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个应该永远铭记的日子!跟着库叔感受毁灭与重生
2016/7/28 瞭望智库

    

    

     唐山大地震后,西方媒体曾一度断言,唐山将从地球上被“抹掉”。然而,唐山坚毅地从瓦砾中站立起来了。这座重建的城市,在许多方面体现了中国雄心勃勃的现代化目标。

     文︱库叔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顷刻间将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夷为平地。

     24.2万余人死亡,16.4万余人重伤;

     仅唐山市区终身残疾者就达l 700多人;

     7200多个家庭断烟绝炊;

     唐山地区震毁公产房屋1479万平方米,倒塌民房530万间;

     直接经济损失达54亿元;

     全市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生命线工程全部破坏,所有工矿全部停产,所有医院和医疗设施全部遭毁;

     唐山这座中等工业城市遭受了灭顶之灾!

     这是20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一,是迄今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

     库叔这么讲吧,1945年在日本广岛投的原子弹,能量相当于两万吨黄色炸药。

     而唐山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约等于四百多个这样的原子弹。

     唐山地震发生后,西方国家一些人士说:“唐山从地球上被抹掉了!”

     然而,唐山不仅没有从地球上抹掉,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一座新唐山崛起在冀东大地上……

     1

     灾情:天亮了,唐山消失了

     噩梦骤然降临

     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三时四十二分五十三点八秒……

     仅仅在一秒钟之前,地球的表面还是平静的。在东经118.2°、北纬39.6°,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唐山市,一切都和往日一样。夜阑人静,大街上几乎看不见行人。开滦矿务局唐山矿高高的井架上,天轮还在以惯常的速度旋转;新落成的开滦医院七层大楼,透出几处静而柔和的灯光。整座城市在安宁地熟睡。

    

    震前的唐山火车站

    

    震前的唐山市开滦医院

    

    震前的唐山市新华路

     然而谁也未曾料到,一股酝酿了若干年的、毁灭性的能量,正在唐山市地底下的岩石里等待着爆发。三时四十二分五十三点八秒,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地应力长期集中造成的巨大弹性应变能,突破了岩石强度的极限值,唐山市地底下的岩石骤然崩溃了。如同四百枚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十六公里处的地壳中猛然爆炸,唐山市被巨大无比的能量剧烈地摇撼着,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在顷刻间被夷为平地。

     “那年我9岁,哥12岁。地震来时,我一丁点都不知道,似乎是被憋醒的。想翻身,翻不动,才知道房顶已经压到了身上。用哭腔喊了两声哥,发觉他就在我的右边。记不得当时说了些啥,印象中都没有哭,也没怎么害怕,只是让房顶压着有点难受,出不来,心里急。”

     李木马是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他依据自身回忆写成的文章《九岁的清晨》收录在《唐山大地震亲历》一书中。他向我们讲述了灾难发生时他们一家人的状况。

     “(我)压得实在受不了,觉得身子开始发扁,眼珠子都在往外鼓,我急了,从身子底下抽出一只手来往头前瞎划拉,不承想,有几块砖松动了——往外使劲一推,一个小缝儿透出了蒙蒙亮的天。当时不知哪来了那么一股子野劲,脸蹭着砖土,脚用力一蹬,再一蹬,像是在坚硬的液体里游了一小段,竟然钻出了废墟!出来一看,傻眼了。村庄的模样一点没了。磕磕绊绊在高高低低、坑坑洼洼的废墟上,甚至辨不清脚底下原来是谁家的所在。知道哥还压在里面,就去找大人。这时才知道大人们已经忙乎了俩仨钟头——原来所有人家的房子都倒了……

     (我和)几个人喊着一二三掀起房顶,七手八脚把哥救了出来。妈还在东院不知咋样。当时除了我和哥哥,村子里不会有人想到她,因为爸爸在一百多里之外的盐场……妈妈被埋得很深。两个年龄加到一起才20岁的儿子没有足够的力量救她出来。我们叫来二堂兄。一个大人俩小人儿忙乎了有四五十分钟,掏了一个两三米深的“洞”,才让她浮出土面。清瘦的母亲满头灰土,脸色惨白,后来知道她当时正怀着小妹。

     她在几米深的废墟里坚持几个小时的姿势是:背朝上,手脚狠狠撑在炕上护着腹部——几个月后,在简易房里降生的小妹安然无恙。”

     相比于李木马一家平安这样不幸之中的万幸,灾难带给王林梅的烙印则要更痛更深。1976年是她当兵的第四个年头,原本回老家唐山探亲,然而在返程前夕,天崩地裂的大灾难使她的人生轨迹被残酷地割裂。在地震中,她全身瘫痪,在床上一趟40年……在《唐山大地震亲历》一书中,她将这称为“1976年的生死幻灭”。

     “……我的睡眠一直都很轻,稍有动静便会醒来,可地震发生的那个夜晚,我却睡得很沉很沉,像死去了一样。那地动山摇般的晃动,巨雷劈来的轰鸣,我竟浑然不觉,朦朦胧胧地感觉有什么东西落了下来,其他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现在,不管怎样回忆,也说不准确究竟过去了多少时候,我醒了过来。哥哥和姐姐说很短很短,父亲和母亲却说很长很长。只觉得浓烈的烟尘呛得人无法呼吸,停电了,到处是一片漆黑。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头好像被什么猛击过,昏昏沉沉地躺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朦胧中,似乎有人在喊:‘快!快!’身边有人来来去去地走动着,而且急促地说着什么,声音像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飘过来的一样,只有一句我听清了:‘地震,是地震!’”

