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项目,被BBC称为“中国的科学革命”!
2016/5/30 瞭望智库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与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木有感觉像小学生启蒙课本一样?

     现在,小编要自豪地告诉你,中国古代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现在有五大科技成就,那是让老外都目眩的科技成就,英国广播公司(BBC)专门做了特别报道。

     文︱中业君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时报”(ID:hqsbwx),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天眼”来了

     巨大的天然深坑内,中国“天眼”即将问世。看外观,太目眩了,感觉身临外太空一样。

    

     正在中国西部贵州省平塘县建设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于9月建成。这可是中国科学家花了10年时间审视中国广大地区的卫星图像,才找到了能够容纳FAST望远镜的天然深坑。望远镜的大“锅”由4450块三角形面板拼装组成,每一块都要小心谨慎地安放入位。

     FAST是世界上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灵敏度将是美国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口径305米)的3倍,而英格兰北部的洛弗尔望远镜口径只有76米。FAST建成后将在未来20年内保持世界一流地位,其主要使命之一是寻找来自外太空文明的无线电信号。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技术实验室主任、FAST项目副经理彭勃说:“在天文学领域,我们远远落后于世界。过去我们只能出国,使用外国的望远镜。我觉得到时候了,我们要在中国建造自己的东西。”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表示,FAST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它拥有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排在阿波罗登月之前、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Arecibo 300米望远镜相比,其综合性能提高约2.25倍。

    

    

     利用这个最大射电望远镜,人类可以观测脉冲星、中性氢、黑洞……这些宇宙形成时期的信息,甚至有更大机会捕捉外星生命的信号。对科学家来说,宇宙中的脉冲星是很迷人的。它们的体积非常小,小的脉冲星直径一般只有几十公里,跟宇宙中动则直径上万公里的天体相比,身材简直弱不禁风。但就是这么小个头的脉冲星,能量却非常大。 目前全世界观测到的脉冲星,都在银河系以内。将来,FAST有希望观测到银河系以外的脉冲星。说起来,脉冲星的信号频率,和手机的频率差不多。如果人类能够接收到银河系外脉冲星的信号,就仿佛接了一个10万光年外的电话。 与FAST相比,美国的哈勃天文望远镜,简直小儿科了。哈勃太空望远镜是用光来“远望”可见宇宙,但射电望远镜更像是个“耳朵”,“收听”太空深处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

     2

     猪眼看世界

    

     猪角膜移植到人眼,那不成了猪眼睛了?当然不是啦。这款以“猪角膜”为原料的产品是中国科学家历经十余年自主研发的,也是全球首个完成临床试验的生物工程角膜。

    

     据统计,中国盲人占世界盲人总数的五分之一,14亿人中盲人总计有800万。中山眼科医院教授袁进说,角膜疾病致盲病例的总数在350万到500万之间。每年仅5000患者可成功获捐进行角膜移植,移植率仅为千分之一,就是因为角膜捐献者数量有限。袁进说,“中国人观点比较传统,他们不愿意捐献角膜。这也是我们一年只能做5000例角膜移植手术的主要原因。”

     开发猪角膜移植技术的“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CRMI)实验室就位于深圳。CRMI公司介绍,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在90%以上,几乎与人类角膜移植成功率持平。

     生物工程角膜,最开始研发公司选择了猴子,但放弃了。因为饲养的成本高、繁殖率低,来源上也伤脑筋。后来,对山羊、狗、猪、牛都做了研究和筛选。“最后发现猪角膜和人类角膜非常相似,相比其他动物,排异也较小。” 所以,这猪已不是猪圈里的猪,它们是要经过专门筛选,并进行特殊处理、加工和严格检测。而且品种特定,只有三四种品系稳定的猪作为来源。 为了保证供应,深圳还有一家专门供应角膜的养猪场。里面的猪可洋气了,都有“身份证”和编号。一旦发现问题,马上就能追查到是哪头猪在什么时候提供的角膜,“售后服务”也能迅速跟上。

    

