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熬过了至暗时刻
2022/3/2 正和岛

    

     作 者:睿愚 区域经济观察者、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来 源: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2月7日,大年初七,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山东省委、省政府连续第五年召开全省工作动员大会。

     省里上午开会,我所在的区下午就开始落实省里的工作部署。

     效率之高,会议内容之振奋,让我意识到:山东已经不是过去的山东了。

    

     刚刚过去的2021年,山东的GDP是8.3万亿,比2020年的7.3万亿增长了1万亿,形象一点的话,就是一年增长了一个甘肃省,总量稳居全国第三、北方第一。

     增速方面,包含价格变化的名义增速是13.63%,高于江苏的13.28%和广东的12.29%;剔除价格变化的实际增速是8.3%,高于广东的8.0%,低于江苏的8.6%。

     山东的这个增速初看上去并无特别惊艳之处,只比全国平均高了0.2个百分点,与广东和江苏相比,并没有明显拉开差距,但如果我们把发展的背景展现出来,就能明白山东去年成绩的可贵和可喜。

     2018年初,尽管山东经济总量仍是全国第三、北方第一,但无论发展速度还是后劲,与先进省份相比已严重滞后。

     “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发展形势逼人”,在此紧要关头,山东省委、省政府开始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全面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明确提出“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大刀阔斧“腾笼换鸟、涅磐重生”。

     为此,山东忍住阵痛,累计关停散乱污企业11万多家、化工企业2300多家,化工园区由199家压减到84家,压减钢铁产能1840万吨、炼油产能2201万吨、电解铝产能321万吨。

     换挡有卡顿,转型有阵痛。一大批“两高”项目及落后产能被关停、淘汰,新动能短期内又无法迅速补位,山东经济增速应声而落,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几乎原地踏步,一时间,唱衰山东的声音纷至沓来。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舆论压力,山东省委、省政府坚决做实统计数据,提出“用这几年的退一步,换得未来几年的健康大踏步向前发展”。

     新旧动能转换关键在产业,核心在项目。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2018年以前,山东每年确定100个省级重点项目予以支持;2018-2020年,3年累计谋划推出省级层面重大项目3129个,平均每年1043个;而到2021年,这一数字增长到1600个。

     企业创新曾是山东的短板——2016年山东高新技术企业只有4692家,仅占全国的4.5%,而粤苏浙分别达到19855家、13183家、7707家。

     现如今,山东拥有198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全国第一;在国家创新创效评选中获4大类11奖项,数量全国第一;2020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超1.4万家,比2018年翻了一番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1%,被国家表彰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地方”。

     沧海横流,更显英雄本色。4年艰苦卓绝的新旧动能转换,又遭遇全球疫情对经济供需的冲击,涅磐重生的山东不仅稳住了阵脚,还实现了逆势上扬。

     GDP总量首次突破8万亿大关,把对浙江的优势从8500多亿拉大到9500多亿,对河南的优势从1.8万亿拉大到2.4万亿。

     GDP总量提升的同时,山东各地市的活力也被激活。2021年最新出炉的全国百强城市榜单中,排名进位最多的省份是山东,有8座城市!随后是广东的5座,江西的4座,江苏和内蒙古各3座,浙江和福建各2座。

     8.3%的经济增速,在北方仅次于山西的9.1%和北京的8.5%,而山西受益于煤价大涨对生产的刺激,北京则有首都的资源加持,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效可见一斑。

     不只是北方,就是与南方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山东的发展速度也毫不逊色。

     珠三角核心区,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在内的广东9市,公认是经济最发达、市场最活跃的区域之一,2021年的GDP增速是7.9%,山东比其高了0.4个百分点。

     传统印象中,山东都是传统产业、落后产业;但现在,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第一批6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中,山东有7个新兴产业集群入选,位居全国第一;

     传统印象中,山东的企业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不高;但现在,在国家工信部公布的全国6批次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中,山东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09家,远超浙江的91家和江苏的57家,位居全国第一。

     进一步统计还会得到一个更令人自豪的数字:在山东前6批共14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和产品中,连续3年保持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就有92家。

     新近发布的《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1)》榜单显示,山东、江苏各入围13个城市,数量并列全国第一。

     2021年,山东经济量增质升的靓丽表现,意义不只是让全国人民重拾对山东的信心,让山东人民重拾对自己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山东进行的这场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可以给传统产业结构偏重的北方省份提供重要参考和路径依循,会起到非常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作为北方经济的“领头羊”,山东必须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带头遏制住南北经济失衡的趋势。

    

     2021年,山东的表现可圈可点、亮点纷呈,而这其中最大的亮点、最耀眼的“黑马”非潍坊莫属。

     这一年,潍坊GDP首次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5872.2亿元的基础上连破两个千亿大关,达到7010.6亿元。

