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周医事∣重磅!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提高中国成年人的期望寿命
2022/8/20 18:00:00 消化界

    

     医疗政策和医疗资讯

     1. 重磅!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卫生健康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促进人才服务能力提高与结构优化,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机制,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明确到2025年,卫生健康人员总量达到1600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20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80人、每千人口药师(士)数达到0.5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3.93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增长到120万人。提高卫生健康人才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执业助理医师占医师的比例降低到15%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占到75%以上。

    

     关于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到六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要加强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加强对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技术、职业卫生工程以及一些新专业、交叉复合型人才建设。

     二是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根据社会需要和全球形势变化,配置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吸纳多学科专业人员融入公共卫生队伍。

     三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到3.30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医护比分别达到1:1.2和1:1.0。

     四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到2025年,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达到0.62人,全国中药师达到15万人。

     五是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人才队伍建设,到2025年培训医养结合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不低于10万人;培养和培训托育服务专业人才不低于100万人。

     六是统筹加强精神卫生专业人才,职业健康监测评估、工程防护、诊断救治等技术人才,卫生健康监督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规划》强调,要建设生命健康人才高地,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以引领医学科技领域创新和解决生命健康领域前瞻性、战略性问题为核心,在组学技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型疫苗、生物治疗、传染病防控等医学前沿领域,培养和发现一批具有深厚科学素养、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强的战略科学家。实施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重点支持培养一批长期在医疗一线工作,医疗技术精湛,能成功诊治疑难、危重病症,具有重大科学价值、显著社会效益,社会影响较大、同行公认的临床医学领军人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力度,多渠道支持培育具有多学科背景、复合型、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

     2. 1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了让政策福利进一步惠及民众,指导意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从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强化住房、税收等支持措施,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加强宣传引导和服务管理等7个方面,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提出20项具体政策。

     根据指导意见,“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支持开展10个左右儿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推进儿科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儿科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2022年,全国所有地市要印发实施“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国家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和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带动地方政府基建投资和社会投资。公办托育机构收费标准由地方政府制定,加强对普惠托育机构收费的监管。

     指导意见还提出,各地要完善生育休假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职工假期待遇。国家统一规范并制定完善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支付政策,强化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保障作用,保障生育保险基金安全。指导意见对进一步完善公租房保障对促进积极生育的支持措施,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也作出了具体安排。

     指导意见强调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推动用人单位将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相关措施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条款;探索开展妇女平等就业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

     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指导意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人口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密切协同配合,加快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来源:新华网

     3. 中国医学专家发现青年人群肠癌发病潜在干预靶点

     中国医学专家最新研究发现,发病年龄小于50岁的青年肠癌(早发性肠癌)与发病年龄大于50岁的老年肠癌(迟发性肠癌),在肠道菌群谱、代谢谱、细菌酶基因谱改变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据悉,基于相关标志物开发的诊断模型,医生未来有望通过粪便样本,实现对青年肠癌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筛查和精准检测,进一步推动基于菌群的诊断策略在临床一线的转化和应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2科马延磊教授领衔团队的这项最新探索性研究,为了解青年肠癌发病机制,为探索适合青年人群肠癌早筛、早诊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胃肠道领域期刊Gut杂志。

     结直肠癌一直是公众普遍认为的老年疾病,肠道微生物群是关系人体肠道健康与否的重要微环境。目前,众多研究已证实,肠道微生态紊乱是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并且老年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群与年轻人群差异显著。

     青年肠癌患者体内是否存在具有诊断价值特征病原菌谱和代谢物谱?这些菌群和代谢物是否会诱发青年肠癌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针对这些学界还未破解的难题和疑问,马延磊教授带领团队历时四年,对大量中国青年肠癌、老年肠癌患者人群以及年龄匹配健康人群对照,进行相关分析,并构建相关模型,用于鉴别青年肠癌。研究团队通过大样本队列,描绘了中国青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谱和代谢物谱。青年肠癌患者的肠道菌群出现严重失调,粪便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在菌群谱和代谢谱组成特征上,青年肠癌也明显区别于老年肠癌。

