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一篇百万+的文章?‖《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爆红背后的故事
2021/7/17 19:54:47 正和岛

    

     刘东华(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正和岛深度链接的不只是企业家,更有能够用不同方式给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带来重要价值的人士,比如让我一见如故的赵向阳先生”。

     作 者:赵向阳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卢梭曾经在他的《忏悔录》中讲述了自己因为一篇论文而成名的故事。年少的时候,我对此羡慕不已,心向往之。时隔30多年,相似的剧情竟然也发生在我身上,让人感慨万千。

     卢梭的故事大概如下:年轻时他浑浑噩噩,吊儿郎当,智力平平,不见有任何过人之处。有一天,偶然看到法兰西学院就“自由平等”的主题悬赏征文。在经历了一个如同雷击般的大彻大悟之后,他奋笔疾书,一气呵成,竟然摘得桂冠,从此扬名天下。

     而2019年9月发生在我身上的传奇故事,更多的不是因为我的个人才华,而是要感谢生命中的许多贵人相助。他们是王方华教授、田涛老师、秦朔先生、刘东华先生、陈为先生、于天罡教授等。没有他们,就没有《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从以英美为师,转向与德日同行》(简称《转向》)一文的爆红,也就没有《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这本书的出版。

     以下是我的故事梗概(真的只是梗概而已,细节更加生动丰富):

     2019年7月中旬,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的前任院长王方华教授在微信里问我,愿意不愿意在即将召开的“管理50人”论坛(举办地点是:兰州大学管理学院)上做一个报告?大会当年的主题是“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

     对于所有演讲、讲课或者写作的邀请,我的第一反应一般都是:“对不起,我没啥想讲的,也没啥可讲的!但是,我愿意去听听,参与讨论”。那年2月中旬,我在滑雪(猫跳)时发生事故,两根韧带断裂。5月中旬刚做完韧带重建手术,每天躺在床上,心灰意冷。

     但是,三五分钟后,我转念一想,“与其拖着残腿,奔波千里,去听别人讲,为什么我自己不能讲呢!”于是,我又回复王方华老师,“我重新考虑了一下,还是打算讲一讲,题目是《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从以英美为师,转向与德日同行》”。

     也就是说,这个题目是我在三五分钟内敲定的,后来根本没有修改过其中的任何一个字。但是,读者千万不要以为我是一个天才,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灵机一动的结果。事实上,这是基于长期以来我所秉持的关于中国社会和企业未来走向的基本价值观和态度,以及酝酿已久的知识储备。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我交替性地在做两件事情:为准备这篇演讲而进行系统性的阅读,同时为北师大心理学部MAP(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开发一门新课《创新思维》(Creativity)。

     在那一个多月里,我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单就关于“德日模式”的研究而言,我首先把书架上30多本与德日有关的书收集在一起,重新快速梳理了一遍,然后深入阅读了其中的五六本。边阅读边思考,尤其是结合当下中国的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反思。我第一次在阅读的时候,拿起铅笔划线,做批注(这是真的!我以前看书从来不做笔记、批注等。我读完的每一本书如同新的一样,完全可以当新书再卖掉)。

     9月初,会议日期临近,我打算动笔撰写演讲的PPT。但是,因为我所选择的主题过于宏大,资料庞杂,所以,几经尝试之后,我放弃了通常的作法,花了一天半时间,写了一篇大概15000字左右的WORD格式的文章,以廓清自己的思路。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比较懒散的人,“不求上进”。虽然热爱读书,但是,不爱写文章,尤其是管理学主流的八股论文。总觉得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好书我都没有读过,干嘛要浪费时间去写书呢?纯粹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无病呻吟!

