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医学”讲读:为何强调症候结构
2016/11/15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115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临床中若抛开“症候结构”单独看一个症状,犹如盲人摸象,此时也就说不上寻找枢机,一击中的了。(编辑/瓦力)

    

     “经络医学”讲读(4):为何强调症候结构

     作者/梁亚奇

     引语

     朋友们好!今天是《经络医学概论》系列讲读的第四回,这一次的主题是“症候结构”。此前咱们已经大概了解了经络医学对于“经络结构”“经络气化”还有“腧穴”的观念,咱们看这个顺序,其实是一步一步在接近临床。今天讲“症候结构”,就涉及要怎样认识和判断患者的疾病了。

     首先来看一段原文。

     原文一

     在没有辨清某症的症候结构时,绝对不能针对单纯的症状进行处方。在针灸临床中流行很多所谓治疗头痛、咳嗽或腰痛、落枕的特效方、特效穴,这种“辨症”施治的做法忽视了中医症候理论的运用,模糊了症候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第五章,症候结构,第二节讲“常见思维误区”)

     按语

     原文里说的这个“辨症施治”是加了引号的,只是在听而没有看文字的朋友不要误会,有时间看一下文字,就清楚原文在这里的意思了。

     首先说“症候结构”这个概念,王老师在书里明确说了:“症候结构”和“证”,在内涵上具有同一性。就是说,这个概念不是特别创造出来的标新立异的概念。那么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症候结构”四个字呢?因为在实际的中医传承和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在针灸界,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对“症”治疗。这种文字上的模糊,直接影响了咱们针灸的传承和运用,现在所谓“有是证用是方”“效验穴”等等,我们在交流和研究的时候,同音不同字,说起来都觉得费劲;而且语言影响人的思维,这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实是很厉害的。所以还是辨证施治,但经络医学强调“症候结构”的概念!

     咱们看这个概念,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症候”,一个是“结构”。所以无论学习别人的经验,还是研究医理,还是自己临床的时候,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这两个关键词,一个也不能少。不要让一个“症”字,诱导和模糊了咱们的头脑。就像前面那段原文说的:第一,绝对不能针对单纯的症状进行处方;第二,决不能模糊了症候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说看见腰痛就用后顶,看见牙疼就用合谷,月经不调就是列缺,这个绝对不行。

     王居易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没有绝招。”很多学生都听过王老师亲口说这句话。但是咱们搞针灸的都知道,王老师的“对穴”对针灸临床影响是非常大的;其他比如说应用“后顶”穴,还有“搓针法”等等,这都是挺牛的绝招了吧。但是老先生一而再,再而三强调说:“我没有绝招,要是想学绝招的人,那就没必要跟着我学了。”然后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们强调什么呢?老师强调,你们要把症候结构学透了,而且真的在临床上运用它,这个才是核心;针灸能不能好好地传承,能不能发展,这个才是核心。

     为什么王老师这么说呢?因为先生年轻时在“绝招”这条路上走过弯路,然后五十余年对中医的观察,发现绝大多数人仍然在这条岔路上闭着眼狂奔。简直是不撞南墙,不知回头。

     那么王居易老师是不是否定经验方、效验穴呢?不是。老师在课堂上明确讲道:“绝大部分报道的验方,都是真实存在的。”老师进一步说:“我说的这个报道的验方,既包括报纸、期刊上的经验方、经验穴,也包括古书上和现代出版的图书上的验方验穴。”但是,为什么很多验方验穴你学了之后,到你自己用的时候就没效果了呢,或者有时候有效,有时候就没效呢?因为验方验穴是有条件的,人家把方子、穴位告诉你了,但是不告诉你使用的条件,这个东西学了也白学。

