共识,坚定改革开放的旗帜不动摇。”

     编剧团队的“敢于”

     在大多数人看来,这种导向味道浓郁的“主旋律”几乎是“不好看”的同义词。

     为突破这一成见,中央文献研究室成立了以龙平平为首、专家和作家相结合的编剧团队。团队成员包括专业编剧张强,作家黄亚洲、魏人及邓小平研究学者刘贵军、周锟、王达阳等。

     张强说:“从2009年2月开始,我们在剧本创作上花了4年多时间,剧本究竟改了多少稿,已经计算不过来了,印象中光剧情大纲就改了十几稿,最终完成了近60万字的电视文学剧本。”

     懂行的人清楚,这类“主旋律”创作的难度系数其实非常大。

     就剧作题材而言,当代人写当代史,难度可想而知。“我们可以看到,对刚刚过去的这段历史,有的已有定论,有的没有定论,有的虽然有了定论,但出于不同经历、不同认识,有人又主张重新审视,这本身就是很大的挑战。”龙平平说。

     就表现手法而言,电视剧需要矛盾冲突来推动剧情,而矛盾冲突需要对立面。

     刘贵军解释说,比如,我们常常会说邓小平最坚持实事求是,但要做到这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就当时来说,最大的阻力就是“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固守“两个凡是”者大有人在。“那么作为电视剧,该怎样通过故事情节、通过演员表演去展现这种存在于人们头脑里、观念中的阻力、冲突,就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种种困难之下,编剧团队绞尽脑汁,竭力让电视剧生动起来、好看起来。

     办法之一,就是敢于直面政治。作为一部反映改革开放初期最高决策层人物活动的大剧,该剧大胆描写了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对话、工作,甚至是矛盾和命运。

     比如,剧中的王震以一个农垦老战士的身份出镜,饱含对边疆的深情和对知识青年的关爱;又如,“文革”前就遭受残酷迫害导致双腿残疾的罗瑞卿,要战士们把他抬起来,重新做他的“罗长子”,带领大家跑步前进等,勾勒出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

     “有人评价说这是一个展现改革开放功绩的光荣榜,在电视剧的创作史上前所未有,我相信观众自然也会‘识货’。”龙平平说。

     办法之二,则是敢于揭秘过程。1977年,邓小平再次走上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出人意料的是,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主动要求分管科学教育工作。半个月后,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并在会上果断作出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的重大决策。在周锟看来,“恢复高考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广大青年的前途命运,如果我们通过艺术的手段把这个决策过程抖搂出来,向观众‘交代’这个重大决策的产生过程,势必引发观众的观剧热情。”

     办法之三,在于敢于虚构故事。编剧团队在铺陈邓小平等实线人物的同时,设计出一系列虚构人物,展现普通人和大时代紧密关联的命运变化和精神成长。黄亚洲说,这条虚线不但拉近了邓小平与普通百姓的距离,而且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人民生活、百姓期待、社情民意勾连,既深化了内涵,也增强了剧本的故事性、情节性。

     比如,邓小平曾有一个讲话:“我在广东听说,有些地方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怪得很!农民一点回旋余地没有,怎么能行?”编剧团队以此为基础,把这寥寥数语形象化,用一个农村老太太养鸭子的故事,将当时的时代氛围烘托得淋漓尽致。

     2013年4月,该剧剧本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同年8月,经中央办公厅批准,该剧正式立项;9月,该剧正式开机。112天后,所有拍摄完成,转入后期制作。

     2014年7月,该剧通过审查。审查意见认为:该剧“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大收获”。

     吴子牛的“平视”

     在该剧导演吴子牛眼中,该剧“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历史题材’”。他动情地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改革开放,是一部‘当代人写当代史’的现实主义作品。”

     吴子牛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的杰出代表,凭《天下粮仓》《贞观长歌》《国歌》等众多影视作品收获不俗反响。

     吴子牛坦言,他一般不会选择接拍重大题材,但《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让他难以拒绝:“因为我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

     1969年,吴子牛是全国首批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他终生难忘的经历;1978年,即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吴子牛考取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这部剧描绘的恰恰是1976~1984年这段难忘的岁月,这不仅是一段历史或故事,也是我们这代人对于这个时代深刻的情感记忆,是我们的致青春。”

     读了3天剧本,吴子牛不但决定接下导演的重任,而且升腾起一个念头:要让伟人的雕像活起来。

     吴子牛解释说,长期以来,在重大题材的影视创作中,伟人常常被“仰视”,这种视角往往让普通人感觉伟人难以亲近,仿佛一个难以企及的神话。“如果只是塑一尊伟人的雕像,那我们的艰苦创作只会剩下疲劳。”

     而在他看来,剧本本身已有一条非常好的虚线,这条线不是硬贴上去的,而是和邓小平有所联系。并且人物都很接地气,语言也很朴实。“我相信像我这个年纪的人,一定会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有了剧本的良好基础,吴子牛试图在表现手法、镜头运用等多个环节,“平视”伟人邓小平。为此,该剧打破常规,通过多种手段,努力从“人”的角度,而不是从“领袖”的角度塑造人物。

     吴子牛说,你能看到,剧中的邓小平,既是一位信仰坚定、心系人民的老共产党员,也是一位充满智慧、悲天悯人的长者,还是一位有生活情趣、爱好广泛的普通人。

     吴子牛的追求是:“面对着小平同志的雕像,如果观众的思绪还沉浸在剧中,通过对这段历史的认识而思考它的现实意义,真正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部剧才算是成功了。”

     马少骅的“畏惧”

     剧中邓小平的扮演者马少骅为国家一级演员,曾成功塑造过多个影视角色,尤以饰演的孙中山最为深入人心。

     在接到邓小平的角色邀请时,马少骅坦言自己有些“畏惧”——“演员有一个本能,就是会掂量自己能不能拿捏这个角色,我也掂量,我觉得我担心的不是我的表演技术,而是自己够不上伟人的情怀。”

     但这个角色对马少骅又有着莫名的魔力:“我的本能告诉我,这样的戏不是经常能拍的,这样的角色也不是经常能碰到的。”

     马少骅决意接受挑战。“我跟剧组说,人物像不像,要由导演和化妆老师来决定;人物是不是,则由我来决定。”

     从接下角色的那刻起,马少骅说他自己就主动“与世隔绝了”——“我不看电视,不接电话,完全让自己浸泡在关于邓小平的图书、影像、录音资料中。我感觉只有这样,我才能慢慢去靠近他、感悟他,找到理解他的那把钥匙。”

     马少骅有一个秘诀——反复默念“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解释说,“这是邓小平的经典语录,大概很多人听听就过去了,但我不是,我每天都会重复这句话,念得多了,我的感受真的不一样了,我能感觉到,当一个人真正把自己的生命都交给人民的时候,会有一种释然,因为无私就会无畏,无畏就会敢于坚持原则。我觉得我找到了那种‘是’的感觉。”

     在力求贴近“是”的同时,马少骅也努力追求“像”。“虽然我认为‘是’比‘像’重要,但我也很在意‘像’,因为‘像’了,才会容易让观众入戏。”

     为此,马少骅反复收听、观看邓小平的讲话录音、影像资料等,揣摩邓小平讲话时的心态,要求自己不但举手投足要像,说话方式也要像。

     “马少骅是贵州口音,邓小平是四川口音,二者还是有一定区别,但是马少骅在剧中几乎没有使用配音,其川音台词之地道,令剧组上上下下叫绝。审片时,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在看过第一集样片后就给予高度肯定:‘这就是我们老爷子。’”吴子牛说。

     (本文摘编自《瞭望》2014年第32期)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瞭望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