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腹针临床效案点评
2014/1/21 中医书友会

     新书友点标题下方中医书友会快速关注

     文/王国强、林超岱 | 编辑/蔡仲逊


     摘要:《腹针临床效案点评》是第一本关于腹针医案的著作,林超岱教授编著,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亲自题写书名,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教授作序。建议配合薄智云《腹针疗法》同步阅读。

     《腹针临床效案点评》序

     中医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大发明,以其丰富的临床实践、显著的疗效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得到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针灸方法种类丰富,临床安全、有效,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成本低、操作简便,易于学习掌握,便于推广应用,适应范围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康复、预防、养生保健等多个领域。大力发展中医针灸,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腹针作为一种新的针灸治疗方法,自产生以来受到中医针灸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腹针疗法发展迅速,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林超岱同志长期在中医药管理部门工作,在工作之余拜名家为师,系统学习掌握了腹针疗法。十几年来,林超岱同志坚持腹针临床,免费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最近,林超岱同志认真总结其腹针临床实践,结合腹针治疗典型病案,编著成《腹针临床效案点评》一书。我认为,该书有利于增进对腹针疗法的了解和研究,推动腹针疗法的发展。

     衷心希望广大针灸工作者认真总结经验,加紧继承,大力推动中医针灸创新发展,为维护人民健康、发展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王国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二○一二年九月三日

     奉献与分享

    

     谨将本书献给我的恩师、腹针发明人、腹针疗法创始人薄智云教授,献给腹针发明40周年。薄先生家学渊博,敏而好学,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大爱至德,乐于奉献。薄先生自1972年在诊治一位刘姓工人腰痛及坐骨神经痛时,首次运用腹部穴位取得疼痛立即消失的奇效始,便潜心研究腹针凡40年。

     我在2005年8月“首届腹针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所作“腹针疗法之我见”专题报告中,对腹针疗法归纳了五大优势:

     一是理论上创立了先天经络学说,即提出神阙调控巨系统是全身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的母系统的理论,比1997年报道的美国学者认为人有第二大脑——“肠脑”早了4年;

     二是临床上发明了具有经络规律的“神龟图”,对于全身相应部位的疾病有十分明确的应答关系,一般性疾病按照“神龟图”所指均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三是方法上充分体现了中医防治疾病的精髓,即脏腑、经络、局部同时并举,提出“先调整脏腑以产生气血,再调整经络以输通气血,然后调整局部以使用气血”,故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四是使用上无痛、安全、高效、快捷,无需患者产生酸、麻、胀、痛的“得气感”,老少咸宜,患者十分乐于接受;

     五是取穴操作上突出了规范化操作规程,有利于中西医师重复验证、保证疗效。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腹针疗法体系基本成熟后,薄先生便无私地全盘将它奉献给了大众、社会和国家,薄先生持悬壶济世之绝技而倾其所有,贡献人类,其胸怀之博大、眼界之高远、淡泊名利之思想和言行,绝非凡人所愿为,善莫大焉,其薄氏英名必将在中医药长河中留下浓重的一笔,其创始的腹针疗法或称“腹针派”必将载入中医药史册。

    

     谨将本书献给我的“老”领导和“老”同事,是他们一同推进了包括腹针疗法在内的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重大发展。

     2000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教授(现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和局科教司副司长刘保延教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提出开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专项,计划为期5年、投资2000万元,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加以挖掘、整理、提高,以期进一步提高疗效,丰富中医临床诊疗手段,凸显中医优势与特色。

     在局领导和局其他司室领导的支持下,在局科教司苏钢强处长(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洪净处长(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巡视员兼副司长)等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帮助下,由我做“操盘手”加以落实。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筛选、评议、立项,开展科学研究,通过3~5年的研究周期,每项熟化技术均需拿出技术操作规范文本和教学课件,以便在全国推广应用。

     截至2004年4月,我从局科教司中医科技处副处长调任中药科技处处长时,专项告一段落,4年完成投资1600万元,共立项256项,基本囊括了中医的各种针刺疗法、灸法、推拿、按摩、拔罐、刮痧、气功、肛肠技术、外科技术、眼科技术等中医临床治疗技术,即非药物疗法(中医诊断技术立项较少)。

     迄今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大部分都是当时立的项,有力地促进了中医临床疗效、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的提高。

     三

     谨将本书献给我亲爱的患者朋友,是他们的理解、信任、鼓励、支持才使我在腹针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进步和一点成绩。