     王老师举过很多例子。比如老师在宽街中医院时候的同事,是比王老师还年长的一位老医生,治疗不孕症的王志敏老师。基本上可以说是百分之百有效,这个不造假。但是王志敏老师治疗不孕症,不是说谁来了都给治。她要先看看患者,看完了说你这个没问题,我给你治;下一个患者可能就说,你这个我不治。患者要求很强烈啊,你治不孕症这么高明,那我必须得指望你啊。但是王志敏这个界限掌握非常严格,不行就是不行,磕头也不行。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相信朋友们也能想明白,这就是王居易老师说的,验方是有条件的,不是搁在谁身上都有用的。比如你学了王志敏的方子,但是你不知道她怎么判断谁能治,谁不能治,你这个方子学会之后也只能是蒙着来,有时候管用,有时候就不管用。

     还有一个例子,1963年的时候,北京车站的一个铁路工人,这个人不是医生,但是有个绝招,会看皮肤病。那个人很好,免费给人看病,而且确实有效。大约就是在北京木樨地以西的一个地方,那个工人朋友就在那一带。然后卫生局委派了王老师去访问这个人。这人的治疗方法并不复杂,把患者拉到光线很亮的地方,有时候在街边上,就拉到太阳底下,然后拉着患者的耳朵在光底下看。看完之后说,你这个能治,就用碗碴或者什么把耳朵上的一个地方划破,再把自己随身带着的药粉给涂上一点,就行了。但是有的人,他看过之后就说,你这个病我治不了。患者说你给试试呗。他说不用试,你这个我不会治,试了也没用。——这是什么?这就是验方需要条件。对于使用条件的把握,才是核心的东西。那个药粉其实并不特殊,主要是细辛、吴茱萸、白芥子这么几位药;耳朵上割破的那个位置,你跟着他看过后,自然也就知道了;但就是判断谁能治,谁不能治,关键的这一点,你学不到。结果这个验方,你学了也没用,你没办法重复他的疗效。

     例子举了好几个,要说明什么呢?治疗手段大同小异,通常没有什么特别玄密的;验方之所以成为验方,关键在它的使用条件。那么使用条件的玄机在哪儿呢?其实也不是神秘不可知的东西,这些应用条件,都没有跳出中医的症候理论。这就是为什么,王居易老师经历这么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到今天一而再,再而三给学生强调“症候结构”的原因所在。

     下面咱们举一个效验穴的实例。

     原文二

     内关、蠡沟:功效是疏散厥阴郁热。

     大陵、行间:功效是清化厥阴之热。

     两组对穴的主治相近,都主治月经不调和一些精神、神经症状。

     但是穴性分析说:内关、蠡沟偏于对气机的调整,解郁疏通;大陵、行间则偏于清热。临证需要详察病机,与病症病机契合方能取得良效。(第九章,第三节临床常用对穴分析)

     按语

     这两组对穴,就是经过临床验证的效验穴。但是如果你没有把握它的治疗条件,也就是它对应的症候结构,那么同样是月经不调,你就用不对。它是效验穴,但是你用的时候却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够好。

     中医内科同样讲究这个,很多有识之士特别重视这个道理。两周前北中医三附院主办的一个论坛,伤寒大家裴永清老师讲了一个他自己常用的方子,普济消毒饮。讲了普济消毒饮的好几个案例,然后裴永清老师强调什么呢?强调用这个方子的条件:脖子以上,红肿热痛。反复强调,必须保证这个条件,才有效。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症候结构。

     那么时间所限,今天关于症候结构的话题,咱们暂告一段落。朋友们,下期再见!

     往期内容可点击收听:

     “经络医学”讲读:什么是经络

     “经络医学”讲读:经络气化

     《经络医学概论》讲读——经络和腧穴的关系

     如要购买《经络医学概论》或“经络医学书友会”套装,请长按识别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进入购买流程。

    

     I版权声明

     本文为中医书友会原创稿件,原文内容摘自王居易《经络医学概论》,解读及播音/梁亚奇编辑/瓦力,校对/清林子。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I 投稿邮箱 tg@linglan.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