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热病好没好,主要依据是什么?(附:正汗、邪汗的辨别法)
2017/6/6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1357期

    

     I导读仲景治疗外感热病时,不以寒热头痛的消除为指征,而独以正汗为依据,借桂枝汤一测便可。欲知出汗何以能测病,且看本文分析~(编辑/俞立丰)

     桂枝汤将息法与测汗

     作者/田淑霄、李士懋

     测汗法,是外感热病中据汗以判断病情及其转归的一种方法。仲景虽未明确提出“测汗”二字,但已寓意于中。

     太阳中风证,“发热汗出”,本自有汗,仲景何以更求其汗?

     显然二汗不同。盖太阳中风之自汗出,缘于风邪伤卫,阳强阴弱,营卫不和,“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此汗为风邪外客所作,乃为邪汗。邪汗的特征有四:一是阵阵汗出;二是头胸部多汗;三是多为大汗;四是汗出脉不静、热不衰,或暂减旋即又热。

     服桂枝汤后所出之汗,乃阴阳和,营卫调之正汗。正汗的特征,恰与邪汗相对:漐漐微似汗,通身皆见,持续不断,随汗出而脉静热衰。临床见此正汗,就可以判断已然里解表和,纵然一时寒热未尽,头痛未除,亦可知病已将愈,不必尽剂。所以仲景不以寒热头痛等症的消除作为判断的指征,而独以正汗为判断依据。若不知此度,仍一味蛮服,不仅画蛇添足,亦足衍生它变。

     欲知正汗何以能测病,必先明正汗出现的必备条件。

     《素问·阴阳大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吴鞠通进一步阐明:“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这就明确指出了正汗的两个必备条件,首先是阳气与阴精的充盛:阴精充盛而作汗之资不乏,阳气充盛而蒸腾气化有权;第二个条件是气机畅达,阳施阴布:阳气布施而能蒸腾气化,阴精敷散而能输达肌腠以化汗,二者缺一不可。

     正如《伤寒论》中所云:“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予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予小柴胡汤后,气机通畅,阳施阴布,故尔濈然汗出。

     不得正汗之因不越二端:一为阴阳虚衰,阳虚无蒸化之力,阴虚无作汗之资;二为邪气壅塞,气机郁闭,阳气不敷,阴精不布,皆不得作汗。这两类无汗的表现,在热病各个阶段中皆可见到,二者一虚一实,机理迥异。

     测汗之法在《伤寒论》中广为应用,桂枝汤类诸方,皆将息如桂枝汤法,不言而喻,测汗之法亦皆适用之。它如葛根汤、麻黄汤、甘草附子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乃至小柴胡汤等,亦皆以“微似汗出”之正汗为判断病情之依据。

     测汗之法在温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亦普遍适用。

     1.卫分证

     新感温病邪在卫分时,可发热微恶风寒而无汗。这种无汗的原因,是由于“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气膹郁而寒热无汗。卫阳依肺气而宣发,津液赖肺气而敷布。今肺气被温邪所伤而不得宣降,阳郁遏而为热,皮毛失却卫阳之温煦而恶寒,阳不布、津不敷,故尔无汗。

     既然卫分证的病机在于温邪犯肺而肺气膹郁,那么治疗就当重在宣解肺郁,使肺气宣发,透邪外达,宜用辛凉之剂,凉以清热,辛以解郁,宣达肺气。当肺郁一开,气机通畅,卫阳得宣,津液得布,里解表和,自然津津汗出,此即正汗。反过来,临床见此正汗,即可推断肺郁已解,气机已畅,阳气得布,津液得敷。

     叶天士所说的“在卫汗之可也”,即指的这种正汗,与测汗法理出一辙,互为阐发。惜今多误解“汗之可也”为汗法,与“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它患”之旨相悖。吾师赵绍琴独具慧眼,深得叶氏之真谛,曰:“汗之可也是目的,不是手段”,可谓一语道破。

     卫分证时多有自汗出,既然有汗,测汗法是否仍然适用?

     答曰仍然适用。因卫分证之自汗出,是因阳热郁极而伸,热迫津泄而为汗,此汗并非正汗,而属邪汗。由邪汗而转见正汗,则肺郁已开,表解里和矣。若汗出而热仍在,恶风寒已罢者,为邪已传里,已不属卫分证了。

     2.气分证

     当邪入气分阶段时,虽病位不同,邪正盛衰有异,然测汗之法仍普遍适用。

     邪热在肺

     可见喘咳胸闷,灼热无汗,或仅见头汗出。用辛凉宣透之麻杏石甘汤等,肺热透达而解,肺气得以宣发肃降,正汗可出,喘咳可平。据此汗,即能推断热已解,肺气得宣,病已将愈矣。

     热结肠腑的阳明腑实证

     因热与糟粕相搏结,阻于肠腑,气机阻塞不通,可灼热无汗或仅手足濈然汗出。热结甚者,不仅肢厥脉沉,甚至通体皆厥,脉亦厥,此时郁闭甚重,无汗自不待言。然通下之后,热结一开,气机畅达,阳可布,津可敷,反可见厥回脉复,遍体津津汗出,此即正汗。孰能谓大承气汤为发汗剂?此乃里解表和,阳施阴布之结果,诚不汗而汗者也。

     气分无形热盛之白虎汤证

     虽有大汗出一症,测汗之法依然适用。白虎证之大汗出,乃邪热炽盛,迫津外泄之邪汗,当予白虎汤辛凉清解之后,邪热渐衰而大汗渐敛,转而可见遍体持续微汗,此即由邪汗而转为正汗,病有转机之征兆。

     3.营分、血分证

     当见营分、血分证时,不仅因邪热深陷,气机郁闭更甚,且因热邪灼伤阴液,作汗之资匮乏,因而灼热无汗。当透其营热,滋其营阴,使气机畅达,营热得以透转,营阴得以恢复之后,亦可转见遍身津津汗出。临床据此汗,即可推断营热已然透转,营阴已复矣。

     温病后期,津亏液耗而无汗者,待养阴生津之后,亦可见周身微微汗出,可据此汗而断定阴液已复矣。假如说辛凉宣透之剂,还因“辛能散”而涉发汗之嫌,那么承气汤、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加减复脉汤等,则绝无发汗之力,但服后依然可以汗出,究其机理,正是阴阳和调,气机畅达,阳施阴布之结果。

     测汗的意义,正如章虚谷所说:“测汗者,测之以审津液之存亡,气机之通塞也。”测汗一法,确为中医判断外感热病转归的重要客观指征。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平脉辨证相濡医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士懋、田淑霄。编辑/俞立丰。 校对/勤莉。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书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