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中国横扫印度第一人
2017/7/22 瞭望智库

    

    

     中印在历史上曾经长期是友好国家,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对中古的华夏文明有重塑、升华之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亦深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近古以来,随着中央政权收服西藏,中印成为邻国,关系有所变化。文史宴打算用系列文章讲述中印关系的演变,今天我们先来谈一谈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场中印战争。

     文 | 李古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文史宴”(ID:wenshiyan80s),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印度的太阳王

     雄主对唐朝的钦慕

     古印度的戒日王,在后唐书中被称为尸罗逸多,《旧唐书》中记载:

     贞观十五年,尸罗逸多自称摩伽陀王,遣使朝贡。

     唐太宗降玺书慰问,尸罗逸多得到回书后十分吃惊,问诸国人曰:“自古曾有摩诃震旦(中国人)使人至吾国乎?”皆曰:“未之有也。”

     第一次见到中华之人的戒日王对唐太宗的诏书顶礼膜拜,又再次遣使入唐。太宗以其地远,礼之甚厚,复遣卫尉丞李义表报使。

     这次戒日王遣大臣郊迎,将整座都城布置一新,焚香夹道以示隆重,自己率其群臣面向东拜受唐太宗的敕书,并且再次遣使入唐,献上火珠及郁金香、菩提树等珍贵贡品。

     此时戒日王已经统一了北印度,是一位雄主。

    

     戒日王朝与大唐

     戒日王是坦尼沙国王波罗·瓦尔那的次子。从公元602年开始,他南征北战,收复了莫克利王国及后笈多王国的领地,而且征服了恒河流域其它一些小王国。他统一的国土已从奔罗伐弹那(在今孟加拉西北部)延伸到比阿斯河。至此,戒日王在北印度的霸主地位基本确立。

     后来在612年坦尼沙和穆里克两国正式合并,戒日王任国王,迁都曲女城,历史上将这一年作为戒日王朝的开端。

     戒日王原名音译为曷利沙(Hars!a),意译为喜增王。戒日王是其德称,意为“持戒的太阳神”。

    

     戒日王(网络图片)

     戒日王不但会领兵打仗,而且擅长赋诗作剧,留传下来的戒日王的剧本有三部:《钟情记》、《璎珞记》和《龙喜记》。

     公元631年,大唐高僧玄奘游历至印度,宣讲大乘佛教的教义,名声鹊起,引起了戒日王的注意。

     戒日王特意在642年于首都曲女城为玄奘举行了无遮大会,20多个王公和5000多名大小乘佛教、婆罗门教高级学者参加了大会,由玄奘宣讲大乘佛教教义,与会者没人能驳倒他,因而获得了“大乘天”的尊号。会后戒日王请玄奘骑象巡游天下,宣讲说法,一时间在印度掀起了“中国热”。

     玄奘对戒日王也称赞不已,他记载道:

     王每以一日分作三时,一时理务治政,二时营福修善,孜孜不倦,竭日不足矣。

     戒日王对东土高僧的隆重礼遇表达他的政治述求。

     戒日王一统北印度之后,并没有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他的庞大的帝国只是个依靠武力结成的松散联盟。萨他泥湿伐罗、卡脑季、摩揭陀、羯朱嗢祇罗国在其直接控制之下。其余三十余个王国各有其君主、军队,各有其官僚制度及法律制度。它们只是屈从于戒日王的威力,承认他的霸主地位,向他称臣纳贡。

     相较之下唐王朝是一个帝国体制十分完备的国家,在英主唐太宗的治理下,国力益隆,如日中天。

     戒日王对此颇为心折,他想要仿模唐帝国的政体,建立一个理想的“印度中央集权国”。贞观十五年,他向唐朝数度派去使者,又对玄奘着意殊宠,似乎是想在意识形态上向唐帝国示好。

     唐太宗也注意到戒日王有“向化之意”,数度互遣使通好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中印友好关系”,他在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时任右率府长史的王玄策前往印度访问。

