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神陆游:这万古的寂寞与郁愤,如何将息!
2017/3/7 瞭望智库

    

    

     中国古代诗人中,作品最多、活得最久的陆游同志,离开我们已经800年了。

     他像一个宋代的发光体,一直照耀后世。

     穷其一生,他写了9362首诗,平均3天一首。

     他象一个倾诉狂,高兴时写,悲愤时写,半醉时写,做梦时写。

     我写,我写,我写写写。

     象其它历史人物一样,他也被后人强行纳入一个固定的模具,上面写着三个身份: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但对于这样的介绍,他肯定不会满意。

     他一定会强调,我,首先是一名战士!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历史的囚徒”(lishideqiutu2017),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舞剑的诗人

     穿过浓厚的历史尘烟和广漠的时空隧道,我看到的陆游,分明是一名战士。

     他头戴高顶黑纱帽,身着细布襕衫,圆领大袖,腰间佩带着一把宝剑,青色剑鞘。

     他的一双大眼睛里,写满了对百姓的热爱,对朝廷的不满,对金国的愤恨。

     在85年的漫长生命中,令他最骄傲的不是诗文,而是其中有半年多时间,他的身份是军人(文职参谋),当时他已年近五旬。

     朋友邀请他去抗金前线那一刻,他象个孩子一样从凳子上弹了起来。

     “取剑!”他大声地吩咐家丁。

     外面寒风呼啸,正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

     他开始在后院舞剑,练完,他衣衫全湿。

     然而,眼睛里却是止不住的泪水。

     他等这一天,太久太久。

     他一辈子最大的夙愿,便是时刻准备着,赶赴战场,击杀金狗。

     无比强烈的报国之心,贯穿着他的一生,是寻找他生命情调的主线。

     岳飞的精忠报国,刻在背上;而他的,刻在心里。

     他毕生以抗金复国为最高人生理想,有几人能懂?

     满朝投降派,沉溺温柔乡。

     收复故土?想想就行了,你还真去做啊?

     国力衰微,态度暧昧,陆游屡屡叹气。

     这万古的寂寞与郁愤,如何将息。

    

     2

     画 像

     想知道古人长什么样,是一件非常费劲的事。

     只有历代皇帝才最有条件留下自己的画像,但即使是他们,准确程度也令人怀疑。

     比如画中的朱元璋,奇丑无比,令人想吐(不能怪观众身体不好)。

     其它皇帝也好不到哪儿去,臃肿的臃肿,羸弱的羸弱,眼神里也满是高处不胜寒的孤绝(只有微带笑意的康熙大叔能给人暖意)。

     为什么古代有那么多伟大的画家,皇帝们不好好运用资源,将自己包装成传奇的美男子?

     可能他们追求的是——真实。

     画像的永恒,使皇帝们成为时间的胜利者。

     陆游跟很多大画家是好朋友,所以他有几幅非常逼真的画像传世。

     从画像来看,他的帅气无可争议。

     他有着秦沛的眼睛,刘德华的鼻子,张国荣的嘴巴。

     他的动耳肌很发达,一双大耳似乎随时要颤动。

     凡见他的人,都会对他深邃丰富的大眼睛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个极爱夜读的男人(经常读书到五更),是古今闻名的书虫,他由此爱上了漫长的秋夜和冬夜。

     健康规律的读书生活,令他年过八旬时,仍然眼不花,手不抖。

    

     汴梁城

     3

     国 仇

     这样的大诗人,心里却背负着深重的国仇家恨。

     有必要交待一下陆游的家世背景。

     他是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生于名门望族、藏书世家。他的高祖陆轸是一位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他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

     看出来了吗,陆游是一个贵族。

     他创造性地将文字运用到了极致,虽然我没有读完他的9300首诗,但感觉那些文字是有温度和生命的。

     它们或悲愤激昂,或闲适细腻,象主人精心打扮遗留后世的精灵,每一个字都在舞蹈。

     很多都与战士、战斗、战场有关。

     之前我们用三篇文章,一起回顾过北宋灭亡的全过程,但凡中华民族子孙,都不免悲鸣哀叹。

     陆游出生在淮河的一条小船上,当时是1125年(金大规模攻宋的第一年)。他的父亲、主战派陆宰奉诏入朝,带领家人由水路进京,唐氏在船上生下一个男婴,因为出生在水上,取名“游”。

