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召开医林大会,都谁来参加了呢?
2015/10/17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762期

    

     作者/肖相如

     编辑/王超校对/居业、霜石、王珓

     仲景召开医林大会

     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屠呦呦获得诺奖的时候,医圣张仲景召开了一次医林大会。

     医圣首先讲话:今天的大会有两个议题,一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的you you too荣获诺奖,我代表中医界表示热烈的祝贺!二是讨论一下中医工作怎么搞,希望大家涌跃发言,各抒己见!

     张子和(从正):张老师,我先说一下,抛砖引玉啊!我觉得张老师的麻黄汤、承气汤、瓜蒂散都是好方子,我治病主要就是以老的这三类方子为主,用汗、吐、下法治病,祛邪之所以扶正,效果都很好。这是我的粗浅体会,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刘完素(守真):张老师,我觉得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变,自始至终,皆是热证。所以,我认为老师您的麻黄汤、桂枝汤好象不太适合了,我整了个双解散,不管是太阳伤寒还是太阳中风,内伤外感,这个都好使。

     张洁古(元素):我说老刘,你快拉倒吧,你咋忘了自己得了伤寒,用你那双解散捣鼓不好,不是我用张老师的辛温发汗的方法而治好的吗?还好意思吹你那双解散。(《金史·张元素传》载:“河间刘完素病伤寒七八日,头痛脉紧,呕逆不食,不知所为。元素往候,完素面壁不顾。元素曰:何以待之卑如此哉?既为诊脉,谓曰:脉病云云。曰:然。初服某药某味乎?曰:然。元素曰:子误矣!某味性寒,下降走太阴,阳亡,汗不能出。今脉如此,当服某药则效矣。完素大服,如其言,遂愈。”)

     罗谦甫(天益):我是李东垣老师的学生,是刘老师的晚辈。但是认为刘老师说的用双解散能通治风寒暑湿,饥饱劳役,绝对不可能。中风是自汗的,伤寒是无汗的,中暑是身热大汗气虚的,中湿是身体沉重疼痛的,饥则损气,饱则伤胃,劳则气耗,逸则气滞等等,这不同的证,治法也不一样啊。劳者温之,损者补之,逸者行之,内伤者消导之等,这多复杂啊,您那双解散能搞定吗?我看很难啊!(“近世用双解散,治风寒暑湿、饥饱劳役,殆无此理。且如风邪伤卫,必自汗而恶风。寒邪伤荣必无汗而恶寒。又云伤寒伤风,其证不同。中暑自汗,必身热而气虚;中湿自汗,必体痛而沉重。且‘四时之气,更伤五脏’,一来一往,未有至者也。饥则损气,饱则伤胃,劳则气耗,逸则气滞,其证不同,治法也异。盖劳者温之,损者补之,逸者行之,内伤者消导之。今内外八邪,一方治之,有此理乎?”)

     李杲(东垣):我觉得现在脾胃虚弱的比较多,脾胃一虚,元气就虚了,升降也紊乱了,元气一虚,阴火就起来了。我认真的学习了您的半夏泻心汤,搞了个补中益气汤,还有个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临床上效果还不错,您看看咋样?

     朱彦修(震亨):我也说两句哈。我在临床上遇到的阴虚的病人比较多,我理解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特别是房事过度很容易伤阴的啦。另外,郁证也不少,我搞了个越鞠丸,治各种郁证,效果还不错,您看看行不行。

     张景岳(介宾):我说老朱啊,虽然说咱俩都是浙江老乡,但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也不同意老刘说的全是热证,我看阳虚就很多,阳非有余,阴常不足。

     张仲景:岳景认为阳虚啊,还有李可小李子也说说吧,听说你用附子的量够大的啊。

     李可:张老师,以及各位前辈,张老师要我说呢,我也说两句吧。我呢主要在基层工作,碰到的都是一些比较穷的人,不到病的要死也没钱看病,所以看的危急重症的病人多,这些人找我看的时候都是要死了,要死的人当然阳气虚脱是主要的问题呀,要挽救残阳,就得用您的法子,用通脉四逆汤之类的,破阴回阳,就是我用您的方力量不够,我就加大了剂量,但还是根据您的意思来的,我搞了个破格救心汤,加大姜附的用量,再合上张锡纯的来复汤,我再加几味药,效果很好耶。

     张仲景:我看你们特点都很突出,难怪有人称你们这派那派的,那你们认为你们自己有派吗?我提出来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还有用吗?

     一起:我们没认为自已有派啊,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我们都坚持您提出的原则,李可他们现在叫“辨证论治”呢。

     李可:老师,我要特别申明一下,我不是什么“火神派”,都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往我头上戴。我虽然搞了个破格救心,但是不仅仅是用附子,比如说还有山萸肉、生龙牡、磁石等,这些显然不是温阳的啊!更何况我也稿了个攻毒承气汤,主要是根据您的承气汤加大量的清热解毒药组成的,用于治疗各种急腹症,效果也杠杠的。所以我始终认为您提出来的“辨证论治”才是中医的根本啊!

     张仲景:今天的大会开的很成功,大家发言很积极,是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我们形成的共识就是要始终坚持我提出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才能让中医不断提高疗效。【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授权中医书友会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投稿:tg@linglanshuyuan.com

     (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