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火相克”?丁香医生,你是想黑中医?还是真辟谣?
2018/11/30 7:00:00 中医思维十

     近日,在bilibili网站上,看到丁香医生发布了名为《说这两样东西一起吃会很可怕,今天就来冒死试吃一下》的科普短视频。

     认真地欣赏完这则短视频后,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下面一起看看,这则短视频都说了什么。

     短视频里,这位名为“田太医”的医生,为了证明柿子和螃蟹没有食物相克,决定亲自上阵,同时试吃柿子和螃蟹。你试吃就试吃吧,为什么要黑中医?

    

    

    

    

    

     哎,等等,好像有哪里不对……

     “火火相克”?

     田太医,你确定你真的看过《金匮要略》吗?

     小编我翻遍了《金匮要略》,也没有找到这位医生所说的“火火相克”。

     小编检索后发现,全文中出现“蟹”的地方摘录如下:

     蟹目相向,足斑目赤者,不可食之。

     食蟹中毒,治之方:

     紫苏煮汁,饮之三升。紫苏子捣汁,饮之亦良。

     又方:

     冬瓜汁,饮二升,食冬瓜亦可。

     凡蟹未遇霜,多毒,其熟者,乃可食之。

     哪里写到“火火相克”?张仲景听了都想打人。

     还有,阴阳五行也不是这么用的。阴的内部或阳的内部包括阴阳之间都具备着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表达的生克利害的基本关系。五行的生克应该是这样表达的: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并不能表述成这位“田太医”所说的“火火相克”。

     科普是一件严谨的事情,在科普之前,起码得了解过中医的基本知识,否则就显得很不专业。

     其实,在中医理论中,食物是有偏性的。

     《灵枢.九针论》说:“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

     五脏各有所喜。比如:肝宜甘,甘味可以缓释肝气的急躁;心宜酸,酸味可以收敛心火;肺宜苦,苦味可以助肺气肃降;脾宜咸,咸味可以使脾不会运化过度;肾宜辛,辛味可以宣散和提升肾水之阳气。

     五脏各有所喜,食物也是有偏性的。各种食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古人称之为食物的偏性。

     而食物因四气五味的不同,所禀受的阴阳之气有偏盛或不及,因此可以用食物的阴阳偏性来纠正人体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

     例如,高血压患者见头痛、烦躁、目赤耳鸣、口苦咽干、眩晕不已、溲赤便干等一派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的表现,此时若给患者服食羊肉、辣椒等温热辛辣、升阳动火的食物,显然非其所宜;

     如果给患者饮一些菊花茶,多吃一些玉米、燕麦等杂粮,挑选一些芹菜、菠菜、西红柿、苦瓜等蔬菜,再选一些山楂、苹果等水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梨能止咳,人所共知,但只适和干咳无痰、声音嘶哑、口燥咽干的肺燥咳嗽。因为梨的性味甘寒,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如果将其用于痰湿壅盛的咳嗽,则会加重病情。

     清代著名医家徐大椿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盛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中医中这种“以偏纠偏”的食疗理论,至今仍在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在想攻击中医之前,起码要先学习和了解中医,如果只是了解了皮毛,连中医古籍都没有看过,又有什么资格去科普关于中医的内容呢?

     附:丁香医生最近辟谣的部分热点问题

     第一、高血压真的需要终身服药吗?

     请看丁香医生的观点:

    

    

     古代没有高血压,但是现代高血压在古代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如果没有这些症状,而表现出有血压高、那是人体可以正常调节的范围,那也绝对没有任何危险;在中国古代,没有检查血压的年代,没有记载,只有当有眩晕,头痛的时候,大小续命汤、桃红四物汤、还阳补五汤症状解除即可。

     血压数值的标准到底科学不?

     “长期强行降压”实在和心,脑,肾对抗!

     多年来的强行降压其实是再和人体自身对抗——血压供不上血,器官缺乏营养和氧气,就发出信号了,肾脏赶快分泌,将血压调高来急救。而降压药这时却来捣乱,拼命的调低血压,肾脏的努力白做了,或者说被抵消了。这种对抗只是表面上降压了,实际上每天都有15%的脏器细胞得不到营养而饿死,心脏,大脑,血管和肾脏总是处于紧张,疲劳,缺乏营养的状态,最后导致严重后果——心,脑,肾衰竭,生命时时受到威胁。

     当然、丁香医生不知道中医里高血压分肝阳上亢证、痰湿中阻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浮阳隔拒证!