     陆军二五五医院护士李洪义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女兵被一根水泥梁柱戳穿了胸膛,胸口血肉模糊;一个孕妇已快临产,她人已断气,下身还在流血。二五五医院外一科副主任张木杰亲眼看见一位遇难者,眼球外突,舌头外伸,整个头颅被挤压成了一块平板;另一位遇难者,上半身完好,下半身和腿脚却已模糊难辨。开滦医院医生谢美荣讲述她心爱的孩子时说,儿子死去时,头上还压着一本掀开的小说《剑》,可是他永远也不可能翻完这本书了,就像他短暂的生命,也不可能继续到它最后的一页。

     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无辜的死难者,几乎都是在毫无准备的状况下,被突如其来地推向死亡的。

     最严峻的时刻

     顷刻之间,建筑物大部分遭到破坏和倒塌,到处是残垣断壁,遍地是碎砖烂瓦,满目疮痍。

     这是库叔找到的一些照片:

    

     空军某部3层高的北楼被夷为平地

    

    新华路两旁的楼房几乎全部倒塌,这个招待所的楼房的状况,被称为奇迹

    

     小山街道被道路两侧的房屋倒塌物积满,行人寸步难行

    

     被震毁的开滦医院

    

    被震断的桥梁

     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在描述战争的巨大场面时,常常把它比作一次毁灭性的地震。然而,这一次,那些乘坐直升飞机俯瞰过唐山废墟、并亲临救灾第一线担任指挥员的身经百战的将军们,却说这次地震,就像一次空前残酷的战争。

     “我从没见过这样巨大的伤亡,这样惨的场面……”一等残疾军人、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杨立夫说,“到唐山最初的几天,我天天夜里做噩梦,每次都会梦到广岛。我在军教片里见过广岛的浩劫——一颗原子弹毁了一座城市,瓦砾遍地,人烧得不像样子……可我们的唐山比广岛厉害得多,一个早晨几十万人丧命啊!”

     唐山的形势令人担忧:

     持续32摄氏度以上的高温酷暑;

     二十几万遗体掩埋在市区的各个角落;

     从地下挖出来的已极度腐烂的遗体就停放在路边;

     在地震中受伤的人伤口出现感染;

     水、电、煤气、通讯、交通等生命管线中断;

     粪便、垃圾、污染物四处堆积;

     市区上空飘浮着蚊蝇与尘埃……

    

    唐山火车站北面是一个老居民区,所有平房被夷为平地,在永红铁路桥下的通道两旁,摆放着许多罹难者的遗体

     几秒十几秒钟的强烈地震,使唐山市、唐山地区所辖各县一下子出现了70多万名轻重伤员,其中重伤员达167539名。但市人民医院、商业医院、工人医院、开滦医院等大型医院的医疗楼和病房楼全部倒塌,医护人员伤亡严重,医疗设备、药品全部被埋压。

     铁轨扭曲变型,路基沉陷,桥梁毁坏,运行中的列车脱轨或颠覆。同时,车站建筑严重破坏,房屋倒塌砸坏通讯、信号、给水、电力、机务等设备。震后铁路客货运输全部中断。

    

     被震毁的火车站

     大地震一发生,唐山全市供水即告中断。一时间,水成了灾区人民最迫切需要的东西:被砸伤、压伤者,因出血损失了过多的体液,急需喝水;伤员清洗被埋被压时混进伤口的泥沙污物,需要水;那些参加自救互救奋战了几个小时的人们,由于出汗过多,也急需喝水;医生抢救重伤员满手沾着的血迹,需要用水清洗……

     居民的全部家当被砸毁,起伙做饭的家什也毁掉不少。震后的最初两三天,多数灾民无法做饭。

     环卫设施受到摧毁性破坏:

     上水管线被拉断扭裂、脱口错位、中断供水;

     下水管道坍塌断裂、渗透淤塞,污水不能下泄;

     水冲与人掏的厕所全部倒毁,粪便得不到处理;

     垃圾清运停顿;

