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和宋志平为何都力荐这本奇书?
2021/7/16 19:19:41 正和岛

    

     陈春花,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曾为新希望集团的崛起与传承立下大功。

     宋志平,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曾将两家央企打造为“世界500强”。

     两位都是广受尊崇的管理学家,又是成就卓著的企业家。近日,他们不约而同地为一本新书点赞、推荐。

     陈春花说,“我推荐大家阅读本书。当我通读本书时,我脑海中闪现出斯蒂芬·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一句话: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

     宋志平说,“读他们的文章,我不光为他们的观点称好,也倍感亲切。能为他们的书写几句话,是我的责任。我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书。

     这本书为何如此重要、如此有料?在两人为这本书所作的序言中,正隐藏着答案。

     作 者:陈春花、宋志平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打胜仗与“英雄主义”特质

     作 者:陈春花 正和岛首席管理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

     2021年3月31日,华为发布了2020年年报,核心数据显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9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净利润6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在华为年报的封面上,是一群披星戴月的赶路人。对于华为来说,2020年确实经历了一场“战争”。面对多方制裁和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虽然华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仍实现了经营预期,在烽火硝烟中打了一场胜仗。

     就在华为发布年报的时候,正和岛发来田涛、宫玉振、吴春波、杨杜等老师著的《打胜仗》书稿,立即展书阅读。也许是一种明喻,一份令人钦佩的年报,一个令人敬重的组织,就这样交汇在2021年春暖花开的时刻。这不免让我想起去年因华为而写的一篇关于英雄主义特质的文章,我依然以此为主题推荐本书。

     从1992年我选择华为作为自己“中国企业成长模式”研究的五个主案例之一(另外四家企业分别是海尔、TCL、联想及宝钢)开始,持续30年看一家企业的成长,华为给我最大的启示,来自其贯穿始终的“英雄主义”情怀,并由此让我总结出领先企业领导者的核心特征是“英雄领袖”。

     著名管理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 Vroom)在1976年发表的一篇关于“领导力”的理论文章中也提到了这一观点,他说,“在行为科学家所关注的领域当中,没有哪个能像领导力研究一样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

     一般认为,社会制度的有效运行取决于领导人的素质,这一观点通常为我们的行为倾向所证实,比如,赛季失利,教练会遭受指责;军队获胜,将军会获得称赞……行政职能及实施者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这一点无可辩驳。

     今天,我们更能感受到拥有“英雄主义”特质的领导者和组织是多么重要。新冠疫情爆发、全球动荡给每个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华为所遭遇的挑战和压力更是世所罕见。美国制裁华为,是一个超级强国对一个企业的围剿,但是在华为自己看来,却是一种检验,是对华为自身的组织、技术、产品、运营、文化、管理的全面检验。华为用自己坚实的增长予以回应,来应对这场战争。

     2020年8月31日,在华为举行的战略预备队学员和新员工座谈会上,华为CEO任正非提出:“要让打胜仗的思想成为一种信仰。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华为人也正是这样做的,在艰难之中保持乐观主义气概,用势不可挡的胜利来逆转局势。

     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

     “乐观主义是华为的引擎,开放是华为的灵魂,向世界上一切最先进的组织削足适履式地学习,是华为追赶和超越竞争对手的核心密码。IBM等西方咨询公司‘教会了华为怎么爬树’,而向中外军队学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华为的英雄主义组织气质。”

     阅读全书,会有一种英雄主义气概在心中升腾。我所熟悉的田涛、杨杜、胡赛雄、邓斌等几位作者都是深入研究华为的人士,我在不同的场合倾听过他们对华为的介绍,而他们的文章结集在本书之中,可以让我们从制度、文化、成长路径等多个视角去理解华为“打胜仗”的内在逻辑。

     这个逻辑,就是华为的“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自我纠偏的自我反省之路”的理念。其内在的基本假设体现了一种“英雄主义”的价值取向。这种英雄主义的价值取向,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一个是“危机意识”,另一个是“优秀是一种习惯”。

     形成“危机意识”是任正非带领华为人淬炼自身英雄主义气概的方式。正如书中所言:

