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序
2014/10/11 子曰师说

     (一)国学

     国学,这是我们近年来经常言在口中、响在耳边的词汇,但什么是“国学”,依然需要做出明确的界定。

     国学,顾名思义,是我们国家自有的文化体系,所以“国学”首先是一个与“西学”、与外来学科相区分的概念。比如,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国画和油画的区分。这是“国学”一词在中外文化之间的横向比较。

     其次,国学,在中国文化内部的纵向比较中,就于时间的坐标上、凸显出了古今之分,又于品质的甄选上、显现出了经典与流行之分。我们所言的“国学”,是指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所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即在中国古代史的时间段里创造出的文化成果。

     因而,国学,既是一个区别性的概念,又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

     而能传承到今天、又受用于未来的国学,是特别意指那些去粕取精的、去伪存真的、怀有普世价值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内容,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才是我们当今倡导的国学。

     近年来的“国学热”广受关注,人们常常在讨论,这种传统文化热潮是会昙花一现,还是会厚积薄发。与其妄言揣测,不如让我们翻看国学经典,从历史规律中寻找答案——

     《论语》中记载有这样一段往事:

     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前往卫国,学生冉有为他驾车。孔子感叹,卫国的人口真多啊!冉有问,人口众多,然后应当如何?孔子说,应当使人民富足。冉有又问,富足之后,又当如何?孔子回答:要施行文教!

     孔子师生这一段简单的日常对答,却预示性地总结出了一种社会发展规律,其后的中国历史进程,也在一次次地验证着这种规律,就是:国家社会的发展,必然要经由国强、民富、文昌这样的进阶顺序。国强,使政治稳定,使人民安定;民富,使经济发展,使百姓富足;文昌,使文化昌盛,使社会文明。回看中国历史上每一段兴衰历程、每一次政权统一,都要先稳定局势保太平,再休养生息促发展,后盛世修文垂青史。

     以此分析我们当今社会也是同理。自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到1978年,在这三十年里,我们国家的政治运动、局部参战,各种探索都是为了强化中央政权、保障国家安全;从1978年底改革开放一直到近些年,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繁荣有目共睹,这三十余年的主题,就是发展社会经济、实现人民富裕;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来,传统文化不断升温,文化产业蒸蒸日上,这正是当人民安居乐业、当百姓丰衣足食之后,物质食粮已然富足,人们就要开始对精神食粮的追求、对文化教养的需求。这便是,当物质极大丰盛之后,谁来喂养我们的精神家园?——就要靠文化的滋养,尤其是,要靠本民族自有传统文化的滋养,来丰富我们的心灵沃土。因此,在未来三十年乃至更久远的时间里,提倡文化教育,实现文化繁荣,将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主要命题。

     民俗俚语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国学经典文言说,庶之、富之、教之;历史发展规律说,国强、民富、文昌;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既然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比翼齐飞,既然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部分,那么,代表中国精神、树立中国形象、传达中国声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在今天、在未来必须复兴、必须崛起、必须繁荣的重要一步,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核心灵魂,文化是一个国家走向世界的软实力品牌。

     因此,国学热,才刚刚开始升温,传统文化,才刚刚开始回归。一时的热度仅仅是文化昌盛的开端,全民的提升才是文化繁荣的标识。我们在今天呼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苏、强调国学的博大精深,并不仅仅出于一个政令、一股热潮,而是因为我们走在了历史多次印证的客观规律上,走在了社会正确发展的必然道路上,走在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进程中。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一个群体当中,具有广泛接受性、具备高度认同感的全体统一价值标准和行为指南。对于核心价值观,也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探讨。

     从狭义角度讲核心价值观,是指具体某一学术流派、某一社会组织之中信奉的核心思想,比如,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又如,一个学派的核心精神。举例来说,儒家的核心价值,可提炼为仁义、忠恕、中庸、志气,道家的核心价值,可总结为道德、无为、反动、自然,佛家的核心价值,可概括为慈悲、因果、空性、平等。这里说的核心价值观,是小范围内的精神信条。

     从广义角度看核心价值观,是指被整个社会统一接纳的价值准则、被整体民族共同崇尚的价值取向、被整部时代热切推崇的价值观念,对于国家而言,是一种道德目标的引领,是一种集体行为的导向,是一种民族心理的集中反映。

     具体到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也在历经着不同的变化和发展,比如,原始社会反映礼神时代的价值追求,奴隶社会体现礼乐时代的价值标准,封建社会开始礼教时代的价值导向——而在这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仁、义、礼、智、信的教条,基本可以作为全民的价值观念。

     中华民族一路发展到今天,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在当今的历史阶段,自然也存在着体现我们时代精神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承前启后的文化心理,是社会行为共同践行的价值准绳。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十二个词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十二个词的精神主旨,既来自历史、源远流长,又顺应发展、与时俱进,更导向未来、承前启后,体现着涵纳古今、继往开来的时代先进性,反映着纵览内外、守正出新的社会优越性。这十二个词的总结归纳,梳理了过去的精神、概括了现在的追求、描述了未来的理想,在这十二个词里,承载有历史性的继承、时代性的解读、发展性的引导。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在植根传统的基础上承古开今,凝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社会主义的时代风貌与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本就是协调统一的,通过这十二个词,更是释读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哲学经典《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新中国成立后,从稳定政权、到发展经济、再到繁荣文化,经由着国强、民富、文昌这样一段刚柔变化的历程,由政治的强劲有力、到经济的高歌猛进、再到文化的春风化雨,仿若阴阳协调,刚柔并济。而中国文化的形象化特征,正像那丹顶鹤一样,是:负阴抱阳一点红。负阴抱阳,鹤身的黑白两色、阴阳刚柔,如同儒道两家文化,平衡着文化结构、和谐着文化心理,而鹤顶那一点鲜红,就是我们的红色文化、时代精神。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已经承前启后地融进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进程,已经海纳百川地成为了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一起,融合成了当今具有蓬勃生命力的中国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可以说:中华文明中的优秀价值观念,就是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就是中华文化中历经岁月考验又富有开拓创新意识的时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鲜活在当今的价值观,更是一种中国文化不因循守旧而古为今用、不固步自封而面向未来、坚持文化多元而包容并蓄、坚守文化自信而民族共享的精神力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基于此,用国学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价值的理论溯源,是中国精神的正本清源,是学有本源的文化回归,是民族特色的思想传承,更是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现代化需求。(文/曹雅欣)

     ----------------感谢阅读----------------

     科普国学,文化健康。

     国学走入生活,传统成为时尚!

     “子曰”,古代指孔子说,现泛指老师说。

     “子曰”代表孔子形象,“师说”代表韩愈理论,“子曰师说”,是中国道统传承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坐标,是中国人引经据典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

     子曰文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解读古为今用的经典智慧,构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把精英层面独有的思想智慧,转化为民族共享的文化力量。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子曰师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