     角膜从猪眼睛里取出后,在这段时间里,会发生翻天覆体的变化。它要通过脱细胞技术完全脱除,完全去掉猪的细胞,仅保留其天然角膜三维立体结构。剩下的这部分材质,再用钴60的放射性辐照予以严格消毒,确保一些动物源性的疾病(发生于猪的疾病),不会因为移植而感染到人。按这种技术处理,这就不能叫“猪角膜”了,因为上面完全没有猪的细胞。它也拥有了新的名字——生物工程角膜。

     人工生物角膜可否完全替代人体捐献角膜?专家表示,还不能解决所有角膜疾病。下一步将研发用于全层角膜移植术的生物工程角膜,从而完全替代人体捐献的角膜。如果研发出来,这将会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3

     寻找奇怪的粒子

     在中国南部大亚湾地下最深处,这里安装有一系列巨大的粒子探测器,可以监测到非常罕见的中微子与其他常规粒子的对撞。探测器设在不同地点,有的间隔几公里,通过观察中微子碰撞在不同探测器之间的差异,中国科学家可以勾画出粒子移动过程中的变化。

    

     粒子探测器为何在大亚湾地下深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俊教授解释说:“我们头顶上有300米厚的花岗岩,屏蔽宇宙射线。” 宇宙中最奇怪的粒子——中微子产生于核反应,包括星空中的聚变到地球上核电站的核反应过程。中微子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粒子。

     每一秒钟都有数以万亿计的中微子从我们身边飘过,但是我们感觉不到、也看不到,中微子既不带电荷、质量也非常小。有人形容它是最接近于不存在的东西。更为奇怪的是,中微子也在不停地变。

     穿行在宇宙中,中微子在三种形式中互换,即科学家所说的“味道”。就好像朝空中扔出一只香蕉,眼看着香蕉变成橘子、苹果,然后再变回香蕉。

     就目前所知,其他粒子没有这样的行为。曹俊教授说:“每天我们都可以探测到数以千计的中微子,这是黄金时代,研究中微子物理学振奋人心。”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大亚湾研究团队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精确地计算出中微子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可能性。他们的研究结果甚至还暗示,中微子可能存在第四种神秘的“味道”,不过这一点目前还没有得到证实。 即将建成世界第一的射电望远镜之际,中国科学家也在考虑打破另一项记录:这一次是在粒子物理学领域,在中国本土打造更大版本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可与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媲美哦!

     4

     探险幽深的海洋

     上海以南几小时车程的地方,船厂乐声高昂,雄狮起舞,天空中巨大的气球随风摇摆。码头人头攒动,聚在一起观看中国崭新的科考船下水仪式。

    

     这艘名叫“彩虹鱼”的科考船100米长,配有实验室和先进的科研工具,它将探索世界的大海大洋,也将帮助中国深入海底:科考船将成为深海潜水器的“发射台”。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崔维成说:“人类对深海的了解还不如对月球和火星表面的了解多。这就是我为什么要为海洋科学家潜入深海创造条件的原因。”

     “彩虹鱼”的最终目标是载人深潜,他们计划将人送入海洋的最底处——太平洋中深度将近11000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深海研究难度很高、风险很大,希望成为下潜马里亚纳海沟中国第一人的崔维成相信,中国能够真正打开这块最后的未知领域。 亲自见识过海底最深处的人屈指可数。1960年,美国海军中尉唐·沃尔什和瑞士工程师雅克·皮卡德首次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他们乘坐的潜水器“的里亚斯特号”重压之下一路嘎吱作响,下潜总计用时5小时。另外仅有的一次载人探测是,2012年好莱坞导演卡梅隆乘坐亮绿色潜水器单人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 “彩虹鱼”希望自己的潜水器成为下一个尝试者。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在探索深海。中国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已经下潜100多次,深度达到7062米。

    

     5

     飞向浩瀚的太空

    

