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没能更好地面对死亡
2018/4/4 中国好文字

     死亡是终点,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除了逃避、恐惧,更应该面对、了解。

    

     我成长在欧洲一个科学并不发达的小乡村,当时的现代科技刚刚与医疗科学接轨,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半个世纪前大同小异,或许正是如此,我才有机会研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人类演变过程的一个部分。

     我记得儿时曾亲历过一位农夫的死亡。他从一棵树上摔下来,奄奄一息。农夫仅仅要求在家里度过最后的时间,毫无疑问,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愿望。他将女儿们叫进卧室,和她们每一个都说了几分钟。尽管疼痛难忍,他仍然平静地安排着自己的后事。他交代道,除非他的妻子逝世,所有财产与土地都不可分割。他也要求所有子女都要干活,共同分担职责和任务,接手他之前的工作。他让朋友们再来看看自己,并与他们道别。虽然我那时还小,但他也没有让我或者我的兄弟姐妹们回避。我们都被允许参与这个家庭的准备工作,与他们同悲共哀。当他真正过世后,遗体就停放在屋里,在他自己一手搭建的、深爱的家中,在这片他居住过、热爱过的土地上,他被鲜花环绕,周围聚满了友人与乡邻,他们都来见他最后一面。直到今天,在我待过的那个小村子里,仍旧没有虚设一个“灵堂”,没有请尸体化妆师来涂抹出逝者长眠的假象。只有毁去容颜的,才被缠上绷带稍作掩盖;患传染病去世的,在下葬前则不将遗体停放在家中。

    

     为何我要描述这些“老式”的习俗呢?因为我觉得它们折射出人对死亡的接纳,让临终病人得到安慰,帮助其家人接受挚爱终将离开的现实如果病人被允许在爱意满满的家中走完生命的全程,他就无需做出过多的调整,以适应其他环境。家人知之甚深,在他需要止痛的时候递上的不是药剂而是他最爱的葡萄酒;比起输进去的液体,自家做的一道羹汤,光是闻其香味就能让他食欲大增,愉快地啜上好几口。我并非忽视镇静剂和输液的作用,根据自己当乡村大夫时的经验,我清楚它们有时作为保命之需不可或缺。但我更加明白,耐性、熟人和食物的力量远胜于注射进去的液体,原因很简单,不用耗费大量的人力,也无需单独的医疗护理,这些就能满足病人身心的需要。

     孩子们被允许待在死亡笼罩的房间里,参与谈话和讨论,感受恐惧,让孩子们觉得并不是只有他们才悲伤,让他们在分担责任、共同哀悼里得到丝丝慰藉。这种经历会帮助孩子们慢慢做好接受死亡的准备,学会平静看待死亡,视之为生活的一部分,并最终令他们的心灵日臻成熟。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个视死亡为禁忌的社会,在那里,讨论死亡被看作是怪异的。大人们想当然的不让孩子参与进来,推托说小孩子哪受得了这些。孩子们被送到亲戚家住,周围人谎称“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或者编些其他离谱的故事。他们感觉到不对劲。如果其他亲戚再来对故事添油加醋,回避他们的问题和疑惑,觉得那种失亲之痛孩子们难以面对,塞各种礼物聊表补偿,凡此种种,只会使他们更加怀疑大人的言行。迟早,孩子会察觉到家庭成员的变化,根据他们年龄和个性的不同,他们的心中或多或少将留下难愈的伤痛,觉得这种变故恐惧万分,玄之又玄,不能共同面对死亡的经历让人难受,而大人们的话也值得怀疑。

     同样,告诉一个失去了兄长的小女孩,因为上帝非常爱他,所以才把小约翰尼带到了天国,这种做法也是不明智的。倘若三十年后,小女孩成为一名母亲,她也难以停止对上帝的恼怒之情,当她痛失唯一的稚子时,甚至可能精神崩溃。

    

     试想一下,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所拥有的科学知识和对人的认知,都应该促使我们及我们的家庭更好地面对死亡——这终将来临的结果。然而,事实却大相径庭,那个人们安详又充满尊严地在家中辞世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似乎,科学越发达,我们越害怕死亡,越否认死亡。我们怎会变成这样呢?

     我们语气委婉地形容死亡,用化妆手段让逝者看上去好像只是睡着一样;病人何其有幸才能在家中离世,而我们却自以为是地把孩子临时寄养到别处,认为可以使他们免受家中满是焦虑与喧嚣情绪的困扰。我们不准孩子去医院探望临终的父母。长期以来,一直都有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是否应该告诉病人真相。如果像那种情况,垂危病人有家庭医生看护,医生见证了他的一生,了解其每一位家庭成员的优缺点,那么这个问题也就不那么纠结了。

    

     我想,有诸多原因导致人们在面对死亡时,很难表现得从容自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当今社会,死亡已经越来越令人生厌,它在许多方面意味着满溢的孤独、堆积的医用器械、尊严的丧失;有时,甚至很难确定死亡降临的时间。

