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世我们如何与自己的身心相处?
2019/11/8 22:00:00 中国好文字

     与世界拥抱之前先与自己和解胡 因 梦 的 生 命 观

     作者:丹飞

     近日,“中国商界第一高端人脉与网络社交平台”正和岛与以出版发行双语读物、经典名译和人文、社科、文艺、科普、生活等“大社科”图书知名的凤凰壹力(“字里行间”是全国范围的“贩卖生活方式”的连锁书店)联手推出的正和岛首个专业读书部落“正和岛读天下”部落推出首期读书会,主题图书是被纪伯伦叹为“菩萨”的大哲克里希那穆提的箴言集《生命之书》。线下活动请到中国政府认定的西藏转世活佛,当代最重要的象雄佛法导师,国家重大社科研究项目《古象雄大藏经汉译与研究》发起人兼首席译师孜珠·丁真俄色仁波切。线上分享会则请来该书译者胡因梦现身说法,讲述她与克里希那穆提的相遇和修持故事,以译者、证悟者身份引领正和岛读天下岛亲、正和岛高端会员感受正见的光照。作为读书会主持人,这是我与胡因梦的第二次相会。第一次是晤面,时间要提前到2008年平安夜,当时我辞去磨铁总编辑一职转任漫友副总编辑一年余,因为主编和具体编选“十分爱”献给汶川地震的图书《很多爱:说出来已是泪流满面》,选用了胡因梦两篇演讲稿。晤面是为答谢。真人当面与声音相会两相比较,后者对信息总量进行了削弱,却对某部分信息强度进行了放大。

    

     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一句话成就一个翻译家

     我们不妨从一份“简介”来体认胡因梦:

     她曾经是著名的电影明星,35岁息影后致力于意识和心灵的探索。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实修过程中,直探生命真相,体证身心灵的整合之路。

     她从事写作、翻译和公益环保等领域,其三十多本译作涵盖东西方哲学、艺术、心理学和宗教等范畴,在华人世界的文化整合和深度心理揭示等方面成就斐然。从表演成绩受到大众和专业肯定的明星,到才貌和作为名动台湾岛直至影响华人世界的“台湾第一美女”、名女,到急流勇退,自觉褪去声名的光环,执着于从身心灵角度出发,发现生命的真相,那句说滥了的“洗去铅华”说说容易,这种从根性到外在的蜕变——“换心”又“换颜”,荡涤净化内心内在,去除“美”的外在,在芳华绽放之年仙风道骨——是脱胎换骨式的改天换地,不是谁都能做到。身心灵的修持、自证和利他之外,胡因梦还以另一宗便利的途径更深广地延展自己的身心灵发愿——翻译。亲身翻译三十多本著作,每本都修改润色十次以上方才作罢。而追根溯源,这一切要归因于一个人、一句话。那个人就是克里希那穆提,被胡因梦译介到华人世界、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身心灵导师的印度大哲。胡因梦这么回想当时触动她的玄机:“跟克氏的相遇是非常奇妙的,当时我住在纽约,在纽约的一间神智学会形上学书店里头,看到了克氏的书。其实我当天没有戴眼镜,模模糊糊看到书店最底端一排书架上的书,书架上面同一个人的书满满堆在那里,但是这个人的样貌从童年到老完全不一样,就好像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同的人,于是我开始产生了好奇,便一本一本地去翻阅,然后我翻到了其中的一本传记,看到了一句话,就一发不可收拾地,像一般基督徒的感叹一样:‘我找到了,我找到了终极答案。’然后就在心中做了重大的决定,要把克氏的作品翻译出来。”胡因梦说克里希那穆提“样貌从童年到老完全不一样,就好像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同的人”,其实胡因梦又何尝不是。影响胡因梦的那句话是:“观察者就是被观之物。”一句话成就一个翻译家,也是一种殊胜机缘。胡因梦自此著译不辍,又力行心证,历练之后多有悟得。听胡因梦言说活法,关于《生命之书》,关于译、传、修、证、悟、得,关于障,关于执,关于念,关于“我”。胡因梦语音,担任主持人的凤凰壹力总编辑丹飞和正和岛岛亲打字。正如主持人所说,文字和声音都是有能量的,胡因梦经历生活冰火淬炼后年轻悦耳、舒缓平和、充满正向念力的声音听到正和岛近两百位高端会员耳中心里,种下求真向善的种子。探究生命真相,做身心灵工作坊,写作杰出,译作等身,涉及哲学、心理学、文化、艺术、宗教等方方面面。平常人做好一件都很难,胡因梦件件都做好了。她是怎么做到的?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拥趸们封推胡因梦为不老女神、励志坐标。