     中国是从1970年4月24日步入太空时代,“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随后几十年,中国发射过更多的轨道器、探测器,并把宇航员送入太空,中国迅速建立起太空大国的地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2013年,中国将探测器送上月球,这是时隔40年后人类月球探索的第一次。中国计划发射飞行器前往月球,搜集岩石样本带回地球,同时还计划在2018年探访月球的背面。吴伟仁说:“苏联和美国曾经数次登月,但那都是在月球对着地球的一面,从来不曾在背面。在背面登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中国还把目光瞄准了火星。在不久前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宣布计划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

     对中国来说,载人探索也是一个重点。2003年,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人。他在太空中度过21小时,返回地球后成为民族英雄。此后,中国又先后出现9名太空人,今年还计划将另外一组宇航员送入太空。

    

     目前,中国宇航员不能去的一个地方是国际空间站。美国表示“不和中国太空部门合作”,担心共享科技可能会破坏美国的国家安全。吴伟仁表示,中国非常希望合作,并且已经与欧洲、俄罗斯在其他项目上合作,但美国仍然是一个症结。“我们多次呼吁美国取消限制,允许两国科学家合作探索。” 中国目前在打造自己的空间站,中国此前已发射空间站实验室“天宫1号”,今年还要发射“天宫2号”,今后还将加大规模。

     “中国有决心不让任何东西成为拦路虎。”英国BBC总结说,像射电望远镜这类项目是中国科学复兴的强有力象征。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快速快步和中国在其他许多科学领域的突飞猛进交相呼应。2013年,中国的研发投入超过欧洲,预计2020年将超过美国。到2020年,中国政府希望科技投入占到国民生产总值GDP的2.5%。

     回望几十年前,在全球科学排名榜上,中国几乎是榜上无名。现在,根据科研投资和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来评估,中国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世界拭目以待,中国的科学革命下一步将走向何方;中国是否能够完成向世界科学强国的转型。

     附:

     科技强国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中国科技界正迎来一场万众瞩目的盛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三会聚首”,创新中国“整装进发”。

     新华社发表长篇评述为你预测:中国科技界“大佬”为何齐聚一堂?这个会将讨论些什么?将给中国带来哪些变化?“高大上”的科技创新与我的生活有哪些关系?

     文︱杨维汉、余晓洁、吴晶晶、崔静、彭勇、刘奕湛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新华全媒头条”(ID:xinhua-allmedia)

     科技改变中国 创新驱动未来

     ——写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前夕

     有时,巧合,折射的是一种必然、一种大势——

     “硬科技可以改变世界。”5月28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来自北京、西安等地的科学家、企业家宣布成立硬科技创新联盟,吹响硬科技创新的号角。

    

     这是5月28日“硬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启动仪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就在同一地点,两年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把“课堂”搬到了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的号召。

     中国科技界的历史性时刻正在到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三会聚首”,创新中国“整装进发”。

     国际竞争大势所趋、民族复兴国运所系、国家发展形势所迫……从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到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部署、全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向着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进发。

     根本出路在于创新

     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从新中国“一穷二白”到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创新进步撬动兴国强国杠杆,托起民族希望

     “我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1996年,奥地利。面对导师:“你的梦想是什么?”的提问,时年26岁的潘建伟如是回答。

    

     2015年5月26日,潘建伟在中科大上海研究院的实验室里调试设备。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2001年,他放弃海外教职回国,在中国科技大学组建实验室;今天,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工程正积极建设;“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即将遨游太空……

     “如果抢占量子通信先机,就有望抓住由模仿者变成引领者的机遇。”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说,“我们的研究蕴含新的国家力量。”

     国家力量,来自科技进步——

     纵向看,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就是创新。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发展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现代化高潮就兴起在哪里。

     横向看,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世界主要国家争相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激烈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火种。创新,是支撑民族复兴的脊梁。进入“十三五”时期,进入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阶段,更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神舟飞天创造了“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了“中国深度”,高铁奔腾刷新了“中国速度”,大望远镜拓宽了“中国维度”……

    