     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每日所产生的垃圾与污水,遍地抛撒……

     天气炎热,遇难者的遗体迅速腐败变质,加上遍地垃圾粪便和污水横流,孳生了一种个体很大的灰色麻苍蝇和红头绿苍蝇,一堆一片地嗡嗡乱叫乱飞。

     地震发生后的头三天,是唐山市最为严峻的时刻。

     伤病、饥渴无情地袭击着死里逃生的人们,恶劣的生存环境使许多活下来的人又濒临死亡。地下还埋着无数的活人和死人,等待挖掘。人们仰望天空,看不到生存下去的希望,绝望笼罩着整个灾区,犹如在干涸的大漠中作垂死的挣扎。“去机场,找解放军。”灾民们把唐山机场视为荒漠中的绿洲。在机场沿路,人们扶老携幼,用架子车拉着伤员,用自行车驮着老人和儿童,步履艰难地潮水般地涌向唐山机场。

     许多重伤者还没来得及到达机场,就在路上咽气了,亲人们哭泣着将死者就地掩埋在路边。从机场通往市区的马路两旁,可以看到不断堆起的坟头。

     2

     救灾:没有哭声的城市

     在各路救援大军尚未到来之前,震中高烈度灾区的人们,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双手。那些从废墟中艰难逃生的人们,顶住整座城市瞬间毁灭的刺激,和亲人伤亡的悲痛,不顾砸毁与埋压的财产,忍着身体与心灵的伤痛。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救人,救人!

     此时此刻,人性的尊严凸显出来,人类的英雄气概和高贵品质让库叔深深地叹服!

     唐山机车车辆厂车体车间副主任王国良,一家五口从家属宿舍的废墟里脱险后,王国良对两个年龄大些的孩子说:

     “现在好多人还都没出来,咱们爷三个成立一个临时抢救小组,听我指挥,赶紧去救人。”

     父子三人冒着不断的余震,先在矿工楼里救出两名妇女,又到南厂楼救出一名医院职工。在这个过程中,王国良在余震中从矿工楼摔下来,加上救人要橇起几百斤重的水泥预制件,因出汗过多昏倒了。他醒来后,又接连救出二人。这位连续奋战了三个多小时的基层干部,全身上下多处负伤,手上的血泡比花生粒还大……

     在被埋人员密集的立新旅馆,到唐山出差的锦州印染厂老工人面对惊慌失措的人们大声喊:

     “谁是共产党员,站出来挑个头,我不是党员,但我坚决服从党员同志指挥!”

     刚从废墟中爬出来的党员立即站出来组成了临时党小组,带领大家从凌晨一直干到下午四点,成功地救出了30多名被埋旅客。战斗中有人被再次倒塌的房屋砸伤;有人累倒了,爬起来坚持再干;抢救现场,无一人袖手旁观,连能动的伤者、老人和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加入了抢救他人的行列。

     老两口救出44名遇难者

     地震后人们超常的利他精神,焕发出一种惊人的生命力量。事后许多当事人也难以理解,这种巨大的生命力量何以能够在自己身上产生。开滦唐山矿老工人黄XX夫妇,在强震发生后当天的9个小时内,抢救出44个人,当时曾被认为是奇迹。

     强烈地震一开始,睡梦中的黄师傅即被惊醒。老人跃身而起,一脚踢开窗户跳到屋外,可脚跟尚末站稳,一排倒塌的砖墙即砸了过来,黄师傅一下跌倒在地。此时,恰好他老伴从屋中跑出,才扶起受伤的黄师傅。

     两位脱险的老人喘息未定,四周即传来遇难群众的呼救声。听到这些凄厉的喊声,两位老人的心受到了强烈震撼。“这么多人遇难,咱绝不能坐视不管!”想到这儿,他们连自己的伤都没来得及细看,就冲向喊声,抢救遇难者。

     夫妇俩首先跑到一个倒塌的房子前,见一位女青年正被一块倒塌的水泥板卡着半截身子,一点不能动弹,危急万分。此时余震频频传来,两位老人顾不上许多,即动手扒救这位女青年。他们奋力掀起沉重的水泥板,把女青年拉了出来。“屋里还有人吗?’’老黄急切地问女青年,对方用微弱的声音回答:“我妈妈和妹妹还压在里面。”老黄二话没说,转身又冲向倒塌的房中救人。

     钢筋水泥板把母女压得严严实实,情况十分危险。没有工具,老黄就用手扒,平时根本不能搬动的水泥板和石块儿,老黄一块块奋力搬走,终于扒出通向她们的一个洞口。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洞口一寸一寸地向内扩展,终于,老黄摸到了被埋压的母女身体。他探进身子,先将女儿抱出。当他又要回身救孩子的母亲时,强烈余震突然发生,眼前塌落的碎石又要把洞口里面的人埋住,老黄不顾一切地用身体挡住了塌落的碎石,最后把女青年的母亲救出洞口。