     “危机是新故事的开始。危机既是组织文化力、制度力、战斗力与凝聚力的试金石,也是组织中个体和团队的磨刀石。”

     危机时期也是组织变革的最佳窗口期。变革的本质既是组织转型—拆一些旧庙、盖几座新庙,也是对人才梯队进行有序换血与输血的系统工程,是一场利益革命。“华为的原则是,以生存为底线,以胜利为信仰,以盈利为指标,以奋斗选干部,以创新谋未来,以程序建组织。”华为无不是在为自己创造一次又一次变革、转型、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会,也无不是在这些跨越式发展中打赢了一个又一个胜仗,从而持续激发内在的英雄主义气概。

     “优秀是一种习惯”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是我所理解的“英雄主义”特征的来源。这一特征在华为身上尤为明显。本书通过对华为艰苦卓绝历程的呈现告诉我们,学习华为,别的可以不学,但有两条是必须学:

     第一,学习华为是如何进行自我批判的,自我批判是任何组织与个人成长与进步的必要前提;

     第二,学习华为是如何学习别人的,强大的组织学习能力是华为从平庸走向优秀和卓越的关键成功因素。自我内省,向外学习,这既是华为的文化也是华为的习惯。

     另外三位我所熟悉的本书作者,宫玉振、杨壮和何志毅老师都是对军事战略理论与领导力深有研究的学者,通过他们的文章,我们可以从古今中外的历史变迁中感悟“英雄主义”特质以及打胜仗队伍的特质。

     对比他们的研究,再展读书中任正非和华为的一个又一个故事,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回顾数千年的战争史,其中有两条要素是古今中外所有优秀的将军都必须具备的,一是沉着冷静的意志,二是同甘共苦的品质”。

     这种“英雄主义”特质才是任正非和华为深深打动我们的地方。拥有“英雄主义”特质的领导者,能够将每个组织成员内在的潜力极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拥有“英雄主义”特质的组织,能够将每个组织成员独特的创造力极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不是因为华为今天强大了,我们才来探讨华为的组织创造力,而是因为“艰苦奋斗的文化、英雄主义的文化是华为的精神基因。这种毫不妥协、持续奋斗、要打胜仗的组织基因一直流淌在华为人的血液中,这才是我们今天要探讨华为的根本原因”。

    

    

     正如书中所言:

     “企业管理者都想打胜仗,但战争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企业要想打胜仗,就必须从决定胜负的基本要素入手,老老实实地沉下心来,一点儿一点儿地把打胜仗的基本面做好,这样才能奠定持续打胜仗的根基。”“使华为快速崛起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容忽视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有一支敢作战、能作战、善作战的商业军团,30多年来,一路披荆斩棘,一路打败仗与打胜仗,但打胜仗的次数远远多于打败仗的次数,并且即使打了败仗也绝不气馁。”

     此时,我不禁想到了2019年夏去希俄斯岛寻探荷马的旅程,传说这是《荷马史诗》的作者荷马生活的地方。荷马时代也被称为“英雄时代”。那时的英雄,不是具有神的血统,就是具有神所赋予的力量,这使得他们在紧要关头往往能够决定历史的变化方向。

     在他们的叙述中,奥林匹斯山上的神明,也不过是普通的一家人而已。在人类如此年轻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自在与自然,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就如我所看到的希俄斯岛一样,景色秀丽,悠闲安静。但正是这些英雄,剥除了精神世界中的神秘恐惧,让希腊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意识。

     对于任何领导者和组织而言,挑战与困境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是长期存在的。所以,让你和你的组织拥有“英雄主义”特质,是极为重要的训练。当挑战与困境来临时,你和你的组织所具有的“英雄主义”特质,将使你和你的组织能够力挽狂澜,战胜困境,超越挑战,获得胜利,从而拥有自我发展的主动权。

     对于任何一个领导者和组织而言,变化与不确定性是一种根本性的存在。如果你和你的组织拥有“英雄主义”特质,对你和你的组织而言,变化与不确定性就会成为难得的机遇,借此可以创造出不同寻常的成就。