     但问题是,我一旦动笔,就洋洋洒洒停也停不下来,非得要一吐为快才行,所以,我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很长。我甚至有过10天之内写过一本书的极端经历。在写作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我总是充满激情,沉浸其中,难以自拔。我写的文章一般框架结构清晰,逻辑表达一气呵成。

     写完《转向》这篇文章之后,我随手发给了十几位相识已久的老师和朋友(包括华为高级顾问田涛老师),请他们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然后我休息了一天,干了点别的闲事。最后,在大家的反馈意见的基础上,花了半天时间进行了修改。

     为了提高开会效率,我希望参会者事先了解我的观点,现场直接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所以,我就把这篇文章发表在了我所创办的“本土管理研究”公众号上(2019年9月17日),随后转发到了朋友圈和几个微信群里,尤其是“管理50人”教授居多的“茶余饭后”微信群(王方华教授是群主)。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田涛先生对这篇文章非常认可,在转发到朋友圈的时候,他评论道,“这是一篇近年少见的极有见地的管理学研究文章,对当下的中国企业管理、国家经济管理有重要启示意义”。

     更有意思的是,恰逢中国最大的企业家群体平台“正和岛”(他们当时有230万订阅者,以企业家群体为主)推出了一个“每日前三”的打榜活动。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田涛先生把这篇文章推荐到了正和岛社区APP里,并且在2019年9月18日荣登榜首。

     事后,根据中国领先的舆情大数据分析公司“智慧星光”所提供的数据(见图1),这篇文章在短短的一周内,有超过360多家媒体(含自媒体)转载,全网阅读量估计在150万左右。用一个企业家朋友的话来说,“你火了!这篇文章彻底被刷屏了”。从私人管道所获得的信息来看,上至部长院士,下到普通百姓,尤其是企业家群体,对这篇文章中的基本观点表现出很高的认同。

    

     图1:智慧星光公司所提供的舆情传播过程

     (其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这篇文章被转载的媒体数量)

     但是,这篇文章的意外爆红让我陷入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作为一个从来不愿意重复自己的人,在即将到来的会议上我应该讲什么呢?万般无奈之下,我只能另辟蹊径,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胆冒险。

     我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在9月24日的正式的会议上,基于诠释学立场,我现场讲了七个与德日和管理研究范式有关的小故事,进一步佐证自己在《转向》一文中的立场和观点(也就是收入本书第二章中的《关于转向的七个小故事》)。

     感谢论坛主席王方华教授和席酉民教授的宽宏大量,也感谢所有在场教授耐心地听我讲。参加“中国管理50人”论坛的都是一些资深教授、院长或者校长,只有我一个副教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在他们面前娓娓道来讲故事的场景是多么奇幻!

     我记得那天我拄着拐杖,右腿绑着护具。坐在一把椅子上,偌大的讲台上就是我一个人在表演独角戏。我侃侃而谈,谈笑风生,甚至嬉笑怒骂。这大概是中国管理学会议上独一无二的风景吧!

     早上的发言每人30分钟,下午的发言每人10分钟,而我的发言安排在早上的最后一个。不仅给足了30分钟的发言时间,而且还留下了讨论时间,纯属特殊优待。

     这次演讲的内容后来经过整理之后(秦朔先生当时在美国出差,他远隔重洋,亲自操刀对这篇文章的初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在“秦朔朋友圈”里首发(2019年9月27日),又再次被吉林大学的于天罡教授推荐到了正和岛社区APP上,参加“每日前三”的打榜活动,并且再次荣登榜首。这篇文章在全网的阅读量大概有50万左右。所以,《转向》“正文”加上“七个小故事”全网阅读量超过200万。

     然后呢?

     然后,正和岛直接奖励了我6万元的现金(税前的!),以兑现他们“今日前三”打榜活动中的承诺!!!(WOW,这是我平生第一笔飞来横财,好开心呀!)。正和岛总编辑陈为先生后来告诉我,“你是我们这个打榜活动最大的受益者”。的确如此,没有谁比我在“今日前三”打榜活动中获得的奖金更多。感谢正和岛!