     就在黄师傅救人的同时,他老伴也去抢救另一家人。在废墟乱石上,她不知摔了多少跟头,用惊人的力量搬开一块块压在遇难者身上的沉重水泥板和大石头,实在搬不动的,就用木棍撬开。老人双手已划得鲜血淋淋,脚也碰肿了,终于将一家人全部救出。

     正当黄师傅夫妇拼命扒人的时候,他们的儿子突然匆匆跑来,喊道:“爸爸,你孙女和儿媳妇还压在房子底下呢,快去救吧!”老黄夫妇一听,顿时大吃一惊,紧张的救人工作,一时竟使两位老人忘了儿子一家。等他们花了20多分种救出身边最后一个被压者,赶到儿子的住处时,只见儿媳和小孙女已停止了呼吸……

     看守所内的罪犯也参与到了救援中

     强烈地震也把唐山市看守所夷为一片废墟。昔日,这里关押的200名灵魂扭曲者的邪念,被威严的枪口和高耸的围墙震慑着。而现在,关住魔鬼的瓶盖,突然被地震打开了,又将发生什么?

     看守所的同志们在回忆震后那万分紧急的时刻时说:地震仿佛是在一瞬间震启了这些犯人的良知,他们竟也不顾生死地抢救他人的生命,这在平时真难以想象。

     据震后一些在场的看守人员回忆:大地震发生时,我们这里紧张极了。地震前看守所原有两道门岗的高大围墙全都倒平,大铁门躺在灰土之中,警戒岗楼碎成一堆乱石。200名犯人和看守人员、警卫战士,几乎全被压在断壁墟土之中。

     善良的人们都知道,看守所比不了别处,这里就像神话中关着魔鬼的瓶子,现在瓶盖被突然打开,如果魔鬼们跑出去作乱,本已遭受地震灾害的人们,就会祸上加祸。

     从废墟中钻出来的头上还淌着血的战士,紧握手中的枪,还在倒塌的废墟中被压的看守人员和警卫战士,深知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几个被埋较轻的警卫战士,奋力冲出墟土,拼命在废墟中钻起,黑暗中找到自己的枪支,头上还淌着血,就发出了严厉的警告:“谁也不准乱跑,不许越界(指倒塌的围墙)!”大约100多名犯人钻出了废墟,看到身边这些淌着鲜血、紧握钢枪、庄严无比的警卫战士,他们似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一步也没敢挪动。

     不多一会儿,周围传来一片呼救声。面对眼前的特殊情况,看守人员和警卫战士心里明白,还有那么多人生死不明,救人是第一位大事。可眼前就有一支强壮有力的救灾队伍,虽然他们的灵魂扭曲过,但他们听到遇难者呼声时表现出了同情和焦虑,是不会见死不救的。于是,看守人员经过简单的磋商,把犯人们编成了三组。看管人员向他们严厉宣布了纪律:到外边后,只许老老实实救人,谁要逃跑,就地镇压!

     犯人们在带伤的军人看押下开始救人。看得出来,此时人们的心是一致的,那么多和自己一样的人,在废墟中呻吟、呼唤、流血,任何人都会受到震撼的。犯人们救人很卖力气,先救看守所的干部、家属,再往远处就是小街小巷里的群众。犯人们和所有在废墟上的救灾者一样,手忙脚乱,焦急万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抱出受伤的孩子,一会儿又扶出被救的老人。每当扒出遇难者的遗体,都忍不住发出轻轻的叹息。他们真地豁出来了,拼尽全力在搬、在撬、在扛,满手是血,脸上淌着汗水……

     整整一天的时间,这支由犯人组成的特殊的救灾队伍,没有一刻停歇,他们就像是在用苦干和汗水洗刷污浊的灵魂,用救人的行动恢复自己一度泯灭的良知。老实说,几把刺刀是管不住散在废墟上的这群囚犯的,可是,他们没有忘记一道有无形的警戒圈存在。事后,许多犯人因在地震中救人立功而减了刑,也有的被提前释放了。

     现实版《太阳的后裔》

     大量伤员仍处在危险之中,急须进行医疗救助。早一秒治疗,也许便多救回一条人命。有限的医务人员,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时间展开了一场夺命般的竞赛。

     丰南县胥各庄铂蛮子蛇大队赤脚医生王贤,在抢救伤员中想了许多办法。有的伤员膀肮被砸伤,急需导尿,但没有导尿管,他就把塑料电线的内芯抽出,用开水消毒后进行导尿;有的伤员被砸窒息,他就嘴对嘴地连续做人工呼吸,使许多危重伤员及时脱险。

     丰南县爽坞公社双港大队赤脚医生郑立台的腿部被砸伤。他以顽强的毅力忍着疼痛,先是抢救出邻居一家人,为4名因受埋压窒息或呼吸发生困难的伤员进行了急救。接着他拣了一条木棍,拄着奔向大队医疗室,扒出部分药品和器械,按照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的吩咐,赶到伤员集中点,接连为40多名伤员做了止血、包扎、固定断肢等处理。这时,群众又送来一名腹部被撕裂的伤员郑玉光,肠子拖在腹外,生命危在旦夕。见到这种情况,郑立台就用白酒为他消毒,把流出肚皮的肠子送回腹中,做了缝合手术。

