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干货:脏腑分经用药赋之——肺与大肠
2014/3/22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每日心语】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清·曾国藩

     作者/清·潘宗元 ⊙ 编辑/王超

     作者及本书简介:潘宗元,清代医家,里籍生平均未详。潘宗元先生,学识宏富,兼通中医内外科。尝著《分经药性赋》,因平日著作甚多惜未付刊。此书乃先生当日教授门人之课本,亦最有心得之作。陈用崇以钱仲明录本为底本,并以其他抄本为参校本,将该书重新编辑增补,并定名为《增补分经用药赋》。好东西与懂得珍惜的人一起分享。

     增补分经用药赋

     (1)手太阴肺经用药赋

     肺主五脏之华盖,出声音而泽皮肤,亦为百脉之朝宗,通呼吸而权归清肃。虚则梦田野之荒芜,实则梦兵戈之殄戮。有余则喘嗽,泻必清凉;不足则气微,补须酸属。

     1.人参甘温微苦,补肺中元气,而虚胀自除,法在塞因塞用,非实热所可沾唇。

     2.沙参甘苦微寒,补肺中真阴,而火刑可却,治由专任专成,岂寒客所宜染指。

     3.东洋参微温而苦,擅和脾胃之功。

     4.西洋参苦寒微甘,降火生津之旨。

     5.杏仁辛温苦,宣肺气而行痰,散风寒而解表,利胸膈之郁结,通大肠之气壅。

     6.竹叶辛淡甘寒,消痰涎而清热,凉心火而缓脾,除上焦之风邪,清气冲之咳逆。

     7.前胡辛以畅肺解风寒,甘以入脾理胸腹,苦泄厥阴之热,寒散太阳之邪,下气甚佳,消痰有效。

     8.薄荷辛以通窍散风邪,升以发汗搜肝气,香开胸膈之满,凉清肺金之热,失音可救,痰嗽更宜。

     9.燕窝甘平,养肺阴理虚劳之圣药,止咳嗽之无休。

     10.蝉蜕甘寒,除风热清声音之良方,疗惊癎而有益。

     11.百部甘寒微温,疗小儿之疳积,可望诸虫渐除,利肺金之受刑,能使诸嗽立止。

     12.瓜蒌甘寒苦润,清上焦之火邪,能使痰气下降,涤胸膈之郁热,可望津液上承。

     13.香薷辛温,乃夏月清阴暑之灵根,为暑天解表邪之妙品。

     14.麦冬甘苦,退肺内潜藏之火,生肺中不足之辛金。

     15.紫苑辛温而润,得保金之功,能开喉痹而通利。

     16.白芨苦涩而辛,得秋金之令,能化瘀血而生新。

     17.海粉甘寒,消痰而清热。

     18.山药味甘,益胃而涩精。

     19.桔梗味苦辛平,表散寒邪,升提气血,通鼻而理咽喉,清肺热以治痈痿。

     20.百合味甘而平,润肺宁心,清热止嗽,利二便以治浮肿,止涕泪而定痫惊。

     21.贝母甘辛微寒,消痰润肺,涤热清心,胸中十结无虞,喘咳红痰有藉。

     22.南星味苦而辛,疗癎治惊,攻积消肿,破血行胎可虑,风湿麻痹须寻。

     23.莱菔子气辛性温,除膨胀,消食积,主下气而散寒,生吐风痰而疮疹可发,炒定喘嗽而肿毒能消。

     24.桑白皮辛甘而寒,泻肺火,利二便,止痰嗽而解渴,枝通润节而却风养筋,叶却风邪而明目止汗。

     25.茅根甘寒,清火兼行水,针能溃脓而邪外托,花能止血而热下潜。

     26.苏叶味辛,却风而散寒,子则开郁而气能平,梗则顺气而胎自适。

     27.牛蒡子气辛苦寒,散疮疡之肿毒,而喉痹克除。

     28.马兜铃辛苦而寒,清肺金之火邪,而痰嗽可革。

     29.射干苦寒,消心脾老血,疗喉痹咽干。

     30.海石咸寒,化上焦老痰,消瘿瘤结核。

     31.天冬甘苦大寒,清金降火,而水彻上源。

     32.花粉酸甘微苦,助胃生津,而热从下出。

     33.乌梅肉酸温,涩肠敛肺,血痢尤良。

     34.白芥子辛温,利气豁痰,虚人宜禁。

     35.枯芩苦寒,泻肺火而清气,治火嗽而降痰。

     36.马勃辛平,清肺火而解热,止喉痹而痛定。

     37.白前辛甘微寒,能止嗽而快膈,主降气而下痰。

     38.五味甘酸咸温,能敛肺而生津,定喘嗽而滋肾。

     39.葶苈子苦辛大寒,有喜遂水气之能,泄阳分气闭之病,痰饮可理,散结调经。

     40.旋覆花辛苦咸温,有通利血脉之效,治肺经脏腑之病,下气消痰,行水更胜,肺苦气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以辛泻之。

     (共40种)

     (2)手阳明大肠经用药赋

     大肠当脐右叠回,称庚金之腑,转输糟粕,为传道之官。实积而肠满不通,泻须远热;阳虚而肠鸣泄痛,补不宜寒。

     1.麻仁甘平滑利,润肠中之燥结,疗难便而缓脾。

     2.黄芩苦寒入心,泻中焦之火邪,除脾家之湿热。

     3.桃仁苦平微甘,破大肠之血滞,而新血亦生。

     4.大黄大苦大寒,涤肠胃之塞壅,而瘀热能理。

     5.禹余粮甘平性涩,止痢治血崩。

     6.白头翁味苦性凉,消疣止热痢。

     7.元明粉辛甘咸冷,去胃家之实热,而肠中宿垢堪平。

     8.樗白皮苦涩而寒,去肺胃之陈痰,而久痢肠风有益。

     9.诃子苦温,开音止渴,并治滑泄之疴。

     10.锁阳甘温,益精补阴,正属温润之剂。

     11.淫羊霍甘温,入肝与肾,理四肢兮补命门。

     12.牵牛子辛热,逐水消痰,利二便兮息风秘。

     13.豨莶草苦辛,主大肠风湿之泄泻。

     14.炙卷柏辛温,治肠风下血而脱肛。

     15.地榆酸苦微寒,主收敛入下焦,除血热肠风血痢。

     16.槐角味苦而寒,走大肠清肝胆,治诸痔湿痒阴疮。

     17.槟榔苦辛而温,破胀攻坚,疏后重而行痰宜进。

     18.枳实酸寒而苦,行痰破气,利胸膈而水肿堪尝。

     (共18种)

     【本文摘自清潘宗元著,门人钱仲明录、陈用崇整理的《增补分经用药赋》(学苑出版社出版),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辑整理。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医书友会第207期之2

    如果您想收到中医书友会每天推送的精彩内容,请点右上角按钮:查看官方帐号-关注,或者搜索微信号zhongyishuyou。欢迎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您的每次转发,都是对我们的肯定和支持。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