     第二、黑中医推拿:

     2个月婴儿推拿后死亡现象,在本次事件报道中,大部分媒体都客观如实报道事件,描述事件过程。并未对事件作出任何定性或者定量的结论,唯有“丁香医生”官方微博在转载该事件时,加上了主观评论,如下图:

    

    

     首先,事件并未调查清楚,孩子的死亡是否因按摩引起,需要权威机构出具相应检验结果,其次,即便调查出结果是与按摩有关,也要追究该机构和当事按摩师的责任,依法依规处置。

     而丁香医生最后那段主观评判是缺乏事实根据的,对于整个中医小儿推拿行业产生负面影响。作为一个拥有几十万粉丝的健康类微博大V应该慎言慎行,以事实说话,以理分析。

     丁香医生说:推拿按摩对成人来说主要功能是娱乐消遣

     辩论:全国三甲医院都有推拿按摩科室,中医药大学有正规的针灸推拿学院,该专业在教育部是正规专业,该临床科室是卫健委管辖范围内的正规科室,怎么到丁香医生这里就是“娱乐消遣了?”

    

     为什么在孩子身上竟然就成了一种「神奇疗法」。

     辩论:小儿推拿从来就不神奇,既可以用于保健,同时也是一个正规医疗方法,有其适应症,禁忌症等等。神奇疗法从何而来?这个称号咱不要,丁香医生自己留着!

    

    

     第三句:小儿推拿不同于婴儿抚触,也不是正规的康复按摩,更不是不讲经络的腹部物理按压。

     辩论:呵呵,这条有意思极了,有些西医同行们总把按摩和康复联系在一起,好像只有康复按摩才是医疗的,其他推拿方法都不是。“小儿推拿”就不是正规的康复按摩?这是大大的谬误!

     在医院里,既有成人推拿,也有小儿推拿,既有康复推拿,也有内科推拿。这些都是推拿的方法!

     第三:黑拔罐: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

     通过拔火罐,可以将身体里的湿气、寒气,通过皮肤组织渗透出来,从而排除邪气,让人精神百倍。因为身体的经络、穴位和五脏六腑都是相连相通,所以通过外接的吸力,会刺激身体表面的穴位,进而通过筋骨经络,使得人体内部器官得到相应的调理,让人气血畅通,强身健体。

     丁香医生,你咋这么拽呢?你咋不上天呢?就凭你一句话就把全国几十万从事拔罐等传统疗法的医学工作者饭碗全部端掉,就把全国几十万家医院里面的康复科全部拿掉吧!

     第四:黑民间验方:

    

     红糖性温味润,味甘甜,入肝脾经。具有益气、助脾化食、补血化瘀等功效,还兼具散寒止痛作用。所以,女性因受寒、瘀血所致的行经不利、痛经、月经暗红兼腹冷痛等症,喝些红糖水常能起到治疗和缓解作用。

     感觉很多人弄混了两个概念,1 个是治疗,1个是减缓症状;

     比如感冒发烧,很多是不用治也治不了,但是吃药能减缓症状,让人舒服点红糖水也一样,没有治疗功效,但是能减缓症状,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很好嘛,疼痛减低了能治疗啊 但是对医生来说,这个不叫治疗;

     不管怎样,人体各异,红糖有没有用也得喝过才知道;

     中医管不管用,也是调理过才明白;;

     不然传承了这么多年的老中医让你一下就否定了;

     置祖宗家法于何地~~~~

     下次丁香医生的女朋友妹子痛经的时候,整点红糖,生姜水趁热喝下去,额头微微发汗,多少得缓解一下痛经!

     我们需要一个敢于担当的丁香医生。在“科学谣言”大行其道,肆意传播的今天,维护百姓的健康,需要更多“多管闲事的好医生”。但是,毕竟丁香医生也可能存在“知识面不广”的牵绊,其所“辟谣的科技谣言”,也可能不是谣言,只是其个人主观认为是谣言,作为本土品牌,我们都希望丁香医生越来越客观专业、越来越融合中西医、越来越包容和兼容并收、起码不要成为西方医疗资本的推手。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本文来源:综合中国中医药报,达摩易筋经洗髓术。由中医思维+编辑整理。


            

返回 中医思维十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