     丰润县中门庄公社后辛庄大队赤脚医生孙铁书,地震时正在为社员刘敏的妻子接生。在房倒屋塌的紧急时刻,她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孕妇,自己的腿部却被塌落下来的瓦砾砸伤。群众把他们扒救出来之后,她不顾伤痛,继续给孕妇接生,使一个新的生命平安出世。

     然而,人们惊奇地发现,那一天的唐山,在如此惨重的大灾面前,却很少听到哭声。

     “我家有伤亡,你家有伤亡,他家也有伤亡。此时此刻,亲朋邻里之间最需要的,是相互安慰与鼓励,不能因为自己悲悲切切引起他人痛心。”

     “这个时候,谁若是过分悲伤而不去干应干的事情,别的人就会用坚毅的目光告诉他:不能当弱者,要坚强起来。”

     “悲愤可以变成力量。我们中华民族,每当遭遇重大困难甚或生死存亡之际,总会表现为英勇顽强。地震是自然灾害,不能怨天,也不能恨地,让我们把个人悲伤埋在心底,战胜自然灾害吧!”

     这些话,正说出了每个唐山人的心

     3

     全国支援唐山!!!

     8月3日,中央的报告送到了毛泽东处。此时,老人家患病已多日。从6月1日心脏病发作后,一直卧床不起,说话都很困难。他坚持把报告看完,对华国锋说,尽快去唐山,代表他慰问灾区人民,一再叮嘱要安置好灾民的生活。

     此报告成了毛泽东生前批阅的最后一份文件。

     而在此之前,参加抢险救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已陆续开到了灾区。

     最早投入抢险救灾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唐山部队。这些部队本身也遭到严重损失,他们既是受灾者,又是救灾者。驻在唐山地震高烈度区的部队有北京部队某师、空军某部领导机构、某部216团、某部50团、某部626团,以及唐山军分区、唐山市武装部和驻汉沽的某部619团等单位。

     地震发生时,部队的营房几乎全部遭到破坏,人员和装备物资大部被埋压,指战员和部分家属伤亡。在这种情况下,广大指战员临危不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迅速组织自救、互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被埋压的指战员抢救出来,给受伤者作了包扎治疗,很快恢复了部队建制和战斗力。

     指战员脱险之后,他们立即想到了受灾的人民群众。在部队遭受突然袭击,与上级暂时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们没有被动地等待上级命令,而是主动行动,边行动,边报告,从自救中组织起来之后,立即投入抢救受灾群众和保卫重要目标等战斗中。

     这种积极的果断行动,赢得了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宝贵时间。据事后统计,驻唐山部队投入抢险救灾的兵力,仅占救灾部队总人数的20%,而他们却抢救出被埋压群众15893人,占部队抢救人数的96%。这充分说明,在紧急抢救行动中,时间是何等重要。对于被埋压在倒塌建筑废墟下面的遇险人员来说,早救出一小时、半小时,甚至十几分钟、几分钟,生命就可能得到挽救;反之,就可能造成死亡。在这种时刻,“时间就是生命”!

     国务院紧急会议关于救援唐山的各项决定,由各系统通过各种渠道迅速地传达贯彻下去。接到援唐任务的单位,各组织队伍于当天或连夜出发急奔灾区。

     陆续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0万子弟兵;

     近2万名白衣战士组成的医疗队;

     几个省市的大煤矿矿山救护队,抢修通讯、供电、供水、铁路、公路、桥梁的几路大军;

     为解决地震断水后紧急供应灾民饮用水的消防运水队伍,数以千计的消毒防疫队伍;

     抢运救灾物资的数千辆汽车组成的运输大军;

     到地震灾区进行各种专业现场调查的干部和地震、地质等方面的科学工作者……

     各路救援唐山震灾的大军,在地震的当天和震后两三天的极短时间里,从全国各地昼夜兼程赶到唐山。

     除震区内的约两万军人以外,最早进入唐山的部队,是河北省军区驻滦县某团和驻玉田县的北京军区坦克某师步兵团一营。7月28日中午12时,一营已乘车赶到唐山市新华旅馆的废墟前。

     “战士们都惊呆了!”当时任该营教导员的李福华回忆说,“谁见过这么惨的情景啊。满地的死尸、脑浆、血……几个小鬼呜呜地哭起来。我急了:‘哭什么!快救活人呐!’我自己喊叫的声音都在发抖,变了调子……”

     “我们出发时想得太简单啦,别说大型机械,就连铁锹都没带几把。战士们就凭一双手,去扒碎石,掀楼板,拽钢筋!”李福华忘不了战士们竭尽全力而又一筹莫展的痛苦情景。到处听得见呻吟,听得见呼救,可是楼群的残骸像山一般镇压着无数一息尚存的生命。

