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家每天最大声(2014.11.28)
2014/11/29 瞭望智库

     瞭望智库导读

     多数专家对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平稳增长充满信心,但他们也提醒要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中的潜在风险,瞭望智库精选、摘编了多位专家学者的分析预测;除未来经济增长趋势前瞻外,今日聚焦的关键词还有:货币政策、宏观调控、降准窗口、A股泡沫、存款保险等。

     经济趋势前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高度重视今后一两年的防控风险。目前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过程还没有完成,中高速增长的底还有一个探究过程。今后一两年防控风险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最重要的是以质量指标来倒推速度指标。如果增长下滑过快,为了托底,该刺激还是要刺激。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全球和中国变局是2014年拐点。全球变局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中国也正在发生三方面变局:宏观政策调整—降息;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承诺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增量达到峰值。全球变局和中国变局为2014年的拐点,这个拐点以后的2015年会产生一些深远的影响。

     MFI首席经济学家江勋2015年的全球:主流国家经济政策正在转型。鉴于全球货币政策的失效,主要经济体领导人的注意力已经从通胀水平上移开,转而诉求财政支出的再度扩张。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经济朝通缩的深渊滑过去。因此,如果2013-2014年是典型的货币政策年,那么2015年将开启财政政策年。

     瑞穗证劵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制度红利为2015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展望2015年,中国经济仍将面临较大机遇与挑战。海外环境错综复杂,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预计经济增长继续重视质的提升,改革加速推进。从短期来看,明年GDP增速或下滑至7%,但从长期看,制度红利无疑将提供更多机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黄益平:稳增长靠房地产制约经济复苏。过剩产能导致中国正在经历通货收缩,中国制造业投资相当疲软。指望不上制造业的投资,要稳增长,回过头来还是靠房地产、基础设施。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复苏的力度,同时也制约了政府在稳增长的时候所能做的工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房地产落实 中高速增长没问题。最近2、3年的时间,在转型完成以前,目前经济中高速增长关键是房地产还没有落实,房地产落实了以后,中高速增长没有问题。即使其他的指标难看一点,如果不出大的危机,我们守住了底线就是很大的成功。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未来财政、货币政策要有大调整。以速度下滑为主要外在特征的新常态合乎规律。新常态所需要的财政政策跟货币政策,基本态势应当是扩张的。如果这个判断合理,这几十年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要有大的调整,靠着一些小的动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李稻葵:中国机遇比几年前要更多。中国企业应该采取非常灵活的务实策略,美国和英国是我出口的主要市场,应该抓住这一轮英国、美国经济有所恢复、消费者信心恢复的机遇。站在多元化、动荡的世界中,整个中国经济的机遇比几年前来得更多。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我国已迎来第四次创业浪潮。改革开放35年以来共四次创业浪潮,第一次是80年代末期,第二次是92年以后,10万工人下海经商,第三次是2000年中国加入了WTO以后,新经济互联网的出现。现在我国已经迎来第四次创业浪潮。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2015可能是投机机会。2015年可能是一个机会,如果能把打引号的“投资”改成不打引号的投资。其中首要是充实自有资本,政府、国有企业、国有企事业单位带头,也包括股份制公司、民营企业,扩大自有资本,充实自有资本,增加自有资本。

     货币政策

     瑞穗证劵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货币政策不应担结构调整之责。让中央银行在过多目标之间左右逢源,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前一段时间中国央行采取的诸多创新工具便是货币政策承担改革发展任务下,面对结构性矛盾所采取的次优选择,只应作为过度性措施,不应纳入长期框架内容。

     宏观调控

     国务院参事夏斌:坚守宏观调控中的"底线思维”。政府在实施各种调控技术中,必须坚守就业稳定和不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大局。这既是出于对经济的考虑,同样也是出于对社会和政治大局稳定的考虑。若确实能做到二者,即便GDP增速再低一点,改革步伐再快一点,也不可怕。

     降准窗口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降准时间窗口可能打开。未来价格下行(特别是地产价格)逼迫货币政策不断加大发力,后续货币政策大概率的路径是:量化降准以引导巿场利率下行,然后再官定减息予以追认。这大概是一种缓慢释放风险(减杠杆)的节奏。

     A股泡沫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A股存在大泡沫,而且正越来越大。近期中国资本市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被高估,存在很大泡沫,这种情况还会持续。未来证券业加杠杆非常明显,券商值得看好,环保、节能、消费、卫生等行业也继续看好。经济改革和促进两大主题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机会。

     存款保险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存款保险能否维护金融系统安全尚存疑。在显性存款保险体制下,存款保险制度保证了其存款的安全性,存款利率高低就成为储户选择银行的唯一标准。逆向选择经营更冒险的银行自然愿意提供更高利率,能够吸收更多的存款,而稳健经营的银行反而会被市场淘汰。

     金价下行

     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黄金最苦的日子还没来。如美联储不多印钞票,黄金避险价值将大大降低,这是金价持续暴跌的最根本原因。2015年美国铁定加息,未来金价依然处在下行通道,黄金成本700美元左右,加上全球黄金需求(特别是中国)的下降,黄金最苦的日子还未到来。

     人民币贬值

     中国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全球经济形势对中国影响应关注四个问题。一是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以及美国的利率正常化进程问题,与之相联系的就是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问题;二是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问题;三是全球的资金流向问题;四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化问题。

     基础养老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我国各省基础养老金差距拉大将致诸多不利影响。基础养老金差距正越来越大,超过了地区之间社会平均工资收入差距,也超出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这项地方性制度的不利影响会固化将要改革的户籍制度,与户籍制度改革背道而驰,也不利于新一轮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混合所有制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前会长宋晓梧: 国有资本不应从所有竞争性领域完全退出。在竞争领域,国家没必要去经营实体企业。但国有资本可视情况参股竞争性企业,从中获得的红利用于国计民生。发展混合所有制需配套推进,首先要确立公平市场竞争秩序,尤其是在民企和国企谈判时,保障对国企定价公允。

     保险市场改革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延礼:全面深化保险市场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准入和退出机制,以提升保险资金的配置效率为重点,全面深化保险市场的改革。继续全面推进寿险产品的利率改革。在定价权方面要还给保险公司,让保险公司在公平统一的市场中更加灵活的开展运营。

     (专家观点不代表新华社瞭望智库观点)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瞭望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