     事实上,在此之前,我连“正和岛”这个名字是啥意思都不清楚,也没有见过正和岛的董事长刘东华先生。但是,从此以后,正和岛成了我发表通俗管理类文章的首选平台。2020年疫情期间,舆论场严重撕裂,我秉持中道立场,在正和岛连续发表了十多篇流传甚广的文章。这些文章绝大部分收入新近出版的《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7月)。

     更有创意的是,我把我所经历的传奇故事写成了一个教学型案例,用于接下来10月中旬的北师大心理学部的《创新思维》课程。案例的名字就叫“如何写出一篇百万+的文章?”。我借用这个案例讨论了创造力中的很多问题,尤其是关于创造力的社会文化模型,试图改变人们对创造力理解方面的很多误区和神话。

     (事实上,这是我一贯的做研究的风格和进路:在生活的细节中看见理论的光芒,在严谨的理论中看见与生活的关联。我最擅长的就是把研究、生活,甚至商业三者融为一炉,彻底打通!)

     我对这个案例分析的基本结论是:创造性不仅仅与个体的性格特点、价值观、能力、领域知识等有关,也与创造性过程本身有关。创造性产品能否被最终接纳,更与社会文化有关(见图2),尤其是依赖于社会网络中心关键人物的态度(图3中的仲裁者和内行)。我们应该对创造力采取一种“个体-过程-文化”多层次整合模型。

     在互联网时代,创新产品能否被接受,媒体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每一篇爆红的文章(或者创意产品)的传播曲线一定是指数变化的。最重要是要有一个引爆点。此外,一篇文章(或者电影,或者任何创意产品)的成功传播也严重地依赖于时机,以及当时的舆论氛围等。

     总之,一句话:传奇故事不可复制,但是,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图2:关于创造性的社会文化模型

     (摘自:《创造性:人类创新的科学》,Keith Sawyer,师保国 翻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图3:创新传播过程中的嵌套式受众

     (摘自同一本书)

     最后,我复制几页我给学生讲课时PPT内容,大家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案例与创造性理论之间的关联。

     挑战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对于某些人来说,压力越大,能力(或者创造性)发挥越快。

     集中阅读相关主题,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有助于创造性的发挥。

     两个(或者多个不同的任务)之间的切换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同时从事两三种不同工作,而非长期专注于一个单一任务,有助于发挥创造力。尤其是当任务之间有比较大的差异时,更容易在创造性业绩上产生相互促进。

     创造性高低与作品产量之间的关系:大量研究表明,创意产品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呈正比。作品数量越大,质量可能越高。这一点颠覆了关于创造性是孤独天才“十年磨一剑”的神话。

     创造性过程由一系列迷你顿悟组成,而非“AHA”或者“我发现了”大的顿悟。在把一个作品创作出来的过程中,一系列迷你顿悟会逐渐涌现。不能被动期待灵感降临之后再去做,一定要在做中创意。

     创造性研究需要从心理主义转向行动导向。

     酝酿的重要性:写作之前,进行高密度的阅读;写完初稿(或者任何创意产品的原型)以后,放置一段时间,放空自己。

     外部反馈的重要性:创造性过程中的筛选和评价是必须的,而且发生在整个过程之中,而筛选与评价是人工智能最缺乏的,所以,当下的人工智能没有多少创造性可言。

     创造性过程中的选择和评价:好编辑的价值——删除细枝末节,简化归核;删除过于自我中心的表达和吹嘘。

     创造性研究的社会文化取向:百万+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传播出来的”。深刻理解社会关系网络中关键人物的推荐(田涛、秦朔、于天罡、正和岛)的作用,了解受嵌套的受众(领域专家、掌门人和仲裁者)和社会关系网络(中心性)等。

     时机的敏感性:迷茫的中国企业家阶层,此文搔到了许多人的痛点和痒点。

     好标题的重要性:“大变局、中国管理、英美、德日、转向、为师、同行”。没有一个字是废话!

