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山:内科针灸治验方
2015/5/26 中医书友会

     。这是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中医书友会乙未年四月初九第632期内容。新书友可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快速关注。

     作者/孙震寰、高立山⊙ 编辑/张亚娟

     导读:高老和孙老的文章全是干货,这在《19个常见病的针灸常用方》一文中(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我们早已领教过了。今天这篇是两位老师介绍的十种穴法,内容涉及痞块、肿满、反胃等病症,精华满满啊~

     针灸治验方.内科

     (一)四花穴法

     主治:男妇五劳七伤,气虚血弱,骨蒸潮热,咳嗽痰喘,消瘦痼疾。

     取穴:膈俞、胆俞,名四花。《难经》云:血会膈俞,血病治此。胆乃肝之腑,肝主藏血,取其腑俞,二穴皆属足太阳膀胱经,各灸七壮,累积百壮,以隔姜灸法较好,免生灸疮。

     (二)膏肓穴法

     主治:阳气亏弱,诸风痼冷,梦中失精,上气咳逆,呃逆膈噎,精神恍惚。

     取穴:令患者就床平坐,屈膝齐胸,头俯,以两手围其足膝,使两侧胛骨相离两旁,勿令动摇,穴在肩胛内缘之下,按之引胸中痛。灸七壮,累积至百壮,灸后加灸气海或足三里,引火下行。

     (三)劳伤穴法

     主治:久劳,手足心热,盗汗,精神困顿,骨节寒痛。初发咳嗽吐血,肌瘦面黄,食减少力。

     取穴:心俞,灸随年壮,多加一壮,日灸七壮,如年龄30岁,灸三十一壮。

     (四)劳瘵穴法

     主治:劳瘵日久不愈,互相传染,因有劳虫。四花、膏肓、肺俞亦能祛虫。

     取穴:腰眼,伏面而卧,腰间两旁,若正身直立时,有微陷处,用墨点记,以小艾炷灸七壮,或九壮,或十一壮,多寡量人而取。灸后吐泻,有虫夹其间,宜烧毁深掘土而埋之。

     (五)痞块穴法

     主治:腹中痞块,消痞化坚。

     取穴:在第十二胸椎下,两旁各开三寸五分。块在左灸左,在右灸右,俱有俱灸,七壮。

     按:此处相当胃仓穴,主腹虚胀,水肿,食饮不下等。《针灸大成》云:在十三椎下,去脊三寸半处,乃是肓门,主心下痛,大便坚等,则误。用上法加灸内庭穴,主腹胀满等。灸五至七壮,左患灸右,右患灸左,灸后觉腹中响动是验。

     (六)精宫穴法

     主治:专治夜梦遗精,

     取穴:在第二腰椎下,去脊两旁各三寸,灸七壮。按:此穴即是太阳膀胱经志室穴,主梦中失精、淋沥、腰脊痛等。

     (七)肿满穴法

     主治:腹满身肿。

     取穴:上穴,将两手拇指相并固定,相当于少商穴后与拇指关节部之同处。下穴,在两足第二趾趾尖部向后一寸五分,各灸三至七壮。

     (八)反胃穴法

     主治:反胃吐酸。

     取穴:上穴,在两乳头直下一寸处。下穴,在内踝尖下用手三指稍斜向前排之处,各灸三至七壮。

     (九)疝气穴法

     主治:卒患小肠疝气,感受冷邪,腹连脐结痛,遗溺。

     取穴:大敦,另外一穴在趾关节后三毛丛中,各灸三壮。

     又方:三阴交,在内踝骨上三寸,灸三壮。

     又方:以患者口唇两角为寸,放三倍长,折成等边三角形,上角安脐中,下两角是穴,左灸右,右灸左,炷枣核大隔姜灸,四十壮,分五次灸。

     (十)诸痔穴法

     主治:肠风诸痔,或年深久痔。

     取穴:其穴在第二腰脊下,两旁各去脊一寸处,灸七壮。

     【本文摘自《针灸心悟》,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授权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