     研究发现了青年肠癌发病的潜在干预靶点;研究团队构建了随机森林分类器模型,评价青年肠癌的多组学标签分类能力。该预测模型未来可用于青年人群的肠癌早期筛查。

     基于相关研究成果,马延磊教授对青年人预防肠癌提出健康提示:首先应该避免高危因素,如戒烟,避免油炸食物,尽量少吃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改变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增加膳食纤维及维生素的摄入,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及保持愉悦心情。日常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另外,青年人群平时如有腹部不适症状或者排便习惯及形状改变,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并积极进行肠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肠癌或癌前病变,起到早诊早治和预防的作用,进而改善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提高治疗效果。

     来源:中国新闻网

     4.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首个颅面重建人脸检索系统问世

     近日,四川大学透露,该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同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颅面重建方法,成功实现从二维计算机断层扫描的颅骨数据中自动复原出颅面图像,开发出国际首个颅面重建人脸检索系统。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模式识别》上。

     颅面重建技术一般被应用于在没有指纹、牙科记录、放射性材料或DNA等确定性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头骨和面貌的内部关系复原出颅骨的真实面貌,进而识别身份。然而,传统技术所使用的三维重建方法对数据质量要求高,必需有完整的头部扫描数据才能用于训练,导致数据收集代价大,限制了颅骨与人脸之间复杂关系的描述。不仅如此,用三维方式记录颅面几何信息的数据维度大,在数据量有限的情况下很难用深度学习技术来进行拟合,容易造成“过拟合”,导致复原效果差。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研究团队负责人表示,他们基于深度学习强大的拟合能力,不仅利用完整头部数据建立了颅骨与颅面的整体对应关系,还利用残缺数据(非完整头部扫描)来促使模型学习颅骨与颅面局部的对应关系,做到了细节度更高的重建,并且降低了数据收集的门槛。

     据研究团队介绍,他们开发的颅面重建人脸检索系统可提供两种不同的检索策略,即分别在年龄、性别信息已知或未知的条件下复原颅面。在未知条件下复原颅面时,系统能根据上传的一个颅骨数据,生成一系列不同年龄、性别的复原人脸。然后,再利用人脸识别算法,在真实的人脸数据库中对复原后的颅面进行检索匹配。

     来源:生物谷

     5. 全球首颗医学遥感卫星2023年发射升空

     8月16日,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获悉,全球首颗健康研究领域的专用遥感卫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医学遥感卫星(珞珈四号01星)将于2023年发射升空。该卫星将以遥感技术赋能环境健康与智慧医疗研究,以融合创新助力健康中国。

     这颗全球首发的医学遥感卫星,是今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成立全球首家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后,“遥感+医学”推出的首个重磅融合科技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院长龚健雅表示,地球观测组织GEO发布《GEOSS全球地球综合观测系统》制定的九大社会服务(健康、灾害、森林、能源、水体、气候、农业、生态、海洋)中,目前唯独缺失针对健康领域的专用遥感监测卫星,在数据源头上限制了医学与遥感信息领域进一步交叉融合。

     龚健雅院士介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医学遥感卫星(珞珈四号01星)是全球首颗“遥感+健康”专用卫星。卫星设计载荷重约50kg,装备可见光高光谱相机、紫外相机等,兼具高光谱、微光、紫外等多模式,具有一体化设计、成像范围广、工作模式多、图像获取快等优势,重点围绕中国,兼顾周边国家,探测影响人类健康的环境因子。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医学遥感卫星(珞珈四号01星)研发团队具备“研制、测试、调度、处理” 全链路能力和国际领先的多模式光学系统研制能力,卫星将在12个月内完成研制,预计2023年8月出厂、10月前发射。