     陆游2岁的时候,金兵攻入北宋首都汴梁,并将那座美轮美奂的天堂之城洗劫一空。

     留在人们梦魇中的,除了惊慌失措的宫娥、雨一样的箭矢,还有红透半边天的大火。

     汴梁变成了一座鬼城,每当入夜,若远若近凄厉的叫声令人惊骇。

     焚城虽然过去了大半年,空气中仍然充斥着焦糊的味道。

     汴河的泥沙长期无人清理,没几年,河床抬高,在战争中奄奄一息的城市再次溺水,宋人彻底失去了故国。

     兵荒马乱的年代,陆游一家算是幸运,他们在一位将军的帮助下,得以逃回老家。

     杀红眼的金人,继续在版图上挤压宋人的生存空间。他们不知道天下有多大,只是一路往南,杀杀杀。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再次渡江南侵,宋朝皇帝像往常一样南逃。陆宰居家不仕,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时陆游年仅四岁。

     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陆游1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兵书。

     每当父亲叹息着讲述亡国的悲惨故事,他内心就生长出一种刻骨的仇恨。

     “等我长大了,我也要杀金狗,”年幼的他说。

     虽然他自幼对文字敏感,但在他的偶像名单上,排在最前列的却是李纲、种师道那样的抗金英雄。

     可以想象,当他46岁(公元1171年)第一次入伍的时候,他内心是多么的兴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他写道。

     他很感谢范成大的邀请,圆了他年少就有的梦想,虽然那段军人生涯只有8个月。

     我本无私,一心报国,哪知国之谋者,只知苟安。

    

     4

     考 试

     陆游的一辈子,大多数时光都是在书斋里度过的。

     由于藏书太多,有几次连皇帝都厚着脸皮来借阅。

     他家可以没有米,但不能没有书。他写道“筒衣尽典仍耽酒,困米无炊尚买书”。

     对书,他堪称痴迷,并与很多古人成为异代知已。

     他很勤奋,写过很多有力而不费力的诗词,年纪轻轻就有“小李白”之称。

     这样的才子,既然不想当隐士,就要走仕途。

     28岁的时候,他参加了礼部主办的全国考试。

     在那次锁厅考试(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中,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对陆游大为欣赏,取其为第一。

     可是这得罪了一个人,那个人是得罪不起的,因为他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

     他的名字叫秦桧。

     当时,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了考试,秦埙虽然是一个学渣,但信奉“考得好不如生得好”,他认为有他的爷爷作主,世界上所有比赛他都应该拿第一。

     秦桧非常宠爱孙子,多么可爱聪明的孩子,如果有人考得比他好,那肯定是那人作弊。

     一气之下,他骂了主考官一顿,还要治监考老师的罪。

     陆游无言。

     第二年,陆游又考了一次。据史料记载,那次考试的舞弊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密封的试卷被提前拆开,中途还有人翻墙通报答案。

     陆游又落榜了。

     惹不起,等得起。

     4年后秦桧病逝,陆游初入仕途,任福州宁德县主簿(资料统计人员),不久又调入京师,任“敕令所删定官”,日常工作是对各类公文进行校对,在朝廷的干部序列里是八品。

     陆游在官场所受的打击,才刚刚开始。

    

     5

     官 场

     他后来又陆续担任过一些职务,但都是一些边缘部门的非重要官职。

     他爱民如子,因此罢官至少5次。

     公元1180年春,抚州大旱大涝,百姓饥困潦倒,陆游等不及公文的批复,先拨义仓粮赈灾,被给事中赵汝遇弹劾,最终因“擅权”而罢官。

     他官职低微,却忧国忧民,爱抨击朝政。

     作为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干部。他认为,就是某些尸位素餐、不思进取的同僚毁了北宋。

     一次,他在奏章中说,“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加王爵”,希望朝廷不要急于加封那些急功近利的干部。

     不久,他将进言的对象瞄准了皇上。听说高宗酷爱珍稀玩物,他认为“亏损圣德”,建议皇帝严于律己。

     为雪国耻,他还当着皇帝的面,请求上阵杀敌(泪溅龙床,面请北征)。

     在有些干部眼中,陆游这个人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这样的人,简直没法跟他共事。

     但是陆游的名气实在太大,如果不给他一官半职,显得当朝很不尊重知识和人才。

     他经历过的6个皇帝都给了他做官的机会,但都是一些点缀朝廷的虚职。

     宋光宗执政的时候,看陆游不顺眼的人实在挑不出他的毛病,于是从他的诗文入手,整黑材料,攻击他“嘲咏风月”。

     陆游再一次被打击,他回到故乡养伤。

     公元1202年,宋宁宗召77岁的历史学家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这是他最后一次为朝廷做事。

     公元1210年,他用颤抖的手写下一首诗,那首诗后世人人能诵。

     “死于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这是他去世前留给子孙,更是留给世界的大大感叹号,里面有理想的幻灭,更藏着巨大的希冀。

     “爱国,爱家,爱书,爱生活,”他深情地说。

    

     史实为骨架,现实为血肉,幽默为灵魂

     学术合作联系人:周邦民(微信号:i8706276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瞭望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