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啥?这是中国第四波制造业大浪潮!
2016/12/28 瞭望智库

    

    

     “不要让曹德旺跑了”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

     在这里有一句话想送给大家:

     淡定!

     文 | 君临团队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号“君临”(ID:junlin_1980),转载已获授权,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今年来媒体喊过“不要让华为跑了”,然而深圳并没有垮,紧接着苹果、高通就先后在深圳开设了全球创新中心。

     媒体也喊过“不要让富士康跑了”,然而转身富士康就宣布在广州投资450亿元,建一座高世代液晶面板厂,将年初收购的夏普技术和生产线搬到中国来。

     曹德旺说中国税负重,那么为什么当年能够做起来,现在又要抱怨呢?

     无非是时代变了。

     过去几十年,中国制造业的生存环境和要素一直在变化,因此造就了三波不同的投资浪潮。

     第一波

     以食品、五金、电器为代表的消费品制造业,创立于八十年代,那个时代的特点是:文革结束,物质匮乏,什么都缺,只要你能够生产的出来,马上就被人用卡车拉走。唯一的障碍是制度,你得有足够的胆量,敢于冲破条条框框。

     第二波

     以电脑、服装制鞋为代表的出口加工制造业,崛起于九十年代,国门进一步被打开,人民币大幅贬值,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笑傲全球,只要你有海外关系,生产多少卖多少,根本无需担心销量。

     第三波

     以房地产为龙头的重工制造业,崛起于2000年代,背景是沿海加工业的兴起,推动了收入的增长,城市化浪潮带动下游重工业的庞大需求。这个时代,挖煤的、炼铁的、造汽车轮船的,无不赚的盆满钵满。

     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就是在这个时代崛起的,背后正是城市化浪潮下汽车工业的庞大需求增长,汽车卖的旺,汽车玻璃的需求也就强劲,这个时候怎么就不埋怨税负重呢?

     说到底,是中国城市化浪潮放缓之后,重工业的需求饱和,利润率下滑的结果,“税负过重”之说不过是替罪羔羊。

     这么说,也不是为政府解脱,关键有两个原因我们必须认识到:

     1、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是高税收国家,因为作为后来的追赶者,政府必须投入更多的资源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引导上,修路建桥、造大飞机设大基金,哪一样不要钱呢?

     2、企业的盈利与否,关键在于供求关系,而不在税收。在供应过剩、需求萎缩的市场环境中,即使全行业免税,企业也很难实现盈利。

     2

     有趣的是,就在曹德旺跑去美国投资的同时,波音公司宣布,继2016年裁员8%之后,2017年将继续裁员,由于美元升值,该部门的飞机销售面临困难,将在2017年8月把波音777飞机的产量削减至每月5架,比目前每月8.3架减少40%。

     美元升值给波音带来了多大的困难呢?据波音的销售数字,2014年,波音获得了1432份飞机订单,2015年下降到768份订单,今年截止至11月份只获得了468份订单。

     与之相比,作为波音的直接竞争对手,今年前10个月,空客公司商用飞机订单总数达到了572架,总价值783亿美元。

     一升一降的背后,除了汇率的升跌带来的竞争力变迁,还有空客的中国制造战略。空客在10年前开始,陆续投资了数十亿美元,在天津打造了一个欧洲以外的最大飞机生产基地,这个基地如今交付的飞机数量已有300多架,满足整个亚洲地区的客户需求。这里不但生产宽体大飞机,还有目前亚洲最先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飞机结构件制造中心。

     所有的商人都知道,中国如今已是几乎所有商品的全球最大市场,而本地化制造的深度是在这个市场获得回报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眼看着空客在中国不断攫取市场,波音能够无动于衷?所以结果就是,波音一边在美国裁员,一边在中国建工厂。

     今年10月,波音宣布其首个海外完工和交付中心将落户舟山群岛新区。交付中心将由波音和中国商飞共同投资,规划年交付100架737飞机,总投资计划为65亿元。这是波音在海外的首个工厂,打破了波音飞机从建造到交付都留在美国本土的惯例。

     3

     11月29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这份规划,我们看看中国的制造业升级浪潮,现实到底如何。