     有一个小伙子,仅从楼板的裂口中伸出一个脑袋。他喊着:“救救我吧,解放军。救救我吧,解放军……”战士们却无法把那楼板抬高一寸。他们含着泪,听那小伙子一遍遍机械地喊着,喊声越来越弱,越来越弱,嘶哑,消失……

     旅馆一角,战士们听见一个姑娘从地下传出的声音:“同志,我们下面还有七个人,七个……”战士们拼命往下扒,已经可以听得见喘息声时,大地突然一阵摇晃,一些架空的楼板又坍落下去。喘息声中止了。数小时后,筋疲力尽的战士们看到了七具并排躺着的女尸。

     28日下午,一营有2/3的战士指甲全部剥落,双手血肉模糊。这些紧抿嘴唇的无言的年轻人,奋力地,然而几乎是徒劳地用他们的血手扒开坚硬的废墟。

     “当7.1级强余震发生的时候,我们还有六七十个战士在一座危险楼房里。一个连长喊:‘有地震!快出来!’可没有一个战士往外跑,那连长喊着喊着,自己也钻了进去。得抢在房子倒塌前把人救出来啊!”

     “我们全营在毫无工具的情况下,这一天,把原先有三层楼的新华旅馆翻了一个遍,在旅馆和周围的地方救出五十多人。第二天救了二十多人。第三天只救了四五个人……”

     7月29日下午,李福华奉命率全营到市委大院救人。面对一大片废墟,指战员们手足无措,几百号人,淋着雨蹲在地下。一辆吉普车飞驰而来,军区装甲兵司令员跳下车,一看眼前的情景就火了。“这底下还有80个人,你们怎么能在这儿愣着!”他命令李福华,“扒!用手扒!明天早上要是扒不出来,我撤你职!”一营战士整整扒了一夜。扒出的是76具遗体。

     20年后,当时是北京农机局管理处技术员的赵大年也回忆起了他的救灾往事。

     “解放军部队是最迅速的救灾主力,唐山市附近的驻军已经跑步到达重灾区,第一批受灾的伤员也用汽车送到了北京。我们此时还不知道唐山灾情的规模和严重性,只是推测,北京到唐山直线距离180公里,北京塌房上万间,唐山的灾情小不了,也许会有成千上万的伤员吧。北京的交通、卫生部门都动员起来了,紧急运送和接待伤员。傍晚,农机局派出几十名干部,分头组织车辆运送举电机组、抽水机组、推土清障机组,连夜奔赴唐山。另一项很有远见的任务交下来:调集100台机动喷雾器到唐山喷药消毒。因为“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必须防止瘟疫流行。”

     7月28日下午,部队和地方的医疗队开始赶到灾区。29日和30日,大批医疗队从四面八方开来。见到医疗队,受伤的灾民和家属精神为之一振,他们感到被伤口折磨的生命有救了!

     有的医疗队—到灾区,来不及到指挥部报到,就在伤员集中的地方进行医疗抢救,以至医疗队已经到达灾区一两天了,指挥部还不知道他们在哪里。

     医疗队到达灾区的前一两天,工作条件与环境十分艰苦。有的仅有一两个帐篷,帐篷就是手术室,医护人员没有遮阳避雨的休息场所;有的连一个帐篷都没有,就在露天进行治疗和手术。有的主持手术的医师,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下不了手术台,更别说吃饭、喝水和休息了。

     解放军总医院医疗队的医生到达灾区后,用桌子代替手术台,用汽车灯、手电筒为手术台照明;没有消毒桶、罐,就用洗脸盆烧开水煮;没有夹板就用树枝代替。因陋就简,抢救了大批危重伤员的生命。

     沈阳部队第46野战医院医疗队,在给一名胸腔大出血的伤员做手术时,伤员流血过多,血压消失,严重休克,须马上输血,但当时找不到血浆。在这紧急时刻,已经几天几夜没睡好觉的翟福祥、袁志才立即将自己的鲜血输给伤员。

     某部3592团三连卫生员朱贤权,从部队来灾区时带来一壶水,他想到灾区可能断水,路上虽口渴也没舍得喝。到了灾区后便把水让给伤员们喝了。在给一名输尿管破裂的伤员导尿时,他使用嘴从导尿管中把血尿吸出。

     当各种传媒报道了唐山发生大地震的消息后,全国上下也立即掀起了一个支援唐山、慰问灾民的高潮。各兄弟省、市、自治区立即打来电话,发来电报,询问需要他们支援什么。有的省没有等到灾区提出要求,就将灾区急需的物资发运唐山。