     不想这一去变故横生,兵乱大兴。

     2

     卧冰尝雪一身孤

     王玄策的选择

     王玄策早年事迹不详,初任融州黄水县令。后曾在贞观十七年跟随朝散大夫、卫尉寺丞、上护军李义表护送婆罗门国使节回国。同年十二月,到达摩伽陀国。

     贞观二十一年,右率府长史王玄策的印度之行艰辛异常。从唐朝国都长安到达印度可不容易,路途上至少要花费半年之久,王玄策带领他的使节团队必须走过青藏高原穿过喜马拉雅山经过泥婆罗(现尼泊尔)才能达到印度。

    

     唐僧去印度西行路线图

     使团一行人卧冰尝雪,艰苦卓绝,而刚刚到达印度,却得到惊天噩耗——戒日王在河晨恒浴时突然溺水而死。

     恒河是印度的“圣水河”,因为恒河之水来源于“神山圣湖”。恒河的上游是冈底斯山,冈底斯山的东南坡有一个大而幽静的淡水湖,叫玛法木错湖,湖水来源于高山融化的冰雪,所以湖水清澈见底,平如明镜。印度教徒尊它为“圣湖”。

     由于恒河水是从“神山圣湖”而来,所以整个恒河都是“圣水”,相传上古时代印度教大神湿婆和乌玛交媾,一次就达100年之久,中间从不间断,众神对湿婆的生殖能力感到惊慌,就央求湿婆把他的精液倾泻到恒河之中,这就是恒河之水从天而来的原因。

    

     恒河与湿婆

     印度人认为恒河之水可以涤罪攘祸,去恒河之中来个大洗浴是印度教徒最向往和痛快不过的事情。戒日王这次洗浴可能过于尽兴,于是就极乐登仙了。

     戒日王一死,国中大乱,戒日王治下的帝那伏国主阿罗那顺发动政变自立为王,他驱逐了原先戒日王的王室,把持了戒日王国的一切。

     阿罗那顺自知得位不正,担心周边的强国以此为名干涉,尤其害怕吐蕃的松赞干布。

     吐蕃已经收服泥婆罗了,也就是说吐蕃的势力已经进入印度北部,这对于阿罗那顺政权确实是现实的威胁,而吐蕃和唐朝的关系很好,松赞干布娶了唐文成公主为妻,阿罗那顺对于突然来到印度的唐朝使团猜忌万分。

     他怀疑唐、蕃两国要来粗暴干涉自己的内政。于是阿罗那顺一不做而不休,索性派兵袭击了唐朝使团。

     王玄策本来带着和平友好的使命而来,使团一行不过三十余人,这下促不及防,骑从皆没,正使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统统被俘。

     天竺政变事发突然,远在千里之外唐帝国最快也要数月后才能反应过来,对于王玄策来说,最好的结局无非是成为两国交换战俘的人员之一,然后回到故乡终老,最终被历史的烟尘淹没。

     然而,下面的故事,却演变成了王玄策的奇迹时刻。

     3

     唐臣只手能搏象

     王玄策联合国军

    

     王玄策漫画形像

     王玄策被抓了,王玄策又逃出来了。他怎么逃出来的史籍未载,大约就是月黑风高之夜,他和蒋师仁趁看守不备,夺关下钥而奔,逃出生天。

     这时一般人的选择是从速回到唐境,向太宗汇报一切,在中央政府的指示下正确处理这一外交事变,可是王玄策却没这么做。

     王玄策精明强干,性格刚烈,他觉得身为大唐使臣被叛臣所虏,是人格和国格的双重羞辱,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又觉得如果回到唐朝走外交程序来雪耻实在太慢了,于是他和蒋师仁商量——

     这点小事,我们自个了解了,不要替国家添麻烦!