     5月2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完成大深度下潜作业后上浮至水面,即将被回收至“向阳红09”船。新华社记者 潘洁 摄

     基础科学突破——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高温超导、纳米科技、人类基因组测序、干细胞研究、中微子震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工程技术成果——正负电子对撞机、汉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计算机、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海洋石油981”平台、C919大型客机……

     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国积极投身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当今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科技成为重要支撑。2015年的一组统计数字令人欣喜:

     ——全社会研发支出达14220亿元,其中企业支出超过77%,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2位,被引次数上升至第4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3件,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9835亿元;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1%,国家创新能力世界排名提升至第18位,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说:“中国科技创新正在呈现两个深刻变化:一是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二是由‘点’的突破向‘面’的提升转变。”

     科技支撑综合国力、提振经济转型升级的磅礴力量从哪里来?

     从向着光明的中国道路中来。

     2014年6月9日,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与共和国的科技脊梁——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们相聚一堂。总书记强调——

     “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十三五”规划用专门篇章部署未来5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刚刚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描绘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并作出了“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的总体部署,以构建中国新的发展动力系统。

     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驱动中国持续健康发展的“集结号”已然吹响。

     从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中来。

     毋庸讳言,我国创新基础依然不牢、原始创新不强、关键领域受制于人,科技经济“两张皮”,核心技术“缺芯少魂”。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割除“痼疾”,为创新驱动发展“松绑”。

     科技体制改革攻坚战已经打响。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若干意见出台,打破体制机制“藩篱”,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自由流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落地”开花。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100多项任务聚焦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矛盾,统筹衔接当前和长远举措,明确分工、把握节奏、分步实施。

     一项项改革举措,彰显中国发展新“路径”:把发展动力及时切换到创新引擎上来,实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双轮驱动”。

     一个个具体措施,展现中国发展新“算法”:用政府简政放权的“减法”,激发社会创新创造的“乘法”。

     从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中来。

     创业是创新的载体,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小米手机做大做强、大疆创新的无人机飞得更高、小鱼儿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陪伴机器人快速走入市场……一批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3月11日,在韩国首都首尔,大疆创新的工作人员在旗舰店内向韩国记者展示最新产品“精灵Phantom4”无人机。 新华社记者 姚琪琳 摄

     担纲核武器研制重任的核九院,也在创新创业。诞生于核九院的中国久远高技术装备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从封闭到直面市场竞争,挑战很大。我们的目标是建成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型企业。”

     “我们干一切事情都从创新的角度出发,思考创新理论、运用创新方法,把创新发展作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思维方式,就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穆荣平说。

     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

     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科技进步是强大引领,创新发展是动力源泉

     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

     科技,帮助中国养活世界22%的人口

     “13亿人吃饱穿暖”,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面对过的世界性难题。科技部部长万钢清晰记得,1969年他当生产队长时,乡间流传的目标口号是亩产粮食600斤“过黄河”,800斤“跨长江”。

     如今,海南三亚超级稻“超优千号”示范基地,80多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抚摸着“超优千号”饱满的稻穗说:“这里亩产已经达到940多公斤。”

    

     2015年5月9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左四)在海南三亚亚龙湾水稻示范基地查看第五期超级杂交稻“超优千号”。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农业部数据显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业增长从拼资源、拼投入转向拼科技、拼研发。

     科技,解决现实难题,为社会进步提供动力

     “扎针神器”——投影式红外血管显像仪,识别血管位置和深度,轻松解决婴幼儿、肥胖患者扎针找血管的难题;带上一块腕表,小孩、老人就能自动定位,不怕走失;大气灰霾污染源解析,找到了制造雾霾的“源头”……

     药学家屠呦呦站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中国人原创的青蒿素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赖远明团队成功解决青藏铁路修建中“无法攻克的世界性冻土难题”,创造了“天路”奇迹;裴端卿团队发现细胞在结构上“返老还童”的关键机制……

    

     2015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结束后,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展示获得的奖章。 新华社记者 叶平凡 摄