     我经常对学生们说,我们应当对患者报以感激之情,他们将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身体健康)交付给我们,我们必须秉承孙思邈训示: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身惜命;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总之,是要对患者处以朋友,谨怀感恩之心、尊重之心、责任之心,是以本书除了点评语言主要从学术角度出发外,亦拟追求教授大众能看懂腹针处方图,并能在家中用筷子进行腹部点穴,以便应急之需和养生保健,如此,心愿足矣。

     这也正契合了5年前王国强副部长(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阐发的中医“治未病”理念和大力推动的“治未病”健康工程,现在“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理论和实践已然深入人心,渗透到老百姓衣、食、住、行、娱的多个方面了。

     十几年来,我利用自己休息时间免费为数千例患者朋友义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患者依从性非常好,除了当时即可缓解或短时间解除如头痛、颈椎病、腰椎病、椎管狭窄、坐骨神经痛、膝踝关节病变、肩周炎、网球肘等引起的疼痛以及痛经等疼痛性病患的痛苦外,一些疗程较长的病患如哮喘、失眠、耳鸣耳聋等需要1~2个疗程(1个疗程10次,隔日治疗1次),痛风、过敏性体质和鼻炎等需要4~5个疗程,高血压、糖尿病、干燥综合征、腺肌症、癫痫等需要9个疗程以上的病患也有很好的疗效。现在我在临床上还开展了对小儿脑病、自闭症、先天性耳聋等疑难病的探索。

     2009年10月17日,我在广西南宁召开的第二届腹针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了“先天性单纯哑巴、癫痫腹针治疗典型病例剖析”专题报告,获得了大家的重视和好评。下面介绍这两个典型效案与大家分享。

     1.先天性单纯哑巴?黄某,女,10岁。2005年9月16日就诊。听力正常,语言能力自小丧失,只能非常模糊地说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4个词,尚有走路时轻微驼背和双手心向后摆动的疑似“痴呆”症状,精神状况良好,发育基本正常,余无特殊异常。询问其父母在怀孕期间并无不妥,其5个弟妹均十分正常健康,无家族史。

     从女孩2岁起,其家人就带着孩子四处求医问药,各种中医、西医方法都尝试过,但均不见疗效,没有任何改变。分析认为,很有可能是孩子在分娩过程中被产钳所夹使得语言功能受损。治则“补肾填髓”。先补先天,然后以后天补先天,先后天共进,疏通经络。

     一般隔日腹针治疗1次,出差、出国、节假日不出诊。头3个月采用处方一治疗,随后基本采用处方二治疗。迄今每年治疗80~90次,共计300次左右的治疗与巩固,女孩的语言功能已经恢复到正常人的50%左右,生活可以自理了,能够初步摆脱失语的痛苦,享受到了与人交流的快乐。处方一:引气归元、开腹四关、商曲(双)。处方二:引气归元、开腹四关、天枢(双)、大横(双)、商曲(双)。

     2009年7月中央电视台对我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专题采访。

    

    

     2.癫痫?张某,男,14岁,北京某中学初三学生。2007年9月22日第一次发作并由120急送北京军区总医院。临床情况:上课时突然倒地,双目紧闭,头及眼向一侧歪,张口流涎,四肢抽搐,无二便失禁,无口周紫绀,约持续10分钟,自行缓解。于急救车上查指血糖5.1mmol/L,查血压80/130mmHg,予吸氧处理。父母体健,否认家庭中类似抽搐史。家长考虑周末无法进行各项检查,自行离院。

     其母亲叙述:该生足月生产时胎心下降一半,剖宫产,2.15kg,评分阿氏7分。出生第3日,首都儿科研究所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肺炎、脐炎等。无热惊厥史,3岁跳蹦床时晕倒一次。

     2007年10月30日第二次发作晕倒,四肢抽搐,流涎,10分钟后自行缓解。

     2007年11月14~15日入住天坛医院(北京癫痫中心)神经内科四病房做长程脑电图(包括蝶骨电极),请丁成云教授诊治。脑电图报告结果:不正常(中度异常)。诊断结果:癫痫。建议用药“利必通”,家长怕副作用太大,取药未服用。

     2007年12月19日,经人介绍求治于我。考虑从充实髓海、补肾、调理脾胃论治。治则:补肾填髓,调理脾胃,疏通经络。一般隔日腹针治疗1次,出差、节假日不出诊。处方一:引气归元、开腹四关、气穴(双)、商曲(双)、中脘上5分旁开5分处阿是穴(双)。