     据了解,建立面向环境健康因素监测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多源遥感微纳卫星”系统,研制多传感器载荷卫星平台,将针对影响人类健康的“水-土-气”环境要素探测设计载荷与选择波段、突破高光谱环境遥感智能高精度反演监测关键技术,提升全球健康研究领域遥感监测能力,将健康、人口和环境数据联系起来,实现在不同地理尺度评估和量化健康相关变量与环境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开展医学遥感应用示范,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人民网

     6. 世界最昂贵药物诞生:FDA批准首个β-地贫慢病毒疗法

     2022年8月17日,FDA批准了Bluebird Bio(蓝鸟生物)的Zynteglo(betibeglogene autotemcel)作为第一个基于细胞的基因疗法,用于治疗需要定期输血的成人或儿童β-地中海贫血患者。Zynteglo的售价将高达280万美元(约合1900万人民币),这一售价超过了当前世界最昂贵的药物Zolgensma的210万美元的售价。

     Zynteglo是一款基于bluebird bio的LentiGlobin平台的的慢病毒基因疗法,是一种单次给药的基因治疗产品,首先从患者骨髓中提取造血干细胞,然后通过慢病毒将β-珠蛋白基因的修饰形式的功能性拷贝(βA-T87Q-globin基因)添加到患者自身造血干细胞中,恢复血红蛋白生成。该疗法于2019年在欧盟获批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的非β0/β0基因型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患者。这是全球首款获批用于治疗地中海贫血症的基因疗法。

     β-地中海贫血是危害最为严重的血红蛋白病,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目前,β-地中海贫血现今的治疗手十分有限,输血和去铁治疗在目前仍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Zynteglo的获批标志着基因治疗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作为第一个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体外慢病毒载体基因疗法,我们正在迎来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基因疗法有望改变现有的治疗模式,以治疗目前需要终生护理的疾病。

     Zynteglo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在两项多中心临床研究中确定的,其中包括需要定期输血的β-地中海贫血成人和儿童患者。在接受Zynteglo的41名患者中,89%的患者实现了无需输血依赖。

     基于慢病毒载体的疗法存在着潜在的血液类癌症,Zynteglo在临床研究中没有发现这种趋势,但接受Zynteglo的患者应对其血液进行至少15年的监测,以寻找任何可能的癌症证据。此外,在Zynteglo给药期间还应监测患者的超敏反应,并监测血小板减少和出血等潜在副作用。

     β-地中海贫血除了上述基于慢病毒的细胞疗法外,基于CRISPR基因编辑疗法同样充满潜力,目前国内外的CRISPR基因编辑公司大多在开展β-地中海贫血的研发管线。国内的博雅辑因、邦耀生物的CRISPR基因编辑β-地中海贫血疗法均已在国内获批临床试验,且在前期的IIT实验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来源:生物世界

     7. 中宣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 2022年“最美医生”先进事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激励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为守护人民健康不懈奋斗,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宣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2年“最美医生”先进事迹。

     丁仁彧、马文义、许润三、孙宁、张静、周行涛、胡敏华、高琪、管向东、潘凤等10名个人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家流调专家队光荣入选。他们有的悬壶济世,为中医药事业奉献一生;有的数次出征,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有的潜心钻研,为消除疟疾作出重要贡献;有的躬身前行,呵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有的润物无声,坚守数十年为患者点燃心灯;有的扎根边疆、守护高原村寨群众健康;还有的激扬青春,在追梦奋斗中展现青年医者担当……他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矢志不渝维护人民健康,生动展现了党领导卫生健康事业的奋斗历程和光辉成就,深刻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许多医疗卫生工作者表示,要以“最美医生”为榜样,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切实担当作为,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新华社

    