     GDP增速方面,实际增速9.7%,名义增速高达19.4%,两者均遥遥领先全省,高居第一。

     不只是在省内出彩,在全国GDP前50强城市中,潍坊的排名连续超越石家庄、盐城、绍兴和扬州,从2020年的第39名大幅晋升至35名,并把对厦门的差距从500多亿缩小至20多亿,对昆明的差距从860多亿缩小至210多亿。

     除却榆林和太原因为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的GDP异动,在全国前50强城市的GDP名义增速上,潍坊第一,宁波第二,两者都是制造业强市,都是盛产“隐形冠军”的城市,两者的脱颖而出标志着城市竞争正从造城运动转向对先进产业的争夺,这是好现象。

     秦朔老师最近几年在全国各地调研中也发现了这个趋势:各个城市正从追求成为服务业中心转变为更加注重制造业,努力夯实制造业基础。

     去年4月,制造业强势“回归”青岛五年规划,取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之一;今年1月,广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制造业立市”;各省的“十四五”规划也纷纷制定了制造业的发展目标。

     近8年,全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一路下滑到2020年的26.2%,但潍坊制造业占GDP的比重长期稳定在30%以上,在服务业快速增长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统计重分类的大背景下,潍坊的制造业还能保持高且稳定的占比,足见潍坊市委、市政府对制造业的培育力度之大,当然,正是这种专注和坚守,让潍坊在疫情时发、全球供应链动荡的格局下,迎来了大爆发。

     笔者统计了GDP从5000多亿突破到7000亿的35座城市所用时间,发现2座城市用了4年,10座用了3年,21座用了2年,只有2座用了1年,是杭州和潍坊!而杭州是省会,潍坊只是普通的地级市。

     省内来看,青岛耗时2年,济南3年,烟台4年,潍坊创记录地只用了1年!

     2021年,潍坊除了经济总量大爆发,代表发展质量的财政收入更是首次突破600亿关口,达到了656.9亿元,在全省排名升至第三,这是22年来的首次。

     与GDP一样,潍坊的财力不只是省内出彩,放眼全国,潍坊的财政收入在普通地级市中挤进前十,排名第9,离温州仅仅只有7000万,即千分之一的差距。去年潍坊财政收入的增速是14.5%,远超温州的9.2%,如果增长态势延续,大概率在今年,潍坊的财政收入又将反超温州,至全国第8。

     潍坊的大爆发对于山东而言,意义不只是一起做大了山东的总盘子,提振了信心,更为重要的意义我认为有两点:

     一是释放了“鲶鱼效应”,激发了省内城市竞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潍坊一爆发,烟台坐不住了,2022年一开年,烟台就立了一个大目标——到2023年,GDP突破万亿。以潍坊目前的发展态势和后劲,2024年也将大概率跨入万亿俱乐部。届时,山东将有4座万亿城市,追平广东。

     二是踏踏实实深耕制造业、发展实体经济的示范效应。看过《一座盛产“隐形冠军”的“隐形城市”》一文后,笔者家乡的公务员朋友感慨地说,学深圳、学苏州,都有点离我们太远了,我们能先学好省内的潍坊就已经很不错了。

     今年1月5日至6日,山东省委、省政府举行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现场观摩,观摩点一个是济南,另一个就是潍坊。但工夫在诗外,比看项目更重要的是学习潍坊怎么服务项目,怎么培育产业,怎么打造营商环境。

    

     回到全省工作动员大会上来,今年山东省委、省政府特意隆重表彰了一批优秀企业家,授予张瑞敏、谭旭光、陈学利3名同志“山东省杰出企业家”称号,记一等功,每名奖励500万元;授予周厚健等20名同志“山东省行业领军企业家”称号,记一等功,每名奖励100万元;授予李广庆等49名同志“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称号,每名奖励50万元。

     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重大信号。企业家是先进生产力的杰出代表,让企业家走到山东的C位,就能让山东走进全国的C位,让企业家才能在齐鲁大地充分释放,就能激活一亿多山东人的创新创造潜能。

     前面讲到,城市竞争正走向对先进产业的争夺上,而争夺先进产业,也是争夺优秀企业家,而这都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

     近几年山东对营商环境的重视,企业家是最清楚的。在2021年全国工商联组织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省工商联组织近5000家企业参与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山东营商环境比2020年再次前进1个位次,位居全国第5名。

     风生潮起,扬帆起航。2022年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决战决胜之年,真诚期盼势头已起的山东能以“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气吞万里如虎的精神”,继续奋勇向前,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奋力蹚出一条新路子。

    

     排版 | 米小白审校 | 余心丰 主编 | 孙允广

    

     《打胜仗:常胜团队的成功密码》

     作者:田涛 宫玉振 吴春波 等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和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