     往往,病人迫不得已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被急匆匆地推进急诊室抢救,生命流逝的过程变得寂寞无比,没有人情可言。许多患过重病、需要休息、渴望安慰的人,大概都有过躺在担架上,忍受着救护车发出呜呜的噪声,以及被十万火急地送进医院的不适感。只有那些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这种粗暴而又不得不为之的“押送过程”,仅仅是一场长期折磨的序曲而已——人在健康时都无法忍受的、难以形容的噪音、光线、输液架、杂乱的人声等,现在感觉更加苦不堪言。

     其实我们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在层层被单和毯子下,病人的内心感受。现在最好停下那些所谓善意的、有效的、东奔西走的行为,尝试去握住病人的手,微笑着聆听他的疑惑

    

     我将去医院的过程列入临终时日的第一章。实际上,对许多人而言也确实如此。之所以极尽夸张地描述此一过程,是为了与那个在家中离世的病人作对比。但是,我想说:如果医疗手段可以挽回性命,入院也未尝不可,这里只是想把重点指向病人的心路历程,解读他的需求和反应。

     当一个人已经病入膏肓时,常常被当作无权表达意见的人,任人摆弄。病人是否需要住院?何时、何地入院?这些问题往往由其他人来决定。几乎没有人记得,这个病着的人也是有情、有愿、有想法的,最为重要的是,他也有发言权

    

     好吧,假设我们的病人已经被送到急诊室,他周围挤满了忙碌的护士、护工、实习医生、住院医师。有化验医师要采血样;有照心电图的要拍片子。他可能被送去拍X 光,无意中又听到人们讨论他的病情,询问家人的问题等。毋庸置疑,慢慢地,人们视之如物品,他已不被当作人来看待。甚至,许多决定不再参考他的意见。假如他试图提出抗议,就会被强制注入镇静剂,经过几个小时的观察,等到他没有力气反抗后,就被推进手术室或者加护病房,最终成为一个耗费大量护理人力和资金的物品。

     病人极度渴望休息、安宁和尊严,得到的却是输入的液体、血浆和人工心肺机,如有必要的话再给来一次气管造口手术。病人只想要有人能驻足,停一小会儿,让他问个问题——现实却是一堆人昼夜不停地围着他,忙忙碌碌,测心率、摸脉搏、看心电图,或者检查肺功能,记录分泌物和排泄物,谁把他当人看待了?病人想要抗议,但大家做这一切都是在与死神争夺他的性命,抗议自然无效。人们觉得,等到大家把他抢救过来后,再考虑这个问题也不迟。先存有那种想法,可能就错失挽救生命的宝贵良机!不管怎么说,这些行为背后的设想看起来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果真如此吗?这数不胜数的医疗器械,这非人的待遇,就是我们不顾病人感受的借口?压抑危在旦夕的病人满心的焦虑,就是我们对待危重病人的态度?

    

     我们试图把注意力集中到设备、血压上,将死亡逼近而产生的恐慌和不适绝望地转移到对医疗器械的操作上,看不到病人饱受折磨的脸庞,不去想我们的软弱无能、局限和失败,不考虑我们人类终将难逃的宿命。

     有人会问:我们是变得越来越缺乏人性,还是越来越富有人文关怀?尽管本书无意作出判断,可无论答案是什么,显而易见,如今病人们遭受的折磨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时代更迭,而病人的需要从未改变,改变的不过是满足需要的能力。

     摘自《下一站,天堂》

     原题《关于死亡之惧》,有删节

     我们如何看待生死?如何面对亲人的突然离去?如何面对内心无尽的遗憾?

     生时,我们追求各种缤纷绚烂的体验,但是否曾经考量过死亡的那一天,希望如何离开?

     我们曾经对死亡讳莫如深,然而如何看待死亡却直接影响着我们如何面对生命的时光。

     今天,我们谈谈生命与死亡背后,还有一些人,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改变一些什么。

    

     《下一站,天堂》

     〔美国〕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著 易菲 译

     译林出版社 凤凰壹力

     20世纪百大思想家之一、生死学大师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以这部现代生死学教育之经典,影响并教诲无数人善待死亡与临终。

     以病人为师,方可了解生命最后阶段的那些焦虑、恐惧与希冀。本书所讲述的,正是病人与我们交流痛苦、分享期待和诉说失望的经历。希望凭借本书,能够鼓励其他人不要回避“万念俱灰”的病人,而是进一步理解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下一站,天堂》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心理学研究著作之一。作者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以死亡为主题,首次提出应对死亡的五大阶段观:否定与隔离、愤怒、讨价还价、抑郁和接受。本书通过生动的采访实例,让读者更加感性地体味步步紧逼的死亡会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服务于患者及其家属,为他们带去希望、安慰与内心的安宁。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美国精神病学家,国际知名的生死学大师,探讨“死亡与临终”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深受同行爱戴与尊敬。其著作被译成27种文字。著有:《天使走过人间》《死亡与临终问答》《活至最后一刻》《记住这些秘密》《死亡:生命的最后阶段》《关于儿童与死亡》《坚持到底》《艾滋:最终的挑战》等。她于2004年去世,享年78岁。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文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