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斯特:艺术是人类获得安慰的唯一方式
2019/11/18 22:00:00 中国好文字

     97 年前的今天,1922年11月18日,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与大师马塞尔·普鲁斯特逝世。

     普鲁斯特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1984年6月,法国《读书》杂志公布由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报刊据读者评选欧洲十名“最伟大作家”,所排名次,普鲁斯特名列第六。

    

     在第一流的小说中,这一本是最长的,至少在用西方文字写出的作品中是这样。阅读这本书会花大力气,收获也会十分丰富。如果想对这本小说发表点意见(很多人都没有),就得准备在未来五至十年放弃自己的闲暇时光,专心致志地读这部巨作。

    

     《追忆似水年华》与《尤利西斯》有相似之处,也许在细节上甚至让人想到《项狄传》。不过在根本上,它是一部与我们讨论过的小说完全不同的作品。《追忆似水年华》仍然包括故事情节、人物、时空情境——也都趣味性十足。但作者真正关心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体系,虽然这一体系是通过戏剧化的方式呈现的。“形而上学”要回答的是:现实的本质是什么?普鲁斯特用自己毕生心血造就的杰作来回答这一问题,当然,他的回答仍不完美,因为他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对问题的真正回答在包括广阔无垠的范围内进行思考。

    

     普鲁斯特家境富足,可以不必工作而生活得很好。他是个早慧的孩子,有机会进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文化之都巴黎。他的母亲是犹太人,细腻敏感。普鲁斯特对母亲的依赖到了神经质的地步。毫无疑问,“恋母情结”是他最后变成完全的同性恋的原因,本来他是对男人和女人都感兴趣的。1905年母亲去世,普鲁斯特的身体也饱受病痛之苦(尤其是哮喘),这注定了他今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他躲在一间昏暗、蒸汽弥漫、木花纹的房子里不出来,白天睡觉,晚上写作,偶尔才出门走走。(通信是他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方式。)缓慢、艰苦的努力付出,终于催生了一部杰作。

    

     《尤利西斯》的主人公是一个地方——都柏林。而《追忆似水年华》的主人公是“时间”。普鲁斯特追求的是用艺术的方式表现“时间的形态”,说明“时间的形态”究竟是什么。传统小说家的各种写作手法在普鲁斯特这里完全看不到。对普鲁斯特来说,“存在”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一串事件,而是完整的过去,“那一无限向后延伸的过去,那一让我的心灵一直承受痛苦的过去”。

    

     如何把握“过去”和“现实”?如果按照量子理论,那“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是无法把握的,因为“观察”(“现实”)这一行为本身都在改变着“现实”。普鲁斯特认清了这一点,于是他给我们展示的“过去”只能是相似的东西,只能是现实的许多种角度,只能是“展现”——碎片似的事件不是像流水般连续不断地出现,而是一个不停变化的整体。过去的片段印象会在我们头脑里突然跳出来,不同的个体在迥异的时空环境下会对这些印象有不同的反应。普鲁斯特没有知难而退,而是超越了这些困难。

    

     过去可以从记忆中跳出,但是记忆不受我们的控制。浸入茶水中的一小块点心的味道,天空掩映下高塔的形状——这些记忆碎片是微不足道的,但却能唤起普鲁斯特的记忆之河和几乎消失的过去,这些是他生命的颜色。每时每刻理解自己是不可能的,我们不是每一秒人生经历的静态总和——原因在于我们总是在重新体验,因而“总和”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为了让每一分光阴所蕴含相似的东西更贴近真实,我们只能完全唤醒过去。因此,现实总是避开我们,生命呈现碎片化的状态,令人感到困惑、悲伤。人类获得安慰的唯一方式是艺术(这也是普鲁斯特的信仰),只有艺术能用秩序梳理变幻多端的人生。

    

     对“时间”概念的理解以及对主观主义的崇拜,是普鲁斯特的一切之源,包括写作方式、冗长的句子结构,无一不来自这里。在普鲁斯特的作品里,时间弯曲如蛇,过去与现在在这里会面,各种各样的主题从记忆中跳出来,交叉盘旋,互相呼应。评论者都认为用一部宏大的交响乐来比喻普鲁斯特的作品,比单纯叫它叙事小说更合适。

    

     表现“形而上学”的概念不是普鲁斯特成功的唯一原因。细腻敏锐的感受力,令人咂舌的丰富记忆,他几乎拥有最出色的小说家应该具有的一切才能。例如他对社会整体描写的深度超过以往任何作家(在广度上不能这样说):普鲁斯特的《名利场》和萨克雷的《名利场》不同,前者写出了整个贵族社会和中上阶级的痛苦与毁灭。关于爱,尤其是同性之爱,普鲁斯特用洞悉一切的眼光分析其本质。爱对他来说常常难以理解,令人沮丧。他创造了半打以上令人难忘的角色,他们可以和小说史中最生动、生命最长的人物相媲美。普鲁斯特使用的文体晦涩难解,节奏缓慢曲折,与要表现的复杂主题契合无间。和以往的小说家不同,他的现实主义是象征主义者的现实主义,不是自然主义者的现实主义。假如他想要,普鲁斯特可以将描写推到极致,但是他更倾向于选择放弃,放弃一切不能加强自己信念的细节。他相信只有事物被记住的部分才是现实。我们没必要知道这种不完美的现实,可惜我们必定知道它,这是就是为什么人生是一场悲剧。

    

     有些人认定《追忆似水年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有些人觉得它难以卒读,还有人的看法和一位杰出批评家一样“巨大但又渺小”。读者需要有自己的看法。我自己则愿意用埃德蒙·威尔逊的话来做结论:“依我看,普鲁斯特应被看做当今具有最伟大头脑和想象力的人之一,他的能力和影响力可以和前一代的尼采们、托尔斯泰们、瓦格纳们、易卜生们相比。他从相对论的角度来创造自己的小说世界:普鲁斯特第一次为小说界可以和现代物理学的新理论相对应的新因素。”

     克里夫顿·费迪曼

     摘自《一生的读书计划》

     克里夫顿·费迪曼 约翰·S. 梅杰 著,马骏娥 译

     译林出版社 凤凰壹力

     可能改变你一生的世界经典阅读指南

     美国“每月读书会”专家力作

     全球畅销50年,最新升级珍藏版

    

     关于本书的价值,我不想多言,因为它不是魔法,不会让你我自动变成“有教养的人”,它不会替我们解释人生中的种种奥秘,也不会使人“幸福”——这种功效属于牙膏、摩托车与除臭剂之类的东西,却不属于柏拉图、狄更斯和海明威。但这个“计划”会像爱情和其他能激发你深层潜能的事情一样,使你内在的生活更有意义,也更有趣。当你重读经典时,你对书的认识也许不会变得深刻,但是你会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克里夫顿·费迪曼

     对于所有寻求世界文学宝库指南的人来说,《一生的读书计划》(最新升级版)都是最好的选择,它提供了人类精神最伟大成就的入门之路。——亚马逊评论

    

     扫描或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一生的读书计划》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好文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