     二人再次渡冰履雪翻过喜马拉雅山脉,经历九死一生,回到了泥婆罗(尼泊尔),由于吐蕃的松赞干布同时迎娶了大唐的文成公主和泥婆罗的赤尊公主,所以当时的泥婆罗王那陵提婆大约可以算是唐太宗的干亲家。

     于是王玄策就以松赞干布及唐太宗的名义向尼泊尔王借兵,经过一番如簧之舌的东拉西扯,尼泊尔居然借给了他七千骑兵,王玄策又命蒋师仁入吐蕃,向松赞干布借兵,又借来一千五百兵马。

     王玄策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以大唐讨逆之名征招人马,这次又征来一千人,此时王玄策属下的部队已经近一万,没有一个是唐朝人,是一支地地道道的联合国军。

     王玄策就带领这支杂七杂八的部队杀回印度,以天降雄师之姿所向披靡,从北向南横扫一切印度国的阻挡力量,秋风扫落叶一般直取阿罗那顺所在的都城茶鎛。

     阿罗那顺惊闻王玄策杀来,迅速集结六万兵马防御,其中一部分是有印度特色的象兵。

     象的躯体魁伟庞大,生性聪明,通人性。它们虽行动缓慢,然而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它那让人望而生畏的体态巨力更是兵家青睐的战斗力。

     公元前600余年,印度就开始训练「象兵」,群象冲来,黑压压的一片,刀枪不入,势不可挡;敌军往往惊慌失措,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在甘地斯河畔,阿罗那顺又试图以象兵的强大威力,碾压掉王玄策的联合军团。

     谁知王玄策早有准备,他效仿田单的火牛阵,征集了数十条水牛,在牛角上缚上兵刃,尾上缚苇灌油,以火点燃。火牛冲进象阵后,引得大象纷纷惊惧奔跑,结果反而冲进印度军阵,把阿罗顺军踩得一塌糊涂。

     王玄策趁势挥兵掩杀,结果包含象部队在内的阿罗那顺军战死三千,而被追落至水中溺毙的则有一万之数,被俘虏者至少一万一千人,败势之惨可谓落花流水。

     阿罗那顺无奈,只好收罗残部死守茶鎛城,王玄策率兵围城,就地打造的云梯,弩车,用上了唐军的各种攻城手段,这一国之都城竟然三日即告城破,阿罗那顺弃城而逃。

     阿罗那顺逃到了东印度,从东印度王尸鸠摩那里搬来救兵,企图反攻。

     王玄策设法用计引阿罗那顺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那顺残部,活捉阿罗那顺。最后,阿罗那顺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阿罗那顺的部从一部分被做战利品带走,“余众尽坑杀,远近城邑降五百八十所,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匹。天竺震惧”。

     中印度由此平定。

     由于东印度援助了阿罗那顺,王玄策准备乘胜追击,此时他已经率军从北印至中印到东印打了一个对穿 ,整个印度的北部都被他的军锋扫过,他的声势把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连忙送马万头、金银财宝若干,向王玄策谢罪,王玄策这才罢休。王玄策救出被俘的其他外交官员,将阿罗那顺披枷戴锁装进囚车,带着战利品回国述职。

     王玄策凯旋而归,他去印度时只有三十人随行,去尼泊尔仅以身免,他执阿罗那顺至长安时带回了牛马大象等,以及一万名战俘,金珠贵物不计其数。

     他以一人之力横扫半个印度,被后世称为一人灭一国,其时唐书中将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天竺,所属有几十个王国,王玄策之师连平印度中,东二部,所灭之国又何止一二!

     当他献逆王阿罗那顺于长安时,唐太宗大喜过望,得意洋洋的教训阿罗那顺说:

     “夫人耳目玩声色,口鼻耽臭味,此败德之原也。婆罗门不劫吾使者,宁至俘虏邪?”

     ——你道德败坏本来我懒得管,可谁叫你得罪我的使者王玄策,不然你至于当了俘虏吗?!