     云南省判定在地震中会有许多人受外伤,需要止血药物,立即向灾区发运云南白药7万瓶。

     黑龙江省得知灾民搭盖临时住房与窝棚需要大量杆棍之后,组织各林区采伐,集运来千万根杂木杆子。

     ……

     法国《震旦报》七月三十一日和八月一日一期合刊, 以《一国人民为最坏的情况作好准备》为题,发表菲·贝尔内的文章:

     “(中国人民在地震期间的表现)是为全世界树立的一个榜样。在当地,所有的惊讶不己的观察家都可以衡量出中国人的有效率。没有在任何时刻惊惶失措,没有五月间在意大利弗留利出现的那种束手无策的场面,在弗留利,救灾工作来得很晚,军队参加救灾也惊人地跚跚来迟……(他们)没有任何忧愁难过的影子。工作是在令人有深刻印象的寂静中进行的,就像外科医生治疗病人时那样的寂静,组织工作是极严密的。有哪一个法国省长不认为,这样的井井有条、这样全面的动员一切救助手段、集体的和个人的一切主动行动(每个人各守岗位,不顾虑余震和危险),是这场大难中的一种奇迹呢?”

     日本《长周新闻》8月7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河北省的大地震,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有条不紊地进行救灾工作》:

     “目前,中国在政府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动员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干部等各界人民,正在大规模地而且秩序井然地进行河北省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的救援工作和生产活动。”

     菲律宾《时代日报》8月4日刊登题为《中国人以伟大的坚忍不拔精神对付不幸》的文章说:

     “团结、勇敢、坚韧和忍耐,这就是中国人战胜他们的灾难性地震的方法。”

     举国上下为大灾中的唐山输送力量。全世界都在见证,唐山在它最艰难的时刻挺过来了!

     4

     重建:一座“涅槃”后的凤凰城

     每到抗震几十周年的时候,人们总会再度聚焦唐山,看看这座历经磨难的城市重新发展成什么样子了。库叔再给大家看几张照片。

    

     1986年,唐山抗震10周年,唐山抗震纪念碑建成。

    

    1996年7月地震20周年之际,高度为112米的“凤凰大厦”宣告完工。这座名字意味深长的大厦,昂然伫立在崭新的唐山市中心。

    

     2006年初,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正式将曹妃甸列入其中。由此,曹妃甸开发由河北省的地方性工程,正式变为国家意志。2012年,曹妃甸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1.95亿吨。在曹妃甸港区的有力带动下,唐山港以3.64亿吨的货物吞吐量排名全球港口第十位,同比增幅达到16.8% ,增幅位居全球十大港口之首。

    

    2016年4月29日至10月,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唐山南湖公园举办。这是中国地级市首次举办世园会,唐山也将向世界展示它抗震重建和生态治理恢复的成果。

     如今,从哪里还能看出,这座城市曾遭受过地震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呢?

     然而40年前,对于大灾之后的唐山而言,重建却是一项无比艰难的任务。

     还有一种精神未曾被毁灭

     地震留给唐山的是几十平方公里的废墟,16.4万余伤员,4204名孤儿,和数不清多少万吨的垃圾。

     昔日楼房林立的新市区除个别建筑物尚未倒塌外,基本上都已趴架落地;路南区基本倒平,院墙散落,放眼望去,唯见遍地瓦砾在这样的废墟上。

     矿井淹了,工厂平了,车间也没有了。震后唐山开滦煤矿停产,不止唐山,上海、北京、天津的煤炭连连告急,就连朝鲜也不断打电话要煤。

     唐山唯一拥有的,是唐山人民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与唐山共渡难关的精神。

     “震坏了旧的,我们再盖新的!”

     “地震破坏了一座旧唐山,我们会重建一座更美好的新唐山!”

     “要让新建的工厂、矿井胜过原来的。地震震不倒英雄汉,一个人要顶两个人干。”

     震后的幸存者们展示了他们极为顽强的集体意志。主震结束后,大小余震不断。据河北省地震局所设置的地震观测台、站仪器记录,里氏4级以上的余震,从1976年7月28日到1978年底,共发生868次,其中1976年发生743次;1977年发生96次;1978年发生29次。4级以下的微震次数就更多。

     针对连续不断的大小余震,唐山人用行动表明了态度。

     “它震它的,咱干咱的。”

     “地大震,人大干。”

     “这样的情况,唐山人如果害怕,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干了。”

     拼命干,恢复生产

     在开滦唐家庄矿,“矿山铁人”艾有勤拎起装有二三十个馒头,还有黄瓜、萝卜、西红柿和咸菜疙瘩的特大号干粮袋。这是艾师傅拼命加油的“草料袋”。矿工们知道他又要打连班了……地震次年3月,开滦7个生产矿井全部恢复生产,创造世界复矿史上的一个奇迹。

     休完产假,于继英把单任群留在丰润,赶回唐山市织布厂上班。“那时的任务就是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厂里的废墟清理了两年多,织布厂多是女工,我们一天挑碎砖瓦砾来回好多趟,但不觉得累,心气高得很。震后一年多建起简易厂房,恢复了生产。”

     ……

     震后的唐山,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生产生活:震后不到一周,数十万群众衣食得到解决;震后不到一个月,供电、供水、交通、电信等生命线工程初步恢复;震后一年多,工农业生产全面恢复。

     重建一个新唐山!