     “不成体统”的“菩萨”

     克里希那穆提是禅师

     克里希那穆提有多“火”呢?以《北回归线》暴得大名,有美国文坛怪杰之称的文学大师亨利·米勒称誉克里希那穆提的语言赤裸而富有启发性,令日常生活变成一趟达成喜悦之旅。禅修大师杰克·康菲尔德赞誉克里希那穆提的博大精深“犹如浩瀚的虚空”。《纽约时报》超级畅销书作者、颇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推崇的灵修上师迪帕克·乔普拉承认在他的人生中,克里希那穆提曾深深地影响过他,帮助他突破了重重的自我设限。广为国内读者所知,被称为阿拉伯文学主要奠基人、艺术天才的纪伯伦及严复所译《天演论》作者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的孙子、反乌托邦文学殿堂级作品《美丽新世界》作者阿道司·赫胥黎对克里希那穆提赞誉得有些过火。纪伯伦说:“当他进入我的屋里时,我禁不住对自己说:‘这绝对是菩萨无疑了!’”赫胥黎称听克里希那穆提演讲,就像在听“佛陀传法”。老子被迫留经,孔子述而不作,佛陀不留一个字,克里希那穆提尽管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灵性导师,又有何德何能堪与佛陀、菩萨并称呢?质疑克里希那穆提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不成系统的人不在少数。其中就有兼有电影导演身份的藏传佛教导师宗萨仁波切和著名的尼采哲学阐释者和翻译家、作家周国平先生。也不乏有大众认为克里希那穆提“没做什么”地位却如此崇高。作为克里希那穆提在华语世界最重要布道者的胡因梦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就显得尤为重要。胡因梦说她曾跟宗萨仁波切辩论过好几个小时,因为仁波切批评克里希那穆提没有自己的理论架构,没有自己的系统。胡因梦一针见血:“克氏不是某个体系的导师,他其实是一位禅师。”胡因梦认为禅师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只破不立,破除掉终极实相上面的障碍,而没有任何意愿要建立任何体系。她举了一个纽约心理学家的例子说明追随权威带给追随者的困惑:“因为克氏只破不立,有相当多的人跟随一段时间后就不知道怎么办了,纽约的心理学家跟随克氏一段时间后,心理学也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也不能做心理咨询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做的都是无聊事,后来他就去画画,结果也画得不怎么样,自己就像光着屁股坐在冰块上,什么事也不能干了。这就是克氏只破不立带给许多人的苦恼,因为克氏只关心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世间开悟。”克里希那穆提主张真理是无路可循的。真理无法屈就于人,人必须通过努力来亲近它。“高山无法自动移到你的脚前,你必须不畏艰险地穿过山谷,攀过悬崖峭壁,才能到达山顶。”“个人的特色一被抹杀,便无法见到那无限的真理了。”他反对竖立权威,也自觉地对自己“去权威化”。能人所不能,大概是纪伯伦、赫胥黎之流激赏他的原因吧。

    

     人为什么不满足?

     驱力: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与人之间一定存在一种叫机缘的东西。这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但它来了你就知道了。分享会主持人也是凤凰壹力总编辑,与胡因梦算是旧识,2008年平安夜的前一晚,主持人当时运作的广州一家餐厅共进晚餐,也在书吧留影,胡因梦还给包括主持人在内的多位朋友看星盘,感受很美好。一晃七年过去。胡因梦译著《生命之书》及《耶稣也说禅》多年前即交由凤凰壹力策划、出版、发行,合作期也差不多是七年。胡因梦立足内地办身心灵工作坊大概已有十年之久。从台湾时期读书会形式的宽松氛围,转换为来内地之后专业疗愈者身份、互动和互相影响的视角,经历了由浅入深的历险过程。眼下炙手可热的“自在园”课程,可以说是对世相人心的一次里程碑式的索隐探秘。四天课程,启发和引导被疗愈者洞见和敞开自己最潜隐深幽的秘密,最难以启齿的生命经验,让人发现和回到那个真实不虚但又似乎全然陌生的真正的自己。对内地人内心世界的进入和揭示,也从现实例证的侧面印证了胡因梦三十多部译作的重要心灵教诲:自我内在的烦恼。胡因梦认为人的烦恼起源于想要变得“更好”的心态,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完美主义或自我苛求,或者是心理学所说的内化的监督力量。胡因梦谈到的亲子经验,暗合了号称拥有9万多成员的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此话听起来危言耸听,特指50后父母用自己时代特征留下来的印记教育子女,也用自己的生活思维来规定子女的学习、事业、爱情、婚姻、人生轨迹。胡因梦说她一辈子从来没听母亲说过一句赞美她的话,要想听到母亲的赞美还得辗转地从别人口中间接听到。胡因梦认为大部分人都没有得到父母真正的肯定和正向的爱,中国父母习惯用责备、要求、权威掌控,来表达爱,来显示内在的关怀。因此中国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对自己不满、自卑和缺乏安全感的状况,呈现明显的自我矛盾和二元对立。这种内化的二元对立矛盾问题,没那么容易解开,甚至用力过猛,在沟通表达、人际交往中出现强迫性驱力。胡因梦给出的处方是自我觉知甚至“无我”。