     这份规划说的明白,2015年,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到2020年的目标是15%,也就是大概要翻一倍左右。

     实现目标的路径是五大支柱产业,扣除数字创意属于服务业,其他的四大支柱都是制造业,也就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四大块。

     我们挑重点的说。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里又分成几块,分别是宽带中国、互联网+、大数据、半导体、人工智能等。

     宽带中国战略推进3年之后,今年我国的光纤宽带用户占比为66.4%,已经是全球第一的国家,注意,比的是平均数,而不是总数。

     这个战略带来的结果就是,我国的光纤制造业产量占据了全球的60%,武汉长飞和江苏亨通已经是全球前三的企业,另外一家是美国的康宁。以前门槛比较高的预制棒技术,现在要多少有多少。

     另一块通信设备,那就更是我国的主场了。

     2016年,经过弱肉强食,全球只剩下了4个通信设备巨头,分别是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中国厂商占了一半。尤其是华为,目前的营收、利润和专利数都全面超过了爱立信,确立了行业主导者的地位。

     华为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就像IBM之于美国20世纪的意义一样,计算机、原子弹、登月工程、微软、英特尔、硅谷的诞生,都和它息息相关,孕育了整个美国的IT工业。

     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背后,是服务器制造业。

     中国是服务器行业的后来者,本来是很弱的,但是近年来得益于一个机会,整个行业正在从传统的独立服务器向云服务器发展,就像传统的饮食方式是建厨房自己做饭,现在流行团购吃外卖一样。随着本土互联网行业的兴起,中国的服务器制造商很快抓住了这个机会。

     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排名前五的是:HPE、戴尔、联想、华为、浪潮,后两家的销量增速都超过了20%,而前三家都下跌了,市场份额迅速被蚕食。

     半导体是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超过了石油,可见其巨大需求。有鉴于此,国家使出了洪荒之力,誓要将这一块搞起来。据国际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报告,截止2020年,全球将会有62座新建晶圆厂投产,中国大陆、美国、台湾占据前三,数量分别是26、10、9。

     中国敢于切入这一块,同样在于技术的革新,目前主流的2D-NAND芯片技术已经到了瓶颈,未来将慢慢退出市场,而我国则瞄准了3D-NAND技术的机会,全力以赴。国家队主力,1600亿元打造的长江存储正是以此为突破口。

     与需求饱和的玻璃制造厂相比,AMOLED屏幕可谓站在了风口上。

     由于手机开始大量采用AMOLED屏幕,此前垄断了市场上90%产量的三星一下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AMOLED屏幕的价格扶摇直上。于是华为、OPPO、VIVO国产手机三巨头结成了联盟,共同投资了一家叫柔宇科技的公司,这家公司就是前文所说的IBM工程师刘自鸿的创业项目。

     当然,这家公司的产量还没那么快上来,在这个空隙阶段,就给了其他本土屏幕制造商成长的机会。数据显示,中国面板厂商第3季合计出货141万片AMOLED手机面板,季增高达139%。和辉光电、天马和昆山国显的AMOLED面板虽然良品率还不高,但是由于需求缺口巨大,基本上生产出来多少就马上被货车拉走。

     在他们的背后,则是不断升温的AMOLED屏幕投资浪潮。京东方的成都工厂、天马的武汉工厂、华星光电的武汉工厂都在快马加鞭的扩建。

     手机转向AMOLED屏幕,电视转向量子点液晶显示。

     在这个领域,中国的制造商们同样站在了世界的前列,比如TCL在2014年推出的量子点电视,就先后斩获了德国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的“量子点显示技术金奖”和美国CES的“全球年度技术创新影响力金奖”。

     能够拿到这些奖,和他背后的技术提供者有着密切关系。彭笑刚,早年在加州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工作,后来回国担任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由其研究孵化的第二代量子点技术被认为是国际领先,因此迅速获得风投追捧,成立了一家叫纳晶科技的公司,接着挂牌新三板,TCL入股,走上人生巅峰。