     传播中标题党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诠释学循环(作者-读者之间互为主体性)。一旦文章“生”出来了,作者就无法控制了,它就不是你的了。

     爆炸性的传播过程:可遇而不可求,根本无法预测。但是,好作品是起点。

     关于创造性的整合模型:“个体-过程-文化”。从小c(creativity)到大C(Creativity)

     机遇的连锁反应(一个机遇会引发另外一个机遇),导致你走上一条意想不到的道路。机会空间的锚定和“穿越”。

     入世的禁欲主义(马克斯·韦伯):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主航道和大方向,不要变成一个“网红学者”。“以一念排除万念”“一心不乱”。“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内容简介:

     2019年9月,一篇雄文横空出世,《大变局下的的中国管理:从以英美为师转向与德日同行》全网阅读量达到200万左右。上至部长院士,下至普通百姓,尤其是企业家群体,纷纷点赞,转发,评论。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中美对抗加剧,舆论场极度撕裂,全球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站在历史的分水岭上,管理学者赵向阳博士秉持中道立场,以丰富的知识储备、冷静的分析、前瞻性地就新型全球化下中国企业的未来走向写下多篇流传甚广的佳作。

     从国家关系到企业应对、从自我管理再到向华为学习,视野开阔宏大,内容层层递进。从美日德再到以色列,以及“一带一路”上的中亚国家,赵向阳博士纵横四海探讨全球商务和跨文化管理。从微信时代的时间管理到VUCA时代的公司内创业,从信息茧房、谣言满天飞的后真相时代再到如何减少非理性对决策判断的影响等,赵向阳博士论及的主题虽然繁多,但是,恰好回应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们从众多文章中精选20多篇重磅文章,仔细打磨,用一缕丝线把颗颗明珠串连起来,编辑成《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一书,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赵向阳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早年曾经在SONY,SAMSUNG工作,也曾经两次创建自己的公司,并做出有价值的影响。除了本职工作以外,也从事慈善公益活动,他所拍摄的微电影《一个人的战斗》全网播放量超过百万,为许多陷入困境的人们带来安慰和激励。曾经发起“煮茶问道·本土管理研究论坛”,也是“管理50人论坛”成员之一。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创新创业、全球商务、跨文化管理、管理案例分析、管理哲学、管理研究批判等。

     电子邮件:xiangyang.zhao@bnu.edu.cn

     推荐语:

     田涛华为公司高级顾问

     赵向阳老师是位广谱型的学者,他的大脑雷达扫描范围之广、思想穿透力之犀利乃至尖锐,都是我所欣赏的少数人。收入《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中的多篇皆是独具思考的管理学方面的“锦绣文章”,它切中我们时下最痛点的一些国家和企业层面的管理问题,视角相对独特,观点切中时弊,文字跳跃而不八股,能带给读者一些阅读快感和启发。

     陈明哲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讲席教授、国际管理学会终身院士暨前主席

     随性任情,跨界驰骋;经世致用,醒世为文。向阳所著的《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一书,不仅能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时局洞见,也可生动呈现作者的为学为人。最为可贵的是,这本书有助于读者从根本上思考在当今大变局时代中个人的责任、定位与使命。

     吕乐娣上海大学管理学院2019级博士生

     赵老师的文章绝不是娓娓道来,而是慷慨激昂,我竟然读出了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赵老师虽然创立“煮茶问道?本土管理研究论坛”,但他绝不“端茶倒水”,而是直接递给你一瓶可乐,让你心跳加速,或者给你一杯德国带回来的咖啡,让你喝出醇厚来。通读此书,我的总体感受是,赵老师文笔流畅,但是,他的文笔不及他的才华横溢,他的才华不及他的思想博大,而他的思想,远没有他的情怀,让人动容。虽然赵老师的这些文章本来是面向企业家群体的,但是,同样适合作为博士生的通识读物。

    

     排版 | 毛禹轩审校 | 张启玉 轮值主编 | 孙允广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和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