    

     2008年2月26日下午4时许,开学第一天孩子在学校发生癫痫。据老师描述,此次发作较以前两次更为猛烈,且发作一次后间歇一会儿又发作第二次,四肢抽搐得较为厉害,眼上翻,并伴有流涎。据孩子讲,开学头几天夜里睡觉不实,醒来多次。调整处方继续治疗。处方二:引气归元、开腹四关、气穴(双)、天枢(双)、大横(双)、商曲(双)、中脘上5分旁开5分处阿是穴(双)。

    

     此后再无发作。治疗至2008年6月中考前,共治疗约50次,与正常人无异了。2008年7月因奥运会召开和我工作调动等因素直至2009年2月重启治疗服务时嘱其做脑电图检查。2009年2月20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脑电图诊断为“正常范围脑电图”。

     2009年7月中央电视台对我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专题采访。

     2010年3月21~22日再次入住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四病房做长程12小时脑电图(包括蝶骨电极),仍请丁成云教授诊治。脑电图报告结果:大致正常脑电图。

    

    

     腹针疗法深深地植根于中医基础理论之中,而又具有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方法、技术,为中医药贡献了一朵奇葩。腹针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和先天经络学说指导下,按照理、法、方、穴组方原则,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来调整人体脏腑经络以达到脏腑功能动态平衡,从而治疗全身病患的一种全新针灸疗法。

     从以上两个典型病例可以看出,腹针疗法只是将针刺在腹壁上(无需刺入腹腔),留针30分钟后拔出来了,并未给予人体任何补充性物质和化学物质(中药还有些物质进入人体),也不能算长时间物理刺激而获得疗效,那么腹针疗法无疑充分证明了中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至少可以说明以下四个问题:

     1.中医是科学的、是有疗效的,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是正确的,否则疾病就不可能向愈;

     2.腹针是科学的、是有疗效的,腹针的理论和实践是正确的;

     3.经络是客观存在的。腹针疗法中调整好针刺腹部的穴位时,即以零点几秒的速度就能使头顶或脚趾的症状有所改变,按西医学关于人体神经、免疫、淋巴、体液等传导系统的认识,认为刺激腹部是不可能以这么快的速度传导到头顶或脚趾的,解释不了这么一个现象,那么在我看来只能证明经络系统的存在了;

     4.中医蕴藏着最前沿的生命科学问题。中医对先天性单纯哑巴和癫痫来说均可采用“补肾填髓”法则,通过补肾来充实髓海(脑),先补先天,然后用调理后天之本(调理脾胃)的方法补先天,先后天共进,疏通经络,进而奏效。这个在中医来讲是解释得通的。那么现在中医的明确疗效和现象是有了,但依然是一个巨大的谜,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去阐释其作用机理及寻找其物质基础,从而推进对人生命的认识,在这个问题上,哪怕是科学研究方面的一点突破,都将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任重而道远啊。

    

     承蒙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92岁高龄的路志正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荣幸之至,感激万分!

     承蒙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教授为本书作序,肯定腹针,鼓励后学。我一定倍加努力,不辜负师长的期望,以优异的临床疗效报答社会。

     感谢所有理解、支持、帮助我学习中医、学习腹针的领导和朋友,尤其感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现工作单位的领导和同事。

     感谢我的家人,十多年来他们在我利用休息时间为大家义诊时从来没有怨言,理解并包容我同患者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多而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少。值得欣慰的是,女儿林泰骄十分热爱中医,很快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传承班大三的学生了。感谢我的学生叶声、李秀娟、翟莉莉、佟丹、林泰骄在收集本书资料时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腹针疗法近年来以其安全、无痛、速效、便捷的优势在国内外迅速发展,在引起广大患者日益关注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医者希望了解和学习腹针,我作为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有责任和义务为大家在学习和实践腹针疗法过程中做些事情,因此不避才疏学浅,大胆编著本书,供大家参考批判,若有些益处,便是无过了。向所有典型病案的作者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本书错误在所难免,请各位方家不吝赐教,以便再版时完善。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学习和实践中医的快乐吧!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学习和实践腹针的快乐吧!

     林超岱于一壶斋

     二○一二年七月十八日

     中医书友会第148期之2

     如果您想收到中医书友会每天推送的精彩内容或活动通知,请点右上角按钮:查看官方帐号-关注。好文共享,欢迎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