     我推荐大家阅读本书。当我通读本书时,我脑海中闪现出斯蒂芬·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一句话:“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

     为什么要读《打胜仗》

     作 者:宋志平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

     2020年年底,正和岛希望我在新年论坛上给企业家们讲一课,题目叫“如何打胜仗”,我理解的是想让我鼓励大家在新冠疫情中设法战胜困难。转过年来,我收到了《打胜仗》这本书稿,我认真看了一遍,也进一步理解了正和岛在企业中提倡打胜仗的缘由。

     《打胜仗》这本书汇集了田涛、金一南、宫玉振、杨杜、何志毅等专家和老师的文章精粹。这些专家和老师,我大多都熟悉,其中有几位也是我的好朋友。读他们的文章,我不光为他们的观点称好,也倍感亲切。能为他们的书写几句话,是我的责任。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大都是研究军事和企业的两栖作家。他们对军事战争和商业竞争的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穿透了其中的界限,提炼出了战场和商场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打胜仗。

     在这些文章中,有对《孙子兵法》的研究,有对美国西点军校的解析,有华为首领任正非的商战之道,内容极其丰富,但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如何在商场中打胜仗。

     关于如何打胜仗,这本书的作者无不认为:打胜仗首先要有必胜的信念;打胜仗要有一个有号召力的领袖;打胜仗要有勇有谋;打胜仗要经得住失败,越挫越勇。

     本书花了一定的篇幅介绍华为的崛起和任正非的企业人格。在这方面,田涛、杨杜老师是有发言权的。任正非有军旅生涯,关键是他喜欢学习、研究军事理论和实践,他把军队的严明纪律引入华为,把战争中的战法用于竞争。

     其实,任正非还是一位学习毛主席“两论”(即《实践论》和《矛盾论》)的标兵,他深谙辩证思考的哲学之道。他不仅有英雄主义气概,还有浓厚的忧患意识,也唯有如此,才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反败为胜,才能使自己和华为有今天。

     其实,我对美国西点军校也很感兴趣,因为从西点军校走出来的杰出企业家比从哈佛大学走出来的还要多。对战略战术的偏好、坚决的执行力、勇敢的拼搏精神,这些军人的特质恰恰是让企业能打胜仗的要素。我曾经计划去西点军校参观学习,但因安排原因没能成行。这本书弥补了这一遗憾,丰富了我对西点军校的认识。

     这本书也介绍了《孙子兵法》中关于如何取胜的思想,洪兵老师对《孙子兵法》有独到的研究。《孙子兵法》是一本研究战略性取胜的书,孙子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胜、不战而屈人之兵。西方人讲“从红海到蓝海”,殊不知,我们的老祖宗在约2500年前就提出了这种蓝海竞争理论。

     由此,我也常想,中国企业家是幸运的—儿时那些耳熟能详的三国、水浒故事,那些博大精深的历史,以及改革开放后对西方的研究,所有这些对于做企业都十分宝贵。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毛主席当年提倡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说得多么好啊。

     从我做企业40年的经验来看,打胜仗是不容易的。百战百胜的企业家几乎没有,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没有强者恒强的道理,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我们常讲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不一定每仗必赢,只要赢大于输,总体上打了胜仗就可以了。

     其实我做企业也一路坎坷,也遇到过生存危机,但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竞争中学习竞争,竟也快速成长,把两家企业带入了世界500强。我的理解是,要想打胜仗就必须用心用力到极致,即使如此,也不见得都能全胜和完胜,而粗心大意、三心二意,则必输无疑。企业竞争,九死一生。对企业家来讲,商场如战场,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过去一年多的新冠疫情给我们带来的一切还历历在目,而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还远远没有结束。中国企业在战胜疫情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我们也知道,未来还有诸多不确定性。

     在这个时刻,在战略上藐视和在战术上重视就极为重要,必须树立敢打胜仗的信心,同时也必须有科学的态度,细心做好每一项工作。因为这是一场战争,是一场硬仗,而且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只能取胜。

     我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书。

    

     排版 | 毛禹轩审校 | 张启玉 轮值主编 | 孙允广

    △点击上图购买,团购可获作者签名版△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和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