     医学前沿

     1.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提高中国成年人的期望寿命

     近日,《THE LANCET public health》在线发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立明和吕筠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赵丽云团队合作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通过降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死亡率,从而提高中国成年人的期望寿命。研究整合了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约50万人数据、中国营养与健康监测调查(CNHS)17万余人数据以及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公开数据库,评价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在达成这一目标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研究关注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五组:不吸烟或非因病戒烟、不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男性<30g纯酒精,女性<15g纯酒精)、健康的饮食习惯(每日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周1-6天摄入红肉及制品、每周≥4天摄入豆制品以及每周至少一天摄入水产品;具备4-5种视为具有健康的饮食习惯)、积极的体力活动(总体力活动水平排位在同年龄组、同性别人群的前50%)、以及健康的体重和体型(BMI介于18.5-27.9kg/m2之间,且男性腰围<2250px、女性腰围<2125px)。利用传统寿命表法分析单一生活方式及综合生活方式得分对中国人群30岁时期望寿命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Arriaga(人名)死因分解法分析不同疾病死亡率降低对期望寿命延长的归因大小。

     结果发现,在中国人群中,相比没有或只有一种健康生活方式者,同时具备上述五种健康生活方式的男、女性人群30岁时的期望寿命分别长8.8和8.1岁。女性中延长的期望寿命有72%可归因于心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的降低,而男性中的归因比例则为64%。多项亚组分析也表明,不同特征人群的期望寿命虽有差异,但随着健康生活方式的增多,期望寿命均逐渐延长。以城乡分析为例,具备上述五种健康生活方式的城市人群30岁时的期望寿命较没有或只有一种健康生活方式者分别长9.2岁(男性)和10.5岁(女性),农村人群的期望寿命相应长9.7岁(男性)和11.2岁(女性)。

     研究证实,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对提高我国居民期望寿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采取综合措施落实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应成为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来源:中国科学报

     2. iScience:感染艾滋可能使寿命缩短5年

     根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领导的一项研究,艾滋病病毒(HIV)对感染者的衰老具有“早期和实质性”的影响,在感染后2~3年内加速了与正常衰老相关的身体生物变化。与未感染的人相比,HIV感染可能会使个人的预期寿命缩短大约5年。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iScience》杂志上。

     研究表明,即使在感染HIV的最初几个月和几年里,病毒已经在DNA水平上启动了加速衰老的过程。先前研究也表明,感染HIV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存在不良影响,与较早出现与衰老相关的疾病有关,如心脏病和肾脏疾病、虚弱和认知障碍。研究检查了102名男性在感染HIV后6个月内采集的血液样本,并在2~3年后再次采集血样。他们将这些样本与同一时期从102名同龄未感染病毒的男性身上采集的样本进行了比较。

     研究重点观察了HIV如何影响表观遗传DNA甲基化,这是细胞在正常生理变化过程中用来打开或关闭基因的过程。表观遗传变化是指在不改变基因本身的情况下,外部因素如环境、人们的行为、疾病等影响基因而产生的变化。该研究小组检查了5种表观遗传学的衰老指标,其中4个是所谓的表观遗传“时钟”,每个时钟都使用略有不同的方法来估计相对于实际年龄的生物年龄的加速。在没有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情况下,HIV感染者在4项表观遗传时钟测量中的每一项都显示出显著的年龄加速,从1.9岁~4.8岁不等,以及在感染初始到感染后2~3年的一段时间内端粒的缩短。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未感染的参与者中没有看到类似的年龄加速。

     来源:科技日报

     3. 用脑过度为何精神疲惫?