     终极与“每一个当下”

     怎么起心动念怎么作为?

     宇宙和人类的存在是否有方向和意义?人往灵魂深处走,往内走,迟早会走到这个命题。胡因梦从终极和当下两个维度看待“意义”,认为宇宙和人类的存在从相对的层次来讲是有意义的,从终极的层次来讲,现象世界所有的生命经验,如果我们赋予其意义的话,事实上是在固化小我或自我的具体性。生活所遇、生命历程中的种种经验,都是一场修行。胡因梦的建议是在生活的每一个当下,与人、事、情,与任何一个现象互动的那个当下,立即去看一看是什么样的内在反应,障蔽住了我们的开放性。胡因梦认为空性跟内在的开放性以及一种没有结论的状态,是息息相关的。人生多烦恼。谁都难免遭逢让自己不快、不睦,与自己不和、不容的境遇,胡因梦提供了一个应对的方便“法门”:当对方与“我”互动时,他的心态也好,行为举止也好,说的话也好,都会让我们产生内在的反应,也许反应的模式是厌恶或是批判,不论是什么,我们能不能立刻意识到自己在批判,自己在厌恶,或是在下一个结论,而在下结论产生反应的那个当下,如果想体悟到什么叫做空性和无我,就必须要把当下产生的这个反应放下和看透,也就是单纯地觉知而不去对抗,这样我们的内在就会有一个空间突然出现。这个空间就能够让我们以开放的心胸继续与此人或事情互动下去,而这样的互动就是怀着一种客观意识,有意愿继续聆听、观察和探索。《金刚经》里所讲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生命中的亲子关系、两性关系、同事朋友之间的互动,每一个当下所呈现的喜怒哀乐也好,恩怨情仇也好,各种内在的反应也好,都是瞬息万变无常的,没有一时一刻是可以固化或结晶化的,也都是抓不住的。这样的心态就会让我们体悟到无我和空间感,而这个空间感跟克氏所说的极致的善或是极致的爱,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理 入 禅

     与自己和解:放下了什么?