     83岁的赵振中曾任唐山市规划局副局长,当年全程参与了唐山重建。“震后没几天,一支来自上海、北京、辽宁等地60多人的小分队赶到唐山,架起晒图机,争分夺秒地搞调查、订规划。”

     震后头三年,赵振中没休过一个周末,“那么多外地专家帮着唐山搞重建,咱哪能丢下人家不管?”

     重建开始之际,国家正规定恢复实行“投资包干”。到了1982年,考虑到物价上涨与居民住户的增加,民用住宅统建投资在原拨款20亿元的基础上又增拨4.5亿元,不久又给新区供热工程增拨1亿元,使统建投资达到25.5亿元。连同国家恢复开滦煤矿的投资和对在唐山的部属企业、单位的投资,共达50亿元。同时按计划调拨了钢材、木材、水泥等大批建筑材料,还给调拨了33台塔吊等大型施工机械。1979年全面重建工作展开时,省政府又调来一百台塔吊和一批龙门吊、双梁吊。在此期间,全国各地有66个建筑施工企业、近3万人参加了会战。

     据《唐山市志》记载,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的支持下,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铁道兵和河北省各地市,以及省属、部属建筑企业,陆续来到唐山支援建设。从震后至1986年末,外地援唐单位总人数达11万多人,竣工房屋建筑面积1056万平方米,占唐山市恢复建设竣工面积的50.9%。

     “在毁灭性地震灾害的基础上,仅仅用几年的时间重建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在古今中外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而唐山市,除了丰润新区外,绝大部分工程是在原旧市区的范围内重建。”

     1985年底,全市恢复建设工程竣工总面积达到1770万平方米。其中工业及各项公共事业等工程670万平方米,各类住房工程1100万平方米,213000户居民迁入新居,占全市总居民户数的94.5%。一座崭新的唐山又矗立在冀东大地上。这是一座完全不同于旧唐山的新唐山,是一只“涅椠”的金凤凰。

     重建的成果带给唐山人骄傲。《唐山劳动日报》副刊部主任潘石说,1986年唐山重建基本完成后,他曾经陪同北京来采访的同行在唐山跑了几天,那时北京来的人对唐山的新面貌也是感到惊讶和羡慕的,“连街边的树都是新种的”。传统的大杂院在唐山看不到了,宽阔的街道、整齐的楼房让唐山在全国的城市中鹤立鸡群。新的住宅小区铺设了煤气管道、采用集中供暖,一座以煤为主要支柱的城市,煤作为燃料居然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那种感觉只能用震撼来形容。自豪混杂着对灾难本身的痛苦回忆,五味杂陈。

     这些城市重建方面的成绩让唐山市在1990年成为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荣誉的城市。

     联合国人居中心的颁奖词指出:“向唐山市政府颁奖是为了嘉奖1976年地震后唐山规模巨大的建设和卓著的成就,这是以科学和热情解决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问题的杰出范例。”

     唐山地震的孤儿们,有的成了工人,有的成了工程师,有的成了留洋的博士,有的被外国友人收养,接到了异国他乡,更多的是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仅唐山育红学校的700多孩子中,就有400多人成了军人。

     唐山地震造成了24万多人死亡。在唐山市区,有7000多个家庭因全家震亡而绝户;有7000多个丈夫失去了妻子,有8000多个妻子失去了丈夫。然而,在大地震发生的20年之后,唐山市区的人口比地震前增加了约50%,达到了156万多人。整个唐山市范围内人口达到675万多人。

     震后,西方媒体曾一度断言,唐山将从地球上被“抹掉”。

     然而,十年之后,美国《新闻周刊》却以《从废墟中兴起的城市》为题评论唐山:

     “唐山的新生证明了她的人民的复原力,以及证明了中国在邓小平改革政策指导下跨出的巨大步伐。唐山已经坚毅地从瓦砾中站立起来了……这座重建的城市,在许多方面体现了中国雄心勃勃的现代化目标。”

     正如江泽民同志曾说的那样: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很强的凝聚力!任何的困难,都压不倒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资料来源:《走向辉煌:纪念唐山大地震20周年》《亲历唐山大地震》《唐山地震亲历记》、《1976 唐山大地震》、《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卷二》、人民日报微信号文章《铭记!唐山大地震40年,听14位亲历者催泪讲述……》、网易河北《唐山大地震 珍贵老照片》、百度图片等。

     实习生刘静楠和刘达对本文亦有贡献

     最后,库叔给大家推荐一个关于唐山大地震的震撼H5,《参考消息》出品,点击“阅读原文”观看。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瞭望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