     几个小时的冥想苦思往往让人感到精神疲惫,这是为什么呢?近日,法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长时间注意力集中会导致谷氨酸在大脑前部区域积聚,而谷氨酸过量会使进一步的脑力工作变得困难。相关研究结果8月11日发表于《CURRENT BIOLOGY》。研究负责人、巴黎大脑研究所Antonius Wiehler解释说,过多的谷氨酸对人体有潜在危害,大脑想要避免这种情况,所以它会试图减少活动。

     为了解更多,Wiehler团队利用磁共振波谱(MRS)技术,无害地测量了活体组织中各种化学物质的水平。研究将注意力集中在大脑前部和两侧的一个区域,即外侧前额叶皮层。许多研究表明,该区域与复杂的智力任务有关。

     共有40名参与者进行了MRS扫描记忆测试。其中包括观察屏幕上出现的数字序列,并说明当前数字是否与前一个数字相同。其中26名参与者完成了更难的任务,而另外14名参与者则完成了更简单的任务。研究还测量了8种不同大脑化学物质的水平,包括谷氨酸(神经元之间的主要信号化学物质)。研究表明,电信号不能跨越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处(突触),只能依靠释放谷氨酸等微小颗粒来传递信号。

     在完成6小时的记忆任务后,与实验开始时相比,经历更难记忆任务的参与者的外侧前额叶皮层的谷氨酸水平有所提高。而那些做较简单任务的参与者的谷氨酸水平却保持不变。在所有参与者中,测量到的其他7种大脑化学物质没有增加。在做难度较大任务的参与者中,谷氨酸水平的上升与瞳孔的扩大是一致的,后者是另一种衡量疲劳的指标。与此同时,那些做简单任务的参与者没有发生谷氨酸上升或瞳孔放大的情况。

     研究还调查了精神疲劳是否会影响决策。他们通过在记忆任务中穿插不同的练习来实现这一点,比如让人们在直接得到一笔钱和稍后得到另一笔钱之间做出选择。随着参与者在做更难的任务时感到更累,并积累了谷氨酸,他们会转向立即给予小奖励的选项。这可能是人们逃避困难的脑力任务的一个例子,比如计算要做什么选择,从而防止潜在有害的谷氨酸的积累。

     瑞士苏黎世大学Reto Huber认为,测量大脑谷氨酸可以用来揭示大脑某个区域工作的努力程度。因此,医生可能会用它来评估那些难以集中注意力的人,比如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来源:生物通

     4. 超过每周饮酒建议量让染色体变短

     近日,牛津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周饮酒量超过17单位(略高于英国人的建议上限),就会导致端粒缩短。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Molecular Psychiatry》。

     端粒是DNA重复序列中覆盖染色体的区域,就像鞋带末端的塑料头一样。端粒长度随着人们的正常衰老而缩短,但令人担忧的是,端粒较短与许多老年疾病有关,如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和心脏病。为了更好地了解酒精对端粒长度的影响,牛津大学Anya Topiwala团队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研究中245354名参与者的基因信息,年龄在40~69岁之间。

     研究将参与者血液样品测得的端粒长度与其自我报告的每周饮酒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被诊断为酒精使用障碍的参与者有更短端粒的可能性较大。但这种比较并不能表明,单是酒精是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导致端粒缩短,因为其他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也可能影响端粒长度。

     为了更好地理解酒精的具体作用,研究重复了这项实验,利用早期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数据,发现了93个与饮酒增加有关的遗传变异。基于这些变异设计了一个遗传风险评分,研究发现饮酒增加的遗传风险评分较高的参与者更有可能有更短的端粒。在这两项实验中,饮酒增加导致遗传风险得分更高的参与者更有可能有更短的端粒。但是,从基因上看,每周摄入17到28个单位酒精的人的端粒也可能更短。

     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建议,男性和女性每周饮酒量不要经常超过14个单位,这相当于6品脱中等强度的啤酒或10小杯低强度的葡萄酒。在美国则建议,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两杯,女性则降至一杯。Topiwala表示,经常饮酒会增加氧化应激和炎症,这是由细胞中有害自由基的积聚引起的,从而会导致端粒缩短。英国纽卡斯尔大学Carmen Martin-Ruiz认为,该研究只计算了每人一次的端粒长度,没有测量不同时间点上受试者的端粒长度,这意味着不能确定端粒是否会因为经常饮酒而缩短。

     来源:梅斯医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消化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