     量子点电视的行业规模还比较小,但作为电视行业的风向标,其最先进的技术出现在中国,而不是韩国,意味深长。其背后的诞生过程,和AMOLED领域的柔宇科技如出一辙,都是在美国留学生+国内风投两股力量的推动下出现,揭示的正是中国第四波制造浪潮的一个重要变量。

     这股力量在台湾的崛起史上也曾经发生过,比如今日台湾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台积电,其创始人张忠谋当年就是美国德州仪器的副总裁,后来看到半导体代工业独立的机会,毅然回台创业。之所以选择回台湾,也是因为当年的台湾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对高科技需求殷切,更容易获得资金的支持。

     国家规划列了很多,一篇文章实在难以详述,我们摘要如下:

     高端装备与新材料

     工业机器人

     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

     航空发动机和大飞机

     卫星

     轨道交通

     海工装备

     新材料(高性能纤维、特种合金、石墨烯、纳米材料等)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和制剂

     智能医疗设备(高特异性分子诊断、生物芯片等)

     生物农业(基因编辑、分子设计、细胞诱变)

     生物制造(生物基聚酯、生物基聚氨酯、生物橡胶等)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事实上,就四大支柱方向来说,IT和新能源是我国目前发展形势最明朗的,也是业界投资最为积极的。

     比如新能源汽车,我国在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大力度的财政补贴,到2020年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如果目标达成,按业界估计,到时中国的新能源车保有量将占到全球的70%左右。这样的压倒性规模优势,将足以培育出一个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

     也正是这样庞大的规模,才使得我国的新能源车电池拥有了全球最多元化的技术生存土壤,像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CATL)的三元锂电池,珠海银隆的钛酸锂电池,百花齐放。

     2016年上半年,我国有54家动力电池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发布了投资扩产计划,投资总额1160亿元。半年就高达千亿元的凶猛扩产,一方面是强劲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是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竞争力。

     六年前的时候,电池的制造成本还要$900/kWh,如今已经下降到$225/kWh,按业界预测,2020年将进一步下降到$150/kWh以下。下降的速度这么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规模扩张,而受益最大的自然是中国企业,像福建的宁德时代已经将目标定在了全球最低的$100/kWh。

     宁德时代是什么来头?

     2016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车企销量排名,前20名里有9家中国企业,除了排名第一的比亚迪是自给自足,其他8家,至少有5家是向宁德时代采购的。甚至销量排名第四的宝马,也有部分车型用了宁德时代的电池。据说其电池被客户排着队抢购,压根不愁销路,15年收入60亿元,16年收入预计150亿元,爆炸式的增长。

     在补贴政策下,中国虽然涌现出了一百多家新能源电池厂家,但是大多为凑热闹的,真正拥有顶尖技术的不过两三家。随着规模和技术差距的扩大,强者恒强是必然的规律,最终一定会跑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龙头。

     这个结局在数年前的太阳能产业中已经看得很清晰。2016年,全球前6大太阳能模板制造商中,5家为中国企业,基本上主宰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这种趋势,也很有可能在新能源车,以及相当多的高科技制造业中被复制。他们共同推动了中国第四波的制造业浪潮——

     庞大的市场,对创新科技的拥抱,政府的资金支持,海外留学生的回归,风险投资的壮大,具有竞争力的工程师队伍。

     ——你只有站在这个浪潮上,才能感受到其澎湃的力量,而不是那种感觉要被淹没的窒息感。

    

     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文中提及公司股票,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招聘公告:君临团队急聘数名编辑文案、社群运营,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文字老练。待遇从优,前景广阔,工作地点在广州,有兴趣的朋友请将你的简历和作品发到这个邮箱:junlinhr@163.com,长期有效。

     联系我们:加君临微信:ansonad,备注“真实姓名+机构+行业”;

     商务合作:加微信junlintianxia97,备注合作意向;

     学术合作联系人:周邦民(微信号:i8706276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中信出版社为库叔提供下图所示书籍10本,以及15本知名经济类书籍赠予热心读者。每天都送,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每条文章都可以评),点赞最高者(数量超过三十),库叔会在评论区回复并通知得奖。当然,评论的质量库叔会进行把控的。想和库叔聊天请添加库叔微信号(lwzkkushu),合作请联系微信(18514203851)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瞭望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