     从实验室到火热的生活,从宏观到微观,一个个科学家及其团队的努力和付出,让一个个科学新发现逐步变成应用;一台台仪器或关键部件研制成功、一个个生产技术细节得以改进跃升,为现实生产生活带来一点一滴的变化。

     科技,改变人生命运轨迹;创新,让机遇在创业中勃发

     成晓华,上市公司朗科科技创始人、U盘发明人之一,他和同伴创立的公司几年间完成了年销售额过亿的飞跃。

     如今,成晓华华丽转身,成为“创客导师”。“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做企业,我自己走过了一条创业路。技术创新在哪里,我们就会引入风投资金,从十万级到百万级,甚至更大。我会告诉年轻的‘创客’,哪里有沟坎,指导他们如何避开风险,整合创客团队,和他们一起成长。”成晓华说。

     毛大庆,万科集团前高级副总裁,放弃高薪和顶级职业经理人的“光环”,打造出一个孕育科技创新的创客服务平台。

     “科技创新大潮势不可挡,这是一次国家命运的拼搏。如果我能参与到这场拼搏里,获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远比挣钱重要得多。”这就是毛大庆的人生选择。

     科技创新成为“第一动力源”,助力中国经济调结构、促转型,迈向“中高端”

     一根网线改变中国。1994年4月20日,一条64K的国际专线从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连入Internet,标志中国互联网起步。如今中国,网民超过6.8亿,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互联网+汽车”“互联网+装备制造”……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互联网+”让传统制造业,向着价值链高端努力攀登。

     向创新要效益,“绝版货”取代“大路货”、成套总包取代单机制造,“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依托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弯道超车”,勇立时代潮头。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创新鼓点密集敲响,合奏出中国经济新强音。

     华为、联想、中兴等一大批企业步入全球高技术行业领先者行列。201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

     新思路,孕育新变化;新动能,释放经济发展巨大潜力

     深圳,已经率先实现动力转换,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深圳经济增速从年均25%急跌至个位数。面对加工贸易断崖式下跌,深圳先后出台实施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2013年,深圳又着手布局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和智能装备制造四大未来产业。

     转危为机,渡过难关。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基因检测……一个个新兴产业在深圳崛起,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十二五”期间,深圳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近20%,产业总规模从8750亿元增加到2.3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8.2%提高到40%,成为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引擎。

    

     4月8日,第四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在深圳开幕。图为工作人员演示一款专为3到6岁儿童设计的智能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深圳这些年发展质量比较好,相当一部分是靠新产品、新技术。”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思康说,“新技术产生新需求,以新供给刺激新需求,以新需求拉动新供给。”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年初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中国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中国科技在全球的地位日益突出,研发投入、科技论文产出、高技术制造增加值等均居世界第二位。

     从创新驱动到新空间、新产业、新机制,从科技强到人才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十三五”开局,“新”字当头、“强”字叫响,汇聚起中国经济新动能。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说:“未来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能否成功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看能否依靠科技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动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力争超越,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的全面创新,将为中国插上圆梦的翅膀

     放眼世界,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乃至产业革命,正在席卷全球,科技革命改变国家力量对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就是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

     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后,人类已经迈入生物经济时代——

     深圳大鹏街道下沙片区“禾塘仔”,山谷间,一片建设规模11.6万平米阶梯式建筑,宛若“哈尼梯田”。这里,就是生物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刚刚竣工的中国国家基因库。

     1999年,华盛顿大学汪建等几个年轻人“自作主张”,以中国代表的身份,承担了人类基因组计划1%的测序任务。同年,华大基因成立。

     弹指17年,华大基因由最初不足10人的“手绘作坊”,蝶变成“世界基因测序航母”:人员逾5000名,测序能力全球第一,相关技术应用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医院单位。更关键的是,他们研制并大规模生产了通往生物经济时代的工具——具有自主产权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