     克里希那穆提说,实相就是事实。举凡《生命之书》,实相有几个特质:1、它是无法累积的。2、它是不可能衰萎的。3、它是无路可循的,没有路径可以通往实相,它会自然降临到你面前——不请自来。4、它是永不住留的,无时间性的,只能在每个当下发现它。追求安全感和永恒的人无法发现它。5、停止追求、追寻实相,实相才会出现。6、实相不可思议、无法度量,不能被言语道断,不能被揣测诠释。实相是什么?怎么样才能“活出实相”?胡因梦主张道断是必要的,如果不能用言语解释的话,就会进入到禅宗那种非逻辑性的开悟方式,那其实是不适合现代人的,因为克氏讲的东西是理入禅,也就是他的每一个揭露实相的过程,其实都有逻辑可循,所以是可以道断的。为了证得所谓“终极”,胡因梦采用了反证法:终极实相虽然不可直接道断,但我们可以反向入手,也就是去看到,我现在出现的心里头的执着是个障碍,不是终极的空无实相,这个不是那个不是,这个不是那个不是,如果能不断地认清我们的阻碍、认清我们的执着,不断地把这些阻碍跟执着放下,到某一天当身心真正成熟的那一刻,便有可能揭露心底深处的那个所谓的终极实相。“安静”二字在《生命之书》中举目皆是:安静地坐着,安静地听,安静地看,安静地觉知,心安静下来,头脑安静下来,思想安静下来,念头安静下来,心智安静下来。与此相关的是另外两个词——“感受力”、“创造/创造力/创造性”。人要做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富有创造力的人”,是“具有创造力的无名氏”。但胡因梦认为克里希那穆提所有论断其实都不是铁板一块的概念,都要跟每一个当下自己内心的起心动念链接起来,所以心安静,头脑安静,思想安静,这些都不需要刻意。每一个当下都要保持内观,看到内在的不安静,看到内在执着的结论反应,看清楚了,自然就会安静下来。安静、感受力、创造力这三种状态是一起的。一个人内在不安静的话,不可能有真正的创造力,也不可能100%去感受自己和别人,所以安静是一切认知的起步。安静可以从聆听开始做起,克氏非常强调聆听的重要性。而有没有认真听别人说话,心里头有没有一种诚恳的、对他人的好奇和兴趣,会作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关系。胡因梦认为克里希那穆提所说的聆听与一行禅师讲的“深观”殊途同归,她认为真正的好奇和感兴趣的聆听,会使人有深观的意愿,这种意愿会帮助我们敞开内心,一层又一层地深入探索,探索别人也探索自己的反应。传统佛家的说法是“定能生慧”,克氏却说“定”不能生“慧”,但“慧”里包含了“定”。为什么“定”不能生“慧”,因为“定”是聚焦在点上面,完整性观察的涵盖度是不够的。通常定力修练会要求我们专注在呼吸,或是像内观法门所说的一寸一寸地扫描,但克氏所说的观是全面性的,能同时留意到自己在呼吸,留意到别人在说话,留意到周围的环境场发生了什么。克氏更重视全观的状态而不是“定”的修持,他有许多的著作都在探讨“定”“慧”之间的不同。我们所谓的慧,其实就是客观的观察,当我们把主观性放下的时候,当我们拥有一种客观态度的时候,这个里头必然有定的成分。但是非常聚焦的、专注的定力里头,不一定有客观意识。我翻译的“钻石途径”系列和克氏的著作,包括藏密系统里的一些教诲,都在强调客观意识,等同于佛家所说的般若智慧。

     空是高频振动:入世拥抱世间经验

     在时间感静止的地方永恒性发端

     胡因梦说,空寂分成顽空和真空,有些人进入的空寂状态其实里头是没有能量的,克氏所说的空寂却是一种高频率振动的能量状态。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有时会面临一种毫无生气的空,但有时我们的心非常安静,却是充满活力的,脑子没有丝毫念头,可是整个身体的感受是充满活力的。如果是充满创造力的空寂,或是充满感受性的空寂,它其实是感官非常灵敏地在运作着,但顽空状态却是无感的,身体是不振动的,那种空与克氏说的空很不一样。人类从数千年前的二元对立式的灵修进入到毕竟空,然后又进入到空有不二的谭崔境界,这中间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到了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对谭崔的理解,也就是在空性的基础上入世去拥抱世间经验。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真理的话,肯定每一个人在世间的创造,创造与自我认识同时进行的过程里头,每一个人所提供的智能和经验,的确都是有意义的,也都能丰富造物主和道的源头。从这个角度来看,小乘佛法追求涅槃寂静,是一种不完整的悟境。真正完整的悟境是要入世拥抱世间经验,但同时又能体尝到小我所制造的我执与障碍,而又能够在完成创造过程的当下立即回到对空寂的体认,胡因梦称这种状态为热情的投入和冷静的观察同时进行。胡因梦的身心灵工作坊叫“自在园”。在胡因梦那里,自在和空寂是同一个东西,也就是《心经》所讲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般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其实“观自在”可以倒过来,叫做“自在观”。什么叫自在观,意思就是与人互动一开始便没有任何结论,是从没有结论、没有既定概念的空寂出发的观察。佛家所说的终极指的是涅槃,智慧的升级,烦恼的息灭,基督信仰也有其密教部分,所谓的耶稣基督之爱或上主之爱,也是要拉到空寂的解脱境界,可是又比涅槃寂静更进到一种大爱的境界,所以大爱和涅槃还是有一个差距。胡因梦指出经典中的文字是必须要在生活中实验的,现在中国的学佛人心态很诚恳,但实修实验的体验比较缺乏。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建构正确的概念也是重要的,很多人很怕自己产生所谓的认知障和所知障,如果拉到心理学的层次就比较好理解,其实一切的认知和概念就是为了认识自己。如果是在自身上去进行深刻的觉知,就不能说是一种所知障。以佛家的角度或克氏的角度来讲,记忆是属于过去的,憧憬、规划、计划则属于未来,而我们说当下的时候,这个当下已经过去了。所以过去、未来全都存在于念头之中,如何体悟到当下即永恒。如果我们能从自我觉知下手,时机成熟时便有可能因自知之明而达到当下自然无念。当时间感静止的时候,永恒性就会被揭露出来。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文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