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身边无言自暖的故人(灵兰传家线装书面世)
2016/11/8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1146期

    

     场景一:美颜

    

     场景二:幸福

    

     场景三:炫富

    

     场景四:添香

    

    

    (图画/两个狮子)

     书是朋友,古籍善本就更是远方而来的故友。当你爱上线装古籍之后,就会发现,他已融入你的生活。在“11·11”来临之前,精心筹备两年之久的“灵兰珍藏版影印中医经典系列线装书”隆重推出。好版本、好宣纸、好工艺、好价格,好书好“嫁”,仅限4天(11月8日-11日)。喜爱者请看文章结尾说明,点击购买。

    

     中医身边无言自暖的故人

     当他们一袭蓝衣,站在你面前时,就好像远方而来的故友,还未言语,就有一种满满的温暖传入双眼。但你可曾想到,今天能看到的每一本古书,都是耗费无数心血,穿越战火,才来到你面前的呢?

     匠心

     虽然比不上姑娘的齿白唇红,线装书的眉清目秀却也能迷倒很多人。手工宣纸与精湛的刻板技术,是成就那素雅面庞的保障。

     手工宣不是什么破渔网、烂布头制成,要用青檀树条和特殊的稻草才行。你可能没见过,工人们把长时间浸泡好的原料,一担担挑上山坡晾晒起来的情景,就在日晒雨淋之间,最原始也最彻底的漂白得以完成。从炮制原料到变成宣纸,一年的时间,一百多道工序,其实是把天地山水的秀色和纸工的诚意搅拌在一起,交付给你去亲近;也成就了手工宣“纸寿千年”的品质。

    

     宣纸原料晒滩白色的山坡(摘自纪录片《文房四宝》)

     要印好书,少不了雕版。但一个技艺娴熟的刻工一天最多也就刻100字,所以古代不少刻工,一辈子只能完成几部书,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融进了雕版中,在整齐划一的一毫米间表达着自己的执着与匠心。

    

     一毫米的天地,却让很多人叹为观止(摘自视频《刻板的人》)

     有了板子,便可印刷。涂墨不多不少,印刷一气呵成;书页还要经过分页、折页、齐栏、穿线等十四个流程。在制书人眼里,它们就是孩子;因为,上上下下都是心之所在。

     跋涉

     书,本是文化的载体,却在世代更替中饱经磨难。

     “黄袍加身”的宋祖以文抑武,大大提升了雕版印刷的发展,中央与地方都大力刻书,成就了一个文化巅峰。

     在《宋史》中有个故事:

     国子监祭酒孔维,领命刻印《五经疏义》,书没印完就一病不起。皇上赶忙派太医和使者前去探望,一诊病发现其心惊胆怯、忧惧不解。原来是孔维私用了印书钱30余万,被同僚发现,只得变卖家产补偿,由此病重。后来皇帝也没处罚他。但可以想象,孔祭酒动用的应该只是经费中很小的一部分,才有蒙混过关之心。据载,在北宋建国后的45年里,国子监雕刻的经书版片达到了原来的二十余倍。

    

     宋绍兴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外台秘要方》(摘自《中国古籍版刻图志》)

     但这种盛况却败于靖康之乱的战火,所存刻本寥若晨星。南宋曾花费重金想恢复原来的经籍。但失去的终归是失去了,现在北宋监本传世者极为罕见,寸纸寸金。

     到了明代,朱元璋很重视教育,于是上行下效,明代各藩王也爱藏书、刻书,经史子集无所不包,而且民间刻书业非常发达。

     汲古阁主人毛晋是值得一提的人物。他一生刻书,广集善本,工匠最多时有二百余人,前后刻印图书八万四千余册,其中《十七史》书页就达二万二千余。

     但历史总在和爱书如命的人们开着玩笑。清兵南下,毛晋为逃兵火,把版籍藏在湖边、岩畔、草舍之中,损失无数。毛晋死后,汲古版籍也散落四方了。

     近代的种种纷乱,不再多说,满是泪光。

    

     《黄帝内经》清代版本,还在发挥它传承中医的作用

     但就在这百死一生的夹缝里,凭借着上天的些许眷顾和众人的坚守,一些古籍得以流传下来,传递着古人对今人的嘱托。

     而今,灵兰中医寻来好的中医典籍版本、手工宣纸、好的印刷工艺,为您打造了6套,可以传家百年的“宝贝”。当你打开这些中医典籍时,可听到来自远方的问候?

    

     灵兰定制线装书的生产现场,按照传统工艺完成。

     “灵兰珍藏版影印中医经典系列线装书”六函包括:《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难经集注》《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采用纯手工宣纸,传统手工线装,定制素绢封面,故宫蓝布函套,字迹清晰隽永,字大如钱,是学习、赠送、收藏、传家的佳品。11月8日-11月11日,最优价格,仅限四天。

     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进入购买页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