     华大基因,是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

     万钢说:“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新改革带来新希望。

     “创新驱不动”,科技成果转化是“瓶颈”。转变观念让创新人才“名利双收”,让科技创富不再是神话。

     去年8月底,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完成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大修”,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路。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根据新政策,50%的转化收益归团队、个人,20%作为团队研究经费。2015年共有15项新药研发成果成功转让,合同金额8亿元,达到前5年转化总额。

     所长蒋华良说:“激发科研队伍创新热情,就是要让成果转化收益和科研人员利益紧密捆绑。”

     国家出台政策,对在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要从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总额中拿出不低于50%的比例给予奖励,且上不封顶。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改革稳步推进,“对症”科研经费管理“九龙治水”“多头申报”“资源碎片化”“科研人员疲于跑项目”等痛点“下药”。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优化科研经费配置、完善科技计划管理、改进院士制度、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权……制度藩篱的渐次拆除,进一步调动起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科技创新,既要‘顶天’,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又要‘立地’,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科院副院长谭铁牛说。

     新动力积蓄新势能。

     大学生、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创业者,被称为创新创业的“新四军”。

     从“科学的春天”到“创新的春天”,从北京中关村到武汉光谷,从四川成都到上海张江,创新创业成为一种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时代精神。

    

     这是位于北京中关村的创业大街(1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这是中国创业者的黄金年代。”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说。

     11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46家国家高新区,成为区域创新创业的核心载体和增长极,与498家众创空间、60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共同形成接续有序的创业服务链条和良好的“创新生态”。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5中国创业心态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者中有兴趣创业的人达到54.5%,35.5%的人未来3年有创业可能。

     创新创造和市场规则相融合,正集聚起“创时代”的澎湃动力。

     新自信成就新梦想。

     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拥有超越和腾飞的无限可能。全球化的今天,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拥有了市场的主动权。

     中国究竟凭什么夺得物联网标准制定权?

     “中国是兼容并蓄的国际标准制定者,反对者没有提出比中国的基于‘共性平台+应用子集’更好的标准化架构。”物联网专家、感知集团总裁刘海涛自信地说。

     “如果把单一的传感器连成网络体系,像团队一样分工协调地干事,一定比单打独斗厉害!”1998年,一个思想的“小火花”让刘海涛兴奋不已:随着芯片、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一个全新的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于一体的物联网系统将是信息技术的下一个发展方向。

     火花、火种、点火系……

     刘海涛将物联网思维应用于指挥交通、环境健康评估、食品安全全程监控等领域。中国科技精英正在用“互联网+”“物联网×”改造传统产业、激发中国经济活力。

     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引领未来时代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中国人有信心也有能力,去诠释科技“第一生产力”对“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这是一场全方位的提升——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现重点跨越;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

     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

     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

     英国《自然》杂志执行主编尼克·坎贝尔表示,中国高质量科研产出的持续增长令人印象深刻。世界上有越来越多最好的研究是在中国发起、主导和完成的。

     天地即征程。中国正向未知与未来发起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紧紧抓住机遇,及时确立发展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这是中国科技创新走向未来的“三步走”战略——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这是面向2030年的重大项目清单,成熟一个、启动一个——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网络空间、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海深空探测、脑科学……

     眺望未来

     2016年,中国将建成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中国运载能力最强的“长征五号”火箭将进行首飞试验;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将建成……

    

     2016年4月10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反射面安装即将完成。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天和一号”;2019年,中国“彩虹鱼”海底万米深潜器将载人冲击万米深海极限;2020年前后建成空间站……

     这是又一个科技的春天。

     当如同阳光、空气、土壤、水,带来万物生长的决策、基础、智慧、资金同时具备时,人们相信,创新的中国在科技的引领下必将赢得光明的未来。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中信出版社为库叔提供下图所示书籍10本,以及15本知名经济类书籍赠予热心读者。每天都送,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每条文章都可以评),点赞最高者(数量超过三十),库叔会在评论区回复并通知得奖。当然,评论的质量库叔会进行把控的。想和库叔聊天请添加库叔微信号(lwzkkushu),合作请联系微信(18514203851)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瞭望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