    

     唐太宗对印度颇有野心

     在太宗至玄宗年间,印度遣使朝唐频繁,唐书记载:

     乾封三年,五天竺皆来朝。开元时,中天竺遣使者三至;南天竺一,献五色能言鸟,乞师讨大食、吐蕃,丐名其军。玄宗诏赐怀德军。使者曰:“蕃夷惟以袍带为宠。”帝以锦袍、金革带、鱼袋并七事赐之。

     可见贞观之后,唐王朝的威摄力已经渗透进整个印度半岛,印度人以天朝衣冠为荣,国威兴隆至此,王玄策对印度征战之震摄不可忽略。

     4

     名将枯荣同雄主

     太宗之死与王玄策

     王玄策不用国家一兵一卒,一人征服印度的功绩令人惊服,可是他并没有成为唐史中名声彪柄的英雄,两唐书没有为他作传,对他的记载也杂乱零星,那场横扫印度的“灭国之战”,更是数笔略略而过。

     究其原因,无非两条:

     第一,单从中、印两国博弈的层面来看,这场战争的确容易激发起民族主义者的自豪感(让人感觉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就“征服”过印度)。

     但结合到当时的地缘政治结构,这其实却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因为作为帝国使者的王玄策,出使印度所执行的任务实际上和张骞类似。是为唐帝国在吐蕃背后的印度寻找战略盟友,以牵制吐蕃(虽然这时唐、蕃两国是暂时的蜜月期,但远交近攻是古代外交的通则)。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帝国使者在吐蕃的帮助之下,攻击了这个本该合纵连横的对象。就唐王朝而言,这不是一场战略正当的战争。

    

     唐帝国与邻国

     第二,其实在戒日王去世之后,印度的分裂已经不可避灭,王玄策的灭国之战只是加速了这一过程。王玄策也没有在印度建立起统一的政权,因为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唐朝也不可能在印度建立起类似于安西都护府之类的统治机构,所以王玄策之战对印度,以及唐朝的历史进展并无多少实际意义。

     王玄策未能在青史留名的原因,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有一桩吊诡的事件。

     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回到长安后,除了献上战俘和贡品,他还带来了一名叫那罗迩娑婆的印度和尚。这个印度和尚吹嘘自己有二百岁高龄,专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并信誓旦旦地说,吃了他炼的丹药,一定能长生不老,甚至可以在大白天飞升到天宫里去成为仙人。

     唐太宗年轻之时从来不信鬼神,如《贞观政要》载道,对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迷信佛道导致国破家亡,唐太宗认为应该牢牢记取这个教训,他说:“(南朝)梁氏父子,志尚浮华.惟好释氏、老子之教,致使国破家亡,足为鉴戒。”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他曾谈到:“此诚不经之事,不能爱好。”

     直至贞观十 年(公元637年)一月的一道诏书,唐太宗还说:

     “夫生者天地之人德.寿者脩短之常数,生有七尺之形,寿以百龄为限。”“虽复回天转日之力,尽妙穷神之智,生必有终,皆不能免。”

     这番话说得何其精采!

     可是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开始,直至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临终的6年,唐太宗的健康状况急速下降。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得了中风的疾病,瘫痪在床上。经御医诊治,半年后病体才稍愈。

     加之太子李承乾被废,魏王李泰被黜,建储的失败,让太宗精神上郁郁寡欢,身体状况日益衰颓。

     晚年的唐太宗一改前期对方术的排斥,反而企望有方士高人能为他解除病痛,在这种心态下,他得到王玄策献上的罗迩娑婆,居然喜出望外,立刻命他在"金飙门"配制仙丹 。

     一年之后,李世民于长安含风殿突然崩逝,享年52岁。高宗李治知道父亲其实死于罗迩娑婆所炼的“胡僧药”,于是严密封锁消息,又为妨物议,仅将罗迩娑婆逐出内廷未做任何处置。

     王玄策自然也受到连累,终老于散朝大夫位上,卒年不详。

     唐太宗是一代雄主,打造贞观之治后,不免怀有吞四夷之志,所以东征朝鲜,遣使天竺,未能全功之后,又开始迷恋长生不老的邪术,这是所有雄主必不能免的心理历程,是权威增高后贪欲膨胀所使然。

     王玄策是雄主驱使的能臣,他出使印度,一人灭国,杀戮无边,又献异国君主于君王,这都是为了满足雄主的欲望。最终他的命运和雄主一起共荣枯,这是求仁得仁的结果,他名字不能在青史上大放光彩,也没有什